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疗效比较

2016-03-07 05:37:56刘云宏肖勇雷平光
海南医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白蛋白意义

刘云宏,肖勇,雷平光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5)

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疗效比较

刘云宏,肖勇,雷平光

(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5)

目的 比较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术(对照组),58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14.6±22.0)g/L和(123.4±29.6)g/L,血清白蛋白为(37.3±2.1)g/L和(39.3±3.5)g/L,分别与术前1 d的(103.9±24.1)g/L和(109.2±26.9)g/L、(35.1±3.2)g/L和(35.4±3.5)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例(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4例(93.1%)和30例(51.7%),对照组分别为32例(94.1%)和18例(5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相当,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营养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胃上部癌;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术后恢复;疗效

胃上部癌发生率较低,但是近年来,患患者数也逐渐增多[1]。胃上部癌解剖学结构很隐蔽,不容易发现,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已经到了晚期。而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对于是否保留部分胃,医学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2]。随着胃癌治疗手术的越来越规范,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比较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在胃上部癌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92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经过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上部癌[3]。排除随访资料不全的患者。本研究征得患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的5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43~75岁,平均(52.1±12.9)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42~77岁,平均(52.9±1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静脉注射与气管插管麻醉,采取经腹正中切口,并逐层对黏膜、肌肉进行分离,对病灶部位进行探查。观察组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后在腹部取切口,进行黏膜与肌肉分离,并探查病灶,通过吻合器实施残端吻合术。对患者患者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对照组进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后在腹部取切口,进行黏膜与肌肉分离,并探查病灶,进行胃后壁-食管吻合术治疗。其余措施与观察组患者相同。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1 d、手术后1周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并在3 000 r/min条件下分离5 min,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进行检测。

1.4 随访 运用定期复诊等方法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查,为期3年。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比较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但对照组患者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比较(±s,g/L)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比较(±s,g/L)

注:与本组术前1 d比较,aP<0.05。

组别术后1周37.3±2.1a39.3±3.5a2.36<0.05观察组(n=58)对照组(n=34) t值P值血红蛋白 血清白蛋白术前1 d 103.9±24.1 109.2±26.9 1.36>0.05术后1周114.6±22.0a123.4±29.6a2.57<0.05术前1 d 35.1±3.2 35.4±3.5 0.61 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1年和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93.1%(54/58)和51.7% (30/58),对照组患者则分别为94.1%(32/34)和52.9% (18/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胃上部癌早期不容易发现,且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一般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4-5]。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手术切缘足够;淋巴结清扫完全;病灶切除充分;能对食管梗阻进行有效防治[6]。与近端切除术比较,胃癌全切手术更能够满足以上条件,但是对于上部癌目前医学界仍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点:全部切除术式切除范围更广,能够对淋巴结进行更为彻底的清扫,对于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与减少死亡率有重要意义;而部分切除术式的危险性更小,术后营养情况更好,远期生存质量略高[7]。

全胃切除术是把患者的腹段食管、整个胃以及十二指肠首段切除,神经也会被切断,消化道功能受到损害[8]。进行全胃切除术后,由于食物摄取不足并且消化道吸收能力较差,所以患者的营养状况急剧下降。除最为严重的营养问题之外,很多患者产生腹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9]。全胃切除术患者大多数处于晚期,在手术之前营养状况就已经处在较差的情况,再加之手术过程的消耗,这都对患者治疗后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端胃切除术是把患者的腹段食管、部分胃部切除,神经也会被切断[10]。支配胃的神经需要保持完整,胃通过两个阀门进行规律的开关,同时通过规律的蠕动波来搅拌混匀食物,使其成为细小颗粒,从而利于之后在小肠中进行化学性消化[11]。胃的外分泌腺主要有责门腺、泌酸腺和幽门腺,泌酸腺可以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以及内因子,其主要分布在胃底部与胃体部的胃黏膜上[12],同时分泌胃泌素也没有神经调控与作用靶点[13]。因此在进行近端胃切除术之后,患者剩下的残胃只有储存食物和十二指肠径路,不能进行神经系统调控,和正常的生理状态相比有所差别。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3年存活率相近,治疗效果相当。而术后1周的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与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但并发症总发生率低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瘤的治疗,防止术后复发以及延长生存时间才是根本,但是全部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对于远期生产率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的安全性较好,两种方法均适合胃上部癌的根治[14]。

综上所述,全部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的治疗效果相近,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营养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1]Deans C,Yeo MS,Soe MY.Cancer of the gastric cardia is rising in incidence in an Asian population and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outcome[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4,6(3):617-624.

[2]叶景旺,付涛,王祥峰,等.老年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发病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8):2684-2687.

[3]Yoo CH,Sohn BH,Han WK.Long-term results of proximal and total gastrectomy for adenocarcinoma of the upper third of the stomach [J].Cancer Res Treat,2014,12(1):50-55.

[4]周景新.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32-33.

[5]Ichikura T,Ogawa T,Kawabata T.Is 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iccardia a distinct entity Independent of subcardial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3,17(3):334-338.

[6]齐鑫,王亮,刘思源,等.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探讨[J/CD].中华胃食管反流病电子杂志,2015,2(1):18-20.

[7]Falk J,Carstens H,Lundell L.Incidence of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nd gastric cardia.Changes over time and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J].Acta Oncologica,2013,12(1):1-5.

[8]熊念忠.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7):80-81.

[9]Van Blankenstein M,Looman CW,Siersema PD.Trends in the incidence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 and cardia in the Netherlands 1989-2003[J].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2015,9(11):1767-1771.

[10]刘博.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3):338-340.

[11]Wu X,Chen VW,Andrews PA.Incidence of 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s among Hispanics,non-Hispanic whites and non-Hispanic bl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subsite and histology differences[J].Cancer Causes and Control,2014,15(6):585-593.

[12]黄柏彬.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比较[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1(1):364-364.

[13]Sun DZ,Xu L,Wei PK.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cadherin/ICAM-1 gene protein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22 (32):4321-4327.

[14]Im SA,Lee KE,Nam E.Potenti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p185 (HER2)overexpression with loss of PTEN expression in gastric carcinomas[J].Tumori,2014,6(6):513-521.

R735.2

B

1003—6350(2016)22—374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2.044

2016-04-06)

刘云宏。E-mail:282831576@qq.com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白蛋白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有意义的一天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山东医药(2015年16期)2016-01-12 00:40:10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白蛋白不可滥用
祝您健康(2014年9期)2014-11-10 17:2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