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栋
河南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镇平 474250
机械性眼外伤200例临床分析
李华栋
河南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镇平47425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机械性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的致伤原因、并发症及随访视力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性别与年龄:男性发病率高(160例,80.00%),<35岁青少年发病比例高(132例,61.00%)。(2)致伤原因与类型:锐物刺伤(116例,58.00%)原因及开放性眼外伤(170例;85.00%)类型比例较大。(3)并发症情况:外伤性白内障(22.98%)、玻璃体积血(10.64%)、眼内炎(10.21%)等多见。(4)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视力与入院时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眼外伤男性和青少年发病率高,锐物刺伤和开放性外伤比例高,外伤性白内障、璃体积血等并发症多见。完善检查并及时治疗可提高视力改善率。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和减少眼机械性外伤发病率的关键。
【关键词】机械性眼外伤;锐物刺伤;并发症;预防
机械性眼外伤是眼科的常见急症,是影响患者视力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和眼球摘除[1-2]。2011-03—2015-03,我们共收治200例机械性眼外伤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排除单纯性的外眼损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患者。其中男160例,女 40例;年龄 2~75岁,平均35.46岁,2~35岁132例(61.00%)。开放性眼外伤170例,闭合性眼外伤30例。均在受伤24 h内入院,均为单只眼受伤。
1.2方法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眼外系统并发症,完善视力、眼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伤情、选择治疗方式并行单眼加压包扎、局部冰袋冷敷、限制剧烈运动、手术取出异物等治疗。出院后对其随访3~6个月, 将随访后最佳矫正视力作为治愈后的视力。
2结果
2.1性别与年龄男性发病率高(160例,80.00%),<35岁人群发病比例高(132例,61.00%)。(2)致伤原因与类型:锐物刺伤(116例,58.00%)和开放性眼外伤(170例,85.00%)比例较大。(3)并发症情况:以外伤性白内障(22.98%)、玻璃体积血(10.64%)、眼内炎(10.21%)等多见,见表1。患者治疗后视力与入院时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机械性眼外伤发生率较高,并发症多,对视力损害较大。其中闭合性眼外伤主要有混合损伤、板层裂伤、挫伤、浅层异物伤。开放性眼外伤主要有穿刺伤、破裂伤、贯穿伤、眼内异物伤、混合伤[3]。眼外伤是造成青少年及儿童单眼失明的主要原因。近几年,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农村出现劳动力过剩现象,大量男性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在工地、工厂等工作。因此交通事故、工伤及爆炸等引起的严重眼外伤呈现上升趋势。同时儿童缺乏有效看护,也是机械性眼外伤发生的一个高危人群。故临床应首先做好机械性眼外伤的致病原因分析,对儿童加强看护,对部分从事眼外伤高危男性青年做好健康教育,做好工作保护措施。联合有关部门整治交通设施等高危人群预防措施。对于机械性眼外伤事故发生后应早期治疗[4]。本组患者均在受伤24 h内实施治疗,效果较好。若不及时就诊可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增加致盲率。因此在患者出现机械性眼球外伤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就诊,并积极完善检查,合理治疗,从而提高患者伤后视力和降低致盲率[5]。
4参考文献
[1]毛春洁,严华.机械性眼外伤临床特征及眼外伤评分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5):432-435.
[2]王永淑.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对闭合性眼外伤预后判断的价值[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10,32(4):267-270.
[3]杨格强 ,熊全臣, 王丽丽 .机械性眼外伤122例临床特征及诊疗结果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9): 1 912-1 914.
[4]江睿 ,龙青清.眼外伤评分在眼后节机械性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5,15(1):16-19.
[5]钟文贤, 易敬林, 白永泉,等. 机械性眼外伤并发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主要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7):2 099-2 010.
(收稿2015-12-01)
【中图分类号】R779.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