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

2016-03-06 02:30唐银春
运动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代表队民办高校应用型

唐银春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眉山 620860)

理论与方法探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

唐银春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四川 眉山 620860)

体育课程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通过探索创新,实行以体育俱乐部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构建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创新教材建设、钻研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以期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所启发。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体育俱乐部

体育课程作为民办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建设对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工作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及2002 年8月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2012年教育部53号文件《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的需要为落脚点,创新与实践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新思路、新举措,进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很有必要。

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实践

1.1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品格优良、能力突出、专业过硬”的特质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实行以体育俱乐部为核心的体育课程改革,实现课内外相结合,课程、社团、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学习掌握可持续进行体育锻炼的1~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形成热爱体育运动,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 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与设置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充分考虑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形成多层次、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不仅是体育课,还应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运动队训练等活动,这无疑给应用型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我校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指引下,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特色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其结构如图1所示。

1.2.1 课内—体育俱乐部 学校以引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课程改革,学生可以根据每学期公布的体育俱乐部项目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安排自主选择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练习,将体育能力的“综合性”与学生需求的“应用型”结合起来,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主要课程设置情况为:大一上学期开设体育基础训练课程,学习内容为速度、力量、柔韧、灵敏、协调、耐力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和太极拳基本技术,计1学分。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下学期开设体育俱乐部必修选项课,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结合我校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实际情况,目前共开设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啦啦操、健美操、网球、太极拳、武术、跆拳道等11个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项目学生期末考核合格,计1学分。在俱乐部课程设置上,根据需要和条件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选课原则上,第一次选修项目的进入初级班,再次选修该项目的可进入中级班,经过学校批准成立的校代表队为高级班。大三上学期至大四下学期,修满学分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继续选修体育俱乐部课程的学习或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可计选修学分或学生素质养成计划体育锻炼时间。

图1 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图

1.2.2 课外—校级运动竞赛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学生拓展兴趣、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现阶段每年仅常规进行的校级体育比赛就有8项,包括田径运动会、健康活力大赛、旭峰杯足球联赛、旭峰杯篮球联赛、锦江杯乒乓球比赛、锦江杯羽毛球比赛、校跆拳道比赛、校武术比赛。体育教学部根据统计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时间、次数计入学生素质养成计划体育锻炼时间,并给予一定的体育奖励分。这些体育竞赛活动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有着良好影响和重要作用。

1.2.3 课外—运动队训练 高水平的校代表队通过参加相关比赛能够向外界展示学校学子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良好精神面貌,为学校赢得荣誉。运动队的训练也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成立的8支校代表队(啦啦操代表队、田径代表队、足球代表队、男篮/女篮代表队、武术代表队、跆拳道代表队、乒乓球代表队)队员直接进入俱乐部高级班学习,主要学习内容为各专项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以促进学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引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校代表队成员成绩评定由教练员根据训练时间、表现、参加比赛的情况综合进行考核,合格者计3学分。已修满体育学分的校代表队队员,继续参加训练和比赛,可计选修学分或学生素质养成计划体育锻炼时间。

1.3 教材改革

目前各民办高校使用的体育教材普遍是国家统一的省部级规划教材,自编教材较少,内容相对陈旧。学校组织体育部教师和兄弟院校教师在对民办高校所开设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系统分析上,根据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和办学目标,结合学校开展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编写了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核心、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专门体育教材。教材突出实用性、简洁性、科学性、易懂性,内容新颖全面,既包括基本的身体健康、体质测试、体育文化、运动损伤等理论知识,也包括一些最新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使教材能够很好地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目的。

1.4 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只有当教学方法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可以创新性地使用一些体育器材道具,如在啦啦操教学中,使用矿泉水瓶代替啦啦操花球,既弥补了器材设施的不足,还能达到锻炼学生上肢力量的效果;跆拳道课程教学利用气球辅助腿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健美操、武术等课程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分组教学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自己去创编队列队形,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交流,学习氛围浓,教学效果好。在篮球、足球等球类课程中,使用“比赛教学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有教练、有队伍、有裁判、有后勤、有啦啦队,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比赛,既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满足了同学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1.5 课程评价改革

课程评价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完成的重要标志。我校课程评价重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者相结合,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晨练、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考试等四项综合评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和考勤3部分,学习态度和主动性主要根据课堂上练习的认真程度进行主观评分,考勤包括对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病事假、公假等一系列现象进行评分。其中,一学期旷课3次以上含3次期末考试计0分。晨练由学工处负责,每学期期末汇总后报给体育教学部,每缺勤1次也将扣掉相应的分数,缺勤8次以上,期末考试成绩计零分。身体素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耐力项目成绩进行评定,即取男生的1 000m成绩和女生800m成绩。专项技能考试根据各选项课特点选择考核内容和制定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包括达标和技术评定2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技术评定时,要注重学生的进步幅度。学校部分体育成绩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第一学期评价标准

1.6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组织者和具体执行者,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我校在队伍建设上,首先,要把握好招聘关,把最优秀的年轻教师吸收到队伍中来,同时聘请专家担任体育教学部领导,聘请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的外聘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师资队伍。其次,重视教师职后教育,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和交流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创造力。第三,加强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科研水平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在队伍管理上,体育教学部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年终考核办法、教师科研管理及奖励办法、体育课教学管理规定、体育课听课、调课代课管理办法、体育俱乐部管理办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办法等,通过这些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有力地保证了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2 结论与建议

2.1 民办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体育教学应明确为这一目标服务。

2.2 体育课程改革理清思路,创建特色,构建符合自身学校实际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

2.3 创新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灵活、多样、有效,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2.4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监控教学质量。

2.5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重视教师职后教育、科研能力培训,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

2.6 建立和完善教师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发展。

[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S ].教体司[2002]13号.

[ 2 ]谢静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85-87.

G807.4

A

1674-151X(2016)11-08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1.046

投稿日期:2016-09-25

四川省教育厅2015年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5SB0343);四川大学锦江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QJ141620)。

唐银春(198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代表队民办高校应用型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