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明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脑梗死是此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合并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出现其他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1]。因此,对合并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2型糖尿病及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他们的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9±2.6)岁。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的症状,有5例患者出现昏迷的症状,有9例患者出现语言障碍的症状,有11例患者出现眩晕的症状,有17例患者出现单侧肢体肌力减弱的症状。
这些患者入院后,我院对其均进行降压、调脂、吸氧、扩张血管等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空腹血糖水平在8.2~11.1mmol/L之间的患者,为其使用常规的降糖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每次服0.25~0.5g,每日服3次)进行治疗。对于空腹血糖水平>11.1mmol/L的患者,为其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对于脑梗死的发病时间低于6h的患者,为其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口服给药,150mg/次,1次/日;如波利维,口服给药,75mg/次,1次/日)进行治疗。对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为其适当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低分子肝素钠的用法是:按照200IU/kg的剂量取药,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日注射1次,该药的每日用量应不超过18000IU。对于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为其使用银杏叶片(每次服40 mg,每日服3次)或盐酸氟桂利嗪(年龄在65岁以下的患者,每晚服10mg;年龄在65岁以上的患者,每晚服5mg)进行治疗。对于昏迷的患者,为其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甘露醇的用法是:按照0.25~2g/kg的剂量取药,将其浓度配置为15%~25%,用此药液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的时间为30~60分钟。在进行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免其血糖水平下降的速度过快而使其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是[3]:①显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其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其血糖及血压的水平均控制良好。②有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其生命体征平稳。昏迷患者的意识有所恢复,单侧肢体肌力减弱的患者其肌力有所恢复。③无效: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改善或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在这些患者出院前,分别使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4]对其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进行评估。
进行治疗后,在这24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为无效的患者有4例,这些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20/24)。在治疗无效的这4例患者中,死亡的患者有2例。在这2例患者中,因大面积脑梗死导致脑疝形成而死亡的患者有1例,因脑干梗死而死亡的患者有1例。其余的22例患者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的平均水平为(6.7±1.2)mmol/L,其餐后2h血糖的平均水平为(10.2±1.3)mmol/L。在这2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轻度受损,其生活自理能力良好。有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中度受损,存在轻微的语言功能障碍或运动功能障碍。有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重度受损,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机体如果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使其血管壁进一步变厚、血压水平持续升高,持续加重其脑梗死的程度。并且,此病患者脑神经的功能会因此受损,使其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出现障碍,进而导致其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临床上应根据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具体病情,有效地控制其血糖、血压的水平,对其进行抗凝、降颅压、去水肿等治疗,进而改善其脑部的微循环,降低其死亡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进行急诊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赵亚明,何建军.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7(8):71-72.
[2] 张东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6):64-65.
[3] 胡俊杰.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诊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21(5):114-115.
[4] 李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13(3):409-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