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实而有价值的学习,应该直抵儿童心灵深处,唤醒他们骨子里那份自我的力量,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让数学学习真正扎根于他们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儿童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逐渐产生创造的动因。
【关键词】学习深度;非逻辑思维;想象;直觉;发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1-0010-02
【作者简介】庞舒勤,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江苏扬州,225002)副校长,一级教师,扬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
数学是一门讲究理性的学科,传统的数学课关注学科的逻辑性,常常设计精致、步步为营。然而,学生往往只是配合地在教师框定好的线路中按部就班地学,顺应或盲目模仿,偶有兴趣被激发,学习真的发生了吗?
一、儿童学习需要“非逻辑”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认为:儿童的生命是无限的,它是一切……儿童的心灵比成人更加秘密,正是这种秘密,隐藏着巨大的可能!真实而有价值的学习,应该直抵儿童心灵的深处,唤醒他们骨子里那份自我的力量,帮助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理解,让数学学习真正扎根于他们的生命。
相对于逻辑而言,非逻辑以一种相对感性的方式存在,它用通常的逻辑程序无法说明和解释的那部分思维活动,常常有力地证明着学习、实践、创造的价值所在。儿童是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其原始而真实的学习状态更是非逻辑的,当我们尊重儿童真正展开学习时的那种无逻辑状态时,是否更有利于促进他们非逻辑思维的培养,从而更能令学习真正发生呢?
二、“非逻辑”促学习深入的几点做法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很多时候,思维由经验材料到理论的飞跃环节并不通过逻辑的桥梁,而是通过直觉、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来实现的。
1.鼓励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包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不时地将数学知识以鼓励想象的形式“逼”着儿童“做”出来。儿童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他们专心解决问题、发挥创造力的过程。通过类似科学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唤起儿童对一些数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灵感,使他们在积累感性表象、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发展求异思维。
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时,班里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笔者重新定位教与学的起点,安排“学前研究任务”: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的进率真是1000吗?你是怎么想的?如果真的是,可以想办法让我们看到1000吗?学生的想法不拘一格:若干个薄正方形纸片层叠;28个小体积单位沿长、宽、高三个方向累积成基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边线;一个大体积单位框架的顶点处嵌入一个小体积单位……几乎没有学生真正做出1000个小体积单位来佐证观点,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试图通过三维空间想象来证明。
再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圆锥体的认识》一课,笔者也设计了一个“学前研究任务”:请制作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学生的作品多种多样,其中一幅很有意思:猛一看,制作者利用吸管、纸等普通材料做出了圆柱、圆锥的必备“骨架”和“皮肤”,然而,定睛比对你会发现,这竟然是同一份小制作的不同呈现方式。课上该制作者得意地告诉大家:请运用极限思维,将“圆柱”的上面缩成想象的一点就成了“圆锥”。请注意,这是对圆柱、圆锥进行系统学习之前的作品,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令人惊叹!
2.“放纵”直觉。
直觉往往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或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它敏捷、简缩、跳跃,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思维,具有人类不可多得的思维魅力,其价值不可估量。笔者鼓励儿童进行直觉思维,鼓励他们进行合理猜想、大胆假设并加以记录和分析,发现,具有不同思维品质的个体均能呈现出别样的表现。
教学苏教版四上“升和毫升”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将六年级“表面积”“体积”的内容提前纳入四年级“容积”的相关学习中,自成一课。课前,设计了四个“学前研究任务”,四个“学前研究任务”和学生的表现如下:
研究任务1:你能不能想办法,让大家清晰地看出物体的表面积?(可以边展示实物边配以解说)学生用表皮贴画的形式,从实物中剥离,试图让物体的表面积“看得见”。
研究任务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谁的更容易算?你是怎么想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解剖包装盒、在纸上画各个面等形象直观的方法,比较两种立体图形面的复杂程度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更有学生指出:不需要通过实物或画图来证明,可以直接想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用数理说话。在进一步对话中,学生的学习深度延展,最后,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应运而生,学生无师自通。
研究任务3:物体的“容积”和“体积”是一个意思吗?请用实物佐证你的观点。执行这项任务时,直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少学生从两个概念的字面上就能建立起直觉猜想,几个典型观点如下:(1)容积是容在物体内部的空间大小,体积是整个物体外部占的空间大小,肯定不一样;(2)体积在外面,容积在里面,体积一定比容积大;(3)体积和容积可能一样大,如果我们把里面的空间想象得足够大……(师:你的意思是物体的表面——生:薄得可以忽略);(4)容积也可能比体积大,在一个杯子里倒水,如果倒满后继续再滴一些,水面就会鼓出来(类似于物理学中“表面张力”的现象竟然出现在了学生的直觉中)。
研究任务4:体积单位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在直觉驱动下,悟到:体积单位应该可以随着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顺势而生;体积单位应该是兼顾到长、宽、高的三维立体的存在;正如面积单位以正方形来定义,体积单位的最好存在形态应该是正方体……当学生利用他们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素材,直奔一个目标,试图用自己的作品解释“什么是体积单位”时,直觉的力量成就了他们思维泉涌式的喷发。
3.促进发散。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曾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艺术了。设计有多种解决方法、多维度解决路径的任务,让儿童研究、思考,鼓励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求答案,有利于激发出他们更多新奇、独特的灵感。教学苏教版四上《可能性》一课,笔者设置了两个研究任务:
研究任务1:如果你是编撰教材的资深教授,你认为,本学期“可能性”单元值得向怎样的方向继续研究?研究什么?有怎样的价值?学生的想法多元:(1)列举玩转盘、骰子、抽签等生活原型,认为应该设计更复杂的问题解决;(2)认为需要以的分数形式聚焦可能性的大小;(3)研究概率,比如摸到不同颜色的球到底有多大可能,建议用“?%”来记录;(4)研究可能性的比例、多少、分割、推测;(5)学习几分之几的可能性,让可能性与分数合作;(6)研究事情发生的概率,根据概率大小制订相应的对策,研究对象会更复杂;(7)研究社会现象、灾难发生的概率,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基于学生提供的丰富学材,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笔者进行了资源重组,力图让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科理解更加丰盈。
研究任务2:如果让你来编写这部分教与学的内容,你打算怎么设计?让学生聚焦“可能性概率问题”,设计编写教与学的内容,要求如下:(1)编出层次;(2)结合小游戏或身边遇到的生活问题来编写;(3)体现“可能性”相关知识的价值;(4)小组合作完成,形式不限。接下来的教与学均围绕学生的分组设计展开:放球游戏;扑克牌游戏;转盘游戏;掷骰子游戏;历史人物故事……一时间,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规划者、设计者、执行者,教师以学习者、分享者、点拨者的姿态欣然参与其中。
在教学中,关注儿童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是在释放儿童天性的同时呵护他们先天的创造力,是在让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逐渐产生创造的动因。也许那一刻,学习才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