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月 李宇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北京 100191)
资本逻辑下的平等悖论
王代月 李宇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北京 100191)
资本对平等具有二重性影响。一方面,它通过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平等实现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必然造成大量事实上的不平等。当前我国不得不利用资本来发展经济。为了推进平等在我国的实现,我国政府从发展理念、分配规范、法律保障、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革,试图以社会主义的价值坐标引导资本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资本对平等的不利影响。
商品经济;平等;资本
平等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实现平等与共享发展,就不能回避资本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强势话语与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
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就像马克思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所写的,“人类分成为若干特定的动物种属,决定他们之间的联系的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法律所确定的不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到了近代西方,平等才广为人所接受。这归因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此作了大量的分析。
首先是交换领域,这是任何一个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去的当事人用日常眼光就能把握到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平等是主导原则。“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和昔尼克派,它随时准备不仅用自己的灵魂而且用自己的肉体去换取任何别的商品,哪怕这个商品生的比马立托奈斯还丑。”*《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商品这种普遍的可交换性是价值形式发展的产物。
最初是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相对价值形式具有质和量的两方面规定性。以麻布与上衣相交换为例。“要使麻布的价值表现为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必须使它表现为一种‘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与麻布本身的物体不同,同时又是麻布与其他商品所共有的。”*《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5-66页。这是相对价值形式质的规定性,即一般或抽象的劳动,借助于物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其次还有量的规定性。“价值形式不只是要表现价值一般,而且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因此,在商品A和商品B如麻布和上衣的价值关系中,上衣这种商品不仅作为价值体一般被看作在质上同麻布相等,而且是作为一定的量的价值体或等价物如1件上衣被看作同一定量的麻布如20码麻布相等。”*《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两个商品的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它的实质是两个商品耗费了同样多的劳动时间。看似简单的相对价值形式,在实现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时,经历了三重抽象。
首先是从使用价值中抽象出一般的人类劳动。商品是具有不同属性,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劳动产品,它们质上不同,然而这种质上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源于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第三者。这个第三者既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也不是生产商品不同的具体劳动形式,而是生产这种商品都要耗费人类劳动力,是“人的筋肉、神经和脑等的一定的生产消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3页。。这种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与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劳动本身的特殊形式以及劳动者的个性毫无关系,所具有的特点是“同样的”、“无差别的”、“简单的”,是每个平常人所能完成的,作为抽象的对象化的劳动结晶,它体现了商品“作为一般劳动时间的化身而相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7页。。
第二是从个别劳动时间中抽象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商品能够互相交换,还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在量上要相等。“它们所以是等价物,只是因为它们是等量的对象化劳动时间,于是它们作为使用价值的自然属性、从而它们同特殊需要的关系,都无需考虑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36页。此处所谓的对象化劳动时间并非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个别劳动时间所内涵的社会性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然而这种实现具有平均的性质,它不必然等同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第三是特殊的个人抽象化为平等的人格。通过将具体劳动抽象化一般化的劳动,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人只是私有制下分工劳动中的一个纽结。商品交换者实际只是私人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的实现者,因此马克思指出他们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和承担者。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作为私有财产所有者的平等地位才能被保障,英国谚语中所谓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才有可能实现。
通过上述三个过程的抽象,简单价值形式为平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然而简单价值形式具有简单、个别和偶然的特性,并不能充分表现出商品作为无差别人类劳动凝结这个特点,无法充分反映出商品以及商品占有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商品内部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的推动下,价值形成发展为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是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其他一系列的商品身上,从而使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与其他商品价值等同的关系在质和量上都表现得更为充分。然而由于一个商品的相对价值形式由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这就使不同商品相对价值的统一性无法得到实现。价值形式由此进一步发展到一般等价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逻辑上,货币产生后,任何商品都可以和货币进行交换,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价值,商品普遍的可交换性得到实现,商品占有者之间的等同关系得到充分的表现。然而在现实中,商品普遍的可交换性是在商品经济普及化的社会形态中才得到实现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借助于“劳动一般”这个概念的提出过程对此进行了阐述。“劳动一般”这个概念是一种思维抽象,然而它是对现实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只有在商品经济普及化的社会形态中,劳动才能摆脱它各种具体的形式,抽象为“劳动一般”。“劳动似乎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范畴。它在这种一般性上——作为劳动一般——的表象也是古老的。但是,在经济学上从这种简单性上来把握‘劳动’,和产生这个简单抽象的那些关系一样,是现代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5页。马克思甚至认为只有在当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这种抽象才得以真正实现。在《资本论》第1卷里,马克思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为何没有提出价值概念时指出平等产生的条件:“而这只有在这样的社会里才有可能,在那里,商品形式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从而人们彼此作为商品占有者的关系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平等与商品经济的这种内在关系,塑造了近代西方学者对平等的规定与想象。平等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抽象。就如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所说的:“平等是理智的抽象同一性,反思着的思维从而一般平庸的理智在遭遇到统一对某种差别的关系时,首先就想到这一点。在这里,平等只能是抽象的人本身的平等。”*[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7页。通过对物质自然属性、劳动特殊形式以及人的存在特点的抽象,平等作为理念得以产生。
平等的落脚点是抽象的人本身,即原子式的孤立个人。自由和平等是西方近代渗透到人们意识中的两大价值理念。虽然自由广泛谈及,似乎平等相对不被重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平等是不言而喻的前提,它以原子式的个人存在为前提保障。就像霍布斯在提出人的一系列权利时,它实际已经默认了每个人自我保存权利的平等,洛克更是将每个人都作为上帝的子民,因此拥有一系列权利。他们的逻辑都是预设抽象孤立个人的存在,由此将平等规定为这些原子式个体的存在特点。康德所提倡的将人作为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以及黑格尔人格平等实际都是这种意义上的平等。“平等,在这里就其非政治意义来说,无非是上述自由的平等,就是说,每个人都同样被看成那种独立自在的单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对抽象平等与法权人格的关注,使近代西方的平等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法律最能体现平等的这种特点。黑格尔就一再强调尊重他人人格平等是一种法权意识。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所摘抄的1795年宪法就明确地将平等规定为“法律对一切人一视同仁,不论是否予以保护还是予以惩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页。。
对于平等内涵的把握,马克思经历了由法权意义上形式平等向经济意义上的实质平等的转变。他在发表在《莱茵报》的一系列政论文章中,由法权意义上的平等出发,对现实所存在的种种特权现象进行了批判。在克罗茨纳赫时期,马克思大量阅读与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文献,特别关注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所存在的法权意义上的平等与当时穷人们要求经济权利的事实平等之间的矛盾,这使他意识到平等的社会关系属性。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犹太人解放观的批判,揭示了经济领域的平等与政治领域平等的差异,指出经济领域的平等是实现政治权利平等的根本保障。随着唯物史观的成熟,特别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突破了仅仅停留于政治领域形式地考察平等的传统做法,以生产关系视角深入考察经济领域中的事实平等问题。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指出了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悖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马克思所描述的这种现象同样适用于商品经济。
近代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进行的。一方面,商品经济是资本逻辑产生的前提,没有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就无法产生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对资本生产总过程的分析就反映了这点。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取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劳动产品广泛地转变为商品,同时,商品经济也打破了封建行会对生产资料、劳动工具和生活资料的垄断,资本家由此能够在流通领域购买到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商品经济打破特权,实现了起点上的平等。另一方面,资本又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全部产品或至少大部分产品采取商品的形式,我们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只有在一种十分特殊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才会发生。”*《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经济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高度复杂的商品经济。
资本对平等产生了悖论式的影响。一方面,资本通过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为平等理念的实现与普及创造了现实的条件;另一方面,资本又无时不刻地产生出大量事实上的不平等。
就第一方面而言,这首先表现在资本对封建特权关系的消解,以契约取代身份,推动了社会平等的实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卡普尔以印度“贱民”为例,分析了资本主义在推进社会平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印度“贱民”这个群体以前只能从事一些被社会所不齿的行当,然而在资本的作用下,贱民不仅逐渐提升社会地位,从事更多的职业,甚至他们能够在政治生活中崭露头角。对于资本的这种文明面,马克思同样没有否认。就资本与劳动的交换而言,它也是在遵循契约平等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劳动者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打破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使他们作为自由人能够到市场上与资本家自由交换。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资本家。对于资本家而言,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本家不管他出身如何,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在生产价格的作用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而不再像封建行会师傅,被严格规定了雇工人数、销售市场等。
更为重要的是,资本对利润的无穷追逐,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为平等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平等的实现离不开它的经济结构,要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条件。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资本在推动平等理念深入人心,并且以各种法律形式确保形式平等的同时,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大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首先是起点的不平等问题。近代西方的相关法律对起点平等进行了大量的规定。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解了封建特权,将人从封建“蛛网”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身自由。然而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描述,揭示出现实中起点平等的虚幻性。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而且也失去了自由迁徙与流浪的权利。国家权力为了使资本获得大量劳动力,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所谓原始积累”中,马克思列举了种种这样的法规。亨利八世时期,行乞需要持有许可证,仅仅老年人和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有资格获得这种许可证,身强力壮的人假如流浪,一旦被抓,就要遭受各种酷刑:被绑在马车后面,被鞭打得遍体鳞伤,直到发誓去“从事劳动”。到亨利八世二十七年,法令变得更加严酷,假如流浪汉再次被捕,就要受鞭笞,并割去半只耳朵,如果第三次被抓住,就要被处死。*《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3页。爱德华六世、伊丽莎白、詹姆斯一世、路易十六都颁布了类似的法律,其共同点是采取严酷手段禁止失去土地的农民流浪。正是这些看似荒唐,然而对于资本家却非常关键的法律,驱赶着大批的农民走进了资本家的工场。马克思总结到:“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6页。
起点平等还表现在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上。作为资本不平等原罪的是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通过原始积累,劳动者被从生产资料中剥离出来,成为除了拥有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自由人。这种原初的不平等促使劳动者不得不接受资本家阶级的剥削。通过资本积累,劳动者被迫在资本家的工厂中一次一次地将资本家对劳动者剩余劳动无偿索取的权力再生产出来。“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其次是过程的不平等。条件平等是保证过程平等的内在要求,在具体内容上,除了个体的自然禀赋外,还包括人类所累积的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资本对劳动者所拥有的权力,使劳动者无法平等占有人类累积的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在《资本论》第1卷里,马克思指出随着机器体系的被采用,工厂劳动变得简单。大量童工在贫困和父母的强迫下走进工厂,他们成年累月超负荷劳动,失去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使他们只能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在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方面,资本不仅造成了代际内的不平等,而且造成了代际间的不平等。在《资本论》第3卷第6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中,马克思以“自然瀑布”的例子揭示了自然可使资本家节约可变资本,使他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自然对于资本所具有的这种属性,驱使资本“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资本对自然的贪婪攫取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涸泽而渔,使后代无法享受同等的自然资源。
等价交换,平等竞争,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基本规则。然而平等的自由竞争,最终却造成了垄断的产生。“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垄断由于在原料来源、价格确定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方面的控制权利,不仅破坏了本国的平等,而且造成了国际范围内的不平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导下的全球化过程,这是资本为了倾销商品而推动的过程。其结果是东方古老国家的封闭的大门被打开,被动接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倾销。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描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通过殖民掠夺,发现美洲黄金白银的产地,对东印度的搜刮和掠夺,以及贩卖非洲黑人奴隶,资本主义获得了原始积累源源不断的财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利用殖民地廉价原材料和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在殖民地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成为资本家的要求。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中,列宁分析了金融资本推动下的西方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领土瓜分,以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世界体系理论则深入分析了垄断资本所造成的国际不平等。
其三,结果的不平等。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以及人与人的发展的不平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形象的语言对此进行了描述。“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270页。
对于资本主导商品经济所产生的不平等问题,并非简单用发展“代价”理论所能解释。相对于被取代的小私有制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无疑是人类推进平等实现的一个重大进步,对于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实现奠基于资本所创造的物质的、人性的和社会的各方面前提。然而资本所带来的不平等,却是资本的内在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实质是对劳动的权力关系。增殖是资本的根本规律。维持工人的相对贫困,这是资本存在的条件之一。简言之,资本的存在以不平等为条件。
长期以来,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消极面鞭辟入里的系统分析,造成了一种社会主义与资本绝不相容的牢固的观念。然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在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实现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究竟该如何处理资本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问题。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无疑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它试图将资本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的优越性带入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虽然在现实中的实践历程并不长,然而它却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史上突破了资本与社会主义社会毫不相容的传统观念。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资本的认识,同样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在一定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资本所具有的文明面以及对于落后中国所具有的积极性,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资本几乎被彻底消灭。
改革开放之初,企业活力荡然无存,我国社会的物资全面紧缺,很多生活消费品极为匮乏。供给不足迫切需要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在现实的巨大压力下,资本逐渐被引入到经济生活。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分配体制的改革,资本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它具有内在的扩张性,“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绘的这种景象已经变为了我们的日常经验。外资、私人资本、公共资本借助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得到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形成强势影响,进而形成资本话语。清华大学王峰明教授在《资本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文中对种种资本话语进行了总结:
“其一,在资本与社会生产的关系问题上,主张‘资本生产要素论’。”“其二,在资本与创造价值的关系问题上,主张‘资本创造价值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将社会关系、社会存在普遍资本化的‘泛资本’理论”。*王峰明:《资本话语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资本强势话语的要害在于它毫无批判性地忽略了资本对劳动的支配和剥削的权力关系,祛除资本所特有的生产关系属性,将资本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强势资本话语的形成,虽然有着客观的原因,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思考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即我们在利用资本发展经济时,究竟是资本使用我们,还是我们驾驭资本。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略了资本所具有的巨大渗透力和生产关系属性,缺乏对资本的一定的规制,最终导致在我国形成了强势的资本话语。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也由此产生:
其一,资本破坏着我国传统的人伦关系。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平等意味着对等,给其应得。我国传统文化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而在资本的影响下,传统的家庭人伦关系被利益原则所侵蚀。例如,为了房产继承,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就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家庭关系中应有的亲情原则和人伦关怀被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变成了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其二,资本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不惜践踏法律底线,侵害他人生命安全。屡屡报道的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的矿难,屡禁不止的童工问题,这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经揭示的不合理现象在我国一直存在。在企业内部,资本家残酷剥削劳动者,除了极端的黑砖窑、矿灾矿难现象外,劳动者权益受损大量地普遍地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2014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40.6万件,通过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共为461.7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345.5亿元,其中,为335.9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265.4亿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528/c1001-27071609.html。其三,资本腐蚀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不仅具有社会资源的支配权,而且是相关政策制定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为了增殖,资本利用各种手段向公共权力渗透,腐蚀其公共属性,使许多党政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沦为资本的奴隶,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置之脑后。资本甚至与我国社会中前资本主义落后和腐朽的一些因素结合,形成了“官僚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或“裙带资本主义”。这些形形色色变形的资本主义,并不具有马克思所描述的文明性*参见叶险明:《驾驭“资本逻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论》,《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相反,它毒化了社会风气,使各种超规则和潜规则盛行,扰乱了中国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环境。其四,资本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为了获得最大利润,资本不惜对自然涸泽而渔,将有毒的废水污水直接倾倒到江河湖海。其结果是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的雾霾,与资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五,资本带来了分配不公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使社会财富总量增大,告别了匮乏经济。然而同时又产生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之前是0.16,2003年为0.458,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2008年到达最高点0.491。2008年之后逐步回落,2010-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81下降到0.462,但以基尼系数的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收入差距依然非常明显。*http://www.rmlt.com.cn/2016/0412/423063_2.shtml收入差距过大滋生了各种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
以上论述表明,资本在我国的利用,给平等在我国的实现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由此而拒斥资本。就如同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所指出的:“但是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5页。基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以及资本所具有的文明面,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具体做法,利用资本来消灭资本。
马克思对资本与平等关系的辩证分析,为我们提供了处理资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我们在充分利用资本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资本具有难以克服的消极面和不文明性。特别是在强势资本话语影响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就需要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引导资本的发展。
首先表现在发展理念的转变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重要体现,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变过去过度依赖速度、依赖经济规模的单一思维,对经济发展有容忍度,消除GDP至上的思想。2014年7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三个发展思想的提出,既是对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规定。三个发展的思想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完善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相应的是,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施,推进了地域的均衡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旨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改变发展的代际与代内不公平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留住青山绿水。
在分配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被调整。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则提出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强调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责任。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收入分配指导思想的调整,体现了发展立场上由资本向劳动权利的偏斜,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的收入和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调动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
在劳资关系规范上,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劳动者的地位虽然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雇佣劳动者。然而在我国生产力发展层次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劳动者的身份具有二重性,他们不仅是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同时也是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出卖者。在强势资本话语影响下,我国目前存在劳动争议数量增多,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法律执行力度低下等问题。劳动立法对于调整规范劳动关系,缓解劳资矛盾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在1994年出台的《劳动法》基础上,我国的《劳动合同法》2008年正式实施,并于2012年修改完善。《劳动合同法》在总则第一条就明确地提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修改后的新《劳动合同法》继承了这种基本的理念,并将它落实到具体的规定中,具体包括:扩大了劳动合同制度的适用范围,要求在企业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的制定、决策中体现职工或工会意志,明确订立劳动合同的形式及其与形成劳动关系之间的关联,强化对试用期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明确并细化了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范围及标准,并对城乡劳动者一体保护,要求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这些法规一定意义上捍卫了作为弱势者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开放30多年,资本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影响越来越大,劳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日益商品化。然而作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他们不仅仅是劳动力商品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完善和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使他们摆脱市场偶然性的支配,在社会生活领域获得不同于市场领域中作为商品所有者的人格尊严非常必要。*王代月:《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民本价值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社会公共服务,是加强我国公民摆脱市场偶然性支配,获取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基本权利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明显加快。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局部到整体,完成了全覆盖;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设,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等为主要内容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初步形成。从总体上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取得了较大进步,对于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有积极作用。
上述政策的调整与具体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目前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对平等的关注。资本虽然对于平等的实现具有负面影响,但如果能够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科学引导,使其处理好物与人,目的与手段,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就能避免我们陷入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大峡谷,推动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在我国社会的实现。
(责任编辑:周文升)
2016-09-02
王代月(197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政治哲学。 李宇晨(199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助教。
D082
A
1003-4145[2016]11-0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