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炜民
(西北民族大学 音乐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30)
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途径
赵炜民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华夏文明和文化母体的繁衍下发展至今,经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的继承演变最终走向了与世界声乐文化融合的道路。本文就当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谈一谈对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途径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途径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它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间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建立在我国民歌、戏曲及其曲艺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又与世界声乐文化相融合,长期以来,尤其是新中国诞生之后,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这说明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事业正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
近些年,有关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方面的讨论非常多。笔者认为从理论上更深层的研讨和认识一些问题,更广大范围的交流看法和观点,对于挖掘和探索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推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快更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坚持对中国传统声乐文化的继承和运用
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历史久远,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儿女们一代一代的劳动和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包括民族声乐艺术在内的精神财富。受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经历了从民间流传到形成体系文化,最终发展到与世界声乐文化接轨的阶段。
我国民族声乐从广义上说主要包括传统戏曲演唱、说唱、曲艺和民间的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等,形式丰富繁多。数千年灿烂文化和历史的积淀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我国古典声乐理论来源于中国广博的古代文化。很早就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内涵和审美取向等方面给予了定位。如唐代的《乐府杂录》、宋代的《梦溪笔谈》、元代的《中原音韵》等等。它们记录了古代音乐家们对中国传统民歌艺术的研究和总结,内容涉及到歌唱的咬字、吐字、行腔、润腔、情感表现的技巧等等。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检验,彰显出其较高程度的科学性,并且逐渐形成了以“情”为核心、以“字正腔圆”为审美方向、以“气息”为歌唱动力的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至今仍被作为我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理论,经过千百年的艺术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继承性,是指导我国民族歌唱艺术发展和民族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和教科书。
二、坚持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方向
文化是支撑社会体系运行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它包括构建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内涵所具备的能力,以及在构建这些内涵过程中所形成的经验、知识和习惯。近些年来,作为音乐文化的表现方式,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发展方向问题一直被我国学术界广泛讨论,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发展。想要进一步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必须从多角度来进行考量,不仅要从历史方面,还要结合现实的需求来审视,给予中国民族声乐文化明确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才可以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明确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发展方向,是中国民族声乐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在把握我国民族声乐文化发展方向方面,主要应该坚持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依托
数千年来,悠久而广博的华夏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丰富多样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为我国民族声乐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所以,当今,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中国古典声乐理论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前人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去伪存真,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养在继承前人宝贵音乐财富的基础上得以健康发展。了解、掌握中华文化是提高和推进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水平的前提与基础。
(二)坚持以民族声乐的个性为核心
民族声乐的个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广大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取向等汇聚而成的民族声乐的欣赏习惯,它凝聚了华夏儿女对于中国民族声乐独特的理解方式和欣赏角度,是引领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三)坚持民族声乐表现形态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从单一的经济模式逐渐向市场经济发展,文化市场也在各个发展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得到了进一步繁荣,促使各种声乐演唱方法、表演形式以及声乐作品的种类和写作手法有了较大程度的扩展和延生,尤其是西方音乐的输入以及“原生态”地域民族元素的发掘更增加了人们各自的审美选择。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理念超脱了原有的狭隘体系,开始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审美趣味目标。这就需要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方面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改变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把独唱培养与独唱和多声部培养结合;把单一方法演唱培养与多种方法演唱兼容;把一人表演与多人或组合表演相结合等等,依据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充分挖掘和谐兼容、形式丰富灵活的声乐演唱形式。
三、坚持传统性与融合性的协调发展
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影响,我国民族声乐自身的多样性特点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多种审美的需求促使我国民族声乐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一)我国民族声乐自身的多元化特点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种类繁多。各地域人民、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审美取向等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标准,从而使得一定的民族声乐形式或表演形式在一些地区或民族区域内非常的受欢迎。这就需要我们在民族声乐艺术人才培养上,注意立足地方民族声乐的文化特点,挖掘当地各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表演形式等,培养出具有一定地域和民族特点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
(二)融合推动中国民族声乐及人才培养的发展
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和”即“和谐”, 这一思想最早见于《国语·郑语》,堪称中华文化的精神标志。人类文化从碰撞、争议到交流、融合,是一个必然而又漫长的过程,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中国民族唱法借鉴西洋唱法的科学性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民族唱法对西洋唱法的借鉴和吸收本身就是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去其糟柏、取其精华,用“和谐兼容”的积极态度促使我国民族声乐得以更好的发展。我国声乐教育起步比西方要晚,因此,在声乐教育上西方国家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吸取精华、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声乐演唱水平、能力、素质俱佳的艺术型人才,从而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
传统性与融合性,这既是先进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又可视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追求。既吸取了世界先进声乐文化的营养,又不会失去中华文化之本质。可以这样说,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的传统继承,融合西洋声乐文化的精华提纯,且在中西声乐文化中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使中华声乐文化永葆青春。
四、坚持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在未来的发展必然是多元式发展。这既符合事物发展的多样性规律,从中国“和”的传统美学思想,中国民族声乐和谐共处,多元分流,共同发展的实际出发,更是从我国广大观众的实际需要出发。
(一)继续坚持教学与艺术实践的紧密结合
声乐教学与艺术实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关系。艺术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和掌控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所以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课堂上专业技巧和方法的授予,而且也需要学习者课后参与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让课堂上的学习在舞台上得以延伸,达到技术学习与实践锻炼相互促进的目的。
(二)继承和发掘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民歌是当前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鲜明特点之一,新时期、新形势下提高和推进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水平,仍然要建立在继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探索和发掘我国传统民歌艺术的文化元素,尤其是注意学习和研究其音乐艺术特点与演唱技能技巧等,这对于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民族声乐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寻找和聘请原生态歌手作为教学导师,开设具有民族声乐风格特色、演唱技术的教学科目,这样不仅可以完善和充实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而且还能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力度。
(三)完善我国民族声乐声部体系及加强声部作品的创作
美声唱法的声部划分体系,在全世界声乐领域中是最完善的。它将人声色彩的丰富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对于西洋歌剧舞台上完美的人物形象刻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来说,似乎只是对于男高音和女高音作品及歌唱家比较熟悉,其他声部的作品和演唱者则非常陌生。
所以说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应该进一步完善其声部体系划分,积极创作适合各个声部特点的作品,这样既符合不同声部音色特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审美多角度欣赏的需要,而且会极大的促进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对于人物角色的刻画和人物性格的描写会更加的细腻和完善,为我国民族歌剧创作向精品化、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华夏文明与文化的母体下繁衍发展至今,经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的继承演变最终走向了与世界声乐文化融合的道路。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形态变化的巨大影响。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和推进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料注译(上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4]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上册)[M].香港:香港友联出版社,1974.
[5] 钟琛.先秦两汉及魏晋南北朝音乐传播概论[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6] 王岩编.中西方音乐史知识点问答[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7] 管林.中国民族声乐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8]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1993.
[9]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0] 刘祯.戏曲与民俗文化论[J].戏曲研究,2006,(2).
[11] 戴峰.论民俗与戏曲的关联[J].湖北社会科学,2007,(3).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代高校民族声乐专业教学的归属性和延伸性研究”(31920150155)
*收稿日期:2015-10-19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2-01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