吴颖马燕范文翔
(1.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2.重庆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1331;3.重庆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教师TPACK培养策略探讨
吴颖1,3马燕2范文翔3
(1.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河南 郑州 450000; 2.重庆师范大学 研究生院,重庆 401331;3.重庆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1331)
微信具有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可在移动终端为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一个开放的交互学习空间,有助于提高中职教师的TPACK,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研究在梳理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基础上,对微信平台应用于中职教师TPACK培养的可供性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基于微信平台培养中职教师TPACK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教师TPACK培养架构,结合架构进一步探讨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探索微信平台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参考和依据。
微信;中职院校;教师专业化;TPACK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由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在2005 年基于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法知识(PCK)基础上提出的,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1]。TPACK是一种将新技术的可供性(局限性)与学科内容和教学法的转变联系起来的综合能力。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职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不仅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对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信是当前移动设备的热门应用程序之一,具有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在移动网络环境下提供一个全新的“移动学习”平台。因此,本研究将尝试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平台来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以期为开展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参考。
图1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框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正不断地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2]教育部发布的教职成[2012]5号文件指出要“提升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此外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指出要“提高、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虽然国家教育部各层面已充分肯定信息素养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中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在利用信息技术与所授课程进行整合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中职教师不能掌握教学中常用的一些信息技术,从而直接导致其不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部分中职教师虽然能很好地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由于过分地强调技术,使其进入“唯技术论”的误区,从而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一些中职教师既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也能将其与课程进行一定的整合,但是因其教学方法欠妥,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TPACK强调在教育教学中,由于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科都应有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法。另外,TPACK还强调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技术不应与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法分离,应当将技术纳入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这样才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胜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TPACK能很好地解决中职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时存在的上述问题,能为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提供新的思路。通过培养和发展中职教师的TPACK,使教师能够根据特定学科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利用适当的信息技术构建学习活动,有效地联结技术、教学法和教学内容,从而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当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效地融合教育技术,而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养和发展教师的TPACK。因此,培养和发展中职教师的TPACK,不仅是中职院校提升教学成效的关键,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微信平台的可供性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超过传统PC网民规模[3]。而近期公布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指出,微信每月活跃的用户数量高达5.49亿,公众账号超过800万个,对接的移动应用数量超过8.5万个[4]。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接口,其丰富的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可以为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微信主要有通信功能、平台化功能、社交功能及支付等其他功能[5],对微信各功能在培养中职教师TPACK中的可供性分析如下:
1.通信功能
微信的通信功能主要有即时通信和群聊两大功能。即时通信支持用户向好友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类型的消息,还可以分享位置、实时对讲和视频聊天;群聊功能支持组建多人的微信群,具有即时通信所有的基本功能。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微信的通信功能便于教师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也便于协作学习的开展,方便教师就某个问题与他人进行探讨,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2.平台化功能
微 信 不 仅 可 以 在IOS,Android,Windows Phone,BlackBerry等移动终端上运行,在电脑或网页上也可以使用。微信的公众平台为用户提供接口,便于指定信息的发布与推广。微信的公众平台还支持功能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利用微信的平台化功能,不仅支持移动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培养模式的开展,还可轻松实现资料的按需获取、信息的订阅等功能。
3.社交功能
微信可以通过查找微信号、QQ好友、通讯录、微信二维码、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添加好友。微信的朋友圈可以直接发布图文信息,也可以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链接的方式分享给好友,好友可以对朋友圈中所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和点赞。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利用微信的社交功能有利于学习小组的创建,也便于教师获取学习支持和方便快捷地分享学习资源,也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4.支付等其他功能
微信的支付功能通过绑定用户的银行卡,即可实现线下扫码支付、Web扫码支付和公众号支付,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可为相关费用的支付提供支持。微信的游戏中有《飞机大战》《天天星连萌》《节奏大师》等,可以给中职教师在TPACK培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休闲和娱乐。微信还有城市服务等功能,教师可以轻松完成社保查询、个税查询、水电燃气费缴纳、公共自行车查询、路况查询等多项政务民生服务。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优势分析
应用微信平台来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开辟了一条与移动学习对接的创新培养新思路,为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支持和活力,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移动学习结合,突显碎片化学习优势
使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来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因教师的时间安排情况可能各不相同,将教师集中起来培训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且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使用微信平台来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调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可以使自己的闲暇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只要通过微信平台开展碎片化学习就可以完成相关培训内容的学习。
2.丰富的交流方式,为教师提供更多支持
微信具有丰富的交流方式,不仅可以发送文字、图片、声音,还可以进行实时的对讲与视频。在传统的集中培训中,答疑解惑的时间往往比较少,很多教师在培训中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而利用微信平台来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的即时通信功能与其他教师或者是培训者进行交流探讨和寻求帮助,及时解决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疑问也有利于总体培养成效的提升。
3.资源可按需获取,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
传统的集中培训,其内容和方案往往比较单一,很难满足不同教师个体的需求差异。如果将中职教师TPACK培养的内容放在微信的公众平台上,内容按主题归类,并通过关键字进行绑定。教师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通过关键字检索或者按主题查找,就可以快速地获取相应的学习资源,能很好地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个性发展。
4.良好的用户体验,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信之所以能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主要归功于其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微信具有通信成本低廉、传播速度极快、互动性强、信息发布操作简单等优点,应用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可为教师TPACK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更多的学习选择。此外,微信也深受教师群体的喜爱,利用微信开展TPACK的培养实践,有助于调动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结合微信的功能和其应用于中职教师TPACK培养中的优势,我们设计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教师TPACK培养架构,如图2所示。我们认为要想有效地培养中职教师的TPACK,首先应该引导中职教师认识到TPACK的重要性,增强教师发展自身TPACK的意识;其次根据TPACK的要素和内容,结合中职教师的特点和不同学科的背景,设计出涵盖教学法知识(PK)、学科内容知识(CK)、技术知识(T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学科教学法知识(P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的培养内容;最后中职教师完成相关培养内容的学习后,尝试着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通过录制实际的课堂视频来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检验学习的成效。
图2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职教师TPACK培养架构
(一)培养实践开展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组织中职教师TPACK培养的相关人员应提前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平台的账号并创建一个微信群聊讨论组,公众平台主要用于相关通知和学习内容的发布,讨论组主要用于教师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在培养实践开始前组织接受此次培养实践的教师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并加入群聊组,以便于培养实践活动能够在微信平台上顺利地开展;其次,应了解参加此次培养实践教师的TPACK现状、发展需求和学科背景等情况,教师的TPACK现状可以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课堂实录法等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教师的TPACK发展需求和学科背景可以通过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直接获取;最后,对教师的TPACK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师TPACK发展的需求和学科特点,制订一个较为系统的培养方案。
(二)TPACK重要性与意识培养
在正式的培养实践开展前,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先让教师了解什么是TPACK、为什么要培养TPACK及如何培养TPACK等问题。可以通过公众平台给教师推送TPACK的概念、意义、内涵和对当代中职教师的影响和挑战等系列的图文、视频,让教师对TPACK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可以组织教师在微信群聊中讨论TPACK对中职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和挑战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教师对TPACK概念的理解与深化。
(三)分解教师TPACK培养内容
TPACK框架中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和四个复合要素,因此在具体的培养内容中应该既要涉及教学法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技术知识,也要包含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也就是说,对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可以从这七个要素入手,把培养内容按照要素分成七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配有对应的培养内容,教师通过学习这七部分的内容,即可实现TPACK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内容和背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涉及学科知识培养的内容模块中,不能将不同的学科混为一谈,应根据参加培养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科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可以将所设计的七大培养模块的内容都放在微信的公众平台,这些内容按照主题排列,并且每个内容都绑定上相关的关键字,教师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可以在公众平台上按需获取所需的资源,且学习的地点和时间都不受约束。在教师接受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疑惑,鼓励教师通过微信群聊和即时通信功能与其他教师或组织培训的相关人员进行探讨、寻求帮助等,及时地解决培训过程中的困惑有助于教师学习绩效的提高。
(四)教师实践教学的实录与分享
只通过理论的学习,如果不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强化所学的内容,效果肯定与预期的相差甚远。因此,在教师学习完一定的培训内容后,应当及时地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因此,很有必要利用微信平台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在学习完相关培训内容后,可以将自己课堂实况录制成视频,通过与以前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比对,分析自己通过TPACK培养的学习后哪些方面有较明显的提升和存在的不足。此外,还可以将视频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和群聊中,与其他教师一起分享自己的进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这样在接下来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薄弱部分进行强化,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TPACK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微信不仅具有丰富的交流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空间,还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在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微信平台应用在大学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如TPACK学习资源的设计原则、中职教师TPACK培养模式的研究及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成效等问题。因此,如何将微信平台有效地应用到中职教师TPACK的培养实践中,促使中职教师TPACK得到有效的提升,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究。
[1]吴焕庆,丁杰,余胜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2,(6):94-99.
[2]袁贵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 工 作 情 况 的 报 告[EB/OL].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moe_176/201112/128730.html,2011-12-28.
[3]范文翔,马燕.手机二维码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教育,2015,(6):35-40.
[4]张志生.腾讯发布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EB/OL].http:// m.cnmo.com/soft/495603.html,2015-06-02.
[5]范文翔,马燕,李凯,邱炳发.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3):90-97.
(责任编辑 乔磊)
Exploring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TPACK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WU Ying1,3MA Yan2FAN Wenxiang3
(1.Henan Provinc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Zhengzhou,Henan,China 450000; 2.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 401331;3.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China 401331)
With its rich features and good user experience,WeChat provides an ope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space on mobile devices,which can help further enhance the TPACK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and facilita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we first look into the demands and trend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Next we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WeChat platform to cultivate TPACK among these teachers. We then summariz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WeChat platform in the cultivation of TPACK.Building on this,we propose a framework of developing TPACK among these teachers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Finally,combining the framework,we further explore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TPACK via WeChat am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in the hope that this can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and reference for study in this field.
WeChat;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PACK
G443
A
2096-0069(2016)03-0036-05
2016-01-06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研究”(编号:Yjg151007)、2015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环境下TPACK能力的职业教师信息素养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编号:15SKG039)、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U-Learning视野下个性化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整合研究”(编号:CYS15151)。
吴颖(1986— ),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省电子科技学校教师,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教学与职业学校教育技术应用;马燕(1960— ),男,云南昭通人,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语义网、教育技术等;范文翔(1990— ),男,福建顺昌人,重庆师范大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及新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