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连生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刘瑞龙与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民生建设
范连生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抗战时期,在行署主任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抗日根据地通过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减轻民众负担,增加收入,开展社会救助等措施,大力进行民生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一方面加强了根据地建设,改造和巩固了农村各级政权,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另一方面改善了人民生活,打下了根据地生产建设的基础,支持了长期抗战,同时使农村阶级关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加速了淮北乡村社会的转型,因而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刘瑞龙;淮北;抗日根据地;民生建设
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之一,位于豫皖苏鲁四省交界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新四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主要战场。目前学术界对淮北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1],但对民生研究还不全面,关注不够。本文主要研究淮北抗日根据地是怎样在以刘瑞龙为主任的淮北行署的领导下进行民生建设的,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根据地的民生建设在当时有何重大意义和作用。如有舛错,请方家就正。
1941年8月23日,华中局下达了“关于成立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和军政党委员会的决定”,划定淮河以北、运河以西、津浦路以东为淮北苏皖边区,原来的皖东北区党委改为淮北苏皖边区党委,由邓子恢、彭雪枫、刘子久、吴芝圃、张爱萍、刘玉柱、刘瑞龙为委员,邓子恢为书记,刘子久为副书记[2],同年9月13日,淮北各界代表300余人,在半城举行了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成立大会,选举刘瑞龙为行署主任。
1941年8月1日,邓子恢指出:“只有民生改善,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才能改善,土地生产才能增产,商业才能振兴,教育才能发达,地方才能安宁,抗战力量才能加强。”[3]抗战时期,在刘瑞龙为首的淮北行署的领导下,根据地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发展生产,废除苛杂,反对非法摊派,减轻负担,改善待遇,优待抗属,救济灾民难民,大力开展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颁布法令政策。减租减息运动是抗战时期中共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实行的调整农村土地关系的一项社会改良措施。为了有效地减轻广大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改善民生,同时照顾地主和其他各阶层的经济利益,1940年12月13日,中央发出《关于华中各项政策的指示》,指出“土地政策应实行部分的减租减息以争取基本农民群众,但不要减得太多,不要因减息而使农民借不到债,不要因清算旧债而没收地主土地,同时应规定农民有交租交息之义务。”[4]减租减息要以中央政策法令为依据,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才能有效地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减租是减今后的,不是减过去的,减息则是减过去的,不是减今后的。大体上以抗战前后为界限。”[5]
为了实现中共改善民生、改造乡村社会、把农民纳入自己的革命战略的基本目标,1942年5月17日,华中局发出《关于减租问题的指示》,强调“只有减租和改善农民生活,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抗战,才能驱逐日寇,争取民族最后之解放。”“减租不但改善农民生活,而且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6]
1941年9月淮北行署成立后,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根据地大力贯彻中央和华中指示,开展民生建设。1941年12月25日,淮北苏皖边区参议会通过《修正改善人民生活各种办法》,由行署主任刘瑞龙、副主任刘玉柱署名颁布,对减租减息作了明确的规定。1942年6月20日,刘瑞龙签署发布了《关于贯彻改善民生法令实施的指示》,强调“减租减息,从改善生活来发挥群众抗日积极性,这是一面,另一面是要交租交息,并约制群众运动于不强占、不伤害的一定限度中。改善民生法令就是这一‘限度'的准尺,它的基本精神以团结抗战、维护各阶层利益为原则。”[7]
为了削弱封建剥削,改善民生,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租佃双方团结,加强抗战力量,1942年6月20日,《淮北苏皖边区减租缴租条例》由边区参议会通过,由淮北行署公布施行。1945年6月,刘瑞龙主持制定了《淮北减租退租补充办法》。上述法令措施,为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削弱封建剥削,减轻广大农民的租息负担,推行民生建设使农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开展经过及效果
减租减息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善农民生活,满足其生存需要,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不变更基本生产关系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1942年根据地一些地方提出减租口号“退旧租,减新租,除旧种,扣新种,废旧约,订新约”;淮泗群众减息口号“一分二分,修子修孙,三分四分,有子有孙,五分六分,断子绝孙”;泗宿某区,查租口号,“一年减一半,地主只当玩,三年四年一齐减,收的粮食全减完,五年六年一齐减,田产家业去一半。”[8]这些口号,不但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使地主感到名正言顺。
根据减租政策,刘瑞龙和边区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38-1941年,共分两期减租,第一期: 3800户,减租粮4677.1石;第二期,3222户,共减租粮4366.657石。从上面这个数字看起来,平均每一户佃农,要多分粮一石二斗七升。[9]淮北减租工作,自1940年开始实行,当时只是个别地方减租,1941年减租范围达22个区,98个乡,687个保,当年减了9000余石,得利佃户9000余户;1942年减租范围增至196乡,39个区,减了3136石,得利佃户19240户。1943年增至65个区,412乡,减退租共计50896石,得利佃户42756户。1944年增至899个乡(有大乡划了小乡),减退租的数目增至112118石。[10]减租可以动员群众,改善其生活,在经济上弱化地主的封建剥削,同时又能够巩固统一战线。根据地的减租运动,改造了区乡基层政权,促进了政权民主化,使得边区土地占有关系、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关于减息问题:高利贷居于绝对统治地位,是中国传统借贷关系的最大特点。淮北根据地高利贷形式基本上有粮利与钱利,也有钱粮混合的,因法币跌价,1940-1943年,有很大变动,在1940年借钱给钱利较多,而到1942-1943年,则借粮付粮利的多,也有借钱付粮利的。1942年调查,边区各地有50%到80%的人是受高利贷剥削的,因而废除高利贷剥削是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如不适当的减轻这种高利贷剥削,要恢复和发展生产力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减租工作进行时,同时提出减息,这是绝大多数贫苦农民一致的要求,群众减息的要求,在某些地方甚至比减租的要求还要高。
在刘瑞龙和淮北行署的领导下,1938-1941年,根据地减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时减息有减粮息与减钱息两种,单在直属区6个乡,就减了3662.3元,在县区潘山区减了980元。在第二期工作中,一共减了6649元多。[11]1942年10月,刘瑞龙在淮北边区二届参议会报告指出:国民政府法令的规定是利息不得超过五分,根据此原则,我们规定对高利贷即所谓大头利,政府不预保障,保障普通利贷,奖励低利借贷。[12]1943年5月24日,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发出训令,指出:政府为尊重人民财权,保持民间借贷关系,对私人借贷利息不机械规定,但春荒时粮价飞涨,麦收后粮价过低,农民借贷者吃亏甚大。为减少农民困苦维持农村生产起见,各级政府应经过生救会劝令债主减轻利息,其利息超过一定限度者(借粮一斗超过五升,借钱百元利息超过三十元),政府一律不予保障;灾情严重地区,如泗五灵凤,将由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特殊法令,取缔高利盘剥,以免灾荒继续。[13]
抗战后期,根据地普遍进行减息,如淮北二分区为过去旧债,利过本者停利还本,利倍本者本利停付;当地三周年为限,当青赎青,当白赎白,地价皆折法币计算,硬币或物资可酌情处理;合子地(即摇当地)付两次利以上,本利停付;付一次利者,停利还本;数年而未付一次利者,可付一次利还付本,但还不起者可分期还,或少还,不还;新债一律按粮计算,借钱可折粮。利息二成到五成,由双方协议自定。[14]
淮北根据地在减息中获得利益的农民生活日渐改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积极参与根据地的各种政治与社会活动,促进了根据地政权的巩固。
为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淮北根据地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行署制定了边区生产建设的基本方针:“在现有生产基础上发展生产,以农业为主,以工业为辅,发展私人农家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组织机关、部队、学校进行生产。”[15]这是一个立足淮北实际、体现淮北特点的生产建设的基本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淮北根据地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开展生产运动、开荒、农业贷款、兴修水利、发展纺织业等,促进了根据地的民生建设。
(一)重视组织与领导
民生建设不仅仅是宏观政策方面的要求,而且还必须对人民的生产问题加以精细的组织和领导。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行署重视宣传发动,大力组织与领导生产。
根据地打破群众“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观点,淮北行署每年均重视春耕生产的宣传、组织,使老百姓了解春耕发展生产的好处。在冬学中,在年关文化娱乐中,各地都进行组织宣传教育,各级党政军民负责干部利用各种时机向群众讲话,以启发和提高群众对生产的认识而引导他们有组织有计划的生产。
各地还开展了生产竞赛。“生产竞赛是订兴家计划及组织劳动互助必然发展步骤,通过竞赛来提高群众劳动热忱与劳动强度,用奖励劳动英雄、争取二流子的办法,激起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以保证计划的实现。”[16]为使生产计划有效的完成,根据地发动人与人、户与户、村与村的生产竞赛,在竞赛中注意发现积极分子,加以培养教育,使之发展为劳动英雄,建立模范户,模范村,奖励劳动英雄。
根据地组织开展的人与人、户与户、小组与小组、村与村的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表彰先进模范,在竞赛中发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反对单纯的锦标主义,调动了淮北根据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二)兴修水利
淮北根据地位于淮河流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淮河年久失修,水患频仍,根据地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增加粮食产量,大力进行水利建设,改良农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行署成立各级水利委员会,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政府每年发放水利贷款,根据地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
1943年,根据地共计开大小河105条,总长253194丈,挖河土1250163方,人工1672189工。在这一时期筑堤坝共计10条,大的工程有成子湖大堤、洪泽湖大堤(淮泗、淮宝)、泗五灵凤的内堤、大柳巷的坝子,盱凤嘉的河堤,开河最大的工程是潥河、安河,淮宝保住了33个圩,盱凤嘉挖塘786个,计挖土16434方,合计水利工程共用粮约6.8万多石。[17]1944年春耕生产运动中成绩最大的,算是水利工程,共挖水沟、河414条,总长4226.5里,直接间接受益的田地达37892顷,挖了1350419方土,动员人力达123152人。[18]
兴修水利工程,提高抗日民主政府的威信,对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了积极的作用。
(三)开垦荒地
为了解决无地和少地农民的土地困难,发展农业生产,改善民生,淮北行署和刘瑞龙还采取措施大力组织群众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1942年4月18日,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垦殖实施办法由刘瑞龙签署颁布施行,广泛宣传垦殖利益,特别强调政府保证垦公荒人享受土地所有权,垦私荒人享受土地永佃权,造成不分贫富皆有领荒垦荒热潮。政府派人将所辖境内,公荒私荒土地,一律丈量清楚,逐一分户分组编号登记,不许有重复或遗漏。统计公私荒芜土地亩数与承垦人要求领垦亩数比较,如荒地不敷分配时,则抗烈属有优先权,如荒地有剩余时,设法介绍敌占区农民前来领垦。总之,不使一亩一分土地荒芜为原则。[19]到1943年,边区共垦荒474顷,对开垦的荒地,采用领放方式,规定每户领20亩,共2300多户领到了土地。[20]垦荒扩大了边区的耕地面积,解决一部分农民无土地及土地缺少的问题,大大促进了边区的农业生产。
(四)实行农业贷款
拥有必要的资金,是进行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减租减息实行之后,给予了提高农业生产的必要的前提,而农业生产是抗日根据地的主要的生产,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必须用最大力量推动发展之。政府应举行大量的农业贷款,以解决农民借贷的困难。”[21]1943年10月,为了鼓励与发展生产,华中局发出开展生产运动指示,强调各地政府应发放大批款项作为农业生产贷款之用,并鼓励各地合作社向农民举行各种贷款如种子、耕牛、水利、肥料、纺织等。但一切农贷必须与农民之生产计划和生产需要密切联系。[22]按照华中局的指示,根据地放款对象主要是有生产基础、有劳动力而又缺乏生产资本之贫农及部分中农。在刘瑞龙的领导下,边区政府每年发放农业贷款,帮助农民解决口粮、种子、耕牛、农具等方面的困难。贷款取得了一定成绩,以1943年为例,淮北苏皖边区有计划发放贷款,共发放春耕贷款853080元,水利贷款518452.93元。[23]根据地政府进行的农业贷款,可谓雪中送炭,及时解决了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发展纺织事业
抗战时期,淮北地区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就是根据地人民穿衣问题。为了粉碎日伪的解决封锁,解决广大军民的衣被问题,淮北区党委于1943年发出了《关于开展纺织运动的决定》,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发展根据地内广大群众的纺织运动,使根据地内广大家庭妇女学会纺纱织布,发展家庭纺织工业,使能自力更生,逐渐走上自给自足之途。这是边区发展纺织生产改善民生的一个严重任务。”[24]
发展纺织业首先要解决棉花等原材料问题,根据地政府大力推广植棉并加以奖惩。1944年2月,淮北行署作出关于普及植棉决议:按照规定数量土地植棉者,其植棉土地,公粮免征(今年各县如有征收棉地公粮者,一律退还),并坚决执行“三八”节二八分租之决议。其应植棉部分之土地而不植棉者,公粮加倍征收,对植棉成绩卓著者,政府予以奖励;定期检查棉田,以植棉成绩之优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成绩标准之一。[25]各地提出发展纺织业宣传口号:“自己种棉自己纺,一点公粮也不上。”“学会纺纱能赚钱,吃一半来剩一半,剩来买油盐”。“每人能种半亩棉,一年穿衣不用钱,省下粮来再买田。”[26]
1943年12月,在刘瑞龙的主持下,行署制订了《淮北苏皖边区纺织事业奖励办法》,发展纺织业。这些措施的推行,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开展纺织生产的积极性。1944年春,据8个县份的统计,纺车达29000余辆,连邳睢铜在内共38000余辆,织机3100架,六个县份训练了1289个纺员。[27]
开展纺织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特别是成千上万的外来难民大部依靠纺纱织布解决了口粮。淮北的纺织运动是生产建设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提高了妇女地位,使男耕女织立于同等的生产地位,解决了根据地大部分军民的穿衣用布问题,粉碎了日伪的经济封锁,活跃了边区的经济,使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有了可靠的保证。
1942年10月13日,中共淮北区党委书记邓子恢在淮北苏皖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作报告时指出,生产建设的“中心在增加农业生产,如发动农民多种粮食菜蔬,添购耕牛,改良种子,以增加收获;开河挖塘、修堤、植树,以调节水利,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积。这是生产建设的中心一环。其次应扩大植棉与纺织运动,以求衣被自给。”[28]党和边区政府特别重视农业生产。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淮北行署采取措施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调剂劳动力,发展互助合作,实行政府贷款,推广植棉,开展纺织运动,激发了根据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根据地大生产运动的发展,使根据地的生产建设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群众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到1944年淮北抗日根据地大部分地区群众已经发动,优势已经确立,大规模的改善民生任务已经基本完成,重点转向发展生产阶段。[29]
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在刘瑞龙的领导下,苏皖边区政府时刻注意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减轻人民负担,让不同阶层的群众受益。
(一)开展节约,反对浪费
淮北根据地颁布法令政策,开展节约,减轻人民负担。1943年1月24日,刘瑞龙发出关于进行年关工作的指示,号召根据地开展年关节约运动,“提倡正当的娱乐,严禁抽头聚赌,各级公务人员必须成为不参加任何赌博及禁赌的模范,通过群众团体号召所有会员协助政府扑灭已经发现和正在盛行的赌风。”[30]1943年5月4日,中共中央华中局发出关于防灾救荒指示,号召党政军民采取一切办法厉行节约与反对浪费。[31]1943年11月,淮北行政公署发出关于开展生产建设的决定,提倡节约,提出节约公约四条:不吸纸烟,不喝酒,不赌钱,婚丧喜事一概从简。[32]1944年1月9日,淮北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节约运动反对贪污浪费的决定,强调关于群众节约运动可根据行署及总农救发布之人民节省公约,进行宣传,在支部内,居民小组内,代表会上进行传达讨论,并在本村群众会上通过,使它真正成为广大群众所共同遵守的公约,对于群众中有举行婚丧嫁娶者应当事先劝告其节省,对于乡村流氓要劝告其进行生产,对于赌棍及吸鸦片的人依照政府法律办理。[33]
抗战时期,根据地为了改善民生,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达到减轻民众负担的目的。这些措施不仅实现了节俭,减轻了人民负担,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
(二)取消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
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根据地政府明确规定负担标准、土地资产负担及田赋等,适时对关系农民负担的法令和条例进行修改完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等基本民生问题。1942年关于合理负担问题,淮北行署明确规定负担标准:殷实富户,平均出粮占收获量12%(收粮一石出公粮一斗二升);中等户平均出粮占收获量8%(收粮一石出公粮8升);下等户平均出粮占收获量5%(收粮一石出公粮5升);占全保10%-15%之赤贫户,不出公粮。全年只征两次,夏季、秋季各一次。[34]
1943年11月,淮北行政公署作出关于开展生产建设的决定,规定减轻人民负担,按照土质好坏固定收获量,按人口多少确定等级,来改善征粮办法;临时负担非经县以上机关批准,不能摊派;民兵经费可采取集体生产办法,解决一部分。[35]在刘瑞龙的领导下,行署采取措施减轻民众负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抗战以前,江苏安徽两省,原有苛捐杂税四十多种,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完全取消了,现在每保民众负担和民众全部收入作比较,在敌伪区,每保民众负担为全部收入的17.7%,在旧政权时为全部收入的26.6%,在抗日民主政权地区为全部收入的13%。[36]
根据地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减轻民众负担作为衡量经济建设成绩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根据地政府在刘瑞龙的领导下,废除苛捐杂税,实行合理负担,多次调整税率,不断整理税收,旧时积弊早已清除,人民负担大大减轻,税收政策更为合理,更能适合淮北地区的特点,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根据地民众负担的减轻,无疑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淮北根据地自然灾害频发,常年有大量灾民。抗战以来,大批外来难民不断涌入边区。因此,保障灾民难民生活,对其进行社会救助成为根据地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
(一)救治灾荒
根据地各级政府组织救荒生产委员会,由政府、农救、学校、地方开明士绅与当地富有生产救荒经验的人组成。依实际需要,分调查借贷、救济、生产、宣传等股。主任及副主任委员由行政与农救分别兼任,统一领导各级救荒生产工作。
救济灾荒的基本办法,还是组织生产,以生产来解决救荒问题。在救荒工作中及时动员群众生产,如利用政府贷款组织群众小本工商生产,组织纺织与其他副业生产,以工代赈,生产救荒,举办平粜。1943年在救荒方面,根据地拨平粜粮1.5万石,贷粮7500石,赈粮1800石。同时,通过民主的方式,实行借粮,使民众渡过了灾荒。[37]
由于淮北根据地实行政府赈济和群众生产自救相结合的救灾政策,在刘瑞龙和行署领导下,在党政军民共同努力下,大部分受灾民众参加了农业生产,部分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使根据地及时地战胜灾荒,进一步贯彻了改善民生的法令,受灾群众生活基本保障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并开始了全边区范围的生产建设。
(二)优待抗属
淮北根据地开展拥军运动,以切实优待抗属为拥军工作的重要内容,先后颁布《淮北苏皖边区优待抗属暂行条例》(1941年12月25日)、《淮北苏皖边区优待抗属代耕办法》(1943年3月25日)、《淮北苏皖边区优待抗日军人家属条例》(1943年4月1日)等法令。
1941年12月,刘瑞龙主持制定的《优待抗属暂行条例》规定抗属享受下列各项优待:免除田赋之缴纳;依据政府规定,得减免救国公粮及一切临时负担;减免劳役;家中缺乏劳动力,无力耕种田地与收获者,由各级优待抗属委员会组织义务人力畜力代耕代收,每年至少帮助40天,不取工资不吃饭;所负私债无力偿还者,在抗战期间本息一律缓期缓还;缺乏种子由优抗会设法代募代借;子弟求学一律免费。[38]
为了前方将士能够安心作战,在刘瑞龙的领导下,根据地各级政府进行了优抗工作,组织了代耕队,仅泗南、泗阳、盱凤嘉、直属区四个地方,1942年帮助代耕达12700亩之多。泗灵睢县政府和群众团体宣布“不让抗属有一寸土地放荒”。另外,将慰劳抗属作为一种制度,中秋节主动送菜、送月饼,合作社优待抗属,直属区抗属有割湖草的优先权。抗属的一切困难,均设法帮助其解决。1942春救济抗属,共计粮食574石,钱5614元,获得利益的共计5022户,12359人。[39]
1943年11月25日,淮北行署发出关于贯彻优抗工作的补充指示,明确地指出,“切实进行优抗是掀起广大群众参军运动的重心,解决抗属生活困难,是巩固扩大部队的关键。”根据地优抗工作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在实际工作中,证明了解决抗属生活问题,主要是使抗属参加生产,特别是进行农业生产,解决抗属的土地代租、代耕、种子、房屋等要求,是完全正确而且可以实现的。如半城区张墩乡给抗属代租到田地90亩。陈圩乡11户贫苦抗属代租到土地86亩,使抗属的生活有了保障。如泗阳曹圩乡的固定代耕制度,25户抗属中有15户解决了耕种的困难。[40]
1944年根据地建立优抗基金,作为抗烈属及荣誉军人生产贷款及个别临时救济之需。办法是:一是贯彻没收走私粮食提成30%充实优抗基金的命令,由民、财二部门会同清算以前的账目和确定今后的办法。二是由行署于救灾粮中提出二千石,作为各县优抗基金。[41]据不完全统计,全边区有抗属22910户(其中主力抗属8133户,县团队5004户,区乡9824户),其中绝大部分是生活困难的,因此,除了政治上保障抗属的荣誉地位以外,组织他们生产,保障他们生活,是优抗的基本方针。在这半年中,各地都采取措施来帮助抗属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一改过去单纯救济和很少关心的现象。各县发给抗属的优抗粮及救济粮有1292925斤。[42]此外,减免河工、减免劳役负担,也很普遍。
优抗工作极大地保障了战时抗日根据地军属生存权利,使其贫困生活状况逐步得以改善,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社会的稳定,免除军人的家庭顾虑,使其安心作战,促进了党政军民大团结,对于坚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淮北根据地民生建设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生建设与实行民主的斗争相结合,保证了抗战的胜利。
(一)政治方面
抗战以来,淮北根据地改善民生政策实行以后,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在整合农村政治资源,稳定各阶级阶层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改善民生绝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经济事件,在政治方面调整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缓和了农村的阶级矛盾,正确处理好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团结了各阶层的人民,迅速扩大抗日力量,支持了敌后的抗战。民生改善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一向社会地位低下但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开始登上乡村政治舞台。农民觉悟提高,“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相信抗战胜利,相信共产党,不相信国民党,愿意跟着共产党走。”[43]因而民生的改善激发了农民抗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他们对抗日民主政权的信任增强,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大提高,各地党组织逐渐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群众已经发动的地方,封建统治势力低头了,工农小资产阶级抬头了,成为农村中的统治阶级。”[44]农民参政意识和政权观念逐步萌芽,政治参与意识逐步增强,充分显示了其政治心理向着新民主主义方向持续转变的态势。他们积极响应根据地政府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壮大人民武装,根据地政权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状况,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如邓子恢所言:“在群众改善生活斗争中固然依靠于群众自己的斗争力量,但我们也应去说服解劝地主与东家,并鼓励他们中之慷慨分子,自动减租减息,我们则加以赞扬,使他们在经济利益上暂时受得损失,而在面子上得到安慰,这样来减少他们的不满情绪与对我们的仇恨,减少其为敌人利用之危险性,而巩固我们内部之团结,以保证斗争之胜利。”[45]
在刘瑞龙领导下,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减轻了广大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调动了他们参加抗日斗争和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加强了根据地建设,改造和巩固了农村各级政权,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支持了长期抗战。
(二)经济方面
抗战时期,刘瑞龙领导根据地的民生建设改善了人民生活,打下了根据地生产建设的基础。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削弱封建剥削,减轻农民负担,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和明显的改善,使他们有了基本的衣食保证,从而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42年,刘瑞龙曾指出:“民生改善,社会经济繁荣——取消了苛捐杂税,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实行了减租减息,增加工资,禁烟禁赌,保护商业,发展农业,举行春耕夏收秋收运动,救济灾荒,开办水利,这就使得边区农业逐渐恢复并有向前发展之趋势。”[46]淮北根据地农业增产增收,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较普遍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一部分农民有余钱购买土地耕畜,使土地占有关系逐步由集中转向分散,地主占有土地减少,农民占有土地增加,广大贫农逐步上升为中农或富裕中农,中农经济在根据地的比重增大。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不仅克服了敌人残酷破坏根据地所造成的重重困难,而且激发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邓子恢1944年2月曾指出,“发展生产就是发展革命。要想与群众建立血肉不可分的关系,必须给群众以看得见的好处,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谁能领导群众造福,谁便能领导群众走向胜利。”[47]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三)社会方面
中共发起的减租运动实际上是一次根据地乡村社会经济与政治秩序的重组过程。淮北根据地的民生建设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并促进了农村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推动了根据地农民的社会流动。“在群众发动的条件下,边区农村的阶级关系是显著而剧烈的变化了。这表现在农民地位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空前提高,而地主地位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空前降低。”[48]民生建设改变了根据地农民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农村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小生产者自私自利观念开始改变,互助友爱的社会风气逐步形成,禁烟禁赌得到大力提倡,二流子得到较好的改造,根据地民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得到了提高,社会生活得到了安定,这就促进了传统乡土社会农民思想观念的重构,淮北根据地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乡村社会的重建。淮北抗日根据地民生建设使农村阶级关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一定变化,乡村社会的这种变化是抗日战争时期各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缩影,加速了淮北乡村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同时也代表了抗战以后乡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1]近年主要代表性的研究论文有:俞小和.调整与变迁:淮北抗日根据地的互助合作运动[J].安徽史学,2013(4);张燕华.刘瑞龙与淮北抗日根据地的粮政工作[J].安徽史学,2013(4);李柏林.减租减息与抗日根据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以淮北抗日根据地为中心[J].抗日战争研究,2010(2);王海.抗战时期淮北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环境治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朱正业、杨立红.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制度变革与纺织业发展[J].抗日战争研究,2008(1);李柏林.减租减息与淮北抗日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6(2).
[2][16][17][30][34][36][37][39][40]刘瑞龙.刘瑞龙淮北文集.(上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20;410;366;200;87;136;368;123;356.
[3][24][28][45][47]邓子恢.邓子恢淮北文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514-515;56;25-26;533.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二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75.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99.
[6][31]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华中局[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175;210.
[7][38]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第一册(内部资料)[M].1985.151;86-87.
[8][14][18][27]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二册(内部资料)[M].1984.104;235;27;27.
[9][11]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三辑,第一册(内部资料)[M].1984.130;130.
[10][19][25][43][44]刘瑞龙.刘瑞龙淮北文集(下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514;817;860;504;503-504.
[12][46]江苏省财政厅等合编.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一卷,[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310;328.
[13][32][35]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档案馆编.安徽革命根据地财经史料选(二),[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118-119;162;187-188.
[15][20][29]欧远方、童天星主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229;230;229.
[21]逄先知主编.毛泽东年谱(1893— 1949)》(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58.
[22]江苏省财政厅等合编.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二卷,[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17.
[23][26]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五辑(内部资料)[M].1985;106;183.
[33]江苏省财政厅等合编.华中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史料选编,第三卷,[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25.
[41][42][48]豫皖苏鲁边区党史办公室、安徽省档案馆编.淮北抗日根据地史料选辑,第二辑第二册,内部资料,[M].1985:137;159-160;204.
Liu Ruilong and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Huaibei Anti Japanese Base
Fan Liansheng
(Kaili College,Kaili,Guizhou 556011)
During the Anti Japanese War,under the leadership of Liu Ruilong,the administrative office director,through the reduction of rent and interest,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reducing the burden of the people,increasing revenue,carrying out of social relief,Huaibei Anti Japanese base vigorously carried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improved people's lives,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n Huaibei,on one hand,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renovated and consolidated the rural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promoted the consolid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Anti 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ront,on the other hand,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improved people's lives,laid a basis for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supported the protracted war,and at the same time,changed the society and relationship of classes in the rural areas,acceler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society in Huaibei,which had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the political,economic,social and other aspects.
Liu Ruilong,Huaibei,Anti Japanese base,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范连生(1970—),男,山东临沂人,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