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君(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关于河南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
高 君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摘 要:在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带动下,河南传统民俗文化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河南具有发展民俗文化的良好基础,但也存在民俗产业化发展受限、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本文拟建议通过挖掘、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民俗文化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以及加强专业人才建设等途径,推动河南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关键词:河南;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河南地域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民族文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优势,河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更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颗明珠。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河南地区在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如何合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促进中原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而提升河南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民俗文化内涵丰富,门类较多,所指极为广泛。目前学界多采用沈祖祥教授对民俗文化的分类,将民俗文化分为三类: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物质民俗是中华民族在物质生产、消费和流通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民俗多层次结构中的基础层面,主要包括农耕民俗、畜牧民俗、渔猎民俗、手工业民俗等。精神民俗是一种深层次的民俗现象的总和,它体现的是人们以信仰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和操作行为,主要包括原始信仰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巫术民俗等。社会民俗主要包括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等。民俗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传承和推广,是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而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又为传统民俗文化提供了新的生命力。[2]
(一)优势
1.占据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
自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起,中原地区的发展受到了倍加广泛的关注。2011年,作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之一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开始建设,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进一步加大了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传播。在国务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的支持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中原经济的龙头,推动了河南经济文化的大发展。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依托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打造郑州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为河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河南省于2004年确立了“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出台了《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2006年,河南确立了“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正在规范有序进行。
2.民俗文化资源丰厚,知名度较高
河南在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不仅包括民间工艺品、地方特色饮食等物质民俗文化资源,而且还有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民俗文化资源。嵩山少林武术名扬四海,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濮阳和周口的杂技、豫西社火、灵宝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河南的地方戏豫剧享誉华夏,河南曲剧,周口、许昌的越调,沁阳怀梆,河洛大鼓等多种民间戏曲形式也深深地吸引着广大戏曲爱好者;河南民间文学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花木兰传说、盘古神话、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等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河南民间艺术品数量较大,种类繁多,开封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内黄农民画、开封汴绣、周口淮阳的泥泥狗、鹤壁浚县的泥咕咕、“泥猴张”的泥猴、洛阳唐三彩、许昌禹州的钧瓷、汝州汝瓷、“天下第一剪”李天华的剪纸等民间工艺品深受民众喜爱;河南的窑洞、石板房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的代表;郑州的烩面、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夜市等体现了河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淮阳伏羲祭祖大典等是闻名中外的祭祖习俗。
在国家已经公布的4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河南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9个,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马街书会、浚县民间社火、太昊陵伏羲祭典、洛阳牡丹花会等传统节会全国闻名,太极拳、少林功夫,豫剧、河南坠子,钧瓷、汝瓷、唐三彩烧制技艺,朱仙镇、滑县木版年画等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河南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二)问题
1.资源相对分散,产业化发展受限
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不可忽视的是,河南民俗文化目前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产业化程度较低,影响了资源的利用,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浚县泥咕咕为例,泥咕咕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隋朝,其造型古朴别致,有着浓厚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被民俗学专家称为历史的活化石,已于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其生产方式仍以小手工作坊为主,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生产效率低,规模小,销售渠道狭窄,产品生产还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很难经得起市场化的竞争。类似的情况在河南的民俗文化产品中不在少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民俗文化及产品内涵不足,缺乏特色
河南目前已经开发的民俗文化表演和产品等大多局限在观赏层面,其体现出的内涵和特色不足,未能引起足够的品牌效应以支撑其发展。河南地区除了登封少林寺、新郑黄帝故里祭祖大典、开封清明上河园等内涵较丰富、影响力较大的民俗文化资源外,大多是科技含量较低的物质性和表演性的民俗产品,比如木版年画、泥塑、面人制作等,这些民俗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涵的支撑,精致程度不高,特色不够鲜明。
3.民俗文化相关人才缺乏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商业化的运作和媒体的过度宣传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他们偏向于选择经济收益高、晋升渠道广的就业领域,加之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不够,社会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和宣传不足,民俗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创新发展程度较弱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民俗文化人才的匮乏。民俗人才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很多民间技艺、民间工艺、婚丧嫁娶习俗、饮食、礼仪等传承人不仅年事过高,而且不少传承人固守“传男不传女”“传亲不传外”的封建思想,导致很多中原民俗文化后继无人[3];二是河南很多民俗艺术的根据地还停留在乡村田野之中,民俗文化缺乏具有产业化运作理念的专业人才,对外传播的途径相对狭窄,其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三是高校民俗文化课程对民俗文化技艺的传承和创新重视程度不够,授课重点多集中于民俗文化的理论研究,民俗文化技艺的实践课程少之又少。
(一)挖掘、整合民俗资源,形成品牌效应,促进民俗文化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民俗文化资源涉及面较广,各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速度参差不齐,如何深入挖掘、积极整合省内各类民俗文化资源,推动民俗文化的创新和产业化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关键问题。河南省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业、时尚产业的互动发展,与动漫产业、传媒影视产业的有机结合成为实现河南民俗文化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举措。
1.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一是武术文化旅游。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河南武术文化资源优势,采用观看武术文化表演、参观武术文化展览馆、亲身体验武术魅力等多种形式,打造嵩山少林武术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塑造武术文化旅游品牌,扩大河南武术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促进河南民俗文化走出去。
二是根亲文化旅游。发挥新郑轩辕故里祭祖和淮阳太昊陵伏羲祭祖的合力,规划区域性根亲文化旅游线路,注重对根亲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通过旅游这一形式的依托,不断提升河南根亲文化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2.河南民俗文化产品与时尚产业的交互发展
加强河南传统民俗工艺品与现代工艺的结合,在传统民俗文化产品中加入科技和时尚的元素,以传统民俗工艺品为蓝本,依托现代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在创新民俗工艺品的表现形式、增加工艺品的附加值上下功夫,生产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民俗文化创意工艺品,实现民俗文化产品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完美结合,不断开拓民俗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比如以泥咕咕、泥泥狗、泥猴等为原型,制作黄金吊坠、手链和汽车钥匙链等饰品,将汴绣技术融入围巾、服装、手提包等的生产加工中,促进民俗文化技艺与时尚产业的融合,实现民俗文化与时尚产业的互动发展。
3.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与动漫产业的有机结合
河南省十分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2011年,河南省下发《关于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打造体现中原文化特色、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建设2—3个具有河南特色的动漫主题公园。[4]近年来,河南省围绕动漫产业与民俗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出品了 《太昊伏羲》《家有酒神》《少林海宝》《牡丹》等大型动漫作品,通过动漫的形式促进民俗文化走出国门,远播海外。在与动漫产业的结合发展上,民俗文化还有大量资源可供开发利用,需要进一步探索此二者的融合发展之路。民俗文化与动漫产业的结合,对其在青少年人群中传播河南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对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河南民俗文化资源与传媒影视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20世纪80年代《少林寺》《少林小子》等系列功夫影视剧作的推动下,少林功夫文化走出中国,名扬海外,在少林功夫文化的对外传播方面,影视剧作功不可没。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影视化传播手段将成为推动河南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和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把少林功夫的影视化运作推而广之,打造河南民俗文化的影视化发展之路,将大大提升河南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戏曲艺术方面,可以制作出诸如电视栏目《梨园春》、影视豫剧《花木兰》《朝阳沟》等精品;在民间文学方面,对民间传说进行影视化的演绎,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化手段,打造集民间传说、奇幻、动作于一体的影视作品;在餐饮文化方面,吸收《舌尖上的中国》等精品纪录片的精华,制作出具有河南餐饮文化特色的电视节目。
(二)加大民俗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河南民俗文化人才缺乏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对人才的招收引进不够,二是对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进一步改进,三是人才运用渠道不够畅通。因此,要解决河南民俗文化人才缺乏的问题,需要从加大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注重人才培养方式和加强学术交流研究等角度着手。
一是加大对河南民俗文化的宣传力度。广泛运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载体,制作出精品电视栏目,以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推动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对外传播;充分运用社区大学、老年大学等多个宣传教育阵地,开展河南民俗文化理论宣传与民俗工艺实践操作。
二是加强与专业院校和高等院校中相关院系的合作,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凭借美术、音乐等专业院校以及普通高等院校相关院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经验和优势,建立诸如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之类的专门人才联合培养基地,输送相关专业人才进行河南民俗理论及实践的学习。加强培养基地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交流,畅通民俗文化人才的就业渠道,吸引高层次人才向民俗相关专业靠拢。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进实践型人才,鼓励艺术理论研究人才与民间艺术家的交流,通过开展民俗文化讲座、工艺品制作课程等形式,加强民间艺术家与理论人才的交流,为民俗文化提供研究和实践的新思路。
四是加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营造民俗文化研究的浓厚氛围,吸引相关专业人才进入民俗文化研究领域深造,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对河南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走出一条民俗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唯有在保护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才是河南民俗文化长久发展之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杨宁.对河南民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3]吕淑珍.以文化创意产业助推中原民俗文化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1/05/16/010243677.shtml,2011-05-16/2014-03-10.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862(2016)02-0018-03
收稿日期:2016-02-12
作者简介:高君,女,硕士研究生,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