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与心理资本调查研究

2016-03-08 04:46祝军王乐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状况心理资本高校

祝军 王乐

摘 要:通过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061名应届毕业生调查研究,发现应届毕业生最为关注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情感问题;应届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心理资本水平,个体的实习经历、政治面貌和学历程度会对其心理资本水平产生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心理资本

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分析

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促进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积极健康发展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和德育工作者特别需要关注的领域。当代大学生不同以往,伴随着信息获取更加高效和便捷,他们的思想状况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活跃的特点,这也给高校开展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应届毕业生的特点,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资本水平开展调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学校了解毕业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而且有利于根据调查结果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养和咨询引导,减弱或消除消极心理状态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影响程度;还有利于帮助应届毕业生完善职业人生规划,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学校的就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此次调查研究选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应届毕业生作为分析对象。为了深入了解应届毕业生的各方面情况,调查选取2015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截止点,作为大四最后一学期的开始阶段,即毕业生毕业和求职的关键时期。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社会学研究原则,共面向全体应届毕业生发放问卷1,316份,回收1,075份,有效问卷1,061份。

在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分析方面,采取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同时对应届毕业生开展相关调查,调查涵盖了各院系、各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通过调查,发现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情感问题是目前应届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

1.学业问题

调查发现:学业问题是目前应届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超过85%的受调查者都认为学业问题是他们当前最关注的话题。主要包含:第一,毕业论文完成情况。访谈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均认为毕业论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大学生四年专业学习的检验,所以在思想上都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积极向指导教师请教相关问题,并且能够按照指导意见结合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行修改,为即将到来的答辩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课程学分完成情况。截至每年四月,一些毕业生由于考试挂科或者未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在学分方面还未满足教育部及学校的毕业资格要求,此时在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和实习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复习,为期末考试做准备,甚至个别学生需要申请延期毕业。第三,毕业实习完成情况。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将毕业实习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之一。因此,截至每年四月,已经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学生,思想状态显得比较放松。而暂时还未完成毕业实习的学生,除了要完成毕业论文以及进行答辩的准备之外,还要完成实习,紧张的学习和实习节奏,使得他们的思想压力较大。

2.就业问题

调查发现:就业问题仍然是应届毕业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超过80%的受调查者认为就业问题是他们当前最关注的话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求职就业是最牵动毕业生神经的问题。受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增、岗减、薪降”的趋势较为明显,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得应届毕业生的压力陡增。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截至2015年4月底,仍有接近30%的毕业生尚未最后确定就业去向,成功就业依然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最主要的任务,也是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第二,“二战”及考公务员学生思想压力较大。调查发现:部分当年考研失利,决定全身心投入第二年研究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简称“二战”)及报考地方公务员的学生则将注意力放在备考之中。因为有考试的压力,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相对比较紧张,需要加以关注。第三,对于涉及切身利益的签约程序和户口及档案政策较为关注。调查发现:由于每个人具体情况不同,高校毕业生档案的处理方式也有不同,面对繁多复杂的处理方式,学生们有着较多的困惑。此外,在访谈中,还发现个别在求职过程中碰壁的学生心情低沉,主动或者被动将自身情况与周围已签订工作或者深造的学生进行对比,从而产生了明显的心理落差,认为学习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收益,丧失学习动力。

3.情感方面

调查发现:约有5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情感问题也是他们目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第一,毕业分离导致毕业生情绪不佳的现象凸显。临近毕业,由于班级聚餐、毕业旅行、毕业晚会等集体活动的筹备,加之浓厚的毕业气息影响,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大部分应届毕业生都在珍惜这仅剩的时光积极回味校园生活。不过仍然有部分学生,依然沉浸在过去的大学时光里难以自拔,情绪消沉低落,产生了消极逃避的心理。第二,毕业生情侣面临考验。“毕业季”,即“分手季”,学生情侣们在“毕业季”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由于就业地点不同,家庭方面支持与否,都会迫使毕业生情侣在爱情和现实中作出选择。

应届毕业生心理资本水平分析

所谓心理资本,简言之就是学生的积极心理状况。为了测量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水平,借鉴卢桑斯对心理资本的定义,本文把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1]并将心理资本划分为四个维度:第一,自信,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动员已有资源获得想要的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自信是他们成就事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信,毕业生才能产生面对困难的勇气、毅力和力量。第二,希望,即有毅力和途径实现求职的目标。希望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拥有希望,就拥有前行的动力。第三,韧性,即能较快地从求职的逆境、失败,甚至巨大的消极变故中回到原来的状态。韧性特指应届毕业生在学习和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能够尽快地从阴影中走出来的一种能力。第四,乐观,即把求职中的积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普遍的、持续的因素。乐观是所有应届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状态,特指对于事物的发展拥有着信心,一直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本研究在设计问卷答案时,采用七点计分法,分别是从1到7(1为非常不同意,7为非常同意,按照认同程度不断递增)。

调查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的自信水平(4.88)、希望水平(4.79)、韧性水平(4.81)、乐观水平(4.88)均高于理论中值3.5,这就说明应届毕业生整体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优势地位。如表1所示:

本研究中,将实习经历、政治面貌、学历等三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心理资本水平作为因变量,试图通过方差分析找出影响心理资本水平的因素。结果发现:首先,是否拥有实习经历以及实习经历多少对于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是具有显著性影响的(F=2.597,P=0.035)。其中,没有实习过、1个~ 3个单位、4个~ 6个单位、7个及以上单位的均值分别为4.76、4.84、5.14、5.20,心理资本水平随着实习经历的增多而增加。这就说明,大学生在毕业前尽可能地进行较多的实习,更多地了解就业形势及工作内容,有利于提高就业时的心理资本水平。其次,政治面貌对于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也具有显著性(F=2.813,P=0.038),学生的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共青团员,这是因为入党的学生一般来说各方面表现优于其他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积极上进的表现为他们在求职时带来了更多的底气。最后,学历的高低对于心理资本的影响更是显著(F=6.439,P=0.11),学校研究生学历毕业的学生比本科毕业学生在心理资本水平上相对较高,这得益于目前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倾向于寻求高学历人才。性别、家庭收入、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在本研究所涉及群体中并未表现出显著性,说明这些因素对于心理资本的影响是较小的、不显著的。

对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调查研究的思考

综上所述,调查研究发现在思想状况方面,应届毕业生情绪总体状况稳定,小部分学生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存在一定的心理情绪问题,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在心理资本水平方面,虽然研究发现2015届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水平位于理论均值以上,但是对比2014届毕业生相关研究结果而言有所下降。[2]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一是加强高校学业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建议各高校积极建立学业辅导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咨询建议。例如:在大三学期末向所有学生通告大四学年应该完成的各项学业任务,针对毕业论文以及重修课程进行着重强调,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合理安排准备时间,尽量避免因实习、求职、论文、考试等事项上的时间冲突。其次,建立学生学业信息反馈机制,将学生各项学业任务进行情况登记成表,根据已有安排及时提醒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最后,在尊重学生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由专门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及班级负责学生为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贴心合理的辅导,督促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首先,要加强对于学生职业心理和求职技巧的指导,提高求职成功率。提前开展就业知识培训,进行就业及应聘技巧的指导工作,尤其是对还未有合适工作选择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求职与就业能力。建议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专门的与就业相关的课程,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提前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增强职业技能。其次,在遵循教育管理部门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化毕业手续,为学生提供方便。考虑到毕业季事项繁杂且重要,除了简化程序,还要结合毕业生实际情况,尽早告知各种事项办理时间,给学生留更多的准备时间。例如:高校可以将所有重要事项大致时间表整理打印出来,在大四第一学期伊始就分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让其有更多的缓冲和准备时间。高校还可以通过微信、网站等公众平台,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的信息推送。最后,对于在求职过程中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学生,还需要联合高校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开展治疗疏导活动,从实际和心理两方面减轻学生的焦虑烦躁情绪。对“二战”的学生,则可以结合高校实际给予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最大限度的帮助。

三是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情感管理。考虑到应届毕业生在情感方面不仅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而且比较敏感易波动,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于他们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识目前处境,对于自身及周围环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用辩证和理想的思维去看待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树立一个良好的思维模式;最后,要帮助他们勇敢面对自己遇到的情感问题,在某阶段结束或者该问题结束之后认真思考,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四是考虑到心理资本不仅可以对应届毕业生的学习就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会对他们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根据心理资本水平的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实践经历、提高学生主动性、提升知识技能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应届毕业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通过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首先,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各种空闲时间进行专业实习实践,在注重实习质量和水平的前提下,增加自身经历和阅历。其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在做好学习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入党评优等活动,把自己打造得更加强大,使自己在未来竞争中更加具备优势。最后,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学历。一方面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自身吸引力,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卢桑斯,卡络琳·约瑟夫等.心理资本—打造人的竞争优势[M].李超平,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7.

[2]祝军,钟坚龙.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资本的水平与作用:基于北京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艺英 实习编辑:陈 栓]

猜你喜欢
思想状况心理资本高校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江口电厂职工思想状况和利益诉求的分析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