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研究

2016-03-07 15:30孙茂华
关键词:受教育者网络时代教育者

孙茂华

(南京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23)



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研究

孙茂华

(南京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江苏 南京 210023)

网络等新型媒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从主体性哲学研究到主体间性哲学研究的时代转向,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扬弃教育者与受教者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主客体”关系,在主体间性哲学观的指导下,构建“主体(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的互动交往关系,实现4个方面的转向:即师生关系:从“霸权”走向“对话”;教育理念:从“教条”回归“生活”;教育方式: 从“灌输”走向“互动”;教育目的: 从“预设”走向“生成”。

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间性;转向

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的单向活动,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塑造、征服,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平台,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多元性等特点迅速成为校园内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我们知道,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确定体现为主体性哲学。随着现代化的实现和发展,主体性日益显露出片面性,消极作用突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把他人当作客体,当作利益关系中的对象,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与人的疏远化,这就是萨特说的“他人便是地狱”。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称交互主体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对主体性哲学的反拨和发展。[1]与主体性哲学不同,主体间性哲学则消除了主客二元对立,把存在确定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交往、融合。主体间性哲学揭示了本真的存在,即不是人的自我膨胀和对世界的征服,而是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才能获得自由。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只有把他人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当作异己的客体和利用对象,才能通过交往、对话、理解、沟通建立自由、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只有把自然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主体,而不是当作异己的客体和索取的对象,才能通过交流、体验而建立自由、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认为交往是一个普遍的总体性范畴,并把交往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交往实践观是马克思扬弃了关于实践观点的二元对立的理论产物,是马克思的基本方法论之一。网络时代,将主体间性理论、交往实践观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反思传统的把学生当作客体的教育模式,让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一、网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

网络作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平台。同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比较,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征。

(一)网络信息的“去中心化”有利于主体间性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建构

网络时代,人与人的交往通常具有匿名性、虚拟性,这种信息来源的“去中心化”使得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权威者的形象逐渐被模糊和边缘化,话语权优势受到冲击,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慢慢失落,这种深刻变化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过程的设置和对信息与知识的垄断,使主体之间变得更加自由和平等。交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2]交往不但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作用的手段,而且是人普遍的存在、发展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但离开交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3]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的交往方式密切联系在一起。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这就决定了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用对待“物”的那种主体改造客体的“主-客”模式来对待人是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对象化活动是“主-客”关系,交往活动则适合用“主-客-主”的主体间性模式加以描述。确切地说,交往实践观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也就是师生之间结成的是“教师-教育资料-学生”的关系。交往实践的“主-客-主”主体间性结构关系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方面,体现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是通过交往实践活动对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选择和内化,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生成

在本质上,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实践活动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精神性交往,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生活层面,其直接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和完满的精神世界。网络这一技术空间与虚拟存在为主体间的互动与交往提供了更为理想的交流载体与空间环境,为主体之间提供了适恰的沟通平台,主体之间可以自主参与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和信息传播,使得主体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成为现实。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相比,网络上“背对脸”式的交流把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出来或说不出来的话表达出来,打破了“沉默螺旋”现象,交流更加开放,更有安全感。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相比,这种在虚拟世界中“背对脸”式的交流更受学生的欢迎。此外,网络世界中,每一个用户都是潜在的写手和信息传播者,他们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和自己的最新动态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进行发布。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平等性、共享性大大增强了他们对教育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交往目标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生成性交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实践活动中,通过建构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促成了个体的独立个性和人格的生成。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个体能很大程度上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个性和独立人格得以生成和发展。因此,从交往类型来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雅斯贝尔斯所言的“人与人精神的契合。[4]

二、网络时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化

网络时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间互动交往实践总是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展开。虚拟环境是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互动交往实践的载体和舞台,它为主体间提供各种能够影响互动交往的各类信息、话题与知识,双方在特定的场域里,借助数字符号实现平等交往。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的网络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求主体之间在互动交往中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和话语体系,通过彼此交流与沟通,从而使师生双方既坚持真理,又倾听彼此的观点,通过师生双方智慧共建、共享知识、意义生成、情感共鸣、精神觉醒的过程,在相互交往与共同实践中实现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从而促进主体间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师生关系:从“霸权”走向“对话”

康德说:“人人为一目的,不可视为手段。我和‘他我’是相似的、相依的。我们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关系,而且是互识与共识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我’和‘你’的关系。”[5]网络时代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主体——主体”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受教育者是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独特性、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者要改变传统主体性教育的支配式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视受教育者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平等的“我”和“你”的关系角度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情感和智力。要鼓励受教育者表达个人意见,善于解读受教育者的网络个性表现和捕捉受教育者思维的火花,在互相影响、讨论、了解、激励的基础上,澄清、提示和帮助受教育者进行思考,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帮助解决受教育者的实际问题,构建双方真诚、信任的关系和深厚的情感基础。对话是主体间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纽带。网络时代主体间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覆盖了以往单向度的教育模式,强调的是双主体或多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正如保罗·弗莱雷所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6]在网络时代,价值观教育是师生主体之间通过交互性交往达到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和情感共鸣。这就要求教育者一定要善于利用新媒体营造自由的交流场景,开创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模式。

(二)教育理念:从“教条”回归“生活”

教育是由生命活动构成的,生命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教育生命机制的核心是人的学习和思维的本能,教育者的任务是认识和依托这种本能,提供引导和启迪创造性活动、创造性人生、富有创造性的人。教育在于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传统价值观教育同生活疏离,进行教条的、抽象的、原则规范的灌输与说教, 过于强调政治性目标、忽视了人的情感、价值和美德等方面的发展。网络社会里主体人是需要性和匮乏性的存在,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体间互动交往的水平和层次, “真正的人的需要是指那些符合人性、有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巩固人的主体地位的需要。”[7]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只能作为引发受教育者觉悟的前提和条件,而教育目标能否得到最终的落实, 关键还是要看受教者对教育内容接受效率的高低。也就是说,要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体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接受效率, 必须将教育内容回归现实生活,要从受教育者关心的热点话题出发,结合受教育者的爱好、特长,寻找共同话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活跃交谈气氛,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受众的想象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8]网络时代的核心观教育要促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我一你”关系, 教育内容回归社会生活,要寓核心观教育于知识文化活动的传授之中,增加网络互动交往中的知识与观念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三)教育方式: 从“灌输”走向“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回归生活,意味着教育的理论环节向现实环节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师生借助各自的表情符号(身体、行为、姿态、声音、事件)、教育资源等进行精神对话和交往互动。正是这种全方位的交往使得交往双方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的关系中不断重构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和观点,从而实现人对人的主体间性交流活动。与传统的显性灌输式教育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渗透式教育,是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图渗透在校园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中,而不像传统灌输式教育那样直接作用于学生。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突出强调教育的主体间性,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借助丰富的载体将隐含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给学生,使之在不经意间收获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认同,形成践行的习惯。网络等新媒体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载体,通过微博、微信、短信、手机报、校园网站、校园BBS等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的大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慢慢渗透给学生,走向与学生的“情境对话”,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相互的言说与倾听中,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和意义的分享,从而使大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精髓,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通过创设情境,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交往互动、“自然之我”的交流。

(四)教育目的: 从“预设”走向“生成”

教育目的实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预设性指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事先计划,是保证教育活动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生成性指教育者根据具体的教育情境调整教育内容、方式、过程, 彰显教育者的灵活性。传统高校思想教育主要采取课堂教学,是以信息的可控性为前提的线性纵向的传授,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和预设性。而网络等新媒体则是动态开放的,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学生要求平等互动而不是单方面地接受灌输。在网络情景下,师生可以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表达意见,在交往中自主接受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学相长。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行为和方法来实现交往双方的实时互动和交流;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群聊等,主动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中,实现即时的交流和互动。因此,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创设教育情境, 给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讨论、辩论、争论, 创设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谓“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师要拟出不确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依学生之“动”而教,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学生发挥主体性,在师生信息、情感、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1]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9.

[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9.

[3] 盛建军,何茂昌.新媒体时代交往实践观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

[4] 刘永哲, 王丽.主体间性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向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2).

[5] 张陟遥.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浅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

[6](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4.

[7] 易鹏,鲁宽民.主体间性哲学视阈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J].求实,2013(7).

[8] 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159.

(责任编辑:杜红琴)

A Study of Intersubjectivity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Age

SUN Mao-hua

(Student Affair Department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While new media such as the network provides a new platform for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education, the turn from the study of subjective philosophy to intersubjective philosophy has been a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for vivid practice of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the education of cor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more effective,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or and educatee must be discarded,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intersubjective philosophy,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subject (educator) - subject (educatee)" shall be constructed in which turn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can be realized. That is, form a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from "hegemony" to "dialogue", develop an educational concept from "dogma" back to "life", use an education approach from "indoctrination" to "interactive" and set an education purpose from "presupposition" to "generation".

network;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tersubjectivity; change

2016-10-21

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模态传播的深层次研究”(项目编号:2015SJB128);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重点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模态研究” (项目编号: 15FYHZD08);南京师范大学2015-2017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模态研究”(项目编号:DS2015C006)。

孙茂华,女,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

G641

A

1008-2603(2016)06-0116-04

● 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网络时代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网络时代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