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巧(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
贾岛与僧侣赠答诗的主题倾向*
于 巧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 汉中723000)
摘 要:贾岛,中唐著名诗人,早年佛门经历让诗人结交了诸多僧友。贾岛一生创作了数量不凡的诗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僧侣之间的赠答之作。与僧侣赠答的主题较之与文人有着明显的不同。诗人主要从三个层面对赠答诗的主题倾向进行阐释,分别是对佛门僧友日常生活的描绘、对僧友的思念与赞美以及对佛理的参悟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关键词:贾岛;僧侣;赠答诗;主题倾向
《全唐诗》总共收录贾岛诗歌403首,其中与僧侣的酬唱赠答诗就有45首。这些诗歌大多体现了早年佛门生活对诗人的影响之深,同时也能够体现诗人在入世前后内心的感受。故本文拟从贾岛与僧侣的赠答诗出发,探究这类诗歌的主题倾向,以期为贾岛诗歌研究有所补益。
贾岛早年遁入佛门,参悟佛理,对佛门的教义佛法和生活习惯都十分的熟悉。故在诗人与其僧友的酬赠诗中经常会对佛门僧人的生活习惯等进行展示和描写。首先,描述僧侣游方生活的游方诗歌,是指僧人为礼佛参禅云游四方。比如,《赠僧》一诗有云:“从来只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1]“禅舟”是指僧人所乘坐的小船,月下泊舟,写僧人云游之路充满禅趣。《寄无可上人》有云:“名山思遍往,早晚到嵩丘。”[2]此句言上人云游四方,足迹踏遍大江南北,早晚有一天会去嵩丘游方。再如《送集文上人游方》一诗有云: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
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3]
此诗中的“远意青天外”一句言集文上人游方过程中深心旷远的态度。“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一句则以五岳的名字组合而成,写出了上人游方的目的地。又如《送知兴上人》有云:
久住巴兴寺,如今始拂衣。
欲临秋水别,不向故园归。
锡挂天涯树,房开岳顶扉。
下看千里晓,霜海日生微。[4]
诗歌前两句中的“拂衣”是指僧人离开寺院云游四方的意思,这两句言知兴上人准备云游四方。“欲临秋水别,不向故园归”两句则言游方的季节是在秋天,同时表明了上人以天地为家的胸怀。五六句中的“锡挂”中的“锡”是指佛家的锡杖。“锡杖,亦译声杖、鸣杖。手杖型,高与眉齐,上有锡环。原为僧人行路或行乞时,振环作声,并用来叩门,间作防牛、犬等的攻击。后来成为法器之一。”[5]而“锡挂”则是佛家的僧律,止宿曰“挂锡”,云游曰“飞锡”。再如《送灵应上人》有云:“遍参尊宿游方久,名岳奇峰问此公。五月半间看瀑布,青城山里白云中。”[6]这首诗同样是写灵应上人云游四海,见多识广,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以上诗人与僧侣的赠答诗中都对僧侣日常的游方活动进行了描述。
其次,贾岛与僧人的赠答诗中通常会见到诗人对僧人诵经参禅场景的描写。如《赠庄上人》一诗有云:
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
流年衰此世,定力见他生。
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
寻常五侯至,敢望下阶迎。[7]
此诗第一句便写上人焚香不语静坐禅定的情况。“暮雪馀春冷,寒灯续昼明”两句则刻画上人禅定时周围的环境,心灯长明、安静自然。又如《寄龙池寺贞空二上人》有云:“林中秋信绝,峰顶夜禅遥。”这两句中的“秋信绝”是指秋季林中的物候全部灭绝,只有上人在峰顶参禅。其实这句诗诗人想要表达的是上人禅定时参禅礼佛的境界深远,与山峰树林融于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又如《寄毗陵彻公》中有云:“早讲林霜在,孤禅隙月残。”[8]这两句言彻公早上讲经的时候树林的霜露还在,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禅,能够看到天空中还有月亮的影子。这句诗主要说明僧人禅定时间比较早,对于参禅礼佛十分的勤奋刻苦。又如《赠无怀禅师》有云:“禅定石床暖,月移山树秋。”[9]这两句诗言坐禅时间之久,“月移山树秋”则言坐禅参佛时生机不断。又如《送安南惟鉴法师》有云:“讲经春殿里,花绕御床飞。”[10]诗句中的“花绕御床”则是化用了《梁高僧传》中云光法师讲经精辟出现天花乱坠现象的典故,佛教中把禅师讲经说法的最高境界称为“天花乱坠”。这两句则形象的描绘了惟鉴法师讲经说法的情况。再如《赠智朗禅师》有云:“步随青山影,坐学白骨塔。”[11]也是对僧人坐定参禅习惯的描绘。
最后,在贾岛与僧侣的赠答诗中也可见到诗人对僧侣的日常饮食进行细致的描述。比如在《送天台僧》一诗中有云:“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12]还有的诗歌对僧人的日常生活细节进行了描写,比如在《送僧游衡岳》一诗中有云:“船头犹鸣磬,溪头自曝衣。”[13]这两句就写出了僧人勤奋致力于功课,在溪水边洗衣服的生活情况。又如《送去法华师》有云:“秋江洗一钵,寒日晒三衣。”[14]同样写到了僧人洗衣晒衣的日常生活细节。又如《赠圆上人》一诗有云:“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雠相对似亲朋。”[15]写到了僧人的诵经、拂尘、点灯等日常细节。早年的佛门生活早已渗透到诗人的骨子里,诗人对于曾经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
在贾岛的赠答诗中常见他写道自己的僧友外出游方等诗作,在这些诗中就表达出了诗人对于僧友的惜别与思念之情。比如在《寄慈恩寺郁上人》一诗中有云: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16]
此诗作于衡阳,前两句表明了作诗的时间是中秋时节,且“虚室相容”是诗人对于过往事情的回忆,诗人曾经拖着生病的身体走投无路来郁上人所在的慈恩寺投宿。《宿慈恩寺郁公房》诗中有云:“病身来寄宿,自扫一床闲”[17]就是指这件事情。第三句中的“北斗生清漏”则指当时在长安的郁上人。“南山出碧重”中的“南山”,并非指终南山,而是指衡阳旧峰。因唐朝诗人所作赠答诗中习惯写一句对方写一句己方,用两地的景物描写来寄托彼此的感情。五六句具体细致的刻画了中秋月夜的景色,其中的“鸠宿寒竹”、“鸿过月钟”都是写夜晚无眠时的凄清的景象,这也表明了诗人对郁上人的相思之浓烈。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郁上人的思念情切,“住旧峰”则指曾经郁上人的住处,当时诗人正住在此处,正可谓是睹物思人,更加能体现出诗人对郁上人的思念。又如《送贞空二上人》有云:
林下中餐后,天涯欲去时。
衡阳过有伴,梦泽出应迟。
石磬疏寒韵,铜瓶结夜澌。
殷勤讶此别,且未定归期。[18]
此诗是诗人送别贞空二上人时的临别赠诗,前两句表明了送别的时间是中餐过后。三四两句的“衡阳”、“梦泽”则写上人的行程。五六两句写上人旅途中的清寒和孤单寂寞,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离开的依依不舍之情。最后两句中的“讶”字表明诗人对上人未归之期的感叹,可谓“友人未走思念先浓”,从而更加表明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思念之情。又如《寄江上人》有云:
紫阁旧房在,新家中岳东。
烟波千里隔,消息一朝通。
寒日汀洲路,秋晴岛屿风。
分明杜陵叶,别后两经红。[19]
此诗前两句写江上人的旧房和新居,三四句言诗人与友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是因为交通便利,消息一天便可以送达。五六句则细致刻画了上人新居的环境和情况。最后两句则言杜陵地区的枫叶已经红过两次了,暗示出诗人与友人已经分别了两年,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思念之情。再如《酬栖上人》有云:“夜久城馆闲,情幽出在山。”[20]这两句写表明了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山中的栖上人的思念之情。
贾岛的赠答诗中还多次表达了对佛门高僧的赞美之情。对僧人意志品质、不畏困难精神、勤修禅理的精神、超凡脱俗的智慧、以及莫测高深的道行,如《赠圆上人》有云:
诵经千纸得为僧,麈尾持行不拂蝇。
古塔月高闻咒水,新坛日午见烧灯。
一双童子浇红药,百八真珠贯彩绳。
且说近来心里事,仇雠相对似亲朋。[21]
此诗前两句便言上人勤奋刻苦、精进求经,言上人的拂尘从不伤害一个蚊蝇,赞美上人的菩萨心肠。三四句则言上人禅定的情景。诗的最后两句言上人叙说心事,可以让敌人变为朋友,由此可见,上人的胸襟和真诚,整首诗都洋溢着诗人对圆上人高尚人品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又如《寄无得头陀》有云:
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
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
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
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22]
此诗是诗人赠予一位头陀的赠答诗,《中国佛教文化简明辞典》中对头陀解释为:“对佛教苦行僧的称呼。梵文的音译,意为精神抖擞,即去掉尘垢烦恼之意。”[23]“法腊亦称戒腊、夏腊、法岁,简称腊。腊,原为岁末祭名,佛教引申为岁数单位,计算僧侣出家受戒后的年数。此戒为具足戒,以结夏安居结束的7月15日为岁末标准,7月16日即为新岁。”[24]因此,诗的前两句写头陀的僧龄已经有三十年了,由此可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头陀一心参禅礼佛、不畏艰难困苦的赞美和敬佩。接下来三四句写头陀的外貌形象端正且气质良好,因唐代尤为德高望重的高僧立传的习俗,从而来宣扬高僧的道行和品质,故言头陀的行为和言语完全符合传书中的得道高僧。又如《送惠雅法师归玉泉》有云:“讲不停雷雨,吟当近海流。”[25]这两句诗描绘了惠雅法师讲习经文时的情景,用吟诵诗歌、宣扬教义来感化和教化众人,表达了诗人对法师超高道行的赞美和敬佩之情。又如《送安南惟鉴法师》有云:“讲经春殿里,花绕御床飞。”[26]这两句则用“花绕御床”来赞美法师讲禅说法境界的高深,赞美法师在佛法研究方面高深的造诣。又如《送谭远上人》有云:“清净从沙劫,中终未日欹。”[27]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上人一心坐定参禅,不受外界任何外物干扰的心态的赞美。再如《送僧归太白山》中“夜禅临虎穴,寒漱撇龙潭”[28]两句则是对僧人不畏山川险恶,坚持参禅精神的赞美。
闻一多曾道:“我们该记得贾岛曾经一度是僧无本。我们若承认一个人前半辈子的蒲团生涯,不能因一旦返俗,便与他后半辈子完全无关,则现在的贾岛,外貌上虽然是个儒生,骨子里恐怕还有个释子在。”[29]故在诗人与僧侣的赠答诗中有对佛门禅理的描写与阐释。到了元和六年(811),贾岛与韩愈相遇结识,“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30]贾岛早年想要青灯古佛孤相伴一生的信念经韩劝说产生了动摇,其决定还俗应举、入世为官。但诗人生活和官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韩愈曾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31]正是生活中与官场上的坎坷与挫折,让诗人的内心有了归隐的想法。
首先,贾岛精通佛理,在诗人与僧友的酬唱诗中有许多蕴含着深刻佛理的诗句。比如,在《送僧》一诗中有云:“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32]这句诗中的“有无间”则指现象本身产生以及毁灭是一个既自然而又神秘的过程。这句诗很好的体现了诗人对于如来法本性的理解,将佛法不在绝对的对立于有无、生灭之间,而是用一种中立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亦生亦灭,亦有亦无。同理,世间万物本身的变化以及世界万物之间相互的联系都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够言传的。又如《送贺兰上人》有云:“无师禅自解,有格句堪夸。”[33]这句诗一方面赞美贺兰上人的悟性之高,慧根之深;另一方面则说明了参禅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参悟的道理,诗中的唯心主义也体现了对佛祖的信仰形式,佛不可靠任何的外在客观事物,心就是佛,即便是无高师指点,即便是不在山林寺庙出家修行,但是只要佛祖在心中,自己能够用心去体悟佛门禅理,就可以虔诚的求佛。同时也更加强调了“佛由心生”的禅理。又如《赠智朗禅师》有云:“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34]这两句则言智朗禅师没有可以礼待的偶像,表明了智朗禅师的超脱,体现了“我身是佛,何更外求”的禅理。再如《赠庄上人》有云:“不语焚香坐,心知道已成。”[35]这句诗中的“道成”则是指能够与道同体,实现了合二为一的境界,不分你我不分环境,这种道成的境界并非焚香参禅之人可以实现的。以上的赠答诗中都体现了贾岛作为一个曾为佛门弟子对于佛理的体会和参悟。
当年贾岛遇到韩愈后离开佛门,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入世为官,可是当他经历过了官场,官场的黑暗与失意再加上生活的贫困让贾岛真切的体会到了有志未成的感觉,他只想回归山林田园归隐江湖了。故诗人在与僧友之间赠答诗中通常会体现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比如诗人在《赠智朗禅师》中有云: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
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
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36]
这首诗是贾岛赠给智朗禅师的,前两句便用月亮倒影在潭底的清澈来赞美上人精神境界的澄澈。接着“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两句则言上人令人心动的精神风貌,同时写出了诗人对禅理中澄澈境界的仰慕和向往。五六句“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两句则言诗人渴望鬼影的心情。“涕辞”二字表明诗人似乎有不得已之处,而这个不得已就是指诗人在官场的失意以及遭受的挫折,而“笑访”二字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禅门佛寺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欢喝向往,回归禅室能够让诗人感觉到开心快乐。“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则写出了诗人对于佛门超然心态的追求,对于精妙禅意的参悟。又如诗人在《赠僧》中有云:“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37]这两句中的“五湖事”则指官场之事,诗人提到“五湖事”用的是“莫话”、“心欲狂”几个字。由此可见,官场之事已经让诗人彻底的无奈和气愤,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渴望脱离官场,一心归隐的志向。又如在《酬栖上人》一诗中有云:“驻足有踯躅,脱履期共攀。”[38]诗中的“东林”是指东林寺;“踯躅”是驻足逍遥的意思;“脱履”则是指上人抛弃世俗就像脱鞋子一样的轻而易举;“共攀”则是指诗人希望可以与上人一起共同云游山林。由此可见,诗人对于佛门云游四海,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十分的渴望和向往,充分的体现了诗人渴望归隐的心情。
综上所述,贾岛创作的与僧侣之间的赠答诗的主题倾向主要有三个大的内容,首先是对佛门僧友日常生活的细致刻画和描绘,其次是对僧友的思念和赞美之情,最后是对佛理的参悟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2][3][4][6][7][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5][26][27][28][32][33][34][35] [36][37][38]黄鹏笺注.贾岛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354,86,56,151,335,255,88,131,109,25,105, 97,248,323,325,260,89,276,27,323,313,152,109,192,277, 302,171,25,255,25,354,27.
[5][23][24]萧振士编著.中国佛教文化简明辞典[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4:347,327,328.
[29]闻一多.唐诗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37.
[30](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4077-4078.
[31]刘真伦,岳珍.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982.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6)01-0065-04
作者简介:于巧,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5-10-19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唐代赠答诗研究”(项目编号:SLGYCX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