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瑛 潘伟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第一完全小学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4400)
摘 要:好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发展阶段,很多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61-01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很多教学研究资料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好坏,智力因素占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成才。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呢?
一、让学生形成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很多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比较关注,而对学生的听讲情况却关注较少。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某一问题时,总会发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根本不关注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就更谈不上重视了,只是在老师让学生齐答时,随口应付一下。这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会获得学习上的收获,长此以往,也会使他们逐渐形成不善于听讲的不良习惯,并且对教学的整个实效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教学时,需要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对应有的课堂纪律要加以强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坐姿和发言习惯。同时还要适当提醒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们。通过教师的指点,来使自己的学习行为得到规范,进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让学生养成学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
一份好的学生作业,需要有整洁的卷面和工整的字迹。特别要讲究书写的规范。比如学生在计算时,要养成在草稿纸上验算的习惯。养成这些习惯后,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会时常对一些作业整洁而且正确率高的学生表示赞扬,其实这也是一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它是教师平时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地对学生习惯培养的结果。所以,让一个学生写出一本好的作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让学生养成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生学会思考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学生学会听清老师的问题。课堂上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在老师还没将问题说完时,有些热衷于表现的学生就举起了手,要求回答问题。若问题没有难度,他们会容易回答,若问题稍有难度,他们就无法回答,扰乱了课堂纪律。更重要的是,这样下去,容易让这些想表现自己的学生的思维处于浅层次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2)让学生学会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回答结果,而不表述其思考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要将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这样有利于我们根据学生的思考过程发现其思维的闪光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以便我们对教学加以调整。(3)让学生学会分析信息、整合信息和取舍信息,能够认真思考问题。新课程教材和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是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数学学习的信息,更有利于学生根据不同的信息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具备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4)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是思维的教学,立足于思维训练和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不但能够展示学生的个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要教师鼓励学生,激励学生,相信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可以给我们带来惊奇。
四、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上好课的前提就是要做好课前准备。学校要求学生在听到预备铃声后,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加快步子走进教室;迅速到座位上把学习用品轻放在桌子上指定的位置;端坐身体,停止讲话,眼睛注视前方等候老师进堂上课。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检查,任课老师要严格要求,坚持加强训练,让学生一上课就能投入学习。
五、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是学生增长知识的最基本途径,通过传授和接受来实现。实现新知识的真正接受和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专心听讲,不讲废话,不做小动作;听课时积极思考,要边听边想并做好笔记;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多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先举手且声音洪亮;仔细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虚心学习,取长补短。
六、让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初始环节,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求学生在每次上新课前自觉地进行预习。初步了解所要学的知识;记下学习的难点、重点和不懂的地方,这样能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记忆,要求学生当天的课当天复习;先全面复习再重点复习;遇到难题时反复复习。复习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地掌握知识。
七、让学生养成检查和订正作业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作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减轻过重的学习担负并非不布置作业。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应让学生做到: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作业,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不拖拉不抄袭;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格式规范,卷面整洁;作业前看清题目要求,复习相关知识,作业后认真检查;作业本发下后自觉及时订正答错题目。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成才。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赵海霞.浅析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2(4):88.
[2] 赵 婷.爱心暖心田 成长化和谐[D].天津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