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透视:对科学探究的“四镜省身”

2016-03-09 07:06张俊
江苏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动态生成科学教学

【摘要】如何让科学探究更有效?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还要戴上“望远镜”,及时关注信息的搜索和收集,更要拿出“哈哈镜”,照照学生、照照自己。通过这种方式,能让教学从模糊走向清晰。

【关键词】科学教学;概念形成;动态生成;三维目标;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47-03

【作者简介】张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江苏常州,213200),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

探究是内蕴价值的活动,有效探究的根本追求应当是价值追求。目前,“科学探究”和“基于探究的科学教学”已成为科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那么,如何让科学探究更有效呢?我们不妨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和“哈哈镜”,对科学探究进行“四镜省身”:一手拿个“放大镜”,一手拿个“显微镜”,从宏观和微观上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同时还要装上“望远镜”,及时关注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关键时刻更要拿出“哈哈镜”,照照学生、照照自己。通过课堂透视,让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敞亮我们的教学视界。下面,笔者将自己对科学探究的“概念形成、动态生成、三维目标和人文关怀”四个维度的所思所得和盘托出,与同仁共享。

一、借助“放大镜”:聚集已有经验,科学概念巧迁移

1.丰富感性材料,感知概念。

从感知到概念形成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对感性材料的观察、比较,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其次是对感性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形成概念。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材料,让学生思维朝着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现规律、建立概念的方向发展。

2.运用变式比较,理解概念。

当概念初步形成后,为了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多采用变式和比较,变式可以从材料方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比较可以通过分析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运用变式,充分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概念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不断变换各种直观材料,使概念的非本质属性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三下《果实和种子》一课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材料不仅要有苹果、梨、花生等能食用的果实,还应该有苍耳、槐树角等不能食用的果实。通过变式,让学生知道果实的本质属性是“种子”,而不是可不可以食用。

重视差异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要想区分事物的异同,找出事物的本质属性,需要对同类事物或不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如:老鼠、蝙蝠、海豚,有地上跑的、空中飞的、水中游的,为什么它们都是哺乳动物?要理解这些,教师可将三种动物与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举一反三,深化概念。

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还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一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学生掌握了鸟的共同特征后,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你都认识什么鸟?鸡是不是鸟类?蝙蝠为什么是哺乳动物?学生要回答这些题,需要进行比较、验证,这样学生对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就能得以深化。

二、借助“显微镜”:捕捉课堂细节,教学动态巧生成

将课堂中出现的有价值的教学细节进行放大,并筛选、分类,适时拓展,做到了然于心时,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走向洒脱、走向大气、走向睿智。

1.星火燎原,点击生成亮点。

课堂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有的可能是旁逸斜出的回答和漫无边际的发挥,但不可否认其中也存在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师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放大它,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科学》三下《雨下得有多大》即将下课时,问:大家还有问题吗?一个男孩站起来:老师,雨水为什么是咸的?老师愣了一下,然后把目光转向其他同学:你们说呢?课堂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说是,有的说不是。于是,一次课外探究“雨水”的活动开始了。对雨水做一些简单的测定,怎样正确地尝水,引导学生去搜集资料,了解酸雨的成因,从而将学生的目光由单纯地关注“雨水是什么味道的”这一知识性的问题引导到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浸润学生幼小的心灵。

2.独辟蹊径,点化学生的误解。

在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内部》一课中,让学生探究“地层形成”时,教师把小石子、粗砂、黏土掺和起来倒进杯中,再往杯里倒进一些水,用小棒搅动,使水很快运动起来,然后停止搅动,使水的运动逐渐慢下来,然后观察。当水中的几种物质都沉积下来后,我把杯子拿给学生看,希望他们说出结论。但事实却出乎意料:怎么会是这样?咦!最底面的一层竟是沙子!问题出在哪呢?

一位学生说:当石子随水转动时,杯底就已经布满了沙子了。这样,当停止搅拌让水静下来后,石子只能落在杯子底面的沙子上了。马上有学生反驳:我认为石子在这杯水里沉下去的速度很慢。当水被搅拌后,水里到处都是沙子和黏土,这些沙子和黏土就阻碍石子向下沉。这就像死海里的盐分特别多,人躺在水上不会沉下去一样。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有些学生还挠挠头:我怎么没想到呢?

教师及时地捕捉教育资源:棒极了!死海里这种把人向上托起的力是什么力?学生恍然大悟:噢,是浮力!沙子和黏土使这杯水的浮力增大了,所以石子下沉的速度就慢了。

教师只有真正倾听学生的声音,真正欣赏学生的见解,教学才能闪现人性的光芒和魅力!

3.柳暗花明,捕捉突发事件。

在苏教版《科学》四下《运动的方式》一课的自由研究的环节中,我的设计是让学生挨个研究,如带线的小球,可以研究摆动;乒乓球可以研究跳动和滚动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根本没按照我的设计去操作。

师问:我们用手抓住塑料尺的一端,再轻轻拨动尺子的另一端,可以把木块撞倒。这其中有几种运动方式呢?学生:在《声音的产生》一课中我们玩过塑料尺,它是振动,木块倒下应该是移动。我们采用 “一箭三雕”的玩法,就是把小棒用橡皮筋射到竖起来的木块上,木块倒下推动玻璃瓶滚动,再推着乒乓球滚动。学生们一片赞叹声,热烈鼓掌……听着学生的交流,我紧绷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学生不仅对物体运动的方式有了较深的理解,由于受到前一环节学习的迁移,还想出了新方法,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在探究时有了一定的深度,方法多了,思维扩散了。

三、借助“望远镜”:整合三维目标,课堂同构巧共生

在组织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现以苏教版《科学》四下《降落伞》一课的教学为例,试析之。

1.三体同构,生成预设。

三体同构是指教学预设由教师、学生、课程标准(教材)动态互动而成。由一体转向三体,则意味着预设更加科学有效,实践性更强。

该课是“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第五课。根据单元要求,将本课目标制订为通过制作、玩降落伞发现问题;能做出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的假设,并制订方案进行验证;意识到采集数据、搜集证据的重要性,愿意与别人合作,体验探究的乐趣。教材安排的内容都能体现这些目标,但我们要优化整合,让学生重点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展开研究。

其次,把学生对“降落伞的兴趣”贯穿科学探究全过程,将本课设计成以玩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生趣、生疑、探究、反思、拓展。至此预设框架基本成型。再次,通过多次对比实验,对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多种假设做到心中有数。教师随机抽查几位学生,发现他们对降落伞各部分名称表达不清,操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于是教师立即调整认知目标,加入“知道降落伞的构造和各部分名称”的目标。

由于有了学生的参与,预设会获得更多的不可知性。预设三体同构的过程,既体现了学生的探究需求,又把课标细化,为有效探究夯实了基础。

2.情感同构,生成状态。

情感同构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互发展的状态。

这一点在和学生一起制订“降落伞”比赛规则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制订比赛规则时,教师没有强行规定,而是和学生民主地展开对话。当讨论出现分歧时,学生们又开始出主意:可以用猜拳、抽签、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等方式裁决。这个过程是师生情感同构的过程。学生不仅意识到规则制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当意见不一致时,可以通过协调来达成统一。

3.思维同构,生成智慧。

思维同构是指在教学中,师生间思维的交锋、互动、发展的螺旋上升过程。

在学生汇报时,出现了同一假设不同结论的情况:有几个小组认为悬吊物轻,则降落伞下降得快。教师没有急于否定学生的结论,而是将其看作与学生思维交锋的契机。让学生展开争论,寻找证据和理由。于是进一步启发:问题出在哪里?学生纷纷说是变量没控制好,伞面大小和伞线长度应该尽量相同,变量如果控制不好,得出的结论当然就会不同。这样处理,既锻炼了教师的即时性思维,又激活了学生的生成性思维,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中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四、借助“哈哈镜”:探寻人文关怀,学习动机巧唤醒

科学课要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就要蹲下身来教科学,体现师生之间的精神平等。

1.建构人文性的课堂关系。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科学》三下《根和茎》一课时说:你们大约需要多长时间?两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这样吧,给你们十分钟时间,够不够?植物枝干上是有“筋”,但不叫“筋”,也肯定不是植物的根,我先给你们写在这里,好不好?(师板书“筋”)从简单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是真正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对话,对于学生的一些不准确的提法,并没有直接地给予否定,而是以另一种表达方式告诉学生这种说法不确切。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话语如果能出现在每一节课中,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就已经有了可喜的回报了。

2.组织人文性的探究内容。

这是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科学》三上《常见材料》一课中的导入片段:今天又和同学们见面了,老师很高兴!还特别打扮了一下,谁能说说老师身上的穿戴是由什么做的?老师的衣服是由布做的。纽扣呢?是塑料做成的。领带很漂亮,好像是丝绸,谁能上来辨别一下老师的领带是不是丝绸做的?学生走近教师,摸、看领带发现是由丝绸做的。

从研究教师开始——研究教师身上的穿戴,似乎没有什么新颖之处,但对学生来说却很意外,平时谁会注意这个问题呢?可这正是身边的科学,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启示:只要认真观察和思考,身边就有科学,熟悉的东西也含有科学!

3.设计人文性的探究方式。

在教学苏教版《科学》三下《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笔者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并让学生想办法让它们浮于水面。没等我说完,就有学生动起手来,没过多久,学生便纷纷举起手来。

我们先把泡沫放在水上,再把小铁圈放在泡沫上就行了,塑料尺也是放在上面的。用玻璃杯装大半杯水,加一点盐鸡蛋没浮起来,我们又加了不少盐,并用筷子搅,咦!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我们发现塑料尺、易拉罐皮只要平着放,小心一点就能浮在水面上,如果竖着放就会沉下去,有时放得快了也会沉下去。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探究中,亲身体验,想了许多办法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了起来。有许多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新发现,这是学生们在亲身实践活动中放开手脚所得的成果。

对科学探究进行“四镜省身”,透视科学教学中“概念形成、动态生成、三维目标和人文关怀”的关键词,仅仅是科学探究过程中折射出的几缕阳光,但却给人以追寻的勇气和方向。让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清醒而执着地回归科学,在“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简约与务实之中践行探究价值。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动态生成科学教学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策略探微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