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

2016-03-09 12:30:02章细霞郭媛媛周莉荣王丽敏夏军权
护理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外治法胃痛胃脘

章细霞,郭媛媛,周莉荣,王丽敏,夏军权



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

章细霞,郭媛媛,周莉荣,王丽敏,夏军权

中药脐敷;胃脘痛;中医外治法

中药脐敷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具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安全快捷等特点,并具有疗效肯定、材料易得、适应证广、易于操作、无严重副反应等优势,避免了

口服药及注射给药的缺点,病人易于接受。虚寒型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床治疗颇为烦琐。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将中药脐敷应用于长期住院病人,结果中药脐敷对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护理满意度高。笔者回顾近年相关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实际运用,将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做一简述,为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中药脐敷

中药脐敷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起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1];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研究,精方妙药层出不穷,治病屡见奇效。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肚脐是外治法最佳部位之一,随着经验积累,敷脐治疗疾病的范围逐渐增大,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脐敷疗法,堪称中医一绝。脐,中医学称“神阙穴”,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会,介于中、下焦之间,腹部正中部位,此穴能通调周身经气,通过各经脉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密切相连[2],正如彭祖《小续命蒸脐法》曰“脐者,肾间动气,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使百脉和畅,气窍通达,上至泥丸,下至涌泉”。因此,肚脐是调治疾病的主要气穴。现代解剖学认为,脐部表皮角质层最薄,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和腹部筋膜直接相连,除局部微循环外,脐下腹膜还分布着丰富的静脉网,腹部静脉吻合点,深部与腹部上下静脉相连,腹下动脉分支也通过脐部。在脐用药,易穿透弥散,吸收于血管进入血循环,发挥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药物入脐,先作用于胃与小肠,再通过脏腑的气化和输布作用,散布于五脏六腑乃至全身,以达到健脾和胃、温肾散寒、回阳救逆、和中理肠、行气消肿、散结通滞、强肾健骨、活血通经、保健防治百病的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将芳香药物置于脐下,药物不断地刺激脐下皮肤,可激活神经内分泌的反馈作用,促进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3]。神阙穴(脐)位于任脉,而任脉属于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脐又为冲、任脉循环之所,且任脉、督脉、冲脉为“一源三歧”,故三脉经气相通。因此中药敷脐将药物敷于皮肤,能达到腠里之中,药物透过皮肤,直达经脉渗入体内,融于津液之中,与之合二为一,具有内外一贯之妙。

2 中药脐敷与虚寒型胃脘痛

胃脘痛系指发生在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经常性疼痛或突发性疼痛为主的胃脘部疾患[4]。虚寒型胃脘痛是胃脘痛中较常见的一种症型,临床多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为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临床实践中一般采用西药镇痛,但大多药物有不良反应及禁用人群,因此其使用范围受限。

脐敷通过腧穴-经络-脏腑途径发挥其疏通经络、理气活血、温经镇痛的作用,对虚寒型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此类药物在临床研究中应用广泛。如湛婷婷等[5]将中药熬成膏状,摊于5 cm×5 cm的棉布上,贴于肚脐,每天1次,每次贴敷4 h~6 h,7 d~10 d 为1个疗程,研究发现芍药、肉桂等一类芳香、气味俱厚的温热性中药不仅能温经散寒,还有扶正止痛的作用,因此推荐在虚寒型胃脘痛中运用。陈兴莲等[6]以肉桂、丁香、乳香各适量研末用甘油适量调和敷脐,外用美敷贴膜固定辅助治疗虚寒型胃痛,分析显示,中药脐敷辅助治疗胃寒证胃痛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胡朝线等[7]自制“脾胃调肠散”(苍术、厚朴、陈皮、吴茱萸、花椒、干姜适量打磨成粉)用醋调成膏治疗脾胃虚寒者,研究显示治疗效果优于未使用脐敷治疗的对照组。欧阳良瑛[8]以温胃外敷散(川椒、川草乌、公丁香、小茴香、吴茱萸、川楝子、延胡索、香附、川考适量共研成粗末制成)为主治疗虚寒性胃痛64例,研究显示总体有效率达96.8%。

3 中医脐敷的局限性

中医脐敷虽然具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安全快捷、无严重副反应等特点,但是临床实际操作者仍存在诸多不足[9-10]。目前国内外总体缺乏对中药脐敷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疗效评价的专门研究。脐敷临床研究虽报道较多,但大多数存在低水平重复,样本数少,指标单一,设计欠合理等问题,同时实验方法缺乏科学的对照,疗效证据说服力不足,研究成果稀缺等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国家对中药脐敷的治疗标准尚未制定,中药脐敷尚未被广大医者接受,病人的认可度不高,临床研究中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因此脐敷疗法在较大范围推广就有一定困难,很难为更多的病人服务。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病人自身的依从性,家庭治疗的局限性已成为限制该治疗方法推广的诸多因素。

4 小结

中药脐敷作为虚寒型胃脘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拥有操作简便、针对性强、安全快捷等独特优势,临床研究显示治疗效果确切,受益人群广,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仍缺少规范统一的对应症候分型、疗效判定标准等问题,因此,大样本的收集整理及规范合理的临床实验研究尤为必要。同时,目前中药脐敷在临床中应用范围相对局限,值得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

[1]黄敏,杨坤杰.中药敷脐疗法刍议[J].中医外治杂志,2006,815 (2):59-60.

[2]贺振泉,张进,陈文华.脐疗机制新解-经络筋膜说[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99-2100.

[3]胡晋红,张立超,朱全刚.我国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1):38-41.

[4]水正,沈克俊,柳鸿志,等.中医药分型治疗胃脘痛104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2):15-22.

[5]湛婷婷,章细霞.桂芍膏敷脐治疗寒性腹痛的护理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16-117.

[6]陈兴莲,王晶心,刘扬,等.中药敷脐辅助治疗胃寒证胃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1,26(9):32-33.

[7]胡朝线,代苗苗,吕勇,等.中医特色护理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3(6):14-17.

[8]欧阳良瑛.温胃外敷散为主治疗虚寒性胃痛64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6(5):8.

[9]黄春霞,张爱英,赵燕娥.寒痛散敷脐治疗腹部中寒型小儿腹痛[J].四川中医,2004,22(6):69 -70.

[10]马玉侠,高树中,刘兵,等.脐疗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外治杂志,2008,17(5):3-4.

(本文编辑孙玉梅)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资助项目,编号:LZ13079。

章细霞,主管护师,本科,单位: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郭媛媛、周莉荣、王丽敏、夏军权(通讯作者)单位:210028,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R248

C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28.044

1009-6493(2016)10A-3583-02

2016-01-04;

2016-07-26)

引用信息章细霞,郭媛媛,周莉荣,等.中药脐敷在虚寒型胃脘痛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0A):3583-3584.

猜你喜欢
外治法胃痛胃脘
中医外治法在ICU内的应用研究进展
五灵脂蒲黄散止胃痛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6
中医外治法应对早期麦粒肿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0
突然胃痛不用慌 按压至阳来帮忙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0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
针刺足三里加口服良附丸治疗寒邪客胃型胃痛6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