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影像的互动与异质
——评电影《钢琴教师》改编的得与失

2016-03-06 21:44吴清亮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叙事结构改编异质

吴清亮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从文本到影像的互动与异质
——评电影《钢琴教师》改编的得与失

吴清亮

(海南大学 人文传播学院, 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电影《钢琴教师》整体还原了耶利内克小说概貌,基本忠实于原著。在改编过程中,其出于艺术形式转换考虑,对小说叙事结构做出调整,导致在思想上与小说相较显得不够全面和深刻,甚至异质。这种改编正是从文本到影像的互动和异质过程。此种改编对比研究,从横向和纵向多角度理解作品,更有益于深挖作品价值。

关键词:《钢琴教师》;改编;叙事结构;主题;互动;异质

概 述

小说《钢琴教师》是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代表作,发表于1983年,2001年改编成电影,200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德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对小说在叙事结构、主题呈现等方面进行了改编。这种改编凸显出文本叙事和影像叙事差异,从文本到影像改编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创作者在价值选择、艺术修为、审美等因素上的不同,对文本作出改编,而另一方面则是客观原因,即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叙事结构、时空观念等诸多方面有本质不同,在改编上不得不完成两种艺术在形式上转换,形式上转换直接影响其在思想上的异质。笔者旨在分析《钢琴教师》改编的客观原因,即《钢琴教师》从小说到电影是如何因为艺术形式改变而被改编,以及在改编过程中,影像叙事与文本叙事在主题呈现上的异质。

一、叙事结构

(一)小说与电影

小说与电影是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二者虽都为叙事艺术,但有着本质差异。20世纪“未定性”概念创立者、现象学者因迦登认为,“每部文学作品在原则上都是未完成的,只是一具有各种未定点以及尚需对无数定点予以充分确定的图式化结构”*徐亮:《意义阐释》,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页。,因而读者需要把他具体化,这也是读者使命所在,而伊瑟尔的阅读构成理论则认为,正是空白推动了阅读活动,“空白结构组织了读者的参与。这些空白通过阻滞文本的连贯性,将自身转化为对想象活动的刺激”。*同上空白导致了意义密度加强,使之获得了另一种活力,读者具有更多重新构造意义的空间。故而,小说作为纯文本的、语言的艺术,在叙事时间、空间结构上具有更多可操作性。电影艺术创造过程不仅是创作者艺术理念,还包括剧本形式以及拍摄过程和后期剪辑过程,最后传递到观众层面,作为影像艺术,在创作阶段,很核心的就是用镜头叙事,受现代科技、资金、场景等因素制约,镜头的功能是有边界的,也就是说,电影需要在一个固定时间里讲完故事,要兼顾故事性、审美价值、意义传达、演员、技术、资金等各方面因素,是一项工程化艺术。

(二)叙事策略之变更

耶利内克在《钢琴教师》中花了大量笔墨去构建艾丽卡成长和人生背景,尤其是构建她是如何被母亲管束,当然也包括交待艾丽卡在心理上畸变以及在身体上自虐,可以说半部小说笔墨都在此。在这部分,小说语言是黑色的、哥特式的,具有沉郁、冷冽风格。写作手法也是典型现代意识流手法,采用碎片化、静态叙事,没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结构,叙事上散点透视让观众在虚虚实实事件中去感受艾丽卡成长环境和她的全部。小说第二部分克雷默尔出现,艾丽卡和克雷默尔的爱情才成为小说主线,他们相识、相恋,以及像博弈一样的性生活才具有完整故事性,采用传统矛盾冲突叙事,焦点透视让艾丽卡完全撕裂,读者在第一部分建构的艾丽卡终于在第二部分得到释放,于是艾丽卡的悲剧让人窒息。需要注意的是,小说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因果关系,是艾丽卡母亲造就了艾丽卡,才有了艾丽卡在爱情世界里的疯狂和悲剧,如果没有第一部分建构,第二部分就如空中楼阁,作为特定题材小说,只能停留在性虐、自虐等一些猎奇色彩上,这在电影中完全显现出来。电影在改编时,基本上去除了第一部分对于艾丽卡的建构,艾丽卡和克雷默尔的爱情直接成为电影叙事主线,采用传统冲突矛盾叙事法,完整故事和赤裸性虐让电影更具有可观性,更能吸引观众,不管是业界通常上所说的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都离不开故事性。小说第一部分在电影创作中很难呈现出来,碎片化拼接对于文本小说而言,可以给读者想象和建构空间,而呈现在银幕上,则是挑战观众视听接受底线,并很有可能失去观众。

故在电影改编时,去除小说第一部分完全是可取的,也是必然的,但电影删除小说第一部分对艾丽卡的建构,艾丽卡这个人物就显得薄弱,她的悲剧背后深刻根源也并没有显现出来,而完全是通过性虐、自虐等给观众以震撼,通过猎奇来完成最终叙事。笔者相信,如果耶利内克看到电影,她一定认为这完全不是她的作品。这种差异性就是小说和电影作为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呈现过程中的不同要求,也是在改编过程中,文本与影像互动和异质过程。

二、 价值建构

《钢琴教师》是一部特定题材小说,一个从小没有父亲的40多岁的钢琴教师,一直活在母亲监管下,她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并有自虐、性虐倾向。而为什么这样一部特定题材小说能超越普遍性,一举获得获贝尔文学奖?改编的电影也获得各项殊荣?实际上小说揭示出人类自我的养成方式,彻底超越了由特定题材所带来的猎奇色彩,因而具有普遍人类意义。

(一)“自欺”与“自虐”

小说中艾丽卡其实资质平庸,并不是母亲眼中的音乐天才,但是母亲却一直灌输这种思想给艾丽卡,这种天才信仰贯穿艾丽卡人生,并最终使她走上钢琴之路,于是在她成长过程中失去人身自由,不许穿高跟鞋,不许打扮花哨,不能和男人接触,必须严格接受母亲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其母亲和艾丽卡应该知道自己并不是音乐天才,但只有将艾丽卡封闭在一个空间,完全控制,才能完成这样一个自我欺骗过程。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提出“自欺”理论,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完成自欺,是因为人的存在划分成了自为(意识)和自在(身体)两个部分。身体作为一种自在存在的特征是“是其所是”,也就是说它只能是自己本来就是的那种东西;意识的存在特征则相反,它能够“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这是因为,意识不是任何一种自在式的存在,而恰是对这种存在方式的否定,也就是说意识具有一种否定和虚无化能力,意识就是虚无。既然如此,意识就能够达成自欺,因为它不会僵化为任何固定的自在,而总处于一种自我否定和变易之中。自欺是意识活动特有存在方式,这就要求自欺主体将意识与身体分离且形成对立,这样意识必将置于身体之上,认为身体是阻碍其存在方式的低级存在。于是,自欺者不断贬低自己的身体,艾丽卡在童年并没有这种意识,但是长期在其母亲管束与压制下成为母亲同谋,形成自欺后开始不断蔑视自身肉体,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艾丽卡自残自虐行为,用刀片切割下体,在黄色观影室闻别人的淫秽之物,这都是其对自我肉体压制已达到精神上的自欺行为。长期自虐一旦遇到合适契机就会转变为受虐,所以艾丽卡遇到克雷默尔后,疯狂希望克雷默尔对她施虐,进行肉体压制,克雷默尔掉头就走,这使艾丽卡失去了在爱情上的主动权,她阵脚大乱,于是她开始尝试和克雷默尔建立正常爱情关系,这或许是艾丽卡回到正常人的最后一线生机,很可悲的是,克雷默尔只是一个少不经事、懵懂无知男生,艾丽卡的悲剧也就在所难免。最后艾丽卡只能被克雷默尔侵害,带着伤痕累累身心回到原来自欺之中。

(二)人类悲剧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自欺导致的人格变异和悲剧在现实中毕竟是少数,为什么说它揭示了人类自我形成的普遍方式呢?笔者以为,从表面上看,艾丽卡悲剧是个别,但她所形成的精神轨迹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在我们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自欺都是必不可少阶段,因为精神存在方式就是不断自我否定,是自己转化成某种新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想设置,正常人与艾丽卡这种精神病态者之间区别就在于,正常人发现无法完成理想设置时就会放弃理想目标,放弃自欺,保持其正常健全人格,而艾丽卡和她母亲,把自己设置成音乐天才,并一直疯狂付出,不肯接受现实,一直自欺,只能在精神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就现实比例来看,很多人都避免了这样一种悲剧,但事实上这种精神转换尺度是极难把握的,因为精神临界点并无确切位置,每个个体都必须客观认识自己,每个人每天都是在面对精神畸变的可能,这种畸变可能性永远无法克服,能做到的只能是谨慎维持理想和现实,精神与肉体间微妙而脆弱的平衡。故艾丽卡的悲剧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偶然的。她的挣扎与沉沦、反叛与绝望,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精神轨迹,艾丽卡就是在母亲和自身规制下打破了精神和现实平衡,这正是悲剧所在。所以,艾丽卡既是个别悲剧,又是全人类悲剧。

结语

导演对于小说改编出于电影艺术形式和审美要求,但是艺术形式上的内在差异不可避免使作品艺术重心发生了转移,意义建构上出现异质,具体说,电影呈现的是一场悲剧畸形恋,而小说则是双重的,既是表现专制母亲造成女儿精神畸变及所在爱情中的悲剧,又更是对人类自我精神悲剧的一种阐释。从电影改编角度来看,这种选择与取舍显然是基于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自由和需要,但这样改编实际上极大损害了小说艺术容量,使其思想内涵变得单薄许多,但让这并不意味改编是不成功的,因为这种情节以及内涵上的丰富性乃是小说固有优势。而电影也能把艾丽卡一系列在道德上越轨之举经过调度,转化为自身特有视听语言,其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因而影片成功也绝非偶然。

参考文献:

[1]耶利内克著.钢琴教师[M].宁瑛,郑华汉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保罗·萨特著.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张玉秀)

From Text to Image of Interaction and Heterogeneity——Comment on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 Adaptation ofThePianoTeacher

WU Qing-li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Abstract:The movie “The Piano Teacher” restores the general picture of Jelinek's novel, and it is substantially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In the process of adaptation, for meeting demand of art form, adapter adjusts its original narrative structure , which leads this movie be les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in thought than novel ,and it even be heterogeneous. This kind of adaptation is really a process from text to image of interaction and heterogeneity .It is a comparative study, researching the work i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gles, so it is more conducive to root out the work's value.

Key words:“The Piano Teacher”; adaptation; narrative structure; theme; interaction; heterogeneity

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吴清亮,男,汉族,湖南常德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6)02-0020-03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2.004

猜你喜欢
叙事结构改编异质
“对赌”语境下异质股东间及其与债权人间的利益平衡
浅析《喜福会》的叙事结构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电影《明日边缘》叙事动力解读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
《西厢记》与《春香传》的叙事比较
由《万物理论》看英国传记文学的改编
莫言文学作品电影改编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