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说课

2015-01-29 16:33骆红梅于海成
物理教学探讨 2015年1期
关键词:发散实验探究透镜

骆红梅+于海成

摘   要:《透镜》一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为学习本章后面几节奠定基础。学习透镜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通过演示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从而突破对“会聚”和“发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主要掌握凸、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课堂上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重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关键词:透镜;光的折射;会聚;发散;实验探究;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78-3

1    说教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一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本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章是上一章中“光的折射”知识的延伸。《透镜》一课是学习本章的基础,本课也对学习本章后面几节课奠定了基础。

1.2    说教学目标

1)认识凸、凹透镜,了解焦点和焦距。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1.3    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透镜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    说学情

生活中人们经常用眼镜、照相机、摄像机、投影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的主要部件是透镜。学生对透镜已有了感性认识,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光的折射知识。光从空气进入透镜一侧以及从透镜的另一侧射出时各发生一次折射,会很容易理解。但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凹透镜的“会聚”和“发散”则要进一步的讲解。

3    说教法

认识透镜采用观察法。对于透镜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以及焦点和焦距,采用学生自学。透镜对光的作用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以及播放视频等方法。焦距的测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等方法。对于透镜三条特殊的光线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习题,学生板画练习巩固。

4    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手操作的实验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5    说教学过程

5.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舟十号”从点火到升空的过程,让学生观看,然后提出问题:哪些仪器把扬我国威的历史瞬间留为永恒的记忆呢?学生回答摄像机。指出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显微镜、电影放映机、摄像机镜头的重要元件,引出透镜。

5.2    新课教学

5.2.1    认识透镜,学生自学,适当点拨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了解透镜,观察眼镜片以及桌面上的凸、凹透镜。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针对性地区分凸、凹透镜,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凸、凹透镜的认识。学生自学课本透镜常用的科学术语:主光轴和光心,教师用板画的形式解释。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采用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2.2    透镜对光的作用

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教师课前准备的实验器材:烧杯、水、牛奶、测量液体压强用的水槽、香、火柴、激光笔、凸透镜、凹透镜、橡皮泥。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每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学生的设计方案归纳为两类:一是激光笔、凸(凹)透镜、烧杯中放入水和牛奶,把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二是把点燃的香和凸(凹)透镜固定在水槽中显示光路。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归纳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笔者提问: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哪个更有说服力呢?同学们可能回答两个都可以,笔者指出用凸(凹)透镜靠近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显示光路,盛有水和牛奶的烧杯本身就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笔者觉得第二种设计方案比较好。播放笔者用第二种设计方案录制的视频。通过播放课件补充学生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最后,通过板画的形式画出两种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的作用。

对“会聚”与“发散”的理解,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问题:只要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的,这个透镜就是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发散的,这个透镜就是凹透镜?不正确。光学中会聚和发散的含义:结合多媒体课件透镜图解释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是指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叫会聚。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是指把入射光线发散,其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叫发散。采用实验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体验,并使学生对凸(凹)透镜这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对光的作用了解得更充分一些,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对会聚和发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通过此环节的设计突破重点和难点。

5.2.3    焦点和焦距

学生自学焦点和焦距,并指导学生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标出焦点和焦距。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板书板画的能力。笔者提出“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什么位置?试试看。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利用了前面学过的什么知识?”小组讨论解决,回答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的特点。利用大屏幕播放录好的视频:把小灯泡放在焦点上,发出平行光。利用视频清晰再现实验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你知道用什么办法找焦点和测焦距吗?对凸透镜焦距的测量:学生阅读教材四、五自然段,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其中一组展示实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用白纸当光屏,用手电照射凸透镜,纸上出现一个几乎与透镜等大的光斑,却没有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亮点。笔者追问原因,并让其他组的学生指出实验失败的原因并展示正确的做法。强调:这个实验我们最好用太阳光,从无限远处来相当于平行光,手电代替光源,那么手电一定要离透镜远些,这样才能是平行光。利用课件播放实验步骤。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测量结果:焦距分别为5 cm和10 cm。对于焦距大小对光的会聚和发散的效果,请学生做“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题。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凹透镜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越强,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主要掌握凸(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习题,学生练习,并且每组派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教师指导学生画图。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

5.3    课堂小结

各小组总结本课的收获和疑惑,互相交流。

5.4    布置作业

布置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为本节课作业。

5.5    说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设计,简明扼要地将本课的内容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体系的认识、理解、应用。

1.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凹透镜的示意图。

2.关于透镜的名词

①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

②光心:主光轴上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②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焦点和焦距

①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②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5.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

①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异侧虚焦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6    说教学效果

本课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神十”点火到升空的过程来引入,提出问题,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贯穿始终,学生自学与实验相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重点、难点的剖析,以及习题的巩固和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骆红梅.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特殊功能[J].物理教学探讨,2009,(5):65.

[2]骆红梅.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新课的引入[J].物理教学探讨,2000,(12):2.

(栏目编辑    邓   磊)

猜你喜欢
发散实验探究透镜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浅析发散学生思维的方法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动态平衡的点滴做法
让数形结合浸润数学课堂
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