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让体育课堂更美妙、更高效

2016-03-05 02:15:34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周静
新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呼啦圈投篮生活化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 周静

“生活化”让体育课堂更美妙、更高效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长江小学校周静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也在为体育教学改革努力着。体育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丰富于生活。下面笔者就从生活化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成就高效、美妙的体育课堂,期望能为体育教改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认识体育教学生活化

1.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涵。体育教学生活化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结合体育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借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素材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过程。虽然小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课,但是他们也会有选择地学习一些内容。从教学经验来看,他们更喜欢那些内容丰富、联系生活、语言贴近生活的体育课堂。因此,与其让学生在被动中掌握技术,不如让学生在美妙的氛围中高效掌握运动技术。

2.生活化的元素对体育教学作用大。生活化的元素源自于生活,是现实生活中具体内容的体现,在体育课堂中主要体现在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内容以简洁的语言、实物或象征性实物等形式,配合体育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虚拟化和具体化的内容。从学生现实生活中选择生活化的元素,更能走进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正所谓,有体验才有参与。

二、用生活化的元素装饰教学环境,巧妙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也是取得高效课堂效果的重要保障。如在一次投准的投掷课前,用绳子吊起几个呼啦圈挂在篮球架上。当学生走进场地时,许多学生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注意这几个呼啦圈,个别学生举手问老师,这呼啦圈是做什么用的呢?还有,在一次障碍跑课中,课前在场地上放置小跨栏、呼啦圈和体操垫等器材,学生看到后说我要做“小刘翔”、我要做前滚翻、我要玩呼啦圈等,学习氛围顿时高涨。

三、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为高效、美妙课堂奠定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课堂情境导入是体育教学的开始,也是高效体育课堂的基础。生活化的情境导入不但能为学生所接受,而且能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你可以用小青蛙在荷叶上蹦跳的场景来导入并出示相应的图画,询问:小青蛙怎样跳的?它的脚是怎样的?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青蛙跳荷叶的画面,也就是生活中的具体画面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再加上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在学生的头脑中就非常容易建立正确、具体的动作表象。这不但有利于动作表象的建立,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学生在“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的技术学习。

四、生活化的元素与体育技术的融合成就高效、美妙的体育课堂

例如,在低年级“单脚起跳双脚落”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中,一个班级采用“教→练习→纠错→再练习”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班级在练习方式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其过程是:在我们开始练习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讨厌偷吃粮食的老鼠吗?”同学们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关抓老鼠的游戏吧!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规则,我们在短线后面单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到前面贴有老鼠小图片的圆圈里:单脚踩到图片上面踩不到老鼠,它会跑掉,只有双脚踩到上面,老鼠才会被抓到。”刚讲完之后,好多学生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我在游戏中观察到,起初学生动作较慢,但是学生都能够基本做出单脚起跳双脚落的动作,有的学生双脚没有落到图片上,他会自己主动回来再来一次,并且双脚狠狠地踩上一次。

五、用“生活化”打造高效、美妙体育课堂的注意事项

1.不容忽视体育教学的专业性。体育课的专业性,是指体育课中的所学运动技术应有专门的术语来表示,而不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代替。如学习站立式起跑,那么教师应告诉学生我们学的是站立式起跑技术,而不能简单地说:今天我们学习“起跑”或学习“站着姿势的起跑”,那么在学习蹲踞式起跑时,学生就容易对技术动作要领产生模糊、混乱的现象,不利于其对体育技术动作的整体学习。又如,在前滚翻技术动作学习中,既要有“抬头看天”等生活化语言,也要有“支撑、蹬、低头、含胸”等体育专业语言,而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进行“滚动”。还有在投篮技术学习中强调“屈腕拨指”,等等。生活化的语言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专业的语言有利于动作技术掌握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体育教学中既要有专业的语言,也要有生活化的语言。

2.合理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避免练习方式过度“生活化”。生活化的语言应具体、鲜明,但应避免练习方式的过度生活化。在体育课上,不但要注意教学语言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而且能够合理的把生活化的内容融入到教学言语当中,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练习方式过度生活化,用体力劳动来代替体育教学。

3.重视运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巩固和发展体育教学效果。如在一次篮球双手投篮技术学习中,一位个子较矮的男生不能够把球投到篮圈高度。在课后,提醒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原地徒手练习投篮和持球投篮技术,并且把投篮要领教给他的朋友。经过一个星期的实践,该位学生不但能够把球顺利投出、投进,而且能够清楚讲出双手投篮球技术的要领,也能够把他的经验教给同学。因此,教师不但要在技术学习中运用生活化的内容,而且更需要指导学生把习得的内容运用于生活,丰富于生活。

体育源于生活,丰富于生活。生活与体育教学的融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需要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会有更好的成果有利于成就高效、美妙的体育课堂!

猜你喜欢
呼啦圈投篮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彩虹
山的呼啦圈
比投篮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今天你投篮了吗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