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静(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中“味”范畴研究综述
姚雪静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味”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之一,近些年来倍受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进一步理清“味”范畴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味”范畴的研究成果略作述评:第一,“味”范畴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第二,“味”范畴的比较研究。以期可以拓展“味”范畴的研究格局。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文论;味;综述
“味”范畴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时空系统。它萌芽于先秦时期,初步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发展于唐宋承传于元代,完善于明清,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但到了五四时期,由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持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以至于此时期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范畴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新时期随着思想解放,学术界再次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古代文论“味”范畴研究开始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研究中一个夺目的亮点。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味”范畴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学界关于“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也即我们所说的“味”范畴研究。为了方便研究,现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如下:
(一)20世纪80年代“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
从根本上说,现在所谓的“味”范畴,是现代学者的一种“建构”,而在我国古代的理论文献中并不存在。事实上,这种建构是与学界对“中国美学”的建构和“中国美学史”的书写而同时展开的。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指出“一部美学史,主要就是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1]提出把“味”作为美学范畴之一。80年代,学界对于“味”的研究性文章有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2],该文详细论及“诗味说”缘起于先秦,由最初的饮食、祭祀领域到政治进而过渡到艺术的创造与欣赏领域,正式形成于魏晋时期,此阶段“味”更多地被用于论文评诗。唐宋以后,“诗味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步扩大到词曲领域,从而使“味”范畴得到广泛深入的运用。与此同时,学界也逐渐对于“味”的经典文本进行关注,详细探讨了“味”的内涵与特质。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皮朝纲《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3]一文细致探讨了“醇美”与“全美”、“神”与“真”和“思与境詹”等问题,同时文章最后也指出了司空图受到晚唐思潮的影响,格外推崇王维、韦应物等田园山水诗派,却贬低白居易与新乐府等积极批判现实的作品,体现出其消极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80年代最早对钟嵘“滋味说”予以高度重视的是郁沅的《钟嵘<诗品>“滋味”解》[4],此文详细探讨了“滋味”说的由来,指出钟嵘从诗歌欣赏与批评的视角提出“滋味”说,并且详细从“指事造形,穷情写物”、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风力”与“丹采”相统一三个方面概括了“滋味”说的创作理论。赵盛德《论钟嵘的“滋味说”》[5]对学术界关于“滋味说”的三种主要观点进行了辨析,认为“滋味”具有一种美感力量,是由“风力”与“丹采”融合而生发出来的“味”,并强调“滋味说”特征主要在于其情感性与形象性,并且肯定了“滋味说”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80年代,学界对于“味”范畴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获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相对较少。这一时期,整体看学界对于“味”范畴的研究还相对零散,未成体系,对于“味”范畴的详细流变、确切内涵及特征的研究仍有不足,这在以后的“味”范畴研究中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20世纪90年代“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味”范畴研究再次兴起,这一时期学界对“味”范畴的研究投以了更多的关注。在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6]一书中已把“味”看作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之一。这一时期对“味”范畴进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成复旺主编的《中国美学范畴辞典》[7],它在解释“味”内涵的演变方面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对以后的范畴研究起到了指导性作用。陈应鸾《诗味论》[8]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中国诗学中的味论体系,并对“味”做了一个史的梳理,比较详细地理清“味”范畴的内涵以及作用等问题。诚然,该著作在史的方面花费巨大精力,取得的成就也是学界有目共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忽视了对“味”范畴本身进行更明晰的理论分析,缺少进一步的理论提炼。此外,以“味”的内涵、流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代表性论文有王晋《“味”范畴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9]和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10],前者详细论述了“味”最初用于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先秦时期被引申至精神领域,形成了味诗的审美传统,同时也谈到“味”既可以指向其本身,同时又可以指向审美体验与判断,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审美观。后者主要从史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味”的历史演变并窥其精义,并谈到其对当代文学艺术的影响。还有吕孝龙《论味》[11]谈及“味”在先秦至唐宋期间,其内涵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并且将艺术之味分为儒家之味、道家之味与禅宗之味三部分,详细探讨了中国艺术的独特韵味。
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于“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著述开始丰富起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学界出现了“味”的研究专著,从而使“味”的文学价值得到进一步地挖掘与阐释,为下一个时期“味”范畴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21世纪初以来“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
21世纪初以来,学界对于“味”范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味”范畴研究的繁荣期。本时期影响颇大的学术专著有陶礼天《艺味说》[12],该著作以“艺味”说的逻辑发展过程为中心,系统分析了“味”的内涵与历史演变过程。但是,纵观全书,陶先生对“味”范畴的基本定位:“味”主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批评家对各个艺术门类审美特质的认识,把“味”大体等同于审美,依旧缺乏更细致精准的理论概括。这就警示我们以后在对“味”进行研究时,要清晰认识到作为美学范畴的“味”与作为一种审美体悟的“味”的差别。这一阶段侧重于探讨“味”的内涵与流变的代表性论文有高文强《老子“味”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13],一文指出了老子在由表达生理感觉的味发展成为具有哲学意味的“味”范畴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老子“味”范畴所蕴含的丰富哲学内涵以及对后世艺术和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李娜《文心雕龙“味”论研究》[14]指出“味”的纯粹美学意义上的用法主要分为审美体验与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还有郭敏艳《刘勰“味”美学思想》[15]谈到刘勰对“味”的审美运用,探讨了刘勰“味”的根源与内涵,并从本质论的文道统一、创作论的心物交融和语言传达的言意矛盾三方面来进行理论论述,使得其美学思想更加丰满。21世纪以来,对司空图的诗味论予以关注的论文有张福勋《玄而未玄神而自神——司空图“辨味”说探微》、周甲辰《司空图“味外之旨”的意义指向与文化蕴涵》,任威《司空图诗味论探微》等,研究者较为集中的讨论了司空图诗歌理论中“咸酸之外”、“思与境偕”这些命题与“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的联系,肯定了司空图是诗味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同时,苗欣《论诗味说》、胡建次的《中国古代诗味论的发展及其特征》等论文也各自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诗味论发展的历程,并对其理论地位予以评介。此外,张利群《钟嵘“滋味”说的理论内涵辨析和释疑》、郭春凤《滋味:钟嵘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范畴》、王维国《试论钟嵘<诗品>的“滋味说”》、孟庆雷《论钟嵘“滋味说”的文化底蕴》等论文主要集中讨论了钟嵘“滋味说”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美学内涵与特征、“滋味说”的价值意义以及钟嵘在中国诗歌批评史上的地位。在这些问题的探讨之上,同时也指出钟嵘诗味论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这一时期,将“味论”作为整体进行研究的有李知的《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16],此文从特殊的味觉体验与丰富的中国饮食文化入手,探寻味觉与中国审美意识起源的特殊关系。该文注重将我国的味论与印度诗学、西方文论进行比较诗学研究,这便拓宽了“味”范畴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李知更注意到了味论的现代转型问题与味论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味论发展之途径。此外,对于“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等问题进行全面探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17]与李娜《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研究》[18]两篇论文,后者从中华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国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味”范畴的美学成因,同时更注重从文学艺术创作以及人们的日常审美活动中来反映“味”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面貌,启示我们在“味”范畴的研究中注重用主客相融的思维方式去建立现代美学理论体系。前者对中国人的美意识起源于味觉观点进行了辨析,指出中国古代味美观念中的美仅指感官欲望的满足,同我们的审美有很大差异。该文辨析了“味”是审美对象的美感特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读,同时指出“直觉性”、“体验性”不属于美学“味”范畴的特点。文章最后也对古代文论中几个经常被学界讨论的与“味”相关的范畴,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对我们以后的“味”范畴研究都大有裨益。
目前,就学界“味”的研究现状看,对“味”的内涵、流变及特征的研究关注颇多,但是这些“味”研究主要是对于“诗味”论的关注,虽然出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或多或少也存在论文观点相近或者雷同的情况。当然也有学者注意到“词味”论研究,但是关注度依然有限,这方面的代表性论文有陶礼天《“词味”论析要》[19],该文从原材料出发,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古代词学理论批评中的“词味”论,指出了中国古代的“词味”论是与词的“尊体”观念、词的特殊表现方法等紧密相连的。此外, “味”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批评中,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无论是元杂剧、南戏、还是明清传奇,都是可以在“味”上大做文章的,小说之味亦是如此。关于味论的研究最多还是集中于“诗味”论,相对来看对于曲之味、小说之味关注较少,这应该引起学界注意。
(一)“味”范畴与其他文论范畴的比较研究
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味”范畴进行横向研究,首先是“味”范畴与其他古典美学范畴的横向对比研究。其中胡建次、刘宣如《“味”与“韵”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20]从“韵”与 “味”的范畴来源与特质、审美涵盖面、审美表象特征、艺术精神的生发等方面进行探讨。王顺娣的《“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21]考察了“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家处所具有的内涵与特征,并考察了“味”演变的原因。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22]则探讨了“味”与“趣”的相融相通与相异相离之处,指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内涵特征,所谓“相近而不切同,表里而不趋合”。张祖利《“味”与“悟”——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管窥》[23]认为在中国传统审美思想中,“味”多用来指称美感,而“悟”多用来进行审美把握与审美体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也谈到“味”与“悟”是与以“思”为核心的西方审美思维有显著差别的。
(二)汉族文论中“味”范畴与少数民族文论中“味”范畴比较研究
在“味”范畴的比较研究中,不得不提的是汉族文论与少数民族文论中的“味”范畴比较研究。我国各少数民族在文学这块广阔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不胜枚举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文学理论。少数民族文论与汉族文论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80年代开始,少数民族诗学研究正式开始。其中,王佑夫在《试论古代民族文论多样化存在形态》[24]中提到藏族文论中“味”的内涵如艳情、英勇、暴力、恻隐等都是汉族文论所不曾见过的,对此都应认真加以辨析。但是由于对少数民族文论挖掘、翻译整理工作任务量艰巨,使得我们见到的一些少数民族文论有限,以至于民汉文论没有能够进行很好地交流与对话。虽然与汉族文论相比较,少数民族文论的数量、理论深度都难以与汉族文论等量齐观,但这并不意味着少数民族文论就可以被忽视,学界应对各少数民族文论予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三)中外诗学中“味”范畴比较研究
1.中印诗学“味”范畴比较研究
随着学术视野的不断开阔,学界开始注意到毗邻我国的印度存在的一套完整的味论体系。中印诗学“味”范畴比较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有郁龙余等编著的《中国印度诗学比较》[25]一书中以中印诗学为比较对象,同时又以西方诗学为参照,从诗学发生、诗学家身份、诗学阐述方法、审美思维等多个纬度比较中国和印度诗学的异同,分析阐述其生成原因及学理启示。该著作视域宽广,见地独到,具有很强批判性。此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龚刚《中印诗味面面观》[26]分别从味论诗的根据、诗味的生成与诗味的本体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印诗味论的各自特点。韩文革《中国印度古典诗学中“味”论之比较》[27]一文谈及中印“味”论源流及特色,指出中国和印度古典“味”论之异同:从艺术本质上讲,中印“味”大体都属于艺术鉴赏论,强调艺术美感与情感传达与表现;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味”论更强调艺术的“味外之味”,这种“味外之味”更重“平淡味”,而印度“味”论则强调艺术美感的可体味性与可传达性。相比中国“味”重“平淡味”而言,“味”论更提倡“艳情味”。此外,张思齐《宋诗的平淡风格与宋代的诗味理论——中印诗学理论微观比较研究》[28]一文讨论了宋代尚平淡自然的风格的诗味学说与印度佛教思想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宋代的诗味学说与印度文学理论中的味论诗学相互联系。还有代迅《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29]一文对中印文论史的诗味论和情味论进行比较研究,详细探究了其基本理论内涵以及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2.中西文论中“味”范畴比较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文论研究大量引入,为我们“味”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如谢群的《“味”与游戏——魏晋时期“味”说解读》[30]将我国魏晋时期“味”的发展历程与西方“游戏说”相联系,为我们对“味”的更深一步探究开拓了新的视野。此外,马建智《中国诗味论与符号学》[31]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关注我国传统文论,该文指出西方符号学与我国诗味论虽然体现的是两种思维方式,比如中国诗味论强调“体味”,而西方符号学强调语言符号分析。但是二者在对读者接受与文学艺术审美特性的认识上是存在一致性的。目前学界对于“味”在中西文论体系的对比研究关注相对较少,在以后的研究中还需投以更多关注。
虽然对于汉族与少数民族“味”范畴、中外“味”范畴的比较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但这些比较研究对于进一步认识中印诗学,早日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对于“味”的研究也有助于美学理论的相互吸收与借鉴。
综上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味”范畴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建构古典美学体系、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应该肯定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学界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上述研究成果中我们发现,首先,目前学界对于“味”范畴的研究较多是流变、内涵及特征的梳理,缺少对“味”范畴本身进行更明晰的理论分析。除了要对有关“味”的经典文本进行关注,也要对《岁寒堂诗话》等次经典文本投以关注,同时也要加大对曲之味、小说之味的研究力度,以更加丰富我国古典诗学的研究。其次,对于经典文本的研究存在一些过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更加注重整理“味”范畴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总体脉络与内在发展逻辑,并注重经典文本之间的相互阐释。再次,在对味的比较研究中,要加快对少数民族文论的翻译整理工作,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汉比较诗学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再由民汉诗学所组成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文论与以西方为代表的文论体系进行对话与研究,从而彻底改变我国文论在世界上的“失语”状况。最后,我们还应多发现、挖掘相关文献,用新的材料去丰富、完善我国古典文论。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4.
[2]傅正谷.中国古代诗味说的缘起和演进略述[J].齐鲁学刊,1985(4):96,101.
[3]皮朝纲.司空图的韵味说及其审美理论[J].南充师院学报,1981(1):62,68.
[4]郁沅.钟嵘《诗品》“滋味”解[J].江汉论坛,1983(2):27,32.
[5]赵盛德.论钟嵘的“滋味说”[J].广西大学学报,1989(2):17,20.
[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7]成复旺.中国美学范畴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1.
[8]陈应莺.诗味论[M].成都:巴蜀书社,1996:26,37.
[9]王晋.“味”范畴的文化渊源和美学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1996(3):43,48.
[10]文奇.中华美学思想的两个重要范畴——关于“韵”、“味”的发展史[J].郑州大学学报,1996(6):22,28.
[11]吕孝龙.论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37,41.
[12]陶礼天.艺味说[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2,144.
[13]高文强.老子“味”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J].天府新论,2008(4):35,39.
[14]李娜.文心雕龙“味”论研究[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9):41.
[15]郭敏艳.刘勰“味”美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李知.现代视域下的中国传统味论[D].暨南大学,2008.
[17]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
[18]李娜.中国古典美学“味”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19]陶礼天.“词味”论析要[J].北京:文学评论,2005 (3):47,53.
[20]胡建次,刘宣如. “味”与“韵”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J].上尧师专学报,1999(2):47,50.
[21]王顺娣.“味”在三部《诗品》中的演变及其原因[J].南昌大学学报,2003(1):95,100.
[22]邱美琼.“趣”与“味”作为古典诗论审美范畴辨析[J].社会科学家,2004(9):148,152.
[23]张祖利.“味”与“悟”——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管窥[J].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3,35.
[24]王佑夫.试论古代民族文论多样化存在形态[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1):53,57.
[25]郁龙余等.中国印度诗学比较[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26]龚刚.中印诗味面面观[J].外国文学评论,1997(1):128,135.
[27]韩文革.中国印度古典诗学中“味”论之比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1):134,139.
[28]张思齐.宋诗的平淡风格与宋代的诗味理论——中印诗学理论微观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141,147.
[29]代迅.诗味论与情味论:中印文论比较[J].钦州学刊,1998(2):21,25.
[30]谢群.“味”与游戏——魏晋时期“味”说解读[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5):93,95.
[31]马建智.中国诗味论与符号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213,216.
中图分类号:I206;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85(2015)01-0047-05
作者简介:姚雪静,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