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壬午年开封水灾与中州文学重心北移

2016-03-06 14:14郑州大学文学院郑州450001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举藏书

王 珂(郑州大学 文学院,郑州 450001)



崇祯壬午年开封水灾与中州文学重心北移

王 珂
(郑州大学 文学院,郑州 450001)

摘 要:明朝崇祯壬午年(1642年)开封发生水灾,此次水灾造成开封藏书大量损毁,文人或亡或幸存迁移,乡试科场迁至百泉达16年,诸如结社论诗的文学活动在百泉活跃起来,最终造成中州文学重心北移,并且持续较长时间。从藏书、文人、科场、转移表现等四个方面结合文献记录分析可以论证崇祯壬午年开封水灾是造成明清之际中州文学重心北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崇祯壬午年;中州文学;藏书;科举;苏门大社

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指出:“以往的中国文学研究,大都只注重其史的探索,而不注意其空间组合规律;只注重编年,而不考虑系地;只注重时代性的阐述,而不注意其地域性的考察……事实上,历史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展开的。时间和空间,是事物运动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1]将此观点作为文学重心变化的原因分析同样适用。

文学重心是某一时期、某一区域内文学的重要表现,文学重心的形成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重要因素。当影响因素变化时,文学重心也会在一定区域内发生转移。灾荒的发生会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地理要素产生作用,但是文学作品常常将灾荒作为文学描写的主题,从先秦的《诗经》到当代文学都不乏对灾荒的描述,灾荒作为文学参与者存在。但是如果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考虑,会发现灾荒与文学的区域分布有关系。

开封在明末崇祯壬午年因洪水决城。这场洪水影响广泛,文献有尸横遍野,饿殍千里的描述。研究者多注重于水灾之后的民生影响,文学方面也多立足于如书院破坏、科场迁移等某一点深入,较少注意这一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文学整体变迁。实际上此次水灾不仅给开封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也给文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藏书损毁、科场转移、文人北迁这些因素造成明末清初中州文学重心北移。

一、壬午年开封水灾概况

明末中州灾荒不断,兵燹四起。崇祯壬午年,李自成决黄河淹开封造成水灾,时人白愚《汴围湿襟录》记载李自成的军队:

于朱家寨顶冲河口,直对北门挖掘小河一道,引水灌汴。[2]……至九月十五日,督贼数万将河决开,河流一泄,怒浪巨涛吼若雷鸣。北门顷刻冲没,合城男妇哀号,王府士庶,尽升房垣……及至夜半,水深数丈,浮尸如鱼。哀哉百万生灵,尽付东流一道。举目汪洋,抬头触浪。[3]

李光壂所著《守汴日志》也以守城将士的视角描写了守城经过及水灾发生之后一夜水声如万钟齐鸣,满城近如河汉的景象。洪水席卷之后“只存钟、鼓两楼及各王府屋脊、相国寺寺顶、周府紫金”[4]。《明鉴纲目》有记录:“河水自北门入贯东南门出,奔声如雷,城中百万户,皆荡尽,得脱者惟周王妃,世子,及抚按以下,不及二万人。”[5]原本繁华之地的百万城民只逃脱了不足两万人。开封城几全浸没于滔天洪水,城内萧条凋敝,百姓饥寒交迫甚至典妻鬻女,忍受战争和水灾的双重摧残。

从当时文人的作品中亦可观之一二,明末清初文人梁熙在其诗作《纪汴灾》中详细记录了水灾发生的过程及惨状:

呜呼壬午岁四月,我家误入汴之厄。……九月十七河伯怒,秋蛟擘城黄涛注。阴气歘飞天欲坠,漩声崩裂风成飓。汇水如塘倚云堞,沉波细藻参汉树。藩王冒霜冲逆流,七营鸣角递乘舟。舷拂危楼空展转,眼穿咫尺不可留。余息那保颓檐坠,微躯已凭蹙浪浮。……空城云覆月冥冥,可惜有宋旧神京。碧瓦溜泥铁凤落,天吴据殿海兽鸣。冤鬼万族纸钱断,繁华百代蜃市清。我家幸荷皇天慈,高堂衰白抱幼儿。呜咽不敢怨河水,即事一歌双泪垂。[6]

崇祯壬午年水灾给开封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甚至数年后开封仍然萧瑟如故,直至康熙前后才得以逐步重建。

二、开封文化厄运与文学重心北移

崇祯壬午年开封洪水肆虐,不论官方藏书还是私家藏书皆有损毁。战争以及大水亦使官民四散,许多文人流寓它地,省城开封一度失去了科考中心的地位。明清之际中州文学重心不可避免地出现暂时转移,转移趋势以向北为主,即当时中州以辉县百泉为文学重心。

(一)开封藏书损毁

明代社会经济繁荣,刻书业发达,书院的兴建也使知识分子增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无论是官方藏书还是私人藏书都蔚然大观。藏书和书院密不可分,“书院起源于藏书之所”[7]。明时河南书院林立,据《中国古代书院》统计河南共有书院112所,大梁书院是其中翘楚。明天顺五年由提学副使刘昌主持建立的大梁书院又名丽泽书院,“是明清时期河南省唯一一所省办书院,位于省城开封,它不仅级别高,规模大,影响亦颇深远”[8]。这座书院位于中州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拥有充足的财政和名师支持,吸引了大批学子士人,是当时重要的教育场所。因此它可称作当时河南的最高学府,文化重心。大梁书院亦藏书众多,“有藏书楼4座,均高三层,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明代时即拥有图书2500卷”[9]。

崇祯壬午年河决开封,整个开封城一片汪洋,大梁书院没于水中,众多藏书自然无法保全。大梁书院作为政府支持创办的官学书院,其藏书列入官藏之列,这一水灾可谓给官方藏书带来一大打击。

水灾中损毁颇为严重的除了以大梁书院为主的官方藏书,还有大量的私人藏书,以镇国中尉朱睦和中牟文人张民表家藏为代表。朱睦,字灌甫,为镇平王诸孙。据《明史》所载其“益访购古书图籍,得江都葛氏、章丘李氏书万卷,丹铅历然,论者以方汉之刘向……学者称为西亭先生”[10]。从史书纪录可知朱睦藏书购书,其在世时就已家藏万卷,并建万卷堂。据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所引朱睦《万卷堂家藏艺文自记》:

余宅西乃游息之所,建堂五楹,以所储书环列其中。……经类凡六百八十部,六千一百二十卷;史类凡九百三十部,一万八千卷;子部凡一千二百部,六千七十卷;集部几一千五百部,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卷。[11]

朱氏藏书合计42750卷,极为可观。其藏书传至后世,子朱勤美编有《万卷堂书目》,但是河决开封之后藏书楼被大水浸淹,藏书仅余十之一二。孙承泽《五经翼序》对此有记述:“壬午河决,王孙书尽沉洪流中,赖余家犹存其一二。”[12]数万卷藏书至明末因水灾竟至此境地,令人唏嘘不已。

而中牟人张民表筏重沉河亦是私家藏书的一大损失。张民表,字林宗,学生清初文学家周亮工在《张林宗先生传》中对其评价甚高,称其文采风流,“酒间片语,皎如信誓”[13]。张民表喜读诗书,藏书甚多,并有自己的著录。《中牟县志》有载:“家积数万卷,日闭一室,沉酣典籍,穷披博览,为古文词落笔即抏。”[14]崇祯壬午年河决灌城之时,张民表偕同家属以及所著述的诗文画集结筏奔逃,因为人多筏沉落水溺亡。他的数万卷藏书与开封城一同漂荡于洪波怒涛之中,着实令人心痛。

(二)中州科场转移

从明初洪武年间,中州乡试贡院一直设在省城开封,崇祯壬午年恰逢乡试,但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困开封,河决城淹,科考地点和时间被迫改变。《崇祯实录》记有“停河南乡试——时开封久围不解也。李自成围开封日久,开封守告急求救”[16]。在此困境下壬午年的乡试须停掉,但是在张缙彦上奏,朝廷地方多方努力下将科考之地改在百泉书院,次年重开乡试。张缙彦《百泉开科碑记》对此有详细记载:

十五年壬午,郡国士咸以计偕上春官,会寇湮汴省,罢豫闱。十六年,苏公为监察御史,纪纲明查,文教诞敷。余上补科议,……于是御史条列十事以闻天子,可其奏。请铨部郭公,仪曹张公,驰传莅共城,七月造牓得士如额……今日者扩书院以为场屋,振河朔以恢揽中原。[17]

“辉邑之胜,概在苏门山与百泉;苏门百泉之所以胜,则又在书院。”[18]百泉书院原也是河南重要书院,省城开封遇水患,辉县毗邻苏门山,受战乱影响较小,环境更为适宜。且辉县百泉本有学术渊源,有大家在此讲学,“宋则邵尧夫居之,元则姚雪斋父子、赵仁甫、许鲁斋、窦子声先后讲学于此”[19]。

其作为科考场所确有先天优势,但是因为科场转移使其成为科举重地,文学重地,可谓“因祸得福”。临漳知县卫之琯是当时的考官之一,他作于百泉闱场中的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科考生活。作品《壬午百泉分房二首》有云:

(崇祯)壬午(1642)河南乡试,以汴受寇围弗克举,既而汴且陷没,几罢矣,直指苏公再疏上请,得报可设棘共城。获竣盛事,时余以邺令分校一经,作诗纪之。其一:“中途风烟匝地生,高秋杀气暗分明。不因白笔疏金阙,那有朱衣司玉衡。重夺龟龙豹虎穴,引骞鹏鹗凤凰城。怆然为对青云客,几罢残客争得成。”其二:“郑重文场卜地勤,苏门却是待苏君。山如雁塔堪题字,水是曲江尚护云。谪客疑从鹿梦集,笑声欲向彩毫间。龙门再辟成仙迹,景物明明画里分。”[20]

直到顺治十六年,河南乡试贡院才迁回开封,此时百泉书院作为乡试举办地已达16年,文学积淀进一步深厚。

(三)开封文人北迁

水灾中死伤惨重,祥符人王紫绶的《大梁宫人行》一诗写道:“九月忽传黄河迁,天明十七岁壬午。……匆匆从驾寿山上,洼处洪涛深七丈。王家仅余数尺城,女墙缺溢如破盎。……乍醒不知同伴尽,失声倩视背见痕。”[21]洪水突然发生,连藩王也难保其命,文人亦是或亡或逃。李光壂、白愚等人皆出逃它地,前文所述张民表即筏沉坠河而亡,其他如梁熙家族更是数人卒于壬午水灾。梁熙,鄢陵人,官至云南道御史,其家族数代为官,好读书,据《侍御梁先生传》载:“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22]梁氏一族可以说是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家族。水灾之后,梁熙流离渡河,侨居朝歌(今河南淇县),逃出开封后梁熙就有诗《出汴后哭稚则八叔》,诗中提到“一门近几人”[23]丧于水灾。诗人五年未回开封,写诗《壬午出汴城五年不复经过丁亥计偕循内堤望坏垣有悲往事》,提及此事,仍是悲痛难忍,“自怜身尚在,痛定转思君”。一个重要的文人数年不归所带来的文学影响不可小觑。

水淹开封之后,劫后余生的文人纷纷渡河北迁,尤其以辉县方向为主。王紫绶就于水灾中抱木漂浮和母亲幸存下来,在辉县定居长达20年。这期间他“因造精庐,藏书史,植花木,优游林下,闭户读书,以启迪后进”[24],怡然自得于辉县的生活,其文学成就亦可观,著有《知咫堂诗集》。

还有如理寒石等文人科举考试后,亦在辉县徘徊流连。时人对理寒石有评价:“高才能文章,以气节自持,中壬午乡荐。尝寓百泉,甲申逆闯之变,耻与李贼同姓,改为理,远遁,不知何终。”[25]他在壬午乡试之后留在了百泉县,与人结社唱和论诗。作品《李潜夫诗序》中就此事有记述:“癸未春,予借辟地试共城,再与潜夫星聚苏门百泉间结社简练,一饭一镫不离。”[26]百泉本是片山附庸小地,但是因为中州科考在此举办,文人纷纷北迁至此,或暂时交游,或寓居此地,如理寒石、王紫绶之流的才高文人寄情山水,作诗辑稿,辉县文学进而兴盛,与水灾之后几无人境的省城开封对比,呈欣欣向荣之势,较长时间内百泉因水灾成为中州文学的重心所在。

三、明清之际辉县文学重镇的形成

水灾给开封,乃至中州文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明末清初中州文学重心北移。开封藏书多没于水,文人向北迁移使开封文化积淀受到的冲击不再赘述。重心北移一大表现主要是伴随着科举产生的结社活动。

经历开封水灾的考生李挺生在其《记难图》中记有“伾山社”,李挺生当时出逃流寓苏门,科举之余与同行“爰订伾山之盟,合上庠、下庠以及方外游士,合集一社”[27]。伾山在辉县的邻县浚县的“大伾山”。科举和结社确实关系密切,文人士子同赴科考,不可避免进行学术交流,作诗应对,写文会友,志趣相投于是结社绪盟。伾山社只是科举制度下衍生的一个小社,当时影响比较大的文社是“苏门大社”,它是科场转移到辉县的产物。

明末清初文人李继白在其《苏门大社序》中记载了苏门大社的成立经过:

忆十余年前壬午,河决大梁,寇氛孔棘。次年,当事者以大事不可废,具题移场于苏门山侧,补科事也。岁四月,八郡之贤材咸集焉。至七月,始克举事。旅人金尽床头,然日得留恋山水之间,发我佳致,曰“天下文章在是也”。于是睢阳唐君、光州耿君爰有苏门大社之约。国事多艰,有道益贵,非其所檄词乎?是时诸君子共登坛坫,操觚胜者百二十人,首事者从而甲乙之,人望所归,不减歌鹿吹笙时也。[28]

在辉县参加科考的贤才聚集在山水之间交游共著天下文章,于是成立苏门大社,参加的人有120余之多。除了规模庞大,社中文人文学造诣亦值得称道。序中提及的光州耿君即是耿山客,据《光州志》所载耿山客:

少时即喜诗文,声名籍甚,吴楚间咸欲识其面以为快。崇祯间河以南罹兵燹,会职官暨场试俱移之苏门,癸未名流咸集……有不愿获隽顾得与榖接者,由是唱和成帙,人谓顾厨俊及之彦,悉萃于苏门一集焉。[29]

耿山客喜作诗文,在中州声名卓著,与当时参加科考的士子俊彦流连山水,酬唱成集。社中有文名者众多,张缙彦《苏门社稿序》提到的就有理寒石、马颀公等人。他们文采斐然,文章“清逸者似高隐,深奥者似理学,解脱者去烟火,一时文人之胸中腕下皆出而与公山烟雨相为激射”[30]。

除了苏门大社,在辉县的文人们还有其他的文学作品,马颀公著有《泉颂》[31],赵震元与侄有《百泉赋》。诸子们多样的文学活动为文学史留下了一笔财富,百泉成为当时文人心心向往之所。

直到清初中州文人仍选择在辉县集合,而辉县在水灾之后积累起来的文学底蕴也确实不可小觑。《冉蟫庵传》记有清初中牟人冉觐祖(号蟫庵)去往辉县参加科举的事迹,“甲申赴乡试时,会城自明季经河水淹没,校士场在辉县之百泉,书贾会集,君倾囊购五经四书大全,并诸大家文集,遂不应试,归发所购书读之”[32]。冉觐祖本赶赴科考,但是看到辉县书籍繁多书商云集,自知学问不足,所以购书回家研读,康熙二年果然举乡试第一。辉县书商聚集,典籍完备既是需求大的结果,也从侧面说明辉县从明至清文化事业很是兴盛,积蕴深厚,所以让颇有才学的冉觐祖折服而回家读书再考。

顺治七年,著名理学家孙奇逢迁居百泉苏门山,教授于百泉书院,孙奇逢选择百泉毋庸置疑证明了百泉在清初依然是中州文学重心。此时距崇祯壬午水灾不过八年,开封百废待兴,康熙十二年原大梁书院才得以在旧址重建,而百泉却凭借数年累积成为当时中州重要的文学重镇,影响甚至不仅限于河南一省。且百泉本有元初姚枢、赵复讲学的理学基础,于是安定的环境、优美的风景加之浓郁的文化基础自然吸引河北人孙奇逢来到这里。与此同时,科举的辐射带动使百泉稳固了中州明末清初文学重心的地位。换句话说百泉在清初的继续繁盛实为明末文学重心转移影响的延续。孙奇逢、黄宗羲和李颙并称为清初三大家,有《四书近指》《读易大旨》《理学宗传》《中州人物考》等著作,后人编有《夏峰先生集》和《孙夏峰先生全集》。同时孙奇逢在苏门广收学徒,设立“苏门会”“十老社”等学社,在他的努力下百泉书院和关中书院、江阴书院并称清初三大书院。百泉的文学地位愈发提高。

百泉在明清之际成为中州文学重镇虽然有赖于其环境和文化基础,但是崇祯壬午年开封水灾的发生是更为关键的因素,藏书、科举、文人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造成中州文学重心从开封北移至辉县百泉。

参考文献:

[1]曾大兴.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3]白愚.汴围湿襟录校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4]李光壂,撰.王兴亚,点校.守汴日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5]印鸾章修订.明鉴纲目[M].上海:世界书局,1936.

[6][22][23]梁熙.晰次斋稿[M].清康熙刻本.

[7]陈时龙.明代的书院藏书楼[J].明史研究论丛,2011,9:121-137.

[8][9]郭明.明清大梁书院考[J].天中学刊,2007,22,(4):111-114.

[10]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1][12]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13]周亮工.赖古堂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4]萧德馨,等,修.熊绍龙,等,纂.中牟县志[M].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

[15]李玉安,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M].香港: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

[16]崇祯实录.卷十五[M].崇祯十五年七月己亥.

[17][30][31]张缙彦.依水园文集[M].清顺治旌德刘华宇刻本.

[18][19][20]任鸿昌,校注整理.辉县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地方志丛书辉县志清道光十五年简体校注本[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1][24]杨淮,辑.张中良,申少春,校勘.中州诗钞[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25]张显清,编.孙奇逢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6]理寒石.理寒石先生文集[M].光绪三十年弘文书局石印本.

[27]李挺生.记难图[J].中州学刊,1991,(6):107-112.

[28]李继白.望古斋集[M].清顺治刻本.

[29]杨修田,纂修.光州志[M].清光绪十三年刊本.

[32]孙洤.擔峰诗四卷[M].清康熙刻本.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62(2016)02-0055-04

收稿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王珂,女,安徽亳州人,郑州大学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科举藏书
从《红楼梦影》看顾太清对科举仕途的思考
“科举”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宋代科举冒贯管窥
珍惜每一本藏书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天一阁藏书文化中的俗与雅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
宁波与湖州府科举状元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