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黎
河南卢氏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卢氏 472200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
吴燕黎
河南卢氏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卢氏4722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成功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本组成功止血时间(55.20±1.28)min、住院时间(5.80±0.52)d。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分(94.50±2.30)分。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成功止血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 h内。我国产后出血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1]。宫缩乏力性出血现已成为产妇在生产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产后出血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上述原因可合并存在,也可互为因果。其中70%产后出血是宫缩乏力所致[2]。2013-11—2015-09间,我院对4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孕妇在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40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年龄21~37岁,平均28.80岁。孕周36~40周,平均39.10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21例,均为单胎产妇。排除有肝肾功能不全或过敏体质等病例。经诊断均符合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标准。(1)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力弱,产程延长。(2)胎盘分娩之后,腹部轮廓不清、子宫柔软、触不到宫底,或者按摩之后子宫收缩变硬、阴道大量间歇性出血,停止按摩后子宫又变软。(3)产妇血压低至20~30 mmHg,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脉搏细弱、出冷汗等。其中产后<2 h内出血者28例、产后2~24 h内出血者12例。
1.2综合护理方法
1.2.1产前护理(1)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定期消毒和通气,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减少不必要探视,使产妇有一个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2)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及时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产妇的心理、生理状况,耐心解答产妇心中的疑问。 指导孕妇正确用药、合理饮食,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安慰和鼓励。辅助其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加强产前保健,对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高症、有产后出血史等产妇进行筛查。
1.2.2产程护理严密观察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第一产程中要重点关注产妇宫缩、胎儿胎心情况,若产妇进食较少可静脉滴注葡萄糖及维生素,必要时应用一定镇静剂辅助。第二产程中指导产妇充分利用腹压,要抓住时机,过早使用会消耗体力、提高宫颈水肿或裂伤的风险。注意在胎肩娩出后及时肌注缩宫素促进宫缩。第三产程中护理人员要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征象,严密监测产妇出血量、胎膜及胎盘完整性,若不完整则要立即清宫。对于曾经有产后出血病史、有宫缩乏力征兆的患者遵医嘱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 +5%葡萄糖500 mL、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若出血不止则滴注欣母沛250 μg,并实施宫颈钳夹术止血。
1.2.3产后护理(1)一般护理:及时检查产妇宫底高度,按压腹部挤出宫腔积血。若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则要进行按摩处理,协助产妇排空膀胱、消毒会阴。为促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在产后30 min以内立即行母婴皮肤接触,对产妇的乳房乳头周围进行按摩并可让新生儿吸产妇乳头,以促使脑垂体分泌内源性催产素,促进产妇的子宫尽快收缩恢复。(2)生活护理:根据产妇个体情况与营养师结合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少食多餐,低盐、易于消化,且富含高能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嘱咐产妇避免大笑、用力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对出现严重出血产妇应遵医嘱应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并立即急查血型、采配血,根据患者失血情况进行输血,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失血性休克发生。
2结果
本组患者成功止血时间(55.20±1.28)min、住院时间(5.80±0.52)d。出院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并设定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显示护理满意度越高。本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4.50±2.30)分。
3讨论
胎儿分娩后,子宫肌纤维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出现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加强宫缩[3]是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最有效止血方法。故不仅需去除引起宫缩乏力原因,改善全身状况,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同时按摩子宫也能有效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护理人员可置一手于阴道前穹隆,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同时进行按摩。另外提高提高孕妇产前的诊断准确率,通过验血、体格检查、询问病史、超声等方法筛选出高危孕妇,进行早期预防干预。并在围分娩期做好病情的严密观察和监测,一旦发现产妇的出血量>500 mL,应立即启动抢救预案。配合医生通过输血、输液、抗感染等治疗和措施,迅速补充血容量。并注意保暖,避免并发症发生和伤及其他器脏功能[4]。
综合护理干预以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为主,本组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可缩短成功止血时间,明显改善预后[5],效果肯定。
4参考文献
[1]邱金花,宋殿芳,王志红. 37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 315-316.
[2]赵江萍.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15):1 374-1 375.
[3]Lecluc D,Senikas V,Laloncle AB,et al. Active management of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 J Obstet Gynaecol Can,2009,31(10):980-993.
[4]尹文娟,胡滨.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59-60.
[5]李秋粉,赵江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3,34(3):135-136.
(收稿2015-12-14)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