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新英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创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
曲新英
(青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创新发展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发展理念,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它再一次彰显了党和政府对知识、人才、科学、教育等的高度重视,倒逼包括我国教育体制在内的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它蕴含着丰富的民生伦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高度关切,必将大幅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它将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社会的理性精神。
创新发展理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等收入陷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
创新,是人类的一种求新求异、充满智慧、富于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对创新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党的近百年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条党引领全国人民的创新史、奋斗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①任理轩:《坚持创新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8日。。这是在党的文件上第一次高度肯定和强调创新发展理念的意义和价值,并把其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创新发展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本质,指明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把握。然而,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偏颇:如把创新仅仅看作一项局部性的活动,而未当作全局性的活动;把创新仅仅看作一种技术层面的活动,而未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把创新仅仅看作对自然科学发展的要求,而未看作是党对社会科学的期待;把创新仅仅当作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权宜之计,而未看成是党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发展理念,如此等等。
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全面揭示创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意义,深化人们对创新发展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由此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
(一)创新发展理念是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丰富
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创新发展”这一概念,但只要我们翻阅他的著作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有着非常丰富的创新发展思想。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论”,其实也就是一种创新发展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为了更多地攫取和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这就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这样,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论在强调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同时,也揭示出了技术创新、技术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创新能有效减少劳动时间,从而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闲暇和自由。马克思的这一创新思想为社会主义社会促进创新,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人的自由和幸福指明了方向。总之,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创新发展思想比比皆是。
在深刻认识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于2015年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这一理念是党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一,全面性。马克思主要是从生产领域来论述创新问题的,创新发展理念则是全面的创新理念:它不仅包括生产领域中的创新,而且有分配领域的;不仅有经济基础方面的创新,而且还有上层建筑方面的创新。这一理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有创新理论、创新动力、创新空间、创新技术等方方面面。总之,它涵盖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创新。第二引领性。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种矛盾高度汇集的发展中大国,当前应抓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什么才能引领全局,解决各种矛盾?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这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事物的本质,即用创新发展引领中国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也就是说,创新发展是处理和解决我国现实中各种矛盾的一把钥匙;创新发展才能把中国的全局搞活;创新发展才能进一步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第三,全局性。马克思是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时,附带地提出创新发展理论的。而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则是直接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总纲领、总思路,它将运用于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第四,哲理性。创新发展理念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它体现了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辩证思想和方法;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的哲学思想。所以我们说,创新发展理念是党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二)创新发展理念必将“倒逼”我国教育体制以及其他体制机制的改革
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对世界名牌大学发展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认为,“办学自主,政校分开,教师治学,校长治校”①钱颖一:《大学治理:美国、欧洲、中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是其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大学治理的共同特点。这四大特点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普适性质,非此,大学也难以承担起国家强大、民族发展和思想进步的重担,大学也难以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但从现实看,我国目前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创新人才培养上都不能适应这一需要,我国大学体制和治理结构,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状况相比、与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相比、与世界著名大学发展状况相比,仍然较为滞后。近些年我国一直酝酿着高校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但总体而言,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高校治理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如何进行高校体制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始终是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一道难题,成了一块名副其实的“硬骨头”。
我们认为,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我国高校的改革尤其是治理结构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契机,它将倒逼我国大学加快体制机制和治理结构的改革,促进教育思想的更新。因为,随着创新活动在全国范围的展开、深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在此情况下,只有那些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不断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高校,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要,而那些固步自封、无所作为、因循守旧的高校,由于无法满足这一社会需要,必将被冷落甚至淘汰。面对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环境,必将刺激和倒逼大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其中包括治理结构的改革和育人观念的变革,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在党中央创新发展理念的鼓励和引导下,我国高校的改革特别是其治理结构的改革将会很快发生,并进而使其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创新发展理念刺激和倒逼的绝不仅仅是教育方面,它的影响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它还将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换、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融资机制的改革、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转换。这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创新发展理念的驱动下,我国社会的机制体制改革毫无疑问会大大加快,中国社会经济将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三)创新发展理念也将推动我国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对人类的发展而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就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总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一方面,社会科学的进步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如从15世纪开始的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思想、精神基础。另一个方面,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发生和进行,又为社会科学的进步创造了物质条件。西方在18世纪以来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科学成果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自然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再如,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除了人们精神上的枷锁,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这一社会科学上的、思想观念上的进步直接促进了我国30多年科技的突飞猛进。
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而社会科学对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能起到一种约束和规制的作用。如近年来社会科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绿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消解了科技发展对社会产生的副作用。这些事实清楚表明:自然科学绝不可能单独发展,自然科学发展既需社会科学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又需要社会科学对其加以约束和校正。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诸多重大理论和和实践问题不是单纯依靠自然科学的力量就能解决的,而是迫切要求社会科学去关注、探索、研究和解答。这一理念不仅支持鼓励自然科学的创新发展,也是对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寄予了厚望。
然而,现实中,我国有不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创新、创业狭隘地理解为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事,认为与己无关,自己可以置身事外。这种认识和观念是十分偏颇的。创新绝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作者的事,同时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事。自然科学发展史清楚地表明: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发展还是社会科学的进步,都离不开创新。
总之,创新发展理念既是对自然科学的要求,同时也包含着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期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创新活动中决不是“局外人”,而是承担者,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当事人;不是无可事事、无所适从,而是大有用武之地。正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促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以全面推进创新发展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并使之取得更大成效。
有学者认为,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民生伦理,而我认为创新发展理念更是如此。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而一定的分配方式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具体而言,创新发展理念及其实践将从如下四个方面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
(一)创新发展增加就业,有益于缓解我国当前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从而起到保障民生的作用。众所周知,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去库存、去产能”的活动,即通过严厉的措施,消除多余的库存和超出国民经济需要的产能。但“去库存”、“去产能”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失业率的上升,而失业率的上升必然使民生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既实现“去库存、去产能”的战略目的,又防止失业潮的发生,切实保障民生?创新发展就是一个最理想的选择路径和应对策略。通过这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动,人们的自主创业就会随之增加,从而抵消了“去库存、去产能”产生的失业,甚至还能使社会总就业状况有所好转。这是因为,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创新的成功,通过对它的“前向效应”、“后向效应”和“旁侧效应”能带动上下游企业和产业及其他许多相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使社会的就业大幅度增加。也就是在“就业乘数”的作用下,社会就业率就会大幅上升,从而使民生状况大为改观。
(二)创新发展必然带来国民经济的大发展,而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能为改善民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民生的改善必须以国民经济这个“蛋糕”的做大为基础。“大河有水小河满”,正是国民经济这个蛋糕做大了,每家每户分到的蛋糕就会增加,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直接结果就是国民经济的“蛋糕”越来越大,国民经济这条大河的水量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然结果就是民生的改善和国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三)创新发展是新时期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我们知道,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国经济的飞跃、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举世震惊,前所未闻。但应该承认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是通过“粗放型”的方式取得的。即主要通过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取得的。这种生产方式是难以为继的。今后的路怎样走?如何一方面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富裕,另一方面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党中央给出了新思路、新计划、新方案。那就是用创新求发展,就是通过创新的方式,用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化,即在物质资料消耗减少和环境压力减轻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发展,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山清水秀的优美的生存环境,从而改善民生。一提到“民生”,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丰富的物品、殷实的家底、富裕的生活,这其实是很不完全的。物质丰富只是民生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良好的生存环境也是民生的不可或缺的内容。而创新发展则通过高科技的作用、通过知识和智慧的作用,减少对硬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用大脑和智慧去创造财富,实现软资源对硬资源的替代,这就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这一切都对环境改善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优美的环境、青山秀水就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的实现。
(四)创新发展能有效防止我国掉入“民生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新跨越。从理论上说,当前中国存在着“民生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所谓民生陷阱,就是指“国家由于没有足够重视改善民生,因此,积累下来的社会压力最终威胁到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合法性。有人将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归因于北非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的失败。”①南晓:《中国需要跨越的八大陷阱》,《领导文萃》,2015年第24期。“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MIT)则是指一个国家进入到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增长率却长期陷入停滞不前甚至几十年也难以改观的特殊经济现象。这些国家一方面难以与高收入国家进行竞争(后者具有高质量的知识经济与制度),另一方面又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后者在低技能工作方面具有成本竞争力)。现实中,有很多国家都陷入两大陷阱尤其是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比如,上世纪100多个国家中,仅有十几个国家超越了这一陷阱,大多数国家陷入陷阱之中而难以自拔。
如何防止掉入“民生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的新跨越,是对我国的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
我认为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是防止我国经济掉入这两大陷阱、实现跨越的最为有效的理念和对策。理由如下:第一,这一理念使我国能够由过去的“投资驱动”转换为“创新驱动”。投资驱动难以使一国经济维持较高的增长率,创新驱动却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是实现经济跨越的基本要求。第二,这一理念使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水平不断提升。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关键取决于其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和状况。第三,这一理念能使我国的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较高的水平,这能使我国经济的增长保持强劲的动力。第四,创新发展理念使我国能够建立“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林毅夫语)的机制,即既发挥市场“看不见手”的作用,又能发挥政府“看的见手”的作用。正是这些因素使我国既能与发达国家竞争,又能与低收入国家竞争。
总之,创新发展理念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切,不仅能够防止我国经济掉入两大陷阱,而且必将大幅度改善我国民生和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中国人享受到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富足、安宁的生活。
创新发展理念及其实践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物质成果,还将从精神层面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使得我国出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发展。这是因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必然推动着精神的进步,而精神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着物质生产的发展。创新发展理念所引发的全社会创新活动,必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完善和巩固,使我国国民的理性精神大为增强。
(一)创新发展理念将极大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中国的创新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弘扬。
第一,创新发展理念将进一步彰显公正价值观。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已经开始显现,社会垂直升降机制出现了僵化。“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拼学问,不如拼老爹”等话语,就是其典型的表现。这种社会阶层固化、社会升迁机制堵塞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们的奋斗信念,削弱了公平正义的公信力和说服力。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将会打破这种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有效地防止社会升降机制的僵化,为社会各方面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新条件,为公正价值观的弘扬打下坚实基础。因为,创业、创新活动,说到底主要凭借的是当事者的能力而不是家庭背景,是自身的才华而不是显赫的家世。这就为大量无家庭、家族背景的“寒门子弟”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希望,更为公正价值观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和说服力。在创新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就会以其自身的经历相信,公正并不是书面上的说教和宣传,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只要大胆实践,努力奋斗,就会改变自身的状况,就会有光明的前景和美好的希望。
第二,创新发展理念将使自由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增强。自由受到许许多多思想家的推崇和高度评价,马克思也将自由作为一以贯之追求的目标。他说:“没有一个人反对自由,如果有的话,最多也是反对别人的自由。可见各种自由向来是存在的。不过有时表现为特权,有时表现为普遍的权利。”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3页。
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实践,与自由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而且会不断强化自由的观念。因为“创业”、“创新”这类活动说到底都是人们的自由自为的创造活动,要求当事者有跳跃性的思维、灵感的瞬间爆发、对传统的大胆超越和高度自由精神。反过来说,没有自由思想、自由精神、自主决策,所谓创新、创造就是缘木求鱼。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在考察了硅谷为何在美国西部而不是东部崛起后认为,美国西部比东部更有自由的环境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何尝不是如此。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成就斐然,举世敬佩,靠的就是打破了套在人们头上的枷锁,靠的就人们自由的创造。毫无疑问,“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必将在这场持久的、全国性的创业、永远在路上的创新的活动中得到极大的弘扬。这种弘扬不仅仅是表现在宣传上的,更表现在实践中的,因而它就比单纯的宣传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创新需要自由,自由才能产生创新的成果。
有学者认为:“从大视野考察,改革就是实现人的解放,给人以更多的自由、更少的束缚,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②陈剑:《改革是为了让人更自由、社会更公正》,《人民日报》,2016年2月23日。这句话用在创新方面也完全适用,创新理念和实践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自由发展的鼓励和支持,表明人民群众享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高度的精神自由,并能够超越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以往任何时代。
第三,创新发展理念还将使人们更加敬业爱岗,并使之成为我国劳动者的基本工作伦理。创新者要进行创新并获得最终的成功,就必须对自身的工作高度热爱,充满热情,不知疲倦,对所从事的事业表现出强烈的执着之心。创新往往是在事业和自身志趣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中实现和进行的。这完全不同于过去计划经济中的那种“拉郎配”和“一次分配定终身”。在这些创新活动中,创新者往往选定的是最能够将国家的需要和自身的志趣相互结合的项目和行业。“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正是由于这项工作是创新者的志趣所在,所以他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过程中去,就有使不完的劲、出不完的力,就会迸发无限的创造力。显然,有了这种工作的态度,社会的爱岗敬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就必然被人们所信奉、所遵循,于是,这种以勤奋工作为荣,以“混日子”为耻的价值观、道德观将会深入人心,并成为中华民族所普遍崇尚和遵循的价值观、道德观。因此可以断言,创新的社会就是敬业爱岗价值观、道德观蔚成风气的社会。
(二)创新发展理念将会使理性精神发扬光大。“理性精神”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其与科学精神等量齐观,但这种认识是偏颇的。按张汝伦的研究,人类有三种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己的关系①张汝伦:《哲学对话与中国精神重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科学精神主要被应用于第一种关系中,而理性精神则在三种关系中都可运用,所以说理性精神要比科学精神运用范围要广得多。
那么,什么是理性精神?就是人们尊重事实,尊重真相,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一种精神。理性精神的核心就是一个“理”字,就是凡事要合理、说理、讲理、有道理。理性精神与盲目崇拜、权威主义、奴隶主义、本本主义是完全不相容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共产党员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的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7页。毛泽东这里所说“对什么事物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要合乎实际”、“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强调和阐发的就是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又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理性精神与道德是密切相关的,它不断地引导着人类走向善。英国哲学家洛克这样评价理性:“理性把一个人提高到差不多与天使相同的地位,当一个人抛开他的理性时,他的杂乱的心灵可以使他堕落到比野兽还要残暴。”③[英]洛克:《洛克谈人权与自由》,石磊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页。
理性精神更是人类的思想之光,它照耀着人类的前进道路,帮助人类社会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今天世界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和状况,理性精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人类如果没有理性精神,可能还在黑暗的中世纪徘徊不前;同样,我国之所以取得如此震惊世人的成就,也是由于理性精神的指导。
然而,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由于受小生产方式和封建主义专制的影响,理性精神较为薄弱。这是因为,小生产方式主要凭借经验进行生产,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们产生贬低甚至否定理性精神的习惯。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长期统治,也极力压制和扼杀社会的理性精神。这种状况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大有改观,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总是存在一定的惯性,而这种惯性又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掣肘着、影响着新思维方式的生成和发展。
我们认为创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就是对理性精神有一个极大弘扬,其意义堪与我国1978年的思想大解放相媲美,必将在我国引发一场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再到思维方式的深层次社会大变革。
那么,创新发展理念及其实践为何能大力弘扬全社会的理性精神?这是因为,要想获得创新的成功,必须要有理性精神作为支撑。人们在创新活动中,必须依靠理性精神。当然,非理性的顿悟、灵感等都会对创新的成功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根本而言,创新的成功还是要依靠创新者的理性精神和全社会的理性精神。缺乏和漠视理性精神而能获得创新成功案例是闻所未闻的。即使有也绝不可能持久或复制。完全可以说,社会一次次地进行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一次次地接受理性精神的洗礼过程。创新决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更是精神文明的飞跃和提升。因此,我们不难设想,当创新发展理念越来越被广大人民所认识和掌握,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新常态,当创新成为广大中国人民的一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理性精神就会在我们社会深深扎根,并开花结果。精神的进步是社会根本性的进步,其作用将比物质生产的进步意义要大得多、影响要深远得多。物质的东西可以得而复失,而精神的东西却能长久地沉淀在一个民族的记忆里和思维中。试想,当理性精神深深地扎根于我们民族心理的沃土时,还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中国梦”的实现呢?
[责任编辑:韩小凤]
青岛习近平系列讲话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QDXY201605。
曲新英(1963-)女,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D61
A
1003-8353(2016)012-01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