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沽湖镇达巴文化存活现状调查及建议

2016-03-07 01:16李四玉
大理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摩梭摩梭人喇嘛

李四玉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云南丽江 674100)

四川省泸沽湖镇达巴文化存活现状调查及建议

李四玉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云南丽江674100)

达巴文化是摩梭人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保存于达巴教而得名,达巴文化活态留存的主要表现是有一定数量的达巴教祭司常态地进行宗教活动。四川泸沽湖镇摩梭人全民信仰达巴教和苯教,两种宗教和谐共融,当地达巴的传统祭祀仪式主要分为拜神与驱魔两类。现今面临达巴文化日益弱化,达巴文化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需要加强达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摩梭人;泸沽湖镇;达巴文化;建议

[DOI]10.3969/j.issn.2096-2266.2016.07.004

一、泸沽湖镇概况

四川省泸沽湖镇位于泸沽湖畔,东经100°50′~100°55′,北纬27°41′~27°45′,西南方与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接壤,东北方与盐源县盖租乡、前所乡毗邻,全镇幅员面积283平方千米,属高山地貌,地势呈北高南低的高山盆地,土壤以红棕壤为主,最低海拔2 668米,最高海拔3 300米,平均海拔2 944米。全镇辖木垮、多舍、匹夫、海门、博树、山南、直普、舍垮8个行政村,90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12 861人,汉族2 221人,蒙古、彝族、纳西、藏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0 640人。全镇有17个摩梭自然村落,摩梭人5 640人,占总人口的43.9%。农业主产玉米、杂粮、马铃薯,双边白瓜子出口创汇。畜牧业以牛、马、羊、猪、家禽为主。2014年泸沽湖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 500元。泸沽湖自然景观优美,尤其因摩梭文化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该地区的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走婚”习俗和母系大家庭的家庭形态。2014年,泸沽湖四川片区共接待中外游客53.11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 506.85万元,创旅游收入3.99亿元。川滇泸沽湖两边的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民族识别中仅因一湖之隔就被划分为两种民族。如自称为“纳日”的摩梭人,在云南境内的定为纳西族的分支摩梭人,在四川境内的划为蒙古族(尽管身份证上写的蒙古族,但当地人更愿意自称纳日或摩梭);古称为“西番”的民族,在云南境内的定为普米族,在四川境内的划为藏族。

二、泸沽湖镇达巴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

民族文化留存的主要方式有语言传承和文字流传两类。达巴文化活态留存的主要表现是有一定数量的达巴教祭司常态地进行宗教活动。摩梭人有语言无文字,达巴文化是摩梭人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保存于达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达巴口诵经、达巴法器、达巴舞蹈、达巴音乐和各种祭仪等。达巴教有达巴与比扎两类祭司,其传承以丰富且系统的口诵经的形式口传心记,代代相传。达巴文化里规定有血缘达巴世系的后代才能成为达巴,如祖上没有达巴世系,没有世代传承的法器,即便学了达巴文化也只能成为比扎。比扎地位较低,不能主持重大仪式,常常与喇嘛合作主持,充当喇嘛的助手。泸沽湖镇达巴的传统祭祀仪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拜神,即布达巴;二是驱魔,即第达巴。主要做占卜仪式的盘达巴早已失传。泸沽湖镇的摩梭人全民信仰达巴教和苯教,目前全镇有2名达巴(瓦补松弄、瓦补达挖),13名比扎(阿年格翁基、含尔格库、阿各松诺、阿吾此若、阿阿龙布、徐甲初扎石、爪虚格库、日太乌寄才、如高牙库、杨二车、西甲鲁若、杨扎石、迪这比玛)。瓦补松弄、瓦补达挖、阿年格翁基、含尔格库、阿各松诺5人于2014年起被评定为四川省达巴文化传承人,每人每年享有1万元的文化补贴。文化传承归根到底是传承人的传承〔1〕,笔者在2015年10月田野调查期间一一拜访了泸沽湖镇的15位传承人。

据了解,沪沽湖镇瓦补、拉科、瓦都3个家族祖传有达巴世系,但文革期间瓦都和拉科家族的达巴已失传,现在仅有瓦补家族才有达巴。瓦补松弄是全镇唯一一位举行过加威灵仪式的达巴,威灵是达巴法力的象征,通过祈求神祇和达巴祖师的威力附体方式正式成为一名有法力的达巴,做仪式时镇鬼降魔具有神力而更加自信。从15位传承人的年龄结构看,70岁以上的有5人(73岁的如高牙库、77岁的杨二车、81岁的西甲鲁若、82岁的杨扎石、91岁的迪这比玛),50岁至60岁之间的有3人(51岁的日太乌寄才、52岁的阿各松诺、53岁的爪虚格库),40岁至50岁之间的5人(42岁的阿年格翁基、46岁的瓦补达挖、47岁的瓦补松弄、48岁的阿吾此若、48岁的含尔格库),年轻的比扎只有2人(28岁的阿阿龙布和32岁的徐甲初扎石)。而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毕业的仅有阿阿龙布1人,其他为小学文化程度或文盲,目前传承者的主体为40多岁的这5人。他们认为泸沽湖旅游开发前后人们的信仰程度变化不大,但愿意学达巴文化的人日益减少。解放前后家境贫困的小孩学喇嘛或比扎是因为帮人做仪式可以获得食物或其他报酬,而年轻的两位比扎学达巴文化的初衷是遵从家人的意愿。现在年轻人去外地读书、打工赚钱,认为当比扎收入低,去别人家里诵经做仪式不体面。达巴文化传承的窘境是年轻人不愿学,年纪大的想学很难,记忆力差的学不会。旅游业发达的洛洼村31户全是摩梭人,自2001年开始发展旅游后做仪式的家庭逐渐减少,有的比扎认为随着社会发展也许学了达巴文化以后村里不再需要达巴做仪式,或许未来只有喇嘛为摩梭人做仪式了。泸沽湖镇的这5位高水平的传承人去世以后,如果他们的徒弟不能胜任,也许再过2代达巴文化会消失,像长柏乡曾有几个著名的大达巴,现在那里没有达巴也没有达巴文化了。

三、泸沽湖镇现行的主要达巴教仪式

(一)儿童祛病仪式

此仪式由达巴在院子里独立主持。举行该仪式的原因是达巴教认为儿童看了不该看的会生病,如看到夯土砌墙后儿童的魂魄会被泥土压住,做此仪式招魂。达巴需要捏制许多手持劳动工具的人形面偶,如拿锄头的,拿十字锹的,犁地的,舂墙的,拿簸箕的以及挖泥的人形面偶,还要做一个青蛙面偶,12个面偶灯,三角形木板模型,9根细树枝,用柴做一个楼梯模型,白纸剪12面旗子插在木板上,并准备鸡蛋、水果、糖等祭品。祭品准备完毕,达巴首先烟熏除秽,然后开始诵念点灯的经文,之后烧香,念开坛经、烧香经、送向东方面偶的经文、送水井神的经文、送喇嘛的经文、送面偶的经文,之后在生病的儿童上放一放年亩面偶,再念送年亩面偶的经文,让生病的儿童点面偶灯,达巴把鸡蛋、水果、糖等放在盘子里,到院子里念招魂经喊魂,然后将簸箕里的所有面偶送出,最后送一碗饭给残疾者。

(二)成人祛病仪式

家人生病请喇嘛占卜后需要请达巴去山上独立主持此仪式。达巴需要做一个3层的卡夸模型,此模型上层代表月亮,中层代表太阳,下层代表土地。达巴做模型时先用木头做4个角,用一根长草将4角围起来,每个角上插3根小木棒,之后把12支小木棒用竹子编起来,插上柏香,缠上白、红、黄3根麻线,上面用鸡毛、红布、白布等装饰,捆成一个兜兜的形状,模型里左右各放3个面偶和12生肖的面偶,将病人穿过的衣服套在模型上。之后达巴开始烟熏除秽,诵念除秽经文、烧香经文、点灯经文、开坛经、送向东方面偶的经文、松干烧香经、送水井神的经文、送喇嘛的经文、退口舌是非的经文等,在病人身上滚鸡蛋,最后按病人的属相和男女占卜方位(男子从左占卜、女子从右占卜)念诵驱鬼经文,将卡夸模型送出去。

(三)为婴儿请树保仪式

此仪式由达巴独立主持。孕妇怀孕后期,家人摘几片果树叶子(如糖梨、花红、梨子等)请卜师占卜,占卜的结果是达巴要为婴儿请树保,并在家里某棵果树下举行一个驱鬼仪式。如家附近没有果树也可到附近山坡上有果树的地方做仪式。达巴首先做一个3层的卡夸模型,里面放的面偶和成人祛病仪式的不同,卡夸模型的上层和中层左右各放3个多玛面偶,3个本机面偶,金木水火土和吉祥八宝的面偶,下层放口含蛇的大鹏神鸟面偶。再制作一个立格人形面偶放在木板上,放在卡夸模型前,立格面偶据说代表专门害婴儿的鬼。然后在盘子里放一件孕妇未穿过的金边衣服,衣服上放手镯、戒指、梳子、镰刀、几颗珠子,小水瓢,一根织布木棒。达巴把立格面偶放在小水瓢里,交给孕妇用右手拿着,又拿一把镰刀交到孕妇左手里,达巴念诵经文,孕妇在他的指导下挥动镰刀,把立格面偶砍碎。达巴用筷子把砍碎的立格放在卡夸模型里,最后念诵祈福的经文将其送出去。

(四)喝喜酒仪式

摩梭人举行婚礼前一个月其家人要煮一罐苏里玛酒密封好,婚礼当日要请几个喇嘛和一位达巴主持仪式。婚礼当天早晨要用红布将新摘的青松树枝环绕祖母屋的男柱,并在男柱上方挂上新鲜牛腿和喜字的挂饰,男柱前放一张长方形小矮桌,将装苏里玛酒的背篓放在小桌子上,并用摩梭男孩的新腰带将背篓绕三圈拴在男柱上,背篓上插满青松枝,酒坛上放满青松枝、柏香,女柱上方挂一个带猪尾的新鲜猪后腿。早晨6点半左右仪式开始。首先由两个男子吹大海螺,然后达巴开始诵念除秽经文,烧香经文,念的时候用拴着红布条的竹竿往背篓里戳,并在旁边燃起一堆松枝,以放出青烟。事毕,达巴将竹竿插在酒坛里。新郎的家人准备敬神的祭品:一个圆盘里,用糯米捏出一个山峰状的米堆,并在上面插上5双红色的筷子,周围放2只整鸡、几根香肠、一块猪膘肉和若干个鸡蛋。然后坐在上火铺的喇嘛念诵经文,将2根金色的哈达打成结拴在一起,达巴念经的同时分别给下火塘和上火塘的菩萨敬酒、敬猪膘肉。敬神完毕,新郎和新娘来到喇嘛前跪下,喇嘛分别将经文轻轻放在新郎新娘的头上,念诵祝福经文,在他们头上抹上酥油,给新郎和新娘戴上事先拴好的哈达,并给外族的新娘取一个摩梭名字,这样新娘就真正成为这个摩梭家庭的一员了。新郎和新娘还要跪拜长辈、火神和经堂。之后,大家要品尝经达巴诵经后开封的苏里玛酒和敬完菩萨的食物,早晨的仪式结束。中午新郎家宴请客人结束后,达巴要在院子里行喊财神仪式。在喝喜酒仪式时达巴主要在烧香、开酒和喊财神时诵经,其他时间都是喇嘛念经。

(五)关死门仪式

摩梭人的葬礼需要达巴和喇嘛一起合作主持,关死门仪式通常在死者送葬前一天下午由达巴独立完成。达巴准备两个圆簸箕,一个簸箕里铺上玉米粒,另一个簸箕里铺上荞爆花,捏制大小不同形状的面偶抹上酥油,放上抹了酥油的达巴法器都鲁。准备长方形的4块小木板,一些削成细条的柏香木,用2块蓝布各包2个长形面偶代表死者。达巴坐在火塘左方念经,撒糌粑面,念开路经文、驱鬼经文等,然后从家里出发。村里的年轻男子在一个簸箕里放上熟米饭,煮熟切片的猪膘肉,切片的鲜猪肉,面油条,一个瓷碗里放半碗熟米饭和一条腊肉,带一篮柴火和杜鹃枝松枝等,跟随达巴从家里出发。在看到坟山的地方布置道场,年轻男子将柴砍成细条形。达巴用细柴搭建死者的房屋,如死者是女性,搭7层有7间的房屋,如死者是男性,则搭9层有9间的房屋。每间房屋里立放一根细柴,小面偶,荞爆花,第一间房屋上放面油条,中间一间房屋上放一碗米饭和腊肉,上方放红蓝布条。房屋模型旁用泥土块压住红白蓝三色布条。达巴在4块木板上分别放上各种小面偶,并撒上玉米粒和荞爆花。放玉米粒的簸箕中间放都鲁,旁边立上多个小面偶,然后达巴开始摇动板铃,诵关死门仪式的经文,一男子根据诵经内容一一将4块放有面偶的木板放在东南西北不同位置的山坡上。其他几名男子烧柴烧水,烧鲜肉片,将几块烧熟的肉片放在房屋模型上方的碗里,达巴继续诵念经文,一名男子将面偶、糌粑面、玉米粒放在松枝和杜鹃枝上,点燃两堆除秽枝,然后将装熟饭的簸箕倒扣在房屋模型上,放上彩色布条,放上点燃的柴和炭,房屋模型被烧毁。男子点燃一把红色香炷,以3支为一组分插在房屋模型周围。仪式结束,达巴将祭祀的物品收好,其他人整理东西,大家一同回家。

(六)成丁礼

摩梭孩子到虚岁13岁时,家人依俗要请达巴和喇嘛为之行成丁礼,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早晨6点左右鸡鸣开始举行。摩梭人祖母屋里主要有两根立柱:右边的柱子称为女柱,母柱;左边的柱子称为男柱,公柱。举行成丁礼那天,喇嘛坐在火塘正北方,达巴坐在火塘东方,男孩站在男柱附近,踩在猪膘肉上,由与男孩属相合的男子为其穿上新上衣和长裤,扎上腰带,佩上腰刀。女孩站在女柱附近,踩在一袋大米上,由与女孩属相合的女子为其穿上金边衣、百褶裙,系上绣有花卉图案的腰带,为其盘缠发辫,配上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穿毕,男孩和女孩先去经堂磕头,然后给神龛磕头,给灶神磕头,给喇嘛和达巴磕头。由于泸沽湖镇达巴少,正月初一清晨达巴必须去每个需要举行成丁礼的摩梭家庭做仪式,达巴要念除秽、烧香、喝喜酒的经文,喇嘛念经完毕,主人家下午待客结束后达巴要行喊财神仪式。

(七)退口舌是非仪式

每年农历十月开始家家户户要举行此仪式,喇嘛用藏语念经。达巴或比扎主要充当喇嘛助手,用摩梭语诵经一小时。

(八)喊财神仪式

达巴与喇嘛一同主持的仪式。达巴主要在院子里喊财神,诵经时按东、北、西、南的顺序把四个方位的财神喊到家里关起来,之后达巴给所有在场的家人点酥油和撒糌粑面。

(九)杀年猪仪式

泸沽湖镇的摩梭家庭一年杀2次年猪,农历十月和腊月各一次。农历十月收完庄稼后杀第一头年猪时要请达巴诵经做仪式,即杀猪祭祖。首先在上火铺神龛前放一张小桌子布置祭坛,桌上放水果、栗树枝、柏香枝、蔓菁等祭品。在杀猪前,把猪捆缚好,让猪口含一块蔓菁,杀猪者用竹签直戳猪的心脏,待猪血流尽后才能把竹签抽出来,要在死猪身上放12片杜鹃叶并压一块石头,抹猪血在祭坛的祭品上,然后用开水烫褪毛,烧一对猪腰、猪脑花、煮猪牙巴和部分猪头肉作祭品供奉。猪牙巴和猪尿泡要挂在祖母屋内火塘上方,此猪主要腌制为猪膘肉。目前泸沽湖镇只有一半的摩梭家庭举行杀猪祭祖仪式,做此仪式时达巴要念诵除秽经文、烧香经文、祭祖经文,开坛经等。念祭祖经文时从摩梭人送魂的祖源地斯普埃那乌开始一一追溯已故的祖先名字,最后念到最近去世的死者。达巴念诵完所有经文后,大家一齐会餐盛庆。

四、泸沽湖镇达巴文化的特点

(一)全民信仰达巴教和苯教,两种宗教和谐共融

在泸沽湖镇常常看到几个喇嘛和一个达巴或比扎同屋合作各自举行祭仪,各念各的经,各做各的法,据笔者访谈得知泸沽湖镇自古有喇嘛和达巴合作仪式的传统,喇嘛念的经文和达巴念的经文内容相似,套路相同,喇嘛念的时间长,达巴念的短。摩梭家庭每月要做固定仪式,本民族宗教是达巴教,元末明初喇嘛教传入泸沽湖地区,当地土司为了“政教合一”大力推崇喇嘛教,并得到迅速发展,摩梭人在信奉达巴教的同时,又信奉喇嘛教。四川泸沽湖镇信奉苯教,喇嘛寺是当地唯一的藏传佛教最古老的“苯波教派”(黑教)寺庙。达巴教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万物有神,灵魂不灭,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鬼神的和谐共生。摩梭人葬礼中喇嘛和达巴同样重要,但二者的功能不同,达巴必须要把亡灵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送回祖先故地。

(二)达巴文化日益弱化,达巴和比扎的地位低于喇嘛

从前达巴独立主持为婴儿请树保仪式、儿童祛病仪式、成人祛病仪式、关死门仪式、祭凶死鬼仪式、摩梭婚礼,达巴和喇嘛地位很高。由于达巴数量日益减少,过去由达巴主持的宗教活动逐渐被喇嘛取代,需要做仪式的家庭减少了一半,现在祭凶死鬼仪式和婚礼由喇嘛和达巴一同主持,婚礼也以喇嘛主持为主。在与喇嘛合作主持仪式过程中,达巴或比扎主要充当喇嘛的助手。相反,四川木里县屋角乡利家嘴村达巴人数多,所以做仪式时候以几个达巴为主,一两个喇嘛为辅。

泸沽湖镇的达巴文化已经非常弱化,这里的达巴不占卜、不跳舞、不杀牲,用很少的法器布置道场、诵经,笔者曾去木里县项脚乡做过调查,那里的达巴会占卜,葬礼时候跳舞,也杀牲祭献。由于没有文字,口传文化具有很多弱点,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代代达巴的记忆受到损害。据杨二车比扎介绍其父亲瓦补农布达巴会在驱鬼时候跳达巴舞蹈,但还没有传承给徒弟已过世。由于达巴教日益受藏传佛教的影响,目前全镇有160多个喇嘛,仅有15个达巴和比扎,喇嘛的地位比达巴高,喇嘛还享受政府的低保收入。尽管做仪式的劳务费完全靠主人家的经济能力而定,无论多少,达巴和喇嘛都不能计较,但主持同一个仪式中最年长的喇嘛的劳务费最高,其他喇嘛的劳务费也比比扎高,达巴的劳务费介于喇嘛与比扎之间。据笔者访谈的比扎解释,因为在同一个仪式里,喇嘛需要念经,比扎根据喇嘛诵经的音调区分仪式步骤,需要比扎做祭仪的环节诵经即可,所以劳务费不同。

(三)传承人有文化自觉意识

尽管泸沽湖镇达巴文化的前景不容乐观,但少数传承人依然对它的未来充满信心。调查发现大多数达巴和比扎开始学达巴文化是迫于家人压力,学成之后发现掌握了一门生存技能,作为达巴和比扎受到村民尊敬,其社会职责是要为村民服务,经济收入也不错。如阿年格翁基比扎认为尽管做仪式的劳务费喇嘛高于达巴和比扎,但喇嘛只能1天主持1家,达巴可以1天去5家帮忙,如每年2月至3月他每天要去几家做仪式,每个仪式一般有150元至200元的劳务费,年薪比公务员收入高且时间自由,此外,从2014年起他还有1万元的文化传承人补贴。他认为国家政策开始重视达巴文化,随着生活条件日益优越,许多家庭也有更多达巴仪式的需求,达巴文化传承人不会断代。瓦补达挖达巴经常要在八大队、长柏乡等地主持达巴仪式,没空参加村合作社的划船、跳舞活动,还常常要向合作社交钱,但是作为达巴文化传承人他认为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也想多收几个徒弟。达巴和比扎普遍认为摩梭人初中毕业有一定汉语基础再学达巴文化会相对容易,可用同音汉字记下经文,用手机录音后反复练习,很快就能学会。

(四)其他民族信仰达巴教

尽管摩梭人只占全镇总人口的43.9%,但镇上少数汉族家人生病时会请喇嘛和达巴做祛病仪式,当地藏族(称为“西番”的民族)举行葬礼时会请达巴做关死门仪式,盐源县城和西昌市有的普米族家庭也会专程请泸沽湖镇的瓦补松弄和瓦补达挖2位达巴主持仪式。可见,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这些普米族家庭除了信仰韩规教外也信仰摩梭人的达巴教。

五、达巴文化保护发展建议

随着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摩梭人也自然地融入时代化浪潮中。尽管达巴教文化中有些内容已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但民族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它是摩梭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特质所在,从摩梭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需要摩梭人、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并切实做好达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重视调查研究和宣传

近年出版的《摩梭达巴经通译》收录了数十本达巴口诵经,用汉语注音、国际音标、直译和意译的“四对照”翻译法翻译文本,但由于其国际音标不规范,没有做出对摩梭语文本的具体词汇、术语的注释,达巴文化具有地域的差异性,泸沽湖镇的达巴认为此书收录的达巴经和他们念诵的不同。笔者认为需要借助外界力量,依靠既懂国际音标,又懂宗教知识的科研人员对泸沽湖镇的达巴经进行抢救性的翻译和归档整理。同时,在电视台、报刊媒体上开设达巴文化专栏,加大对达巴文化的宣传力度。

(二)建立传承人的文化补贴分配机制和区域互访学习机制

2012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摩梭家园建设与摩梭文化保护”的战略决策。2014年起从泸沽湖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0%,逐年递增0.5%,设立泸沽湖摩梭家园建设暨摩梭文化保护基金,用于补助摩梭家园家访户、支持泸沽湖摩梭文化保护与传承等。设立带徒授艺、传习达巴文化的达巴文化传承人,每岗位每年资助1万元,支持摩梭人保护、传承、展示摩梭传统文化。目前全镇的15名传承人中仅有5人享有此文化补贴,尽管这5人的达巴文化水平较高,但无形中挫伤了其他比扎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可以按达巴文化水平高低的不同给予他们不同层次的文化补贴,增加他们的信心,发挥他们文化传承的能动性。木里县屋脚乡利家嘴村的达巴文化留存得更完整,瓦补松弄达巴曾独自去利家嘴村试图交流学习他们的达巴经,但劳而无功,他也向镇上的老比扎请教过去他们目睹的达巴仪式,笔者认为达巴文化传承人有学习提高的愿望,政府可以建立互访学习机制,让两地的传承人交流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

(三)达巴文化与学校教育结合

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改善生存条件的愿望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变迁。现代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泸沽湖镇的年轻人淡化了达巴文化自觉和达巴文化传承的意识,笔者认为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在语言传承基础上,达巴经是摩梭语念诵的经文,必须掌握摩梭语才能学会达巴经。在当地的中小学设立地方性知识和达巴文化课程是较好的方法,教育部门按年龄段和受教育程度编制相应的乡土教材,此外还可以开设达巴文化兴趣班,集中一批对达巴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请达巴集体授课,这其实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增强年轻人民族认同的有效途径。

(四)修建达巴庙

达巴教没有系统的教义和经书,也没有宗教组织和寺庙,只有几十部口诵经,由师徒传承、口耳传承,代代相传。随着泸沽湖镇现有的传承人衰老或去世,达巴教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笔者认为泸沽湖镇可以仿效丽江玉水寨景区修建达巴庙。因为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东巴教历史上没有寺庙,丽江玉水寨景区建了东巴什罗庙,每年农历三月五日在东巴什罗庙举行东巴法会,集中各地的东巴达巴举行祭东巴什罗仪式。虽然建寺庙,塑神像与传统东巴文化不相符,但这是旅游展示的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适当发展〔2〕。诚如泸沽湖镇的达巴认为如果修建一个达巴庙,当地百姓常常去庙里诵经、点香、拜神才能留存住日渐衰微的达巴文化。

(五)建立国家级摩梭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在其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是保护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2014年泸沽湖摩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四川省凉山州首批州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设立,就是为了让文化遗产保护从单个项目上升到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性保护,凉山州人民政府明确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布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基本原则。摩梭母系文化的核心是母系亲族间的紧密联系、道德观念、宗教信仰体系、节庆及人生礼仪等,达巴文化是摩梭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保护达巴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从而促使其持续、健康、稳定和有序地发展〔3〕。目前国内设立的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有的侧重文化的地域性,有的侧重文化的民族性、族群性,有的结合文化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有的侧重文化的独特性。笔者认为在州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践的基础上可以申报摩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摩梭文化、达巴文化以及生态环境更好的整体性保护,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区。

〔1〕李四玉.东巴文化传承机制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5,13(4):16-19.

〔2〕李四玉.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东巴文化〔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3):27-30.

〔3〕喇明清.纳人口传“达巴经”的现状及保护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52-56.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Daba Culture of Luguhu Town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e Suggestions

Li Siyu
(Lijiang Academy of Dongba Culture,Lijiang,Yunnan,674100,China)

Daba culture,an essential part of Mosuo people,got its name from the conservation of Daba religion.The active preservation of Daba culture mainly presents with plenty of Daba priests conducting religious activities regularly.All Mosuo people in Luguhu Town,Sichuan fully worship Daba and Bonismo harmoniously.Local traditional Daba contains worship and exorcism.Now,weak Daba culture is facing couple troubles:reducing Daba learners and lacking of inheritors of Daba culture,which requires enhancement of the inheriting and preservation of Daba culture.

Mosuo people;Luguhu Town;Daba culture;suggestions

C955

A

2096-2266(2016)07-0020-07

(责任编辑贺曦)

2016-03-02

李四玉,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摩梭摩梭人喇嘛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Mosuo on the move
MOSUO ON THE MOVE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摩梭人的婚姻风俗
喇嘛洞
摩梭姑娘
摩梭阿妈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
谁在异化摩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