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珍,邹绍华
(1.湖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心态与发展对策
徐荣珍1,邹绍华2
(1.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咸宁437100;2.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摘要:宗教文化旅游掀起开发热潮,不同的宗教文化旅游者都有着自己的旅游动机,笔者试着分析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的心态,根据不同的心态提出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心态;发展对策;宗教特色;宗教生活体验馆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宗教政策的调整,全国各地兴起了宗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潮。旅游者是旅游业的主体,也是宗教文化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心态影响旅游者对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选择,了解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的心态,探讨旅游者前往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动机,这对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出不同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针对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心态探讨相关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策。
一、旅游者朝圣心态与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策
(一)朝圣心态
朝圣是指教徒朝拜圣地的宗教活动,也是有信仰的人完成心愿的一种方式。朝圣是一项具有重大的道德或灵性意义的旅程或探寻。通常,它是一个人前往自己信仰的圣地或其它重要地点的旅程。从旅游者心态的角度来分析,到宗教圣地朝圣的旅游者有以下几种:
一是虔诚信徒朝圣心态。许多宗教信徒认为特定地方有灵性,例如:创立者或圣人的“呼召”或灵性唤醒之地;他们与神性有联结之地;他们的诞生或去世地;施行或见证奇迹的地方;据称神生活或“居住”之地;任何被视为具有特殊灵性力量的场所。如伊斯兰教徒朝拜麦加,基督教徒朝拜耶路撒冷,佛教教徒朝拜菩提伽耶等。二是宗教学者修学心态。宗教修学旅游就是在旅游过程中学习宗教知识,寻求宗教真谛。旅游者为了学习宗教教义、获得宗教感悟专程到向往的宗教场所去拜师学艺。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近几年在白领、企业家中兴起了禅修之旅,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宗教旅游方式。现代“禅修”,通过禅修仪式,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追求解脱、自在与幸福,受众越来越多[1]。
(二)开发对策
1.重点保护和充分利用宗教信物。每个宗教场所都有自己的历史、特有的宗教文化、所特别供奉的神明、独特的宗教建筑等特色之处,这些都是吸引虔诚心态的宗教文化旅游者的吸引物或者宗教信物。宗教场所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一定要重点保护好这些宗教信物,充分利用好这些宗教信物,发挥这些宗教信物的吸引作用。如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海内外佛教信徒。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术蜚声中外,尤其是其中的太极拳和太极剑,吸引了众多道教徒前往修学,还有茅山的道乐也是其重点道教吸引物。
2.扩大朝圣旅游者活动场所。随着宗教文化旅游的热潮掀起,宗教文化旅游者急剧增加,朝圣信徒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大多数宗教场所相对来说内部空间较小,游客容纳量有限,满足不了急剧增加的宗教朝圣者的需求。各宗教场所应根据游客增加的比例和资金状况,尽可能的扩大朝圣旅游者的活动场所,让朝圣旅游者都有机会、有场地亲身体验寺庙、道观、教堂等宗教生活,增强朝圣旅游者对宗教气氛的感受,增加吸引力。
3.整治宗教场所内外环境。大多数宗教场所处在深山老林、环境优美之处,但也有些宗教场所处于闹市,如基督教教堂。应该清理宗教场所的内外在环境,外部环境应使其整洁、有序,从外观就给游客一种庄严、肃穆之感。纵使在闹市中,宗教场所也应从外观上保持其特有的神圣之感,让人心生敬畏之情。宗教场所内部环境更应该严格按照各自宗教建筑的基本要求建设,符合人们对圣地的心理要求,同时也要方便虔诚的宗教游客参观、游览、体验。
二、旅游者祈福还愿心态与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策
(一)祈福还愿心态
当今社会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民众有到宗教圣地祈福求安的习惯,还有在旅游途中参观名寺古刹,烧香拜佛也是普遍行为。
人们到宗教圣地祈福还愿的目的有祈福、求安、还愿和避祸等,可分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没有子女的祈求生儿育女,农民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学子祈求金榜提名。第二,祈求平安无事,避免天灾人祸。第三,祈求升官发财。有很多达官贵人结交宗教人士,就连被媒体称为妖道的四川某道长都有很多达官贵人相求,更何况那些高深的宗教人士,可想而知他们应该是门庭若市。
许多民营企业家和商人发达后常去宗教场所还愿,多为道观庙宇的修建出手阔绰。例如,湖北九宫山的道观瑞庆宫在重建时就得到了商人的捐资多达五六千万,云关古寺的修建也是在民间募捐一个多亿,其中大部分就是由民营企业家和商人捐赠的。
(二)开发对策
1.规范功德箱管理。中国道教协会新闻发言人孟至岭道长介绍,功德箱的历史很悠久,为了消灾祈福,信众到寺庙宫观里一方面供养菩萨、神灵;另一方面还要供养修行人。孟至岭道长说,“善款集中后不能随便乱放,功德箱就此产生。它为集体所有的特性一直延续到现在,主要用于僧尼道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慈善事业。如有剩余,就要对寺院、道观进行修补,甚至大修、扩建。”[2]然而,近年来有些宗教活动场所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从事非法宗教活动骗取钱财等。因此应该规范功德箱的日常管理和善款的收取、使用、监督等问题。北京广济寺功德箱的管理就值得借鉴,广济寺的功德箱管理非常严格,功德箱收入主要用于出家人的日常开支、寺院的修缮、慈善事业、经书印发等多个方面。每笔账务支出都要过“四道关”:方丈、管家、会计、出纳。这样能让乐善好施者知道其捐助得到很好的发挥,用到了该用之处。
2.树功德碑。记功载德或颂扬政绩的碑通称功德碑。功德碑的特点是内容具有典型性,形式具有个案性。对于碑主来说,是褒奖和颂扬,对于当时和后人则是楷模和榜样。 因为这种碑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碑石镌刻功德无量,这样对祈福还愿者来说不仅是激励,更是实在的回报。很多宗教场所在重修或扩建时,对捐助达一定数量者都树功德碑,以褒其行,彰其德,昭于后世。
3.建素食馆、养生馆。祈福还愿的信众非常虔诚,非常敬畏宗教神明。为了表达自己的敬重心态,去宗教场所前都会沐浴更衣,吃素食,但往往又因为长途奔波而风尘仆仆,宗教场所可以修建素食馆或者养生馆,让祈福还愿者以更好的形象来朝拜宗教神明。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宗教文化旅游者体验宗教场所的生活,在体验中感受与学习宗教文化。
三、游旅者心理调适心态与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策
(一)心理调适心态
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生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当今社会人们精神压力极大,生活的快速运转和工作的高度竞争使人们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身心俱乏。人们可借助宗教超人间的力量,把其作为一种心理调节剂,得到心理上的安全与慰藉。江泽民同志曾经也指出:“宗教通过对信教群众的心理慰藉,对稳定信教群众的情绪、调节信教群众的心理也有积极的作用。[3]
在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们遇到困境在多种方法不能解决时,往往会想到去宗教圣地求拜。求拜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理抚慰的过程,也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念。宗教不仅能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能调整人们的生理状态。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个经常受到精神折磨、心情苦闷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会下降,甚至会下降50%。这样的人最终得病率高,寿命短,死亡率当然也高;与此相反,心情愉快、心胸开阔的人,其生理上的免疫功能就会随之提高,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甚至本来身体有病的人,也会由于虔诚地笃信神明而减轻病痛。因此,我们说正是人性中内在的宗教精神和对神明崇敬的情感构成了宗教心理调节功能深刻的内在基础,并因而使宗教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得以发挥作用。[4]相对男性来说,女性对心理抚慰的需求更强烈,故在心理调节心态的宗教旅游者群体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
(二)开发对策
1.保持幽静的环境,避免过度商业化。部分宗教场所“重旅游,轻宗教”,打着宗教旅游开发项目的旗号,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破坏性开发。同时还过于追求商业利益,欺客宰客现象严重,失去了宗教场所本应有的庄严、肃穆、平和。“天下名山僧占多”,指出了宗教场所向来给人环境幽美、宁静、生态保护良好的印象,因此在宗教场所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实现游客的这种环境期望,不仅是指宗教场所的内部环境,其周边环境也要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良好的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调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聘请懂心理学的解签大师。宗教是人们避世的一种选择,心灵的一种慰藉,精神的一种寄托。例如,佛教心理学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着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众生认识心中的秘密,抛弃内心的贪、瞋、痴,防范心理疾病的产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5]信众们到宗教场所旅游,在其心情不好或遇困境时,往往喜欢抽签,希望神明能够指明方向与出路。而我们的签意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抽到不好的,其心情则更差,如何达到心理调节的目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有懂心理学的解签大师来为其答疑解惑,从宗教的教义方面阐释开来,让其心胸开阔。
3.建教徒生活体验馆,让以散心为目的的旅游者体验宗教生活,以获得心理慰藉。现在有很多人在生活遇到困境、学习和工作上遇到瓶颈期时选择到宗教场所体验教徒生活,希望找到慰藉、找到灵感,走出心灵的沼泽。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就曾几次到庙宇生活,每天茹素,过着凌晨三时半起床、晚上七时就寝的生活,最终走出创业困境。打坐、诵经、吃斋、普茶、听佛学讲座、参加传灯法会……这是有点另类的度假休闲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调节。但是大多宗教场所场地有限,教徒生活体验馆有待扩建或开建。
四、游旅者从众心态与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对策
(一)旅游者从众心态
从众心态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6]大部分旅游者的宗教文化旅游属于这种从众心态。一是很多旅游者随团旅游,在旅行社的安排下去体验宗教文化旅游。虽然有些旅游者不愿去,或者不信,但会被团友虔诚的心态感染。同时还可以体验各种宗教文化,何乐而不为。二是陪同身边的家人、朋友去,凑凑热闹。比如,父母去,子女为孝顺父母而陪同,有时仅仅是陪同,有时会受亲朋的感染,带着虔诚而去。宗教场所庄严肃穆,身处其中的人们,信与不信教,都不重要,但要有尊重的心态。还有很多青年人把宗教当作“社会时髦”来追求,佛教界就有很多“追僧族”。
(二)开发对策
1.保持特有的宗教特色。宗教文化旅游区遍地开发,但每个宗教场所都有其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和文化,每个宗教旅游景区都应深挖其特色。如全国佛教寺庙众多,就其罗汉出名的有武汉的归元寺的罗汉殿、峨眉山伏虎寺的罗汉堂和乐山乌尤古寺罗汉堂等。而其中武汉归元寺的数罗汉求签的风俗迎合人们从众的心态,深为游客喜欢,人们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能参与到其中。
2.尊重宗教文化旅游的游客。宗教场所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圣地,人们前往这些场所时也都是抱着虔诚的心理和敬重的心态,当然也希望能得到宗教场所的工作人员的尊重。宗教场所的相关人员的言行应该符合相应宗教教派的要求,认真系统学习自己教派的宗教知识,在举手投足中展现出宗教人士的气质与风度,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
3.增加体验性宗教活动,让旅游者参与其中,满足其心理需求。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增强互动性突出文化体验是关键。过去大多数宗教场所的宗教旅游产品,游客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上车睡觉,下车看庙”是宗教文化旅游的真实写照,游客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基本没有,很难满足宗教旅游者的旅游心态。要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必须改变这种局面,努力增加旅游者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例如可以让旅游者在寺庙“出家”几天,做几天宗教教徒,亲身体验宗教教徒的生活。或者单项体验,如“吃素”、“撞钟”、“念经”等活动,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
总之,各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应充分了解旅游者宗教文化旅游的心态,探讨旅游者前往宗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动机,并根据自身景区的特色和宗教文化内涵开发出不同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这对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客源市场,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丽娟,于健.我国宗教旅游的发展与隐忧[EB/OL].中国民族宗教网,2013-05-06.
[2]崔清新.国家宗教局邀请媒体参观寺观功德箱管理正规流程[EB/OL].新华网,2015-04-02.
[3]高永久.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3,(4):5~8.
[4]罗映光.试论宗教心理调节功能的现代社会价值[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53~55.
[5]释衍空.佛学、心理学与个人成长[J]. 法音,2001,(12):12~13.
[6]宋官东.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J]. 心理科学,1997,(20):88~90.
[7]田云刚,张元洁,王蕊.农民宗教文化心态的结构与调适[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9.
[8]郑慧,薛恒.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宗教心理调适功能及其正面引导[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3,(4):40~45.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咸宁宗教文化旅游研究”( EW201302)
*收稿日期:2015-12-06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2-00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