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调查与引导策略*

2016-03-07 18:54郭秀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舆情大学生学生

郭秀兰,舒 凯

(湖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调查与引导策略*

郭秀兰,舒凯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8)

网络舆情为大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意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正日益成为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然而,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深刻感受到它的积极力量的同时,也看到了对大学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法制观念等产生的消极影响,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校园网络舆情

随着网络舆情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推动力的日益显现,成长于新媒体环境之下的大学生网民,无时无刻不受着网络舆情耳濡目染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舆论使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的诸多限制,更青睐在网络上探讨有关社会和校园事务的热点或焦点问题,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又像一把“双刃剑”,其隐匿性和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会导致大学生在舆情表达时的情绪化与非理性行为发生。作为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作用。

一、大学生网络舆情状况的调查

网络舆情己成为大学生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新窗口”,借助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更能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此,笔者立足于大学生主体,设计了40道调查问题,真实反映大学生对网络舆情认知以及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等状况。调查采用了纸质问卷实地发放和网络问卷网址链接答题两种形式,对武汉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共收回有效答卷526份。

1.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认知

调查中,84.2%的学生表示会关注网络舆情,主要内容有社会热点(60.4%)、娱乐新闻(55.7%)、时政新闻(40.2%)、经济时讯(36.4%)、情感交流(30.8%)、校园生活(28.4%)、交易招聘(16.5%);主要途径是大型门户网站(56.6%)、专业新闻类网站(47.2%)、各类论坛(32.8%)、他人博客、微博(32.8%)、群组邮件或RSS(12.7%)、其他(25.9%)。对于网络舆情的真实性,19.3%的学生表示完全可信、30.2%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信、23.2%的学生表示说不清、20.3%的学生表示不可信;对于网站舆情的信任度,选择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等门户网站的达60.5%、信任政府官方网站(如人民网)的有39.8%、信任大型主流论坛的31.1%、选择私人博客、微博、QQ群的28.4%、校园BBS的20.6%、国外网站的10.4%。对于网络舆情是否反映出国家或社会的现实状况,学生们认为完全反映了现实的占13.7%、大部分反映了现实的占30.5%、说不清楚的占26.9%、小部分反映了现实的占18.4%、完全没有反映现实的占10.5%。

2.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参与

调查显示,对于各种网络热门事件的帖子,48.3%的学生表示会理性分析事件、21.5%的学生表示纯属看客、16.4%的学生会顶帖并分享、13.8%的学生会表示感叹;对于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争议性新闻,33.7%的学生表示会参与到网络的讨论中、27.9%的学生表示会选择性地接受、21.6%的学生表示只是浏览观看、16.8%的学生表示不太关注。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回复时,就事论事的占31.6%、表达自己情绪的占38.4%、与他人论战的5.2%、围观的占16.3%、其它占8.5%;是否对浏览过的网络新闻进行转载或推荐的问题中,16.4%的学生表示经常这样做、48.3%的学生偶尔这样做、21.6%的学生很少这样做、13.7%的学生从不这样做;对大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原因,56.1%的学生是因为感受平等和言论自由、55.6%的学生是由于窥视欲和猎奇心理、45.2%的是从众因素、35.4%的是想借机发泄个人的情绪、85.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正义感和道德感。

3.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评价

调查中,42.8%的学生觉得网上的舆论言论过于激烈、76.7%的学生认为网上“灌水”现象很严重;对于网络舆情的信息影响,23.4%的学生表示利大于弊、8.1%的学生表示弊大于利、61.2%的学生表示因人而异、7.3%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对于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40.2%的学生认为影响原有的知识结构、73.5%的学生认为影响对社会问题和生活的理解、39.4%的学生认为影响已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4.7%的学生认为不会产生影响;对于人肉搜索等依据互联网的群体行动现象,8.4%的学生认为可以任其自由发展、49.5%的学生认为应予以适当监管、18.6%的学生认为可利用罚款作为惩罚、6.8%的学生认为应用刑法严厉打击、16.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对自己在网上发布的言论是否考虑产生的影响,34.6%的学生表示会考虑其影响、52%的学生表示不会考虑后果、13.4%的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型期,他们追求个性、民主、自由,渴望理解和尊重,有强烈的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又具有遇事冲动,缺乏理性思维、客观分析,易受煽动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在观念的形成、心理的建构、情绪的调控及行为的实践中很容易接受网络舆情的浸染和熏陶。

1.网络舆情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够成熟,对有关网络事件的舆情真伪缺乏清晰认识和客观评价,很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以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和是非观念颠倒。而且,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主张用自己的眼光去分辨真伪,面对热点的网络事件往往急不可耐地展示其标新立异与叛逆精神,在网络平台上极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希望自己成为网络话语权的“高端”主体,唤起他人的关注与共鸣[1]。同时,大学生群体又是一个相互间比较信任的群体,一旦有大学生捏造或传播虚假消息和不良舆论,其他大学生也会产生同理心,被错误舆论的价值观念所误导,点赞、转播、跟风评论使得这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舆论演变为“领袖意见”,形成更具传播性的夸大宣传,引发更多的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嬗变。

2.网络舆情消解着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原本在现实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多规范逐渐失去了约束力[2],而网络技术的限制,又没有做到对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形成有效的监督,国家也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惩罚措施,以致网络舆情中失德行为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并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行为的泛滥,对大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是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自发的信息网络,使得一些大学生“本我”意识得以充分张扬,道德虚无主义增长,以致在网络上散布和传播不当的网络舆情。二是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冷漠。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极易受网络空间的舆情内容影响,久而久之会导致道德心理的弱化、道德人格的扭曲。三是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失范。在网络领域,传统道德规范因网络匿名性约束力明显下降甚至形同虚设,大量的网络舆情行为处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规范的制约又无新道德规范可依的状态,从而造成了规范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节,并引发大量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

3.网络舆情阻碍着大学生的法律思维

当代大学生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在享受网络舆情带来的新鲜和刺激的同时,也会受到网络舆论的误导而沉迷于其中,不仅对网络上有失偏颇、错误引导的网络舆情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失去了清晰分辨是非和有效抵制外界诱惑的能力,而且大学生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尤其是涉及到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更会引起同理心和共鸣,盲目的感性认知导致混淆网络事件的是非、真假、虚实,在网络舆情中随波逐流甚至是推波助澜,引发更大影响的网络舆情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思维欠缺有关,一些大学生甚至受虚拟世界的违法犯罪舆论的蛊惑,变得冷漠自私、散布谣言,导致暴力和拜金等事件时有发生,完全忽视了法律法规的权威地位。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人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从主体建设、客体建设和环境建设三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

1.加强网络舆情的主体建设

加强网络舆情的主体建设,主要是牢牢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从主体队伍建设上形成由内到外的管理与引导合力。一是建立网络舆情的领导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开展日常工作,为网络舆情的控制及引导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通过层层责任制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督;成立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小组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危机预案和公关工作。二是成立网络舆情的监管队伍,确保网络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正常运行。如建立专业的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对那些散布谣言、恶意灌水、集体抗议、攻击诽谤等过激行为以及发布虚假和歪曲、放大信息进行删减;建立网上评论员队伍,对网民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撰写发布思想健康的、适合网上传播的帖文,并对错误的、消极的思想言论及时跟帖评论和疏导。三是成立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完善的学生网络事务管理服务。

2.加强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

加强网络舆情客体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心理教育。一是重视大学生理性思维和道德感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能力、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性精神和思辨能力。如加强大学生仁爱精神教育、道德责任教育、耻感文化教育,形成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自律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二是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如举办校园网络安全知识问答、“网络安全知我心”科普知识活动及其他人文教化活动,帮助大学生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三是切实做好针对网络舆情带给大学生困扰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工作。如可以在高校BBS论坛板块中增设心理咨询或心理援助板块;通过网络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上互动交流,解答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大学生及时排解、疏导压力。

3.加强网络舆情的环境建设

网络舆情的环境建设主要应立足于宏观环境中的社会舆情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和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一是优化社会舆情环境,坚持坚定不移地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舆情环境的积极性和健康性。如做好党报、国家电视台等官方媒体舆情传播工作;加强BBS、博客、微博客、QQ 群等民间网络社区管理等。二是加强互联网的立法工作,对网络信息内容和网络行为等进行严格管理。目前我国虽然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网络舆情引导与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很欠缺,亟待制定关于网络舆情信息发布和传播等法律体系,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三是以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为推手,开展多角度、多方式的校园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如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又称“德育网站”、“红色网站”),向大学生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奏响校园网络舆情主旋律;同时,借助高校网络优势,对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及涉及大学生思想、生活方面的事件提出客观的、积极的建议,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性教育,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把握校园网络舆情积极引导大学生向积极、健康、可控方向发展的话语权。

[1]曹银忠.高校BBS建设的新拓展:大学生网民热点话题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1,(2):57~60.

[2] 冯昊青.网络虚拟社会道德构建的理论探讨[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22~25.

2095-4654(2016)06-0142-03

2016-03-27

G2

A

猜你喜欢
舆情大学生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学生写话
舆情
舆情
舆情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