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慧
(温泉中学,湖北 咸宁 437100)
阅读在多元化对话中展开
丁慧
(温泉中学,湖北咸宁4371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时代性、个性化等特性。所以,在我们教学文本时,既要对时代背景有深入了解,又应零距离地与文本进行多元化对话。既要培养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来感悟文本的兴趣,又要学生养成带着疑问融入作者创设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情节,领悟作者抒发的情感的习惯。只有这样,我们学生才能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之有趣,学之有源。
一、与时代对话是解读文章内涵的基石
学习文学作品,就应把作者和写作时代特点作为切入点。所谓“知时论事”、“知人论世”说的就是这意思。故教学前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走近作者,认识、评价时代特征,让他们在此基础上学习文本,解析作者的创作目的。这是深入解读文章内涵的基石。
在教学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典范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八下)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或阅读书籍等途径了解当时杜甫(761年)写作此诗的背景。学生积极整合资料,在课堂踊跃交流沟通,知道并熟悉杜甫一生都不得志,只做过类似左拾遗等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抛官弃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逃到成都,在亲友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浣花草堂”。在当年八月一天傍晚,狂风肆虐、暴雨倾注,将诗人栖身之所撕扯破破烂烂时所写。有了这些背景知识的了解与铺垫,学生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名句时,自然能深切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知道作者推己及人,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希望天下百姓人人得以安居的崇高理想 。
这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古诗词、鲁迅小说、郭沫若诗歌等都要建立在理解时代历史的基础上来解读文本,树立“历史在场意识”,走近作者,对话时代。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学生既能深入感悟作者的思想精髓,又能明白文学经典所折射的时代的背景。这样在自己写作中也能试图体现时代主题。
二、与文本对话是解读文本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讲学阅读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展示语文素养的主要平台,又是文章内容的精彩再现,更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阶梯。这时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些互动对话呢?
首先,教师课前解读文本要稳、准、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是先“翻来覆去地诵读、默想,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当学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小到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篇章结构、文章的立意,当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才敢走进语文的课堂。”教师对文本有了透彻的分析,自然会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走进文本,品味特色的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领悟文本的主旨,拓展文本的深度。其次,让学生熟读文本,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展示他们个性化的思维,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认识和阅读体验与课文的人物交流,了解文本人物的性格特点,探求文章的主旨;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就有了思想依托,自然能在生生思辨对话中感受阅读思想的个性差异,这样多元化地解读文本内涵,达到较深入理解文本主题的目的。然后教师再借助文本与学生交流,指导“对话”, 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丰富人物的情感,交融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学《端午的鸭蛋》(人教版八下)一文时, 学生知道了汪曾祺以高邮鸭蛋为载体,通过质朴幽默充满自豪的语言抒发深厚的故乡情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你是记者,你最想对“我”采访什么内容?你是作者,怎样应答记者提问?通过课堂话题展示,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丰富了学生情感,提升了学习语文的品味。这种设计让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氛围更活跃,对文本有更多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解读。这种内省思维转换外化活动为提高认识文本人物形象,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提供了必要的契机,课堂也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界。
再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人教版七下)末段研读主旨详细过程为例:
师:同学们纵观全文,读了这自然段,你最想说什么?
生1:对自己说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应该灰心丧气,要乐观积极地面对 。因为我学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就是把大的困难分解成若干个小困难,减小难度 。
生2:文章说“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我所要抵达的地方。”这句话我印象深刻,作者回忆小时候爬崖由害怕极度恐惧到最后在父亲指引下成功爬下悬崖给我的启示是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总结经验,我对自己说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并要有勇气去行动。
生3:我对大家说,我们只要能学会总结生活中的经验,积少成多,就能成为一个智者!
当我们有了这种解决困难的机智和勇气,就会发现自己走的路比别人走的路更长更宽。
生4:我感觉对文中作者的“惊奇而自豪”印象深刻,就拿学习来说,当我遇到难解的问题,首先静心考虑,实在不会请教同学,与同学讨论,当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我对自己说,努力就有收获。
生5:我就前个同学的内容做个补充,我想说,就是“惊奇”一词,其实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当我们掌握解决困难的方法,努力去做,会惊异地发现我们是最了不起的!
总之,语文课堂处处皆对话,只要师生充分熟悉、理解、读透、延伸文本,融入并拓展笔者书写的世界,就能达到更高的阅读水平。因为读者与作者思维进入深层次的对话,思想与之浸染交融升华,自然会碰撞出睿智的思想火花。
收稿日期:2015-11-12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1-01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