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土著鲤鱼种培育技术

2016-03-10 13:51谌金吾顾泽谋任琼胡彦燕罗均胡世然
贵州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从江夏花土著

谌金吾,顾泽谋,任琼,胡彦燕,罗均,胡世然*

(1.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院,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局水产站,贵州从江557400)

从江土著鲤鱼种培育技术

谌金吾1,顾泽谋2,任琼2,胡彦燕2,罗均2,胡世然1*

(1.贵州省黔东南州农科院,贵州凯里556000;2.贵州省从江县农业局水产站,贵州从江557400)

随着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居民化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农业技术、农业文化和农业生产系统正逐渐弱化和消失,为保证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和农业文化得以发掘、保护、利用和传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下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2013年“贵州从江侗乡农业生产系统”被农业部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2],该系统为“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其中的“鱼“即为从江土著鲤。从江土著鲤鱼是经过长期的稻田隔离饲养和驯化而成的地方性鲤鱼品种,具有体色浅黄灰色偏淡暗红色、食性杂、性成熟早、肉质鲜嫩和鱼鳞细软等特点,是一种具有独特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的鲤鱼亚种,长期在稻田浅水养殖环境定向选育而成的最适宜稻田养殖的鱼类。目前从江地区已经形成了从鱼苗繁殖、鱼种培育到成鱼养殖一套连续高效的水产生产系统,现将从江土著鲤鱼种的培育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1 水花鱼苗到夏花鱼种的培育

鱼苗从受精卵孵化出1~3天左右,腰点出齐、卵黄囊基本消失,鱼鳔充气,鱼苗可以水平游动,此时为水花鱼苗。水花鱼苗经历20~30天,达到夏花鱼种,即可销售或进入秋片培育。

1.1 培育田的准备

1.1.1 培育田块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溶氧丰富、底部平整、给排水便利、不漏水的稻田。田底最好为粘性土,水深20~30 cm,面积667 m2以上。

1.1.2 培育田块的清理:最好在晴天进行,鱼苗放养前15天排干田水,彻底清除野杂鱼、水草、蛙卵;修整田埂,并按照50~70 kg/667 m2的用量,全田泼洒生石灰水溶液,暴晒田底,1周后用密网过滤注入新水,水深20~30 cm。

1.1.3田水培肥:放鱼苗前7天,按照200 kg/667 m2施用量全池泼洒腐熟农家肥。根据水温,时时观察池水中浮游生物丰度,当水中轮虫等浮游生物达到5~10个/mL时,可以放入鱼苗。

1.2 水花投放

1.2.1 纱窗网箱的搭建:在离田埂50~100 cm的田内搭建长5~5 m,宽1~2 m,高1.5 m(网底离田底5 cm,保持水深15~25 cm)的致密纱窗,要考虑到能隔离水花。

1.2.2 试水:在水中浮游生物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放鱼苗前1天需考察水中生石灰毒性是否消失。先在纱窗网中放入少量水花,观察鱼苗活动,如无异样后,方可大规模放鱼苗。

1.2.3 水花投放:水花在入池前投喂1~2次熟蛋黄或者饲料酵母。鱼苗应1次放足,每667 m2放养量水花鱼苗10万尾,投放时间最好在晴天上午10:00左右,投放前应先将运输鱼苗的塑料袋放入池塘平衡水温。

1.2.4 日常投饵:水花入池后,每日每667 m2用黄豆2 kg磨制豆浆30~40 kg,分早、中、晚3次泼洒。1周后水花长大,豆浆投饵量增加至45 kg左右(2.5 kg/667 m2黄豆制成)。

1.2.5 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3次巡田,细心观察鱼情、水质,及时清除杂草、蛙卵;特别在投饵时,需仔细观察进食情况和生产情况,发现疾病及时处理,并记录。注意加注新水,每4天加注新水1次,稻田水深度保持在20~30 cm为宜,纱窗网箱内水深保持在15~25 cm的深度。

1.2.6 夏花鱼种出田:水花鱼苗经过15~25天的培育,即可达到1.5~2.5 cm的夏花鱼种。夏花鱼种过筛,达到规格后可出塘销售,或者进入秋片鱼种培育;未达到规格继续留在原纱窗网内培养,再适时分筛,出田。

2 夏花鱼种到秋片鱼种的培育

鱼苗进入夏花鱼种后,鱼体达到2.5 cm左右,其食性从以浮游生物为主转向以人工饵料和底栖动物为主,食性逐渐向成鱼食性转变。夏花鱼种到秋片鱼种的培育需加强饵料投喂,方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果。

2.1 培育田块准备选取水源充沛、排灌便利、地势平坦、底质粘性、保水能力强的田块进行夏花鱼种培育。加高、加固田埂,在田块相对两角的对角线端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在进水口设置过滤网,在排水口设置拦鱼栅。最好在田中央挖深1 m、宽3 m的鱼窝。

2.2 水质培肥在夏花投放前7~10天,放干田块,每667 m2田块用150~200 kg生石灰溶液全田泼洒,并投放腐熟农家肥350~500 kg,暴晒5~7天后,注入新水,并对田块进行犁、耙田和栽秧等农事活动。

2.3 夏花投放秧苗栽后5~7天,秧苗转青,水环境基本稳定时可以投放夏花鱼种。一般从江土著鲤夏花鱼种规格体长在2.5 cm左右,667 m2投放量1 000~3 000尾,草鱼夏花50尾,可配花鲢夏花鱼种50尾,白鲢夏花鱼种150尾。夏花鱼种投放与水花投放一样,最好选择晴天上午进行,一定要平衡水温和按每100 kg水兑氯化钠3 kg或高锰酸钾1 kg溶液浸泡7~10分钟,再投放入稻田。

2.4 水质、饵料管理开始投放时,秧苗未长高,水深保持在6~10 cm,随秧苗长高,田水深度应逐渐加深到17~20 cm为宜。一般秧苗转青,投放夏花鱼种后就不再施肥,但水质过瘦,可适时适量施用腐熟农家肥,保证水质的“肥、活、嫩、爽”。每667 m2田设置5~7个投喂点。加强饵料的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日投饲料量在鱼体重的3%~6%,分上午、中午和下午3次投喂,投喂比例分别为30%、40%和30%,每次投喂注意观察鱼进食情况,喂7~8成饱。饲料粗蛋白含量要保证在30%左右。饲料主要以当地浮萍和鲜嫩水草为主,并配投适量精饲料,精饲料可用饼类、麸皮、鱼粉等配合而成。日常管理:每天巡田,保证微流水入田。在鱼病流行季节,每半月进行鱼病预防,平常注意对饵料台、食场进行消毒,用适量的漂白粉在食场等鱼种经常活动地方悬挂,并在饵料中添加3%~5%大蒜投喂。高温阴雨天气防止泛池发生,应根据投放鱼种密度,加大新水注入,保证水中溶氧充分。

2.5 秋片鱼种出田或并田越冬夏花鱼种经过5~6个月培育,体重可达50~150 g,如果放养密度合适、饵料投放合理、稻田养殖条件优越,从江土著鲤秋片鱼种可达200~300 g,此时可出田当成商品鱼出售,也可并田越冬,继续经过春片培育成2龄鱼种,当商品鱼销售。并田越冬需在5~10℃下,停食3天后进行,同规格在同一田块,越冬田应人工挖掘1个6 m2的鱼窝,水深保持50~100 cm,并在鱼窝上搭建防鸟防冻的草棚,每667 m2并塘越冬鱼种200~300 kg。

3 小结

从江土著鲤鱼种培育技术结合土著鲤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当地禾糯生物学特点、稻-鱼-鸭生态系统以及当地侗族人民的食鱼习惯,具有培育周期短、稻田培育和阶段性明显的特点。

3.1 培育周期短“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土著鲤鱼苗鱼种培育,通常只包括水花、乌子、黄瓜子、夏花和秋片5个阶段,其中以夏花鱼种居多。夏花鱼种被放入稻田中培育至当年9—11月香禾稻成熟,鱼即可起捕食用,或作为作为商品鱼出售,所以“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中土著鲤鱼苗鱼种培育,几乎没有春片鱼种和2龄鱼种培育阶段。

3.2 稻田培育鱼类处于鱼苗鱼种培育时期,处于生命发展的初始阶段,与成鱼生物学上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在培育技术上需要更细致更科学的措施。鱼苗鱼种培育成败直接影响到的成鱼饲养的成败,合理科学的技术措施是保证大规格、高成活率生产的基础,所以传统的鱼种鱼苗培育基本都在池塘进行[3]。池塘环境相对于水库网箱、稻田,生物多样性比较单一,水质容易控制,溶氧和饵料管理便利[4]。但从江土著鲤鱼苗鱼种培育基本上是在稻田里进行,“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是从江县月亮山地区的典型梯田生态系统,具有海拔高、湿度大、水浅等典型特征,区别于其他渔业生态系统。该系统中的从江土著鲤是在高原梯田生态系统中,结合高原梯田生态系统特定环境,与系统协同进化,历经千百年定向选育而成的鲤鱼亚种,是一种完全适应稻田养殖的品种。

3.3 培育阶段明显从江土著鲤鱼种培育阶段非常明显,有“水花→夏花”和“夏花→秋片”2个完全独立的阶段。这主要是与当地农时、农事有关,因为鱼种培育在稻田中进行,鱼苗培育必须与秧苗的栽陪和收割紧密联系在一起。养鱼不能误稻,放鸭不能伤鱼,稻-鱼-鸭复合系统诸多因素中任何一个生产活动、农时安排都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进行。“水花→夏花”阶段必须在插秧之前的闲田中进行,“夏花→秋片”阶段与水稻生长同步进行。这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自然条件下,长期摸索创造的一种独特的鱼种培育方式,也是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这种方式有效地节省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天然的立体农业生产,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1]谌金吾,顾泽谋,谌洪光,等.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土壤微生物种类[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2):84-89.

[2]顾泽谋,谌金吾,任琼,等.从江土著鲤繁殖技术要点[J].贵州畜牧兽医,2015,39(6):64-65.

[3]胡世然,杨兴,谌金吾,等.福瑞鲤不同催产、孵化方式效果对比及育苗培育技术[J].科学养鱼,2014(6):81-83.

[4]卜野,王金龙,李传武.浅谈传统养鱼技术的发展趋势[J].当代水产,2013(7):70-71.

S965.116

B

1007-1474(2016)04-0066-03

2016-05-23

清水江杂交鲤优势选育及应用推广;贵州“三区”科技人才专项;清水江杂交鲤改良研究与示范黔东南农发[2014]61号

谌金吾(1979—),博士,主要从事基于贵州良好生态环境衍生下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产业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胡世然(1962—),研究员,主要从事淡水渔业研究。E-mail:Hu1962210@126.com

猜你喜欢
从江夏花土著
夏花物语
和谐共生道法自然
———从江加车村
从江小白和小罐茶说起 成功的表象与隐象
土著节
咿呀
端庄与夏花的沦陷
南疆地区河鲈人工繁殖及夏花培育试验
从江加榜梯田
从江第五届侗族大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