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圣 齐志远 王在斌
河南濮阳市中医医院骨二科 濮阳 457003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效果观察
姜志圣齐志远王在斌
河南濮阳市中医医院骨二科濮阳457003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对28例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应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HSS评分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12个月,患者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膝关节HSS评分治疗优良率92.86%(26/28),未出现下肢不等长、跛行和严重感染等。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膝关节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效果确切。术中软组织松解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关键。
【关键词】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单侧;膝内翻;屈曲挛缩畸形
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是膝关节炎的晚期表现,中老年骨质疏松人群或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胫骨内侧平台骨可发生缺损,使胫骨长期处于朝向外侧的半脱位状态,引起胫骨内侧软组织紧张,外侧软组织松弛,逐渐出现严重的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而继发关节功能障碍[1]。 2011-01—2014-11间,本院对28例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患者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48~71岁,平均62.48岁。原发疾病:骨性关节炎20例,类风湿关节炎8例。病程3~26 a,平均12.48 a。膝关节疼痛合并中度畸形(膝内翻10~15°)23例,合并重度畸形(膝内翻≥15°)5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制定的膝关节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原发性关节炎引起的中重度膝内翻诊断标准。未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病情稳定,手术耐受好,随访资料完整。1.2治疗方法腰硬联合或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取膝关节正中位置切口,沿髌骨内侧入路。切开关节囊后,清除髌上囊、髌下脂肪垫、半月板等受损软骨及其他病变软组织。常规截骨和清除骨赘,注意避免损伤腘窝血管以及膝内侧的后斜韧带和膝外侧的腘肌腱。松解内侧副韧带和内侧挛缩软组织,重建后关节囊。安装人工膝关节几何图形,塑造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髌骨关节面,植入假体试模。检查关节活动轨迹,并正确调试,假体试模达正常力线和软组织平衡,关节屈伸和内外翻稳定后,应用无拇指试验标准确定髌骨轨迹并按髌骨活动轨迹植入假体。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抗生素骨水泥加固,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应用抗生素3 d预防感染,口服利伐沙班2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4 h视患者情况拔除引流管。术后恢复感觉即开始膝关节功能训练,逐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和负重行走力度。
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判标准出院后随访12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股胫角、屈曲挛缩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下肢力线的恢复情况和下肢等长情况。采用HSS评分标准[2]进行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的评价。满分为100分,其中疼痛30分,功能活动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稳定性10分。85~100分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可,< 60分为差。
2结果
2.1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HSS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临床疗效观察末次随访膝关节稳定性良好,均能完全伸展,未发生松动和假体下沉现象。优22例(78.57%),良4例(14.29%),中1例(3.57%),差1例(3.57%),优良率92.86%。
3讨论
膝关节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以膝关节股胫角狭窄、屈伸活动受限、挛缩度增加,致使患者行动不便和膝关节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3]。膝内翻畸形因素包括骨骼磨损,股骨和胫骨的骨赘导致内侧软组织紧张,膝关节内侧结构挛缩等同时并发屈曲畸形,膝内翻。膝关节内翻畸形程度与屈曲挛缩程度有相关性,内翻愈严重,屈曲挛缩也愈明显。对于单侧膝关节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我们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矫正患者下肢在3个平面上的力线准确,膝关节屈曲和伸直时韧带张力均衡。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膝功能[4]。术中为纠正膝内外侧副韧带平衡和内翻畸形,需仔细清除关节内病变的软组织和骨赘,正确松解内侧浅、深层副韧带和后侧关节囊。其中软组织松解是矫正畸形、良好安装假体、达到恰当的关节间隙、保持韧带张力均衡的重要步骤,也是是矫正膝关节屈曲挛缩的主要手段。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仔细评估,术中细致、熟练的技术操作,特别是术中松解应彻底,以实现伸屈膝间隙的平衡。对于屈曲畸形严重者(>30°),为使膝关节伸直,尚需进行股骨远端二次截骨以达到精确的软组织平衡。患者出院后要继续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和压腿练习,可减少股四头肌萎缩后屈曲挛缩畸形复发[5]。
4参考文献
[1]林治平,汤炀炀,谭宏昌,等.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5,26(21):3 218-3 219.
[2]张欣, 王志伟.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中髌骨的处理[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3):2 421-2 424.
[3]冯灿林,黎泽森,黎霭云,等.膝关节置换在膝关节内翻畸形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11(5):356-357.
[4]王 晖,马 超,秦泗通,等. 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35例单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22):1 883-1 886.
[5]骆宇春,刘云鹏,张焱,等. 258 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6):493-496.
(收稿2015-12-12)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