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的进路

2016-03-07 09:11
关键词:系统化学段建构

吴 林 龙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的进路

吴 林 龙

(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存在一些发展困境。破解这些困境必须坚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取向、贯彻以人为本、提高实际效果和落实系统培养。推进科学取向必须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深入认识和研究学生,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进行研究。提高实际效果,就要以实效评价研究为重心来深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落实系统培养,就要建构要素横向衔接、学段纵向贯通的系统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效;系统培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现阶段,有作为实践活动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作为研究领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还没有从整体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行审视。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要推进科学取向,贯彻以人为本,加强实效建设和落实系统培养。

一、推进科学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命题。命题的提出推动了人们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讨论,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和专业在高校创设提供了舆论前提,也直接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本义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着内在的规律性,必须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必须加大这种规律的研究,必须遵循和利用这种规律。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科学了吗?即把握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了吗?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引起争论。但在科学化进程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成为科学,必须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成为科学,必须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前者而言,目前并没有理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没有彰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地位。虽然我们在高校创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专业,但是我们往往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混淆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导致二者边界混淆取代、论域杂糅不分。例如,有的教材虽然名其曰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但却是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立论根据。我们也没有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区分开,往往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至少还包括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目前即使有人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但也鲜有从整体上打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系统的整体研究。其中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人们多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正在求学的人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目前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小学称为品德培养,在初中称为思想品德教育,在高中和大学才有思想政治课,有时在大中小学也称为德育,但是这不否认,把这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要求系统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在总体上可以统称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14小学阶段的品德习惯培养,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才出现的思想政治课,一定意义上都可以看做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学段的表现形式,因而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打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系统的科学探究。

在科学化进程中除了没有科学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人们还热衷于抽象的书斋思辨,热衷于寻求抽象的普遍道理,热衷于其他学科概念或原理在研究中的套用或借用。“一种不好的倾向是,不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从历史与现实的大量现象中去提炼重要的论题,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体系中直接地把问题套过来,带上‘个思想政治教育’帽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的基本论题。”[2]10这不仅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虚假繁荣,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投机务虚的形象。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抽象讨论就限制了人们对教育者职业素养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深入研究。其实,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认识、发现和利用自己的规律,就必须充分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必须采取实证、问卷、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才能抓住真问题,才能发现真道理,才能形成真科学。周详的占有材料、丰富的调查研究、透彻的概念提炼、严谨的理论建构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科学的阶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过3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于研究方法的传统主观思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没有形成多少真正有影响且推动实践发展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成为科学,要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尊重的科学,当前就必须克服那种抽象空洞思辨的方法论偏向,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狭义科学方法所涵括的问卷调查、交流访谈等实证方法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

因此,不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科学,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角度看,我们都需要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从整体上揭示贯通国民教育诸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学段样态、学段分工、学段重心和学段规律等)。而这种取向在当前就是要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视域上看,不仅应该研究高校学生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研究基础教育或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打通大中小学诸学段从整体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甚至在条件成熟下创建专门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

二、贯彻以人为本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除了坚持科学取向,还要贯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的治国理念,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是学生的实质和要求。同时,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规模最集中的对象,不论是数量上,还是构成上,还没有哪一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与学生的规模集中性相比。学生是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个体从进入小学到大学的整个过程,不论是从经历的时段看,还是从接受的内容看,都是最系统的,也是最正规的。学生还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可塑性,个体在求学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也会经历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和人生发展的奠基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学术研究要以学生为本。然而,目前在如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上人们做的并不够,人们并没有踏踏实实地把这种理念原则贯彻到理论研究和现实行动中。对于以人为本的理念,观念倡导的多,实际行动做的少。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就要关心、尊重、理解和培养学生。而关心、尊重、理解和培养学生,最为根本的就是认识和研究学生。

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学生的研究:从方法上看,点位研究多,系统研究少;重复研究的多,创新研究的少;思辨研究的多,实证研究的少;从内容上看,关注身心特点的多,关注心理问题的多,而关注行为特点、品德问题的少,而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主导需要、行为特点和典型问题等进行发展性、阶段性和规律性的过程研究几乎为空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是一个发挥人、调整人、引领人的过程,也是一个满足社会、作用社会、推进社会的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3]162因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这就需要充分地认识和研究学生,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发展引导到国家和人民需要的轨道。只有认识了学生,把握了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尊重、理解和培养学生。学生处在成长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他们在不同的年级和学段有不同发展内容和行为特点,也面临存在不同的发展困惑和品德问题。所以,认识和研究学生,就要把握学生在不同年级和学段的发展内容,包括要把握学生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内容;同时,也要把握学生在不同年级和年段的行为特点,以及面临与存在的困惑和品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地认识学生,才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进而才能清晰地把握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落实以人为本,就必须深入认识和研究学生,就必须加强关于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研究。不去研究学生,不去系统地研究学生,落实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

三、加强实效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教育内容被教育对象认同接受并外化行为的状况。这种效果是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教育实践主体的责任和目的。国家和社会作为教育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自然希望教育实践能够具有实际效果。教育实践者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传授者,有责任把教育内容转换成为教育对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同时教育实践者作为有理性的人也不想徒劳,也希望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够带来实际效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追求实效从深层看,还在于教育对象很大程度都是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这些人往往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敏感期,是成长发展问题的多发期,也是教育引导塑造的最佳期。如果对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人开展教育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不仅会加大后续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同时由于引导缺失或失误而对教育对象成长发展的消极影响将具有无法弥补性。高明的庄稼人总是把水浇在植物生长最需要的时候。印度狼孩、中国东北猪孩的例子就证明错过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就很难获得正常发展。因此,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须关注和切实加强实效建设。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应该也必须加强实效建设,那么到底该如何追求实效?人们就如何提高实效进行了广泛讨论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人主张斟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呈现方式,有人主张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也有人主张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还有人主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这些主张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除此之外,大家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必须关注实效的评价问题。当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被重视,而实效的评价被忽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的成果多半都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主观描述,对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思路、对策进行研究。目前,还没有一个对实效的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追求实效的实践活动,客观上需要建立实效测评标准来测量这个实际效果。虽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热议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建立和发展了讲究效益的市场经济有关,也与人们思想道德问题不断层出有关,还与学生在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中的地位有关,更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本身的“弱化”“走过场”“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客观、科学、可操作性的实效的评价标准,人们对实效的讨论就是对主观任意的讨论,就是难以让人信服的讨论,就是不负责任的讨论。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实效的随意评判甚至出现了以此来否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2012年12月16日由凤凰网与凤凰卫视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凤凰财经峰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改革做对了什么》的主题演讲中认为“所谓的思想教育,应该转为文化教育,爱国这回事是不能够勉强的。现在给他们的政治教育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你教他们苏东坡的诗有什么不妥,学学王羲之有什么不妥,一个人有文化,应对起来可以谈几句中国的文化。”我们要想有力的回应这种言论,就必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考评,必须通过考评出实效的实实在在的结果来证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果的。如果我们能科学考评实效并呈现出实效,那么就不会有人质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务虚不务实”,或者就不会有人提出“取消政治课”,或者提出根本没有必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有了实效评价标准,也能把握实效的现实状况,为追求实效提供针对性策略。因而,实效评价研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或提高实效的过程中更显紧迫,也更具有根本性和前提性。所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研究应以实效评价研究为重心来深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建设。

四、落实系统培养

落实系统培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有机衔接”。从现实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在不同学段重复、脱节、倒置等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理论研究看,目前尽管有很多人谈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但很少有人打通大中小学并连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要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本身的系统把握;二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系统建构。这里最为主要的是到底采取怎样的理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的,但对要素系统把握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却体现着不同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理路,也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应该遵循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内容——教育队伍主体——教育方法途径——教育实效评价的理路。

首先,教育对象的系统化把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的原点。没有教育对象或没有以教育对象为起点的系统化把握,就是没有根基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不可能真正实现系统化。教育对象的系统把握的意蕴是指:一方面要对教育对象即学生成长发展进行系统把握;另一方面要以教育对象的系统把握为起点去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关于教育对象本身的系统把握,就要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全面的研究;就要对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进行动态的研究;就要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年级、学段差异进行具体的研究;就要系统地呈现特定学段或年级学生通常具有的发展水平、成长需要、行为特点以及经常面临和存在各种问题。在深入系统把握国民教育诸学段学生成长发展基础上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才是有的放矢的系统化。

其次,对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进行系统化把握,以及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化建构。一是要系统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出的要求。二是要在系统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对象的系统化把握对教育的目标进行系统化建构。这里的系统化建构既要基于对教育对象和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出教育的总体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段特点建构出有序列分层次的目标领域和学段目标。三是实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即内容成分构成和存在形式的系统化。内容成分构成的系统化就是在对教育对象系统把握、社会和国家的要求系统把握、教育目标系统把握基础上,合理地建构涵容社会要求、国家意志、对象的需要和实际问题的内容体系;内容存在形式的系统化就是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及其二者系统整合。

再次,教育队伍的系统建设。一是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内容的客观要求,对教育队伍主体的素质构成进行系统建构(应该具备哪些道德素质、哪些知识素质、哪些能力素质),同时还要根据教育队伍的总体专业素质对教育队伍主体素质的学段要求进行系统建构。二是对不同教育队伍主体的力量进行协同建构。对不同部门及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不同队伍的职能分工以及协同机制进行协同建构;同时,也要对教育队伍与其他学段(高中或初中或小学)、其他领域(家庭、社区、企业)的教育队伍的交流沟通机制进行规约。

又次,教育方法途径的系统化。一是要在系统把握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队伍的基础上建构出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方法体系(总体方法、学段方法等);二是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系统化。教育途径是对教育方法的落实,不同的教育方法需要不同的教育途径,同样的教育途径也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可以根据教育方法的运用去建构不同的教育途径组合,同时也可在建构教育途径的过程中实现教育方法的集合。三是对教育途径进行体系建构。系统建构能够针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层次的教育途径体系以及不同教育途径间的协调配合。

最后,教育实效评价的系统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最终追求的是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要求的接受认同和践行状况。教育实效评价的系统化要基于教育对象的系统把握和教育内容要求的接受认同状况对不同学段的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并据此建构蕴含不同学段的教育实效评价标准体系,为不同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具操作性的实效评价尺度。

总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应是要素横向贯通,学段纵向衔接,总体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一种图景。这种系统化的起点是对教育对象的系统把握,然后在系统把握教育对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社会的现实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随后加强教育方法和途径的系统建设和教育队伍职能素养的系统建构,最后建构教育实效评价标准体系。这种系统化与以往的理解有所不同。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往往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往往不包括教育对象和教育队伍的系统化,往往只是局限于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的系统化。如詹万生的《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虽然在学段上涉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但每个学段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由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构成,有过度模式化诠释化的倾向,同时缺失对诸学段的教育对象(学生)发展内容和教育队伍(教师)素质要求进行系统建构[4]1-5。同时,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往往把国家和社会要求作为系统化的起点,而不是在把握教育对象的基础上系统把握国家和社会要求,就导致教育目标、方法乃至途径偏离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和需要。当然,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的客观要求,这里只是提供了系统化研究的思路,至于如何整体建构立体多维动态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需要深入研究。

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全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不论是从推进科学取向,还是贯彻以人为本,抑或提高实效的角度,乃至现实需要,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最为根本的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形成匹配性、针对性、层次性、衔接性强的贯通国民教育诸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对处于动态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学生进行系统培养。

[1] 吴林龙,王立仁.论作为学科建设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10).

[2]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中哲学思维的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3] 孙瑛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维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

[4] 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何宏俭]

In-depth Study of Access to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Education

WU Lin-long

(School of Marxism,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ere exist some developing plights in the current in-depth study of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a must to adhere to the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oriented science,to implement the people-centered idea,to improve the substantial effect,and to put systematic cultivation in place. Science-oriented acceleration must be scientifically got hol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also a necessity to apply scientific methods to deepen the research into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f the people-centered idea is implemented,one has to further know and look at students and their growing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substantial effect assessment is the focus on deeply enhanc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ctual effects. Only if one constructs the elements of transverse connection and of longitudinal penetrating leaning stage based upon practically systematized student’s ideologically political systems,can systematical cultivation be put in plac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People Oriented;Substantial Effects;Systematic Cultivation

2016-03-1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01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重点项目(14AKS019)。

吴林龙(1985-),男,山东兰陵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法学博士。

G41

A

1001-6201(2016)06-0214-05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6.06.037

猜你喜欢
系统化学段建构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