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汤方辨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观察

2016-03-08 09:34:27苏冠英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苏冠英

河南睢县中医院 睢县 476900



自拟汤方辨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观察

苏冠英

河南睢县中医院睢县476900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汤方辨证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和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自拟中药汤;临床疗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三叉神经近脑干区受到异常血管压迫,导致神经异常放电[1]。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出现的短暂发作性剧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将2013-05—2014-11间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6~73岁,平均46.75岁。病程4个月~2 a,平均1.36 a。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5~72岁,平均48.26岁。病程3个月~2 a,平均1.40 a。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哺乳和妊娠期妇女及对试验药物过敏及精神障碍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首次剂量0.1 g,2次/d,之后每日增加0.1 g(最多≤0.8 g),至疼痛有效控制后持续最低剂量治疗,4周为一疗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辨证治疗。(1)阴虚阳亢型:伴有心悸失眠、腰酸腿沉、多梦、五心烦热、潮热多汗,薄白苔,脉微弱。治以滋阴降火,方用大补阴丸加减。熟地15 g、白芍15 g、党参12 g、玄参10 g、知母10 g、川芎10 g、黄柏10 g、天花粉8 g、金银花8 g、丹皮8 g。(2)肝阳上亢型:伴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目胀痛、眩晕耳鸣、胎黄、脉数。治以平肝潜阳、疏风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12 g、牛膝12 g、柴胡10 g、杜仲12 g、黄芩10 g、细辛10 g、益母草12 g、桑寄生12 g、夜交藤10 g、栀子10 g、茯神10 g。(3)风热袭络型:伴有目赤面红、鼻噻流浊涕、便秘,脉浮数,胎黄。治以疏风通络,解表止痛,方用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15 g、白芷15 g、石膏12 g、栀子12 g、细辛10 g、羌活10 g、藁本10 g、菊花8 g、麦冬10 g、沙参10 g。(4)寒瘀阻络型:伴有腹部胀满、舌暗有瘀斑、脉沉涩。治以疏风活血、通络止痛,方用正天丸加减。钩藤15 g、川芎15 g、羌活12 g、地龙10 g、桃仁12 g、红花10 g、细辛12 g、五灵脂10 g、牛膝12 g、当归10 g、白芍10 g、麦冬10 g。诸方水煎服, 1剂/d,分早晚2次分服,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1)观察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及复发率。(2)根据简式McGill疼痛问卷(PPI法)评价效果。治愈: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McGill评分减少2级及以上,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个月复发。有效:McGill评分减少1级,发作频率和时间较治疗前减少40%以上。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显著变化,甚至有所加重。以(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计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2组均获6个月随访时间,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卡马西平属于抗癫痫药物,能够抑制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丘脑中央内侧核部位的突触传导,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时,大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可完全消失或者明显减轻[2]。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及瘙痒、皮疹等[1-3]。本组患者未发生心律严重失常及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等并发症。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眉棱骨痛”、“面颊痛”范畴。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三叉神经痛是风邪携寒、热、火等邪气上扰头目所致[4]。在具体辨证时,应辨明外感内伤,根据机体虚实情况及邪气不同种类确定具体证型,再进行处方用药。若患者正气亏损严重,精血耗伤,则肝阳抗盛,上扰清窍,脉络不通而发病。此时除阵发性剧痛外,可见阴虚症状,则为阴虚阳亢型。若患者情志不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使肝阳上绕经络头目,则可见头晕目眩,此为肝阳上亢型。若患者外感风热邪气,上犯巅定,或风寒郁阻经络,脉络失养,经络不通则分别为风热袭络型和寒瘀阻络型。临床根据不同类型分别给予滋阴降火、平肝潜阳、疏风通络、疏风活血不同治法。细辛、川芎、白芷均具有疏风止痛之功效。动物实验发现[5],大补阴丸对异常免疫机能状态下的T淋巴细胞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而对IL-4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对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协同增效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减少,复发率低于单纯行西药治疗的患者,可能与中药方剂治疗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修复受损髓鞘有关。

4参考文献

[1]田宇,吕衍文.芍药甘草汤加减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4):318-320.

[2]胡媛.拉莫三嗪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21):147-148.

[3]濮宏军.小柴胡汤加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2(11):1 315-1 316,1 321.

[4]陈家冠,魏玉华.定痛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50-51.

[5]脱缰,于洪洋.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4(2):124-125.

(收稿2015-12-09)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2-0020-02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55:34
微创去腐技术治疗龋齿的临床疗效评价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53:45
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的疗效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36:14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