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庆文 张永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第二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纪要
闵庆文张永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为促进中日韩三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相关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分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地区产业发展模式以及推动遗产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由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韩国乡村遗产协会(KRHA)、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政府主办,中国农学会农业遗产分会(AHSB-CAASS)、联合国大学(UNU)、日本GIAHS网络协办的“第三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14-16日在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韩国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MAFRA)、忠清南道政府的官员及中日韩三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管理人员、企业家和新闻记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发展”,分开幕式与特邀报告、专题交流、墙报展示、实地考察等四个部分。
在开幕式上,韩国锦山郡郡守朴东哲先生致欢迎辞,韩国MAFRA农村政策局局长安浩根先生、忠清南道副知事许承旭先生、韩国乡村社区法人团体首席执行官李相武先生、忠南研究院院长康贤秀先生分别致辞。随后,联合国大学常务副校长武内和彦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闵庆文研究员、韩国协成大学尹源根教授、FAO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协调员Yoshihide Endo先生、韩国MAFRA农村发展处Kim Jae-Hak副主任、日本农林水产省乡村发展局乡村环境处官员Kentaro Morita先生,分别围绕GIAHS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关键机制、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KIAHS)与乡村发展政策、GIAHS的近期发展和未来前景、日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等作主题报告;其他代表围绕农业文化遗产政策、遗产价值、存在问题、遗产分类、保护与管理、产业发展、保护经验、遗产地间的合作以及遗产监测与评估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韩国农业文化遗产地“锦山人参种植系统”,感受了开参节祭祀活动,考察了人参栽培基地、产品加工企业、博物馆展示和交易市场。
(一)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与存在问题
Yoshihide Endo先生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2013年以来FAO以及区域代表处单独或联合中国、日本等国家举办的多次国际论坛或学术研讨会、GIAHS高级别培训班,强调这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世界范围内对GIAHS的关注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介绍了GIAHS科学咨询小组(SAG)的成立及所开展的工作;指出进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建立新的管理体系、吸引更多的国家申报、开展遗产保护及其成效的监测和评估、促进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等的合作、积极拓展保护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全球性和区域性的GIAHS网络、支持发展中国家的遗产保护工作以及促进国家水平上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等。
闵庆文研究员以重大活动为脉络,简要回顾了中国过去10年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Kim Jae-Hak副主任介绍了2012年以来韩国启动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KIAHS)后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进展,提出了未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政策方向和在KIAHS的认定与网络建立、GIAHS申报和KIAHS的价值拓展等方面的工作计划。Kentaro Morita先生介绍了日本的GIAHS政策、NIAHS的建立以及GIAHS的监测工作进展,并从政策、NIAHS网络建设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韩国海洋渔业部Ahn Myung-Ho先生介绍了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KIFHS)的启动、评选和监督管理工作,指出KIFHS政策主要集中于通过保护与管理传承传统的渔业文化遗产和通过对渔业区多重价值的充分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打造渔业品牌两个方面。
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要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刘红婴教授通过所认定的GIAHS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的类型分析,指出遗产类型的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主要体现在重复率较高、遗产间具有明显的同质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遗产类型较多等,这种现象严重制约着农业文化遗产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韩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Jeong Myeong-Cheol研究员也认为目前GIAHS类型存在着不均衡性。
红河学院黄绍文教授以哈尼梯田为例,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景区开发与景观破坏突出、梯田面积有萎缩趋势、传统生产方式趋于消失、外来物种入侵、传统民居受到威胁。安徽农业大学沈琳教授以安徽寿县芍陂(安丰塘)及灌区农业系统为例指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开发粗放、缺乏宏观设计、遗产本体保护力度不够、环境污染、对遗产价值认识不够充分、宣传力度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日本石川县农林渔发展部Fumikazu Noto先生认为,能登半岛农业文化遗产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大多向外迁徙的主要问题。和歌山县Minabe町Ryota Nakahaya先生提出了农民参与减少和老龄化、市场上梅产品消费量减少、森林管理传统技术丢失等问题。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重要性
Kazuhiko Takeuchi教授阐述了GIAHS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指出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13个与GIAHS有关,可为GIAHS认定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韩国林业服务开发局Im Young-Suk主任认为,森林是农业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水平高、森林可持续管理知识丰富及相关的乡村文化、森林产品等,与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一致,并具有多功能价值。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伟玮博士通过对辽东桓仁满族自治县不同林种、不同年份人参样地土壤和未种植人参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调查,提出了人参种植地选择的最佳方案,分析了传统种植经验的科学性。中央民族大学公婷婷博士则从广西壮族“那”文化的内涵、农业文化遗产特征、“那”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等方面,分析了“那”文化稻作系统的价值。韩国东国大学硕士生Kim Jinwon基于实地调查,认为山茱萸林中有更多的生物多样性,石墙为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环境。
(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技术措施
鉴于GIAHS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Kazuhiko Takeuchi教授认为,可以将GIAHS保护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闵庆文研究员根据中国的实践,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关键机制,即政策激励机制、多方参与机制和产业促进机制。尹源根教授强调未来新的农村政策应加强乡村政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联系,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导向型的农村发展政策。Ahn Myung -Ho先生认为,KIFHS政策应主要集中于通过保护与管理传承传统的渔业文化遗产和通过对渔业区多重价值的充分利用发展旅游业和打造渔业品牌两个方面。韩国农村社会公司Baek Seung-seok经理强调,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区域应保护的是传统耕作系统/景观/遗产保护的直接相关区域,缓冲区则应包括核心区附近的区域以及有利于核心区域保护的范围,并以南海郡传统竹堰渔业系统、求礼郡山茱萸种植系统为例进行了说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某承副研究员提出,通过政府对农户进行生态补偿以激励农户传承或恢复传统的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方式,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和生产效益提高,进而实现生态补偿标准的降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日本新泻大学Mitsuyo Toyoda教授提出,应开展农产品的商标认证,通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分享、探讨以及行动4个步骤来创新农业社区的合作发展平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之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永勋博士生结合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和保护要求,提出了通过“三产”融合发展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并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地“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内涵、一般原则和研究内容。
日本金泽大学中村浩二教授通过在能登半岛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日本与菲律宾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项目,认为通过新型农民的培养,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到能登半岛地区定居,加入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队伍中,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可以促进不同国家遗产地年轻人之间的交流。韩国公州大学的硕士生Kang Dong-Wan介绍了以“故事改编”为核心,建立信息沟通模型,帮助农户真正理解农业系统的价值和适度开发的意义的普及方式。
(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监测与评估
农业文化遗产的监测与评估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FAO正在探索的重要监督评价机制,本次会议专门设立了分会场讨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监测与评估。
韩国乡村社区法人团体PARK Yoonho先生介绍了韩国开展监测与评估的做法:每个遗产地在获得认定之后的一年内应制定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而该计划则是申请多功能资源利用项目的主要依据。每年农业部会对遗产地多功能资源利用项目进行1-2次的定期检查,三年项目实施期过后即第四年会有一个终期评估。目前韩国使用的监测指标主要是参观者数量、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社区参与度、数据库建设、培训、宣传与推广,未来将逐步增加居民满意度、能力建设、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项目实施后中长期效果等。
日本大分县国东半岛农业文化遗产促进会主席Hiroaki HAYASHI介绍,大分县国东半岛通过自我评估、专家实地调研、相关者访谈以及专家咨询会议,对近几年的规划实施进行了评估,并提出建立系统内林-农-渔不同组分间水分和营养物质循环的科学监测,重视在生态承载力基础上的休闲农业开发,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与其他GIAHS的联系和交流,控制野生动物捕猎活动以及竹子的生物入侵等建议。
联合国大学可持续发展高等研究所研究助理姚盈芳女士阐述了GIAHS监测与评估的实现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分享了“基于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监测与评估”中所使用的方法,如基于管理结果评价法、社会生态生产景观与海景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多网格治理等。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焦雯珺助理研究员从监测目的和意义、监测体系的总体框架、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与评估工作的总体框架。她指出,农业文化遗产三级监测网络由农业部、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和遗产地管理机构组成;农业文化遗产动态监测系统中,监测范围包括遗产系统本身和遗产管理措施两个方面;监测内容主要是遗产系统的生态维持、经济发展、社会维系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体制机制建设和宣传示范推广两大方面的管理措施;监测方法采用年度报告与定期调查相结合。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王斌副研究员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介绍了传统水稻品种、生态系统面积、稻田环境质量和农田生态系统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孙业红副教授从遗产旅游方面,探讨了旅游对于遗产地影响的监测,指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需要注意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特征、社区作用、商品化和原真性的平衡等重要问题。
(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经验
韩国乡村社区法人团体PARK Yoonho先生介绍,韩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支持力度很大,以多功能资源利用项目的名义,每个KIAHS可以得到为期三年共计150万美元的预算支持,每个KIFHS可以得到为期三年共计70万美元的预算支持。
贵州省从江县蒋正才副县长着重介绍了贵州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与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对稻田养鱼养鸭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宣传、创办示范点、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计划。河北省迁西县李剑侠副县长在分析了迁西板栗种植面临市场饱和、生态问题、劳动力流失等诸多挑战,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市场竞争力、以龙头企业和板栗专业合作社提高板栗产业综合效益、举办“栗花节”文化游等产业发展手段促进遗产动态保护的思路。福建省福州市农业局王贞峰副局长也介绍了茉莉花与茶种植系统保护的措施和下一步计划。
Fumikazu Noto先生认为,通过发展基金会促进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发展,加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地的合作是动态保护的重要举措。日本静冈县茶产业发展处Hideshi Suzuki先生介绍了“茶草场农法”遗产地通过生产人员认证,建设茶叶的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具体做法。Ryota Nakahaya先生提出应促进梅和薪材林的生产并扩大销售渠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的景观,传承优秀的传统技术和文化,形成国内外保护和发展的合力。
韩国求礼郡Yu Yong Un社长介绍了山茱萸种植系统保护中,农业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与管理过程中的多方参与情况。河东郡Yun Seung Cheol社长介绍了河东郡传统茶农业系统保护中,农民相互帮助、每年举行茶礼仪文化节日、在小学开始茶文化课程以及研究者开展地方参与保护研究等保护措施。韩国RG&E研究所的You Wonhee女士提出了积极申报GIAHS、发展竹旅游业、加强竹的相关研究等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锦山郡Kim Dong-Ki先生和济州岛发展研究院的Choa Hye-Kyung女士,分别介绍了人参栽培系统与海女渔业可持续管理方面的主要保护经验。
《中国农业古籍目录》误收宋代洪刍《老圃集》
由张芳先生等编撰的《中国农业古籍目录》是目前收录中国古代农业古籍最多的一本工具书,一册在手,十分方便学者查找相关农业历史文献,功德无量。然而,中国古代农业文献众多,分藏各地,至今无人遍阅。故《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也难免出现个别失误,其“园艺作物”类收录宋代洪刍《老圃集》一书①张芳、王思明主编《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北京:北京图书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当属误收。案:洪刍,字驹父,江西南昌人。绍圣元年进士,工于诗赋,是江西诗派重要诗人之一,兄弟四人皆以诗闻名,史称“四洪”。其颇受当时文士注重,谓:“好赋诗词,士君子多慕之”。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后因靖康失节,谪沙门岛以卒。
其所著《老圃集》一书,《宋史·艺文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诗集》等皆有著录。然书久佚不传,仅《宋诗纪事》从诸地志、类书中捃摭数篇。过去我们所见《老圃集》四库本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入一百七十首,因篇秩稍多分成上下二卷。另洪炎《西渡集》补遗卷附有《老圃集》中未录入的洪色诗二十三首,文两篇。洪刍《老圃集》二卷成书年代,据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看过洪刍《老圃集》的南宋文学家周紫芝(1082-1155),在其所撰《书老圃集后》文中所言:《老圃集》为洪刍晚年之作。②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十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今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收洪刍诗共三卷。其卷一二八零、一二八一两卷全文收录了四库全书版《老圃集》,其卷一二八二集外诗部分为第三卷,主要为洪炎《西渡集》附录和从其他文献中辑佚的洪刍诗。
虽然《老圃集》不属农书而为诗歌集,但洪刍还是撰写有农书《香谱》行世,关于卷数,有一卷(《郡斋读书志》、《文献通考·经籍考》、《说郛》、明末重编《百川学海》等丛书)、二卷(民国十六年武进陶氏覆宋咸淳左圭原刻本影印之《百川学海》、清张海鹏《学津讨源》、洪汝奎《晦木斋丛书》、胡文焕《格致丛书》等)和五卷(《宋史·艺文志》)三种说法,据学者考证,《宋史》记录应有误,而一卷本相比二卷本,其内容多删削而成。(倪根金)
闵庆文(1963—),男,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主席,主要从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工作;张永勋,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