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杨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论戈多夫斯基《爪哇组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张 杨
(东北大学 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里奥波德·戈多夫斯基创作的《爪哇组曲》是一部具有浓厚东方情调的钢琴艺术精品,也是作曲家原创钢琴作品中的重要代表,而由于作品的技术艰深,风格难于把握,创作90余年来鲜有钢琴家进行大量演奏与录音。本文对全套作品的12首曲目音乐风格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演奏这部作品时对音乐风格的表现方法作以分析。
戈多夫斯基;爪哇组曲;钢琴
里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是20世纪波兰伟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具有十分艰深的技术框架以及曼妙迷人的旋律色彩。作为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改编曲数量远多于原创作品。而在其为数不多的原创作品中,《爪哇组曲》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不朽名篇。
地处东南亚的爪哇岛是亚洲号称“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最为重要的一个岛屿。岛上的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独特的植物与生态环境,而充满神秘东方色彩的地域文化更是为爪哇岛蒙上了一层迷人的面纱。1922年,戈多夫斯基游历了爪哇岛,被岛上的建筑和自然风光所吸引,更对东方色彩的文化形态无比痴迷。在1924-1925年之间,为了纪念这一次奇特的异国之旅,戈多夫斯基编创了这套包含12首独立作品的《爪哇组曲》。作品均附有标题及游记进行串联,是一组用音乐来记事的音乐日记。
作为一部以东方音乐为主要题材的描写型作品,《爪哇组曲》的总体音乐风格是清新素雅的。这一方面符合东方音乐历来固有的含蓄、内敛的特色,又十分契合戈多夫斯基在钢琴演奏与表现方面注重控制与平衡的特点。
全套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包含3首乐曲,在每首乐曲前,戈多夫斯基亲自撰写了音乐游记的文本内容与感想。这在当时的同类作品中实属罕见。可见戈多夫斯基本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非常出色。这些札记部分的措词如同作品中体现的和声色彩一样丰富多姿,美轮美奂。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可以很好地洞悉戈多夫斯基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要表达的意境与形象。
下面依次分析各曲的音乐风格。
第一首《甘美兰》,是十分具有印尼民族风情的音乐。甘美兰是一种印尼传统的乐器组合表演形式,乐器主要为打击乐,通常都是一些只在印尼本土才能见到的民族乐器,如一些木制或竹制的板、碗、盘、桶状鼓、通通鼓、木琴等等,仅有作为领奏乐器的琉特琴是弦乐器。这首作品用钢琴一件乐器很好的再现了甘美兰音乐的整体特点。戈多夫斯基利用了与西洋大小调完全不同的调式,即东方的五、七声调式。在印度尼西亚传统七声调式中,每一个音都有特殊的含义。而五声调式是对传统七声调式的某两个音作有规律的省略,其最终音响效果与中国的传统五声音阶极其相似。而全曲恒定的打击乐节奏般的律动,也很好地表现了这种东方的风格。
第二首《皮影戏》是根据印尼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皮影戏的意境与情景创作而成的。全曲忧伤的基调与丰富的情感色彩在前三首曲目中十分别致。音乐取材于传统印尼皮影戏《摩诃婆罗多》,这是源自古印度的史诗。戈多夫斯基在这首作品中并未直接引用传统皮影戏的伴奏音乐,而是将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形象化,用音乐来构造其意境与艺术思想。这也是一种写意的创作手法,十分贴切地传达了印尼皮影戏文化的精髓。
第三首《重大节日》,这是第一组三首曲目的终结。全曲热烈欢腾,标题并未指明是哪一个节日,而是用了印尼的土著俚语的音读来概括当地的民间传统节日。音乐共采用了三个不同的动机素材“组装”而成,这是戈多夫斯基非常擅长使用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音乐具有十分丰富的织体、十分多彩的对位结构、严谨的构思与多样的音色对比。在戈多夫斯基编创的小约翰·施特劳斯交响乐混成曲中,这种手段构成了音乐的主体,凡是演奏过的钢琴家都会对这种“手指体操”记忆犹新。在这个充满欢乐气氛的乐章中,戈多夫斯基用他的巧手建立一幅东南亚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各种人物形象依次登场,虽未明确指出,但却反而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乐曲在一片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与第一部分三首描述事物型乐曲不同,第二部分的三首作品直接描写自然景象与观光风情。
第四首《汶迪特圣湖畔嬉闹的猴子》采用自然大调,表现爪哇岛东部的汶迪特圣湖景色。这个景点是猴子的聚居区,大大小小的猴子在这个天然的家庭里快乐地生活,它们在树上、房屋上蹦跳雀跃,有时还会从人手中抢食物吃。戈多夫斯基用非常跳跃的音型来表现这一嬉闹的场景。中段的歌唱般的旋律似一阵清风,又像小猴子机灵的闪现,趣味盎然。这首作品也是全部套曲中最短小精悍且极具童趣的一个乐段,表现了戈多夫斯基内心中顽皮活泼的一面,也是他音乐创作中少有的诙谐风格。
第五首《月光下的波罗浮屠》,这是整部组曲中最静谧也最具有东方宗教色彩的一篇。波罗浮屠坐落于日惹附近的神山上,是印尼最负盛名的佛教建筑遗存。浮屠是梵文音译,即“塔”的意思。整部作品的意境与德彪西的《塔》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戈多夫斯基却将他善用的织体与线条技术贯穿于整首乐曲,其间甘美兰节奏型的运用时刻彰显着印尼风情。戈多夫斯基被后世尊称为“钢琴之佛”,而在这首以佛教为题材的乐章间,他更是将佛教的平静、祥和与庄严之禅意用钢琴技术表现至极。在其间长线条的歌唱旋律使人无时无刻不被这种禅意笼罩,音乐虽终,气韵犹存。这一曲与上一曲的幽默轻快的曲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第六首《黎明的婆罗莫火山与沙海》是整套作品中采用西洋大小调式创作的气势磅礴的华丽篇章。婆罗莫火山位于泗水东南,由于印尼是由无数活火山形成的国度,火山成了这个国家最负盛名的旅游资源。婆罗莫火山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山顶看日出,而要到达日出观赏点,必须在黎明前穿越沙海方能成行。而当太阳从山顶喷薄而出的时刻,一种大自然力量的展现瞬间会折服所有人。戈多夫斯基正是被折服的观光客之一,他在札记中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有着详尽的描写。而这种感叹之情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乐曲建立在空四、五度的低音音程基础上,通过各种复杂的远关系转调和分解和弦织体,将火山喷发与日出的壮丽景象表现得一览无遗,使听众单从音乐本身就仿佛置身于山顶,感受太阳喷薄而出的力量与张力!而结束部音乐回归平静,似乎表现在阳光照耀下大自然的无限和谐,最终在恢宏的和弦进行中收束全曲,也做了第二部分最完满的终结。
第三部分的三首乐曲表现了印尼世俗生活的几个侧面。第七首《三首舞曲》由连续演奏的三首性格迥异的舞曲小品组成。第一首采用了甘美兰音型伴奏,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印尼传统慢速舞蹈场景(因天气炎热,印尼传统舞蹈的速度都较为舒缓,而伴奏多为甘美兰乐队)。第二首则显得轻盈许多,带有快速回音的旋律线如炎热中的一丝凉风,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而结尾的八度再现在表现着人们内心的欢乐与喜悦,这些情绪在紧接而来的第三曲充分释放。这一曲没有采用东方调式,西洋大小调的灵活运用与简单的声部处理简洁明快,喜悦之情跃然纸上,使人听后豁然开朗。结尾处的音型预示着下一曲的开头。
第八首《茂物的植物园》表现的是位于茂物的最大的天然植物园的夜景。这里是荷兰殖民总督府所在地,也是一处天然的生态园林。植物园中遍布具有东南亚风情的奇花异草,特别是很多花只在夜间开放,因此在晚上,各种奇异的香气扑鼻而来,使人迷醉。正如戈多夫斯基在札记中写道:“在这里远离喧嚣的世界一隅有着最好的热带树木植物和花卉。各种植物葳蕤丛生,繁茂丰盈。这独特园艺之壮美是举世无双的。芳香的素馨花、白色的晚香玉和众多香氛各异的花令人沉醉。馥郁的香气唤醒了对难以名状且无比向往的渴盼:未知的世界、无法通达的思忖以及那些消逝的无可挽回的一切——这些记忆被时间的海洋逐渐淹没最后被埋葬在遗忘中……为什么某些气味会令人产生难言的遗憾、永不满足的渴望、莫名的欲望呢?”在音乐表现上,戈多夫斯基将“气味”用不同调性上的旋律走句加以描绘,音乐缠绵悱恻又依依不舍,很好地诠释了札记中文字的意韵,是诗与乐的完美融合体。
第九首《巴达维亚的旧大街》是一幅喧闹的集市场面,这条大街是曾经荷兰殖民地时期最繁盛的商业中心。这里聚集着小商贩、手工业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人们,与第三首不同的是,这一曲更加侧重描写场景而不是意境。在很多标题化浪漫主义作品中,集市场景经常可以见到,如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中都有描写集市场面的篇幅。可以说集市是比较能够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一个重要侧面。戈多夫斯基的这一曲采用了东方五声音阶,乍听起来极具中国色彩,而其中的变化乐音又提示着这是一个带有东方情调的异域作品。全曲建立在一个不间断的十六分音符律动上,大量的复调段落似乎在描述集市上从事不同营生的人们,让人眼花缭乱却自成一体,从大的角度看又不失和谐。这首作品是全套组曲中对演奏者技术要求最高的,有很大的难度。在一片热烈气氛中第三部分作一终结。
第四部分三首作品都与古印尼皇室宫廷题材有关,并且前两首都是描绘夜景的。第十首《在王宫里》,这里的王宫指的是一个王室的区域范围,里面保存有古代王宫乐队的全套甘美兰乐器、皇室用品以及金碧辉煌的建筑。而在夜色笼罩下,一切都显得十分古老、神秘。音乐以甘美兰节奏为背景,采用空四、五度音程叠置,从开始的朦胧庄严到中段的恢宏大气,再到音乐渐渐回归平静,没有过于复杂的调性变化,却有着丰富的色彩转化,尤其是在中段引入了一段完全中国五声调式的旋律,使人不由联想起古代中国皇家的金色宫殿与威严的仪仗队。这尤其会引起热爱并了解中国文化听众的强烈共鸣。在结尾处,戈多夫斯基用小二度滑音的形式形象地模拟了宫殿的晚钟之声,仿佛在回忆中听见了曾经皇室王朝的衰落与淫灭。
第十一首《日惹水宫殿遗址》仍然是描写夜景。这处遗址是修建于18世纪下半叶的一处极度奢华的皇家场所,水宫殿里有喷泉,甘美兰演奏台,人工水池与园林等设施。夜风袭来,美景雅乐,极尽奢靡。浪漫派描写水的题材也是文献众多,其中以李斯特《旅行岁月》中《艾斯特别墅水的嬉戏》最具代表性,而戈多夫斯基与李斯特不同的是,李斯特是在从现实进行宗教色彩的想象与展开,而戈多夫斯基是从现实的废墟中回忆曾经的繁华,有种怅然若失之感,而和声色彩也是极富印象主义手法的,特别是全音阶的巧妙使用,一方面丰富了水的姿态描写,另一方面又不得已使人联想起德彪西的《水中倒影》与拉威尔的《戏水》。而音乐在一串串上行下行的色彩奇妙的音阶中逐渐飘远,仿佛梦境的终了。
最后一曲《梭罗的宫廷行列》是全曲的最高潮,也是整部组曲中最为辉煌灿烂的诗篇。音乐建立在两种不同的五声调式上,一种是大调的1、2、3、4、5级,另一种是大调的6、7、1、3、4级。前一种类似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而后一种类似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在这两种调式上戈多夫斯基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来表现题旨。庄严与略带伤感相对峙。在首尾用大量的八度和弦进行表现皇室队列的威仪堂堂,中段的抒情段落可看作一种细腻情感的表现,在经过一段赋格段以后,两种素材用叠置的方法同时表达,将音乐推向至高点。在最后强有力的重复音中光辉灿烂地结束了整部组曲。
这部作品的主要表现方法有两大要点,一个是精妙的触键层次训练,另一方面即是合理的踏板使用。下面分别阐述。
(一)触键
戈多夫斯基在钢琴演奏教学方面颇有建树,从他的作品手稿上不难发现,他对每一处乐句都进行了详尽的指法标注,而且为数不少的段落还标有多种可行的指法配置供参考。而在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这些指法无非是为了帮助演奏者更有效地分离多个不同的声部层次,因此在本作品的训练中,应将不同声部单独抽离进行分别练习,尝试各种可能的音色变化,如第一、二、八、十一各首,因其旋律的线条很长,在复杂织体混合的段落中极容易被切断,所以应加以很好地聆听与控制,使各声部的走向与乐句均得以恰当表达。在慢练过程中,注意下键要充分准备,不要过快,避免出现比较“直”的音色和重音,破坏乐句。
(二)踏板
戈多夫斯基在演奏钢琴时,非常擅长使用柔音踏板,即钢琴的左踏板,他坚信,使用好左踏板会使演奏获得大量丰富的音色,并且会极大地增强钢琴自身的表现力。与指法一样,戈多夫斯基在乐谱上对踏板也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标注(尤其是左踏板)。同大部分浪漫作曲家不同,很多作曲家的踏板标记仅起到提示作用,甚至并非出自本人之手,而戈多夫斯基的踏板标记是非常考究的,且均出自本人手稿,因此严格按照戈多夫斯基的踏板记号使用,对再现其作品的原意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我们研究戈氏创作风格的重要参考。这里要注意的是右踏板的使用可分为半踏板、四分之一踏板等,根据和声的连接方式选择不同的共鸣程度,这也给演奏者表现音乐的张力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这部作品充满了东方色彩,在音乐表现上还应仔细发现音乐内部隐藏的细微的色彩变化,在演奏中要条分缕析,每一个音和线条都可能拥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力求将每个音都讲出一个故事,才会使音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趣味横生。
戈多夫斯基的《爪哇组曲》是一部极其富有浪漫主义与东方神韵的钢琴组曲,这也是作曲家最为出色的原创作品之一,但是由于其演奏难度高且风格不易把握,作品问世90余年来鲜有钢琴家进行完整录音,以致直到近些年来才有部分钢琴家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诠释和推广,使得这部旷世精品得以重现。而戈多夫斯基本人仅对其中第八首《茂物的植物园》进行了录音,其演奏出神入化的美音技术,将这首充满着神秘的色彩与浪漫主义热情、深切细腻的音乐语言小品的每一个音都赋予了灵魂与诗情画意,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1] 饶文心.爪哇甘美兰乐器惯用分类的功能阐释[J].音乐艺术,1999(04).
[2] 饶文心.甘美兰的构成要素与表演原则[J].音乐研究,2000(02).
[3] J·马塞塔.爪哇、日本和中国宫廷音乐的结构[J].音乐艺术,1999(02).
[4]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161.
[5] 胡奇章.戈多夫斯基《爪哇组曲》解析[J].音乐创作,2012(08).
[6] 胡奇章.戈多夫斯基《爪哇组曲》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上接第2016年第5期)
Musical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Techniques in Godowsky’s Java Suite
ZHANG Yang
(CollegeofArts,NortheasternUniversity,Shenyang,Liaoning110819)
JavaSuiteis one fantastic piece of piano art with strong oriental flavor created by the great Polish pianist and composer Leopold Godowsky and is viewed as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piano work that was originally created by a composer, and yet few pianists have performed and recorded it since its creation for 90 years due that its technique is difficult and its style is hard to grasp. This paper proposes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entire 12 pieces inJavaSuiteand analyzes how to display the musical style in performance.
Godowsky; Java Suite; piano
2016-06-09
张杨,讲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
10.15958 /j.cnki.gdxbysb.2016.06.014
J605
A
1671-444X(2016)06-00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