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诗书传家的清官文化在清代的继承与发展

2016-03-06 15:46孙玮志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孙玮志

(广东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蔚州诗书传家的清官文化在清代的继承与发展

孙玮志

(广东医科大学 人文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蔚州的文化非常丰厚,尤其在明末清初之际形成的以魏象枢、李云华为代表的清官文化,更是影响深远。以蔚县魏李家族为线索,可以探析清官文化在康雍乾三朝的发展脉络。其中所折射出的诗书传家的传统对清廉行政的影响,值得当代人关注与思索,对于我们今天培育“不想腐”的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

蔚县;清官文化;康雍乾;魏李家族;继承;发展

河北蔚县,古称蔚州。蔚州的文化丰富而厚重,其中非常富有代表性的是蔚州的清官文化,这种文化以明末清初时期为最盛。在这一时期,蔚州曾涌现出十几位有重大影响的清官与文化名人,领衔的、首屈一指的当属魏象枢与李云华。

一、无处不在的清官魏象枢影响

谈及魏象枢,最富有标志性意义的,是魏象枢属于清官。时至今日,魏象枢清正为官的美誉仍然在当地广为流传,被后人视为蔚州人的骄傲。

魏象枢(1617—1687),字环极,号庸斋,世称“庸斋先生”。据民间传说,他排行老二,人们称他魏二爷。在十二岁那年,他写出的古文就在乡间流传。他十九岁中秀才,二十五岁中举,三十岁中进士。可他的仕履并不平坦,几次被夹缠在官场的争斗之中,颇为痛苦。顺治十六年,他干脆以母亲年高为由,辞官回乡,一边聚徒讲学,一边著书立说。他家无恒产,生活困顿,常常靠妻兄李云华供给柴米。到了康熙十一年,他回乡的第十三个年头,朝廷重新起用他为贵州道监察御史(五品)。圣旨到来时,他不敢接旨,因为出门既无盘缠,也买不起官服,更忧虑今后无力养家。熟读清史的人都知道,清代官俸极低,一品官的年俸是一百八十两白银,七品知县的年俸只有四十五两。监察御史的年俸也不过八十两。一家人如果仅靠年俸度日,生活会困顿不堪。就在这时,妻兄李云华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但替他出路费买官服,还答应今后每年资助魏象枢生活费,让他放心做官,如此魏象枢才赴任。此后的魏象枢在仕途上很稳健,一直做到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古称大司寇,从一品),在任期间始终清贫自守,而且从不怕事,勇于担当:

他敢于在皇帝面前犯言直谏,是“清初直臣之冠”。

他几次上疏,弹劾纳兰明珠、索额图及其同党,让他们受到严惩。

他提出并大力支持平定“三藩之乱”,立下大功。

他大胆地提拔能吏、廉吏十几人,让他们个个发挥出聪明才干。

他在京做大官,一不请客,二不赴宴。严拒不正当收入。

他在担任户部左侍郎时,出于自警,曾自题一联置于座右:“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所以,同时代人称他“朗如日月,清如水镜”;“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诲属吏如师”。后被誉为“天下第一廉吏”的陆陇其,是这样评价魏象枢的:“在朝者知以营私为耻,在野者知以干利为羞,先生之功也……自公卿大夫以至穷闾委巷,有识之人莫不乐道其行事,而慨然叹慕其为人。”

据志书记载,当年魏象枢居住在京师,确实是“仆赁芻米之资维艰”,多亏妻兄李云华,“岁资助之,俾无内顾之忧”。魏象枢作为清官在清朝是罕见的,李云华以一己之力供养起一代廉吏,也是古今罕见的。

康熙三十三年,魏象枢以病乞休,康熙皇帝亲书

“寒松堂”三字赐给他,他的荣誉达到了顶峰。三年以后,魏象枢在老家逝世,享年七十一岁。朝廷赠予他规格很高的祭礼,谥“敏果”。敏果二字的意思,《谥法》说得很明白:“应事有功曰敏,明作有功曰敏,英断如神曰敏,明达不滞曰敏,闻义必徙曰敏,才猷不滞曰敏,好古不怠曰敏。”“好力致勇曰果,好学近智曰果;临事善断曰果。”从以上措辞可以推想,朝廷认为魏象枢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极有才干的高官,所谓“道德文章”俱佳之士。纵观整部中国历史,被赐谥“敏果”的大臣并不多见。

魏象枢曾撰有“六字箴”(《六字箴有引》):循理、守法、安命。细观他的一生,这六字贯穿了他读书、教书、著书、从政的全部生活,可谓言行一致。

笔者最为感佩的是,他在两次出仕期间曾回乡十三年,一边授徒讲学,一边研究理学。讲学是为了养家糊口,研究理学却带着使命感。就在文庙崇圣祠的东面有一座“愿学堂”,那就是他聚徒讲学的场所,为日后的蔚州培育了大批人才,在他手下出了几位进士,十几位举人。此后他虽在京城内外当官,却著述不断,史料上有记载的,就有《大学管窥》《愿学堂讲书》《儒宗录》《知言录》《日知录》《力行录》《赠言集》,而集思想之大成者,就是他的《寒松堂集》十二卷。魏象枢奉行“知行合一”的儒家传统,成为一代儒宗,直接影响着蔚州人的读书风气。当代思想界对魏象枢的评价也很高,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魏象枢卒”作为1687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被铸在了青铜甬道上。

二、魏象枢的家风承传

魏象枢遗留下的诗文、佚事一直在民间传诵着,后辈儿孙受他的巨大影响,也出了不少人才。笔者简略梳理了一下,结果令人赞叹:

魏学诚,魏象枢的长子,字无伪,号一斋。二十岁中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翰林院修撰、洗马、谕德。他曾主持贵州乡试,督江南学政(正四品),著作有《一斋新旧诗》。

魏学谦,二子,字无盈,诸生,书法家,饱学之士。

魏学让,三子,字无争,过继给魏象悬,由举人选宁远州学正,《蔚州志补》说他“谦蔼纯笃,有古人风”。

魏学谧,四子,庚午年举人,曾任江南丰县知县。

魏绎,字绳起,魏学诚的儿子,由举人授知县,历任工部主事、通政司左参议、云南道御史(从五品),遇事刚直不阿,有祖风。 魏素,字绘先,魏绎的弟弟,雍正年间曾以诸生获召见,任职福建汀州郡、淡水郡辅佐官,最后担任邵武知府(从四品),很有政绩。

魏锡鞶,字怀鉴,魏象枢的孙辈,举人,官至唐县训导、兴唐县令(七品),兴建焕文书院,在蔚州士林中很有名望。

魏煜,字实斋,魏象枢的六世孙,州诸生,嘉庆五年举人,历任四川省十四个地方的知县、知州(从五品),为官务实有政绩,不求虚誉,著有《留真誌感图题辞》。

魏肯堂,字怡谷,魏煜的儿子,道光戊子科贡生,后入太学。历任湖北竹溪、竹山、保康三县的知县,以廉政、惠民为百姓称道。

300余年过去了,魏象枢及其子孙清正为官的故事仍然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对于蔚州而言,他们俨然已经成了蔚州的文化符号。对于中国行政史而言,他们则不失为一组充满魅力的榜样与范例。

三、大蔡庄李氏家族的文化源头

蔚县的另外几位文化名人,也出现在康雍乾三朝,而且很集中,就是今天大蔡庄的李氏家族。披览清代刻印的三种《蔚县志》《蔚州志》,加上《清史稿》《清代科举人物研究》《清朝野史大观》《清代人物传稿》,发现李氏家族的荣耀不仅仅停留在父子尚书——李旭升与李周望身上,而是在连续六代人中,涌现出四个进士、九个举人、六个太学生、十四个贡生,这是一个非常荣耀的文化大家族。

李氏的原籍在山西省汾州府孝义县南曹村。从早在顺治年间就有影响的李云华向上推算,可以推到第十世祖李让。据志书记载,李让在明代洪武年间隶属禁军,一连三代人“以武功显”,终于获封“武德将军”。后因立有战功,被安置到蔚州,于是才有了日渐兴隆的李氏家族。

李云华(1607-1692),字叶孕,又字恒岳,世称“恒岳先生”。他的父亲叫李化权,叔叔叫李经权。《李云华行状》上说:“至父恒岳公,敦行仁义,好善乐施,有彦方太邱风,遂大积。”这就是说,到了李云华,因在地方上有王彦方、陈太丘的遗风*二人俱为汉代太原人,以操守、信义、好施著称,见《世说新语·方正》与《后汉书、独行列传》。,又乐善好施,发扬了祖父与父亲的勤勉家风,所以才积聚起大量的土地财富。

《蔚县志》《蔚州志》上都说,李云华与魏象枢是“周亲”“至戚”。“周亲”即至亲,很近的亲戚。按照蔚县人的传统说法,魏象枢是李家的姑爷。魏象枢辞官十三年后,朝廷任命魏象枢为贵州道监察御史,魏象枢却发愁没有盘缠,买不起官服,正因为李云华慷慨解囊,魏象枢才得以成行。后来的魏象枢仕途顺畅,一路升迁,官至刑部尚书,并成为有清一代著名的廉吏,跟他有这一门好亲戚有密切的关系。

李云华在少年时就异常聪明,既沉稳有头脑,又擅长写文章。在十九岁就补为诸生,不久入了太学。他是李氏家族的第一个太学生,对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时值明朝末年,社会很动乱,蔚州东部起了盗贼,官军围剿不利,不得不征调乡兵参战。李云华家境富裕,于是慷慨出资犒劳军队,并向军官提出应对之策,还亲自参加了歼灭贼首的战斗,让蔚州城乡重获安宁。

李云华的哥哥李呈华早逝,李云华承担起抚育侄子李肇甲的重任,还把一半资产分给了侄子。堂弟李文华因事倾家荡产,李云华又拿出资金,帮他恢复正业。平时乡居,李云华自奉简约,但在奖扶族人,振兴文化,帮助乡亲方面,总是竭尽全力。州内学宫年久失修,李云华捐资修缮,并置办学田,用来帮助贫寒家庭的孩子读书。山西的傅山与大同的左翼宸,是名闻一时的硕儒高士,死后都贫无葬资,李云华“知傅山贫不克葬,遣使厚赙”。由此可见李云华常抱解囊之义。有一年闹饥荒,李云华出米五百石赈灾。过了几年再闹饥荒,仍然赈灾如前,先后救活的百姓足有万人。

李云华的贤厚品德受到乡人传诵,晚年因儿子李振藻而荣贵,受朝廷封赠为“朝议大夫”,再赠“资政大夫、吏部左侍郎”,享年八十五岁。

魏象枢与李云华都辞世以后,翰林冉觐祖写有一篇《李恒岳先生传》,从中可见当时的人对魏李二贤的看法:

魏敏果庸斋先生,公之至戚也。在籍讲学,号大儒。召起之,贫不能治装,且虞珠贵之艰。将辞疾终隐。公亟怂恿,曰:“吾以力田嬴余,供所不及。士君子当乘时有为,酬致泽雅志,无以林泉自逸也。”庸斋先生既出,廉介自持,锱铢不苟取。公揣所需,不待取而自给,如是者十余年。庸斋先生洊履清班,树伟绩于岩廊之上,公之义,问亦啧啧满长安。一朝一野,相与有成。野不沾惠于朝,而朝不嫌取资于野,亘古所未有也。余思古人通财之义,良非泛然。持赠与者不自为德,施而不责报,久而无所悔,曰:“我有友无,通财之义应尔也。”受者亦不见为德,当之而无愧,言之而无隐。曰:“我无友有,通财之义应尔也。”以今魏李两贤之事观之,岂不然哉!庸斋先生不以公言而出,则在朝之勋猷无由见,谓庸斋先生之勋猷皆公为之可也。公不遇庸斋先生之出,则在野之声望无由起。谓公之声望皆庸斋先生为之可也。而庸斋先生无急公之念,公亦无市名之心。时至事起,奉道谊为归而已矣。世之言交道者,艳称管鲍。余谓管鲍二子,但势力中之有始终者尔,于道谊犹有憾。庸斋先生理学名臣,固远佚敬仲。而公擅知人之藻鉴,怀为国之公忠,亦岂叔牙所能并哉!方余上公车时,即闻魏李之高风,壬午乃缔交公孙澄园暄亨,缕述公之清德,而于庸斋先生始末尤详,且谓庸斋先生属纊,无以购佳木。公举所自备者赠之,以此见庸斋先生之贵而能贫,而公之通财有终也。昔鄂千秋明酂侯之功,蒙进贤之赏,凡知萧者必知鄂公。于庸斋先生鼓退志而致大用,出私蓄而代禄养。其进贤为益力。传庸斋先生者必传公。世有贫不克奋,甘老牖下者,将企慕公无已时矣。公生平行事,别见志状中,不待余言。特表其卓卓者如此。

四、李云华的家风承传

李振藻(1628-1695),字天葩,世称“约斋先生”,是李云华的长子。他是康熙丁巳科的拔贡,入朝担任中书舍人、户部主事、督理右翼兴平仓、广东司员外郎、吏部郎中、贵州知府(从四品)。后来朝廷裁缺,让他待机候补,李振藻倦于仕途,干脆回乡侍奉父亲,从事著述,不再出仕。他著有《公余草》《西游草》,在康熙三十四年逝世,享年六十八岁,他逝世以后,朝廷追赠他“资政大夫”(正二品)。大学士陈廷敬为他撰写墓志铭,概括了他一生的成就。

山西的大学问家傅山(青主)在临逝前,曾写信向李振藻托孤:“愚父子怛焉长逝,特以两孙为托,孱弱无依,穷鸟不能不投长者之怀也。”可见傅山对李振藻人格的推崇。

李振藻在李氏家族很关键。志书称赞他“少从敏果魏公讲经世学,居官矫尾厉角*成语,形容争强好胜,趾高气扬。矫尾,翘尾巴;厉角,磨头角。、颇著声绩。里居后尤惓惓桑梓不少置。己未、戊辰两年间,捐粟六百余石,活寠人子。又尝捐五百金屋址为建庙学地,又地二十亩为学田。”可见李振藻在家乡干了许多善事、好事。他虽然在仕途上不是太显要,却培养出六个有出息的儿子,其中两个中了进士。

李昉辰,李振藻长子,字元生,号勉斋。他是一个读书种子,“少无世俗好,惟诵诗读书是务”。后来以诸生身份贡入太学,选为行人司的副职,但他没有就任。志书说他“念父振藻官中朝,弟旭升辈并鹊起为文人,而王父云华以高年持家政,不堪其劳,乃起而躬家督之任”。此后李昉辰一直乡居,帮助祖父李云华经营家业。他的事迹主要见于李旭升写的《伯氏懿行》。

翰林金德嘉写有一篇《赠勉斋李氏序》,是送给李昉辰的。文中提到蔚州李氏家族的兴盛,是由藻甲、昉辰、旭升这些优秀子孙“砥行绩学,有志者事竟成”的结果,也是上几代老人“积厚而流光”的德业所致。连续几代人都“慷慨有大志”,“贵且不居”,“庭闱雍睦”,致使李氏家族就像“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那样绵延不绝。李氏子孙在家族的荣华富贵中,却能“皆翩翩艺苑中”。这一总结性文字,可以看作李氏家族在康雍乾三朝兴旺的真正原因,那就是,积德行善,耐得住富贵,长期坚持读书写作,并培育出优秀子弟。

李旭升(?—1728),李振藻次子,字东生,号晴崖。自幼身材俊伟,聪明异常,读书过目成诵。他受业于名师,喜读先儒诸书,讲求经邦济世之策,不沾滞在经生章句上,受到名家器重。据州志记载,李旭升天性孝顺,七岁时祖母史太夫人去世,悲哀毁伤就像一个大人。二十岁补博士弟子员,丁巳科中举,壬戌科中进士。先任吏部与户部侍郎。父亲去世后,他丁忧回乡,接着母亲去世,也哀礼备至。后来回京任职,为官清廉公正,受到朝野一致称赞。雍正元年他乞求致仕,临行前,受封赠为吏部尚书,皇上还亲书“衡平耆硕”四字赐给他,文武百官出城相送。他回到乡里以后,每年都要捐出一定数量的粮食。在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为乡中耆老讲皇上谕旨,拿国家兴亡之道相砥砺。

据志书记载,李旭升居官极其精明,“严出入,谨度支,勾稽详核,吏胥莫敢上下其手”;“在吏部十二年,澄叙官方,甄别品流,尤能深当上心”;“登朝三十年,不为赫赫誉”,以清官之誉载于史册。

李晖吉,李振藻三子,字贞生,号谦斋。十七岁补为诸生,“键户淬历,风雨寒暑弗问”。康熙丙寅年以拔贡入太学,后来却六次应试而不中,于是绝意仕途,回乡事亲。“退而开其家课英楼,厚礼塾师,惟成就后学为务。”他的后半生为家乡做了很多善事,被人称为“李四佛子”。

李暄亨,李振藻四子,字丽生,号澄园,丁卯科中举,甲戍科中进士第四名。担任过翰林院庶吉士、内阁中书(从七品)。后来辞职还乡,专心研究经术。著作有《宗谱家训》《云中节义录》《趋厅日记》《齐家格言》《槐省杂记》《南航集》《澄园集》《藎补斋集》传世。魏象枢对李暄亨很器重,曾经叹服其有才学。志书也说他“少为学,根柢宋儒,潜心性理诸书,敏果魏公深器之,授以理学宗传”;“作诗文以不以浮艳相尚”。李暄亨有诗剖明心迹:“独标正色临丹地,莫作寻常桃李看。”他回乡以后,只管读书写作,“裹足公堂,数年无履迹,亦未尝以片札烦阍者”。

李映乾,李振藻五子,字奇生,少年时补弟子员,贡生。按旧例,候补光禄寺典薄,却没有出仕,平生多半时间辅佐大哥李昉辰持家,在乡间有仁厚之誉。

李曙畿,李振藻六子,字乔生,以贡生入太学,候选但未出仕,志书称他“性直爽,见义勇为”,曾捐资修蔚州东门石桥,修葺义学,造文庙礼器,资助流民,行事都以仁义办理,为乡里所赞誉。

在有清一朝中,李氏一族还出了一个名望显赫的清官——李周望。

李周望(1669-1730),字渭湄,号南屏,世称“南屏先生”,李振藻之孙,李旭升的长子。他是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在康熙五十一年担任过会试同考官。之后还任过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提督河南学政。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康熙五十七年,他擢升为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后来又担任詹事府詹事(正三品),仍兼国子监祭酒。在康熙五十九年,他担任江西省乡试正考官,不久就被提升为内阁学士(从二品)。康熙六十年他督运西路军饷,后迁户部左侍郎,在雍正三年升任礼部尚书(从一品)。他的父亲在雍正六年去世后,李周望丁忧归乡,仅仅过了两年半时间,他也在家乡逝世了。朝廷按例赐予祭品,大学士张廷玉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墓志铭中提及“时人称他‘学政公明’为天下第一”。

在清代,礼部尚书是从一品大员,主管科举、外交、教育、礼仪、祭祀,职权很大。内阁学士属于皇帝顾问,由满人六名、汉人四名充当。詹事府詹事负责皇子教育与皇帝的内务。国子监祭酒执掌太学。从李周望担任以上职务看,可谓一路升迁,仕途极为顺利。国子监祭酒虽然仅为从四品,却名誉极高,更不用说他此后担任内阁学士、礼部尚书,都属于皇帝的近臣,如果不是大学者,是不能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的。李周望的传世著作有《国学礼乐录》《太学进士题名碑录》《六槐堂诗古文集》,从中可以想见他的文采风流。在有清一代,他的地位十分耀目,而他却清廉自守,属于实实在在的清流。他在担任户部左侍郎兼经筵讲官时,曾经奉命办理淮扬事务。到了那里,在公堂上挂了一副自撰的楹联以自警:

赫赫王章,谁谓情私可托,倘片念瞻徇,明法难逃,身首定遭诛戮;

森森天网,漫云击断为高,苟一事冤抑,幽报不爽,子孙立见败亡。

为警示自己保持清正廉洁,发如此毒誓,可谓古今罕见。从中可见其廉洁从政的信念与志向。

李周望的学问与官位,达到了李氏家族的顶峰。他继承了李氏家族讲奉献、不爱钱的传统,为从政之人树立了典范。

总的来看,康雍乾三朝的魏氏族人与李氏族人,构成了蔚州清官文化的基石。其行善积德、诗书传家的家风和清正不阿、廉洁自守的政风,成为宝贵的家族文化与官场文化,值得现代人关注与思索。

(社会学者吕光明先生对该文亦有贡献,在此由衷致谢!)

[1]魏象枢.寒松堂全集(第8卷)[M].北京: 中华书局,1996.

[2]魏象枢.寒松老人年谱[M].北京: 中华书局,1996.

[3]李光地.榕树续语录(第9卷)[M].北京: 中华书局,1995.

[4]清史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王士祯.池北偶谈(第6卷)[M].北京: 中华书局,1982.

[6]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 中华书局,1977.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lean Official Culture with Poetry andLiteraturePass-oninYuStateintheQingDynasty

SUN Weizh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Guangdong 523808,China)

YuCountyinHebei,oncecalledYuState,isknownforitsrichculture.Itscleanofficialculture,especiallyrepresentedbyWeiXiangshuandLiYunhuainthelateMingandearlyQingperiods,isfar-reaching.TakingWeiandLifamiliesasclues,onecananalyzethedevelopmentofofficialcultureinKang-Yong-Qianperiods.Theimpactofpoetryandliteraturepass-ontocleanofficialculturereflectedinthetraditionalfamilyheirloomisworththinkingforcontemporaryconcern,whichhasimportanthistoricalreferencevaluefortoday’spoliticalecologyinnurturing“notwillingtorot”.

YuCounty;cleanofficialculture;Kang-Yong-Qian;WeiandLifamilies;inheritance;development

2016-06-18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逸”范畴的审美空间研究》(12BZW009)

孙玮志(1977-),男,河北徐水人,文学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K249.3

A

1008-469X(2016)04-009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