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秀
(中国海洋大学校医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将中药和西药进行合理的配伍应用,不仅可提高药物的疗效,还可减轻药物对患者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对疑难杂症患者,配伍应用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但是,由于中药和西药均具有各自的药理作用,故在进行配伍时需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否则极易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医务人员需熟练掌握中药和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此,笔者对中药和西药的配伍优势及配伍禁忌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为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西药重在治标,中药重在治本,故将中药和西药配伍应用可起到标本兼治之功效。如维C银翘片即是由金银花、竹叶、荆芥及连翘等中药与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等西药配伍制成的药物。此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退热的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体温。此药中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可抑制致敏物质的产生,减轻药物对患者的过敏性刺激,提高其机体的抗病能力,将二者配伍应用可起到治标之功效。此药中的金银花、竹叶、荆芥及连翘等中药则具有祛风散寒、滋阴润肺、清热解毒之功效,可起到治本之功效[1]。另外,联用中药和西药还可提高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针对两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分别使用青霉素和联用清热消炎宁和青霉素进行治疗,其中单独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愈率不到70%。而联用青霉素和消炎宁治疗的患者,其治愈率达到了80%以上[2]。这说明,联用中药和西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均证实,将葛根素与抗高血压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其抗高血压的效果。
多数西药属于化学合成类药物,极易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均表明,联用中药和西药可有效地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如为接受化疗的患者配合使用山茱萸、女贞子及海螵蛸等中药,可明显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功能,保护其胃黏膜,降低其因化疗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药物毒副反应。咳特灵片和感冒清片均属于中西药复方制剂。这两种药物均是利用中药和西药协同作用的原理来降低患者单独使用西药所致的胃肠道反应[3-4]。另外,联用抗结核药与舒肝散(此药的药物组成有甘草、柴胡、板蓝根、红花等)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地避免患者因服用抗结核药所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症状。此外,大量的临床实践均证实,将中西药配伍应用,还具有减少患者的用药量、缩短疗程、扩大适应症范围等优势。
由于部分中药和西药的化学成分之间可产生沉淀反应和络合反应,故在对中药和西药进行配伍时,需注意药物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1)沉淀反应。①含有生物碱类物质的中成药(如枳实注射液)在与碱性注射液(如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后,可因生物碱的游离而发生沉淀反应,从而降低这两种药物的药效。②联用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注射液时,这两种药物之间可因氧化还原反应而出现沉淀现象,从而降低或消退维生素C的药效。③由于丹参内含大量的具有鞣质特性的水溶性成分,故此药在与士的宁、维生素B1及洛贝林等西药共同使用时会出现沉淀反应,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2)络合反应。①由于黄酮类物质在遇到金属离子后会产生络合物,故含有黄酮类物质的中药在与含有氢氧化铝、碳酸钙等西药联用时,可因络合反应而阻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率,从而降低所用药物的药效。②螯合物属于内络合物,该物质具有较强的难溶性,且吸收性差。含有钙、铁等金属离子成分的中药在与四环素类药物联用时会生成螯合物,不仅会降低西药的抗菌作用,还可影响中药的药效。③含有金属离子的中药在与异烟肼联用时也可生成螯合物,从而降低异烟肼的药效[5]。
药物的拮抗作用是指同时使用两种药物时,药物之间所产生的对抗作用。药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可明显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作用。①患者在同时服用红霉素和穿心莲后,红霉素会对穿心莲加速白细胞吞噬性能的作用产生抑制效果,从而降低穿心莲的药效。②由于元胡止痛片中含有生物碱,故此药在与咖啡因类药物联用后,其原有的镇静效果会明显减弱。③中药麻黄碱与苯巴比妥、氯丙嗪等催眠药也可产生拮抗作用,可降低催眠药的药效。
由于中药和西药的作用机制不同,故中药和西药在配伍不当时,极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如银杏叶中含有黄酮、苷类、银杏内酯、儿茶素和氨基酸等物质。因此,含有银杏叶的中药在与富含咖啡因、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西药联用时,极易诱发膜下血肿等并发症。另外,患者在同时服用含有银杏叶的中成药和阿司匹林时,其血小板的功能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从而诱发出血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联用含有银杏叶的中成药和利尿剂,可导致患者的血压升高。另外,联用甘草片和阿司匹林可加重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病情。
中药和西药配伍不当时,极易诱发药物的毒性反应,增强药物的毒副作用。①将含有麻黄碱成分的枇杷止咳糖浆与含有大量钙离子的牡蛎、石膏等中药联用,可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等毒副反应。②联用含有有机酸的中药(如女贞子、乌梅等)和酸性药物(如利福平、磺胺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等),可降低西药的溶解性,增加患者肾脏或肝脏的毒性反应,使其出现血尿、听觉障碍等症状[6]。③患者在服用朱砂的同时使用碘化物或溴化物,可生成碘化汞和溴化汞,使其发生药源性肠炎。
临床医务人员应熟悉中药和西药的化学性质和药物属性,对中药和西药进行合理的配伍应用,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1] 吴永新,张利侠,张勇,封小娜.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3,12(05):138-139.
[2] 郑俊.清热消炎宁胶囊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应用179例[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04):53-53.
[3] 李瑞奇,王培智,苗明三.中西药合理配伍应用特点及机制分析[J].中医学报,2013,16(10):1517-1520.
[4] 许晶.浅述临床中西药的配伍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9(12):47-48.
[5] 张彧翀.中西药物合理配伍和禁忌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0):3846-3847.
[6] 鲁利民.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常见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方向[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0(04):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