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2016-03-04 11:15何颖贤傅惟光
理论观察 2016年2期
关键词:达斡尔族

何颖贤 傅惟光

[摘 要]博物馆是一个地方精神文明的标志,民族博物馆承载了民族发展的历史,村级博物馆在两个文明建设中诞生成长。

[关键词]达斡尔族;哈拉新村博物馆;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发展的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2 — 0116 — 0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时我国又是个历史文化丰厚,文物众多的文物大国。但单就博物馆来说,起步很晚,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民族博物馆的发展,相对更加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总数上升到四位数,已经接近五千多座各类博物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少数民族博物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脱颖而出。村一级的博物馆,是一种新生事物,民族村的博物馆,更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哈拉达斡尔族博物馆应运而生

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博物馆,座落在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达斡尔族是我国四小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约十二万余人,齐齐哈尔所处的嫩江流域,是达斡尔人的主要聚居地。

哈拉新村,被称为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是国家级的民族村。1998年的特大洪水,哈拉村成为重灾区,国家、省、市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抗洪救灾。洪灾过后,由全国政协牵头,重建了哈拉新村,新村建设中,在哈拉新村创建了“齐齐哈尔达斡尔族文化展览馆”,成为全国第一个达斡尔族村级的博物馆。

全国政协为新村的建设筹集了资金,全国政协领导和国内文化名人,为新村建设集资捐款,哈拉新村在我国民族村建设中成为皎皎者。哈拉新村的达斡尔族博物馆,应运而生。

二、以人为本的达斡尔民族博物馆

达斡尔族有上千年的历史,源于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东胡—鲜卑族系,是契丹的后裔,在建设祖国强大的地方和维护国家的统一中作出过功不可没的历史贡献。

达斡尔族传承了契丹北方草原民族的生产、生活传统生存方式,沿袭了古老的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是我国民族文化研究的活化石。

哈拉达斡尔族博物馆,再现了达斡尔族从远古走来的成长历史,通过达斡尔人成长的轨迹,展示了达斡尔人生活的历史画卷。

契丹,饱含了草原民族“中国”的寓意,现在的俄语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的语言称中国的发音,仍来自契丹一词。

达斡尔族没有文字,但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用生活和语言传承了古老民族的历史。契丹人创造了在北方草原建造城市的历史,在创立五京制度的同时,拉开了现在的北京成为我国首都的序幕。

达斡尔族的语言中,还遗存有与契丹相同的语言。契丹人称城堡为“乌尔库”或“乌尔科”,达斡尔人称金长城边堡为“乌尔科”。在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的金长城起点,仍有地名为——前乌尔科、后乌尔科。达斡尔人在黑龙江北境,建乌尔科,在自己的乌尔科中耕种。黑龙江北境七城遗迹,尚存,可考。

契丹和达斡尔均有以“喀喇”、“哈喇”、“哈拉”命名村屯的记载于史册,现在的哈拉村就是典型实例,并有近千年的哈拉古城遗迹的实物例证。

达斡尔人的民谣中有历史的传承“边壕古迹兮,吾汗所遗留,泰州原野兮,吾之养牧场”。边墙古迹指齐齐哈尔境内的金长城,辽泰州即今泰来县塔子城,嫩江中下游的牧场为辽代二十牧的第九牧,民谣的传承与历史吻合。

达斡尔不愧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有丰厚的民族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达斡尔民族文化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掘和整理达斡尔族的历史和文化,再现了达斡尔人的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在哈拉的达斡尔族文化展览中,27米长的环景画“嫩江春晓”、浮雕壁画“嫩江第一犁”再现了达斡尔人开发嫩江流域的历史。达斡尔族博物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题和办馆的理念,用直观的形象语言传承了达斡尔人的民族文化。

三、文物是民族博物馆的核心

博物馆的核心是要有文物,包括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自然实物。从广义上说博物馆的建筑,只是为展览提供的可利用的一种场地,也包括巡回展览的临时场地。建筑馆舍是为展出的文物服务的,文物是主体,以文物为中心进行展示。由于经济的发展,资金的投入发生了偏差,大量的资金花费在馆舍建设和室内外装修上,出现了重装修轻展示陈列的问题。甚至有的地方馆,盖了很大的馆舍,花了重金搞了室内装修称为“布展”,结果因为没有东西,馆舍成为一个空壳。于是派出了人马,拿着钱到处去买,来历不明的文物。这样的作法后果是严重的,一是浪费了资金买回来一堆垃圾;二是别人的东西不是你的历史遗存与你的历史毫不相干;三是鼓励了文物走私及盗掘文物,贩卖文物的犯法行为,买、卖双方均触犯了法律。

在本地区合理的征集文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征集和捐赠的实践中,增加我们的文物藏品数量。有些已知的文物,可以履行程序进行复制,并标明“复制品”,以防以假乱真。

要珍惜和保护好馆藏文物,文物的特性是不可再生,损失一件少一件。

其他的辅助手段是为文物和主题服务的,例如绘画、雕塑、场景复原、沙盘……在文物展示中所谓辅助,就是衬托作用是次要成分。不可把大量资金用在“整景”上,没有任何文物价值。文物的价值是直观的,不可替代的,所以秦始皇兵马俑,按原样陈列,不必整景。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也是直观的,摒弃了重装修轻陈列的弊病,倡导了以文物为核心的主流观念,不搞花架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观众是来看文物的,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和人类的文明,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传播着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用文物展示真实的历史,是博物馆对观众的尊重,以假充真是对观众的欺骗,我们提倡博物馆作为窗口单位也要用真实的一面,为观众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要有担当精神。

四、民族博物馆要突出民族特色

民族特色,是民族博物馆的特征,也是办馆的宗旨。我国的56个民族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他们成为独立的民族存在于民族大家庭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才占有重要地位。每个中国人无论你走到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都能被识别出你是中国人,因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天经地义的中国龙的传人。

达斡尔人,传承了远古的历史文明,是北方草原独具特色的渔猎游牧民族。白山、黑水蕴育了达斡尔人,粗犷豪爽,向上进取的民族品格。达斡尔人崇尚太阳的光明,有草原雄鹰一样的民族精神,民风纯朴,是一个勤劳勇敢的马背民族,坚忍不拔的从远古走向现代的一个英雄的民族。达斡尔人尚文习武,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英雄和杰出人物的民族。达斡尔男子如车轮高,就成长为“博克”(勇士、英雄)。达斡尔人善射猎,许多人被称为“默尔根”(神射手)。达斡尔人是“角力”和“贝阔博列”(曲棍球)的高手,在传承中将曲棍球竞技项目推向了世界。能歌善舞则是达斡尔人的特长,杰出的达斡尔族歌手,把心中的歌,唱到了北京和中南海;罕伯舞记录了达斡尔妇女、生产、生活的欢乐。

敖包会,是秋收季节里达斡尔人盛大的节日,集射箭、赛马、角力、歌舞和物资交流为一体,盛况空前,喜气洋洋,正可谓嫩江草原牛羊肥,家家扶得醉人归。

每年草青时的库木勒节,传承了达斡尔人对春天的喜悦和传承了古老民族采集野菜渡过饥荒的古老习俗。

有江河的地方就有达斡尔人。冬网捕鱼,传承了契丹皇帝“春捺钵”的渔猎习俗,是生活在白山、黑水北方民族渔猎生活的一个创举。

勒勒车,是草原民族的一个创造。车轮不甚圆,有文献记载“一童子可曳两三辆”。勒勒车在草原上被称为“草上飞”。

达斡尔人是北方最早从事农耕的民族,用双杠、三杠犁开垦土地,并最早发明了垄田。

达斡尔人继承了千年以前,契丹从回纥引进种植西瓜的传统技艺,现在雅尔塞的西瓜仍闻名遐迩。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居,草房、烟囱,传统民族村落,无不独显民族特色,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达斡尔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原始宗教、礼仪、婚丧嫁娶,无不反映出古老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

一个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核心就是文化传统的世代传承。民族博物馆就是要反映本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用博物馆展出的形式综合再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习俗和理念。民族博物馆应当着力进行民族文化的发掘和整理,不断完善出一个民族的整体文化,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凝固艺术品类。用现代理念展示民族文化,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发挥民族博物馆的不可替代的保护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作用。使博物馆成为名副其实的独具特色的民族博物馆,真正发挥民族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窗口作用。

五、民族博物馆大众化的成长之路

民族博物馆的大众化,是民族博物馆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民族博物馆只有贯彻大众化、才能贴近群众、贴近民心,才有可能具有生命力,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给力。

我们现在的博物馆多数还没有走出机关化、衙门化的怪圈,即使免费参观仍处在“门可罗雀”的境地。花了很多钱建了博物馆,搞了展览,但是冷冷清清,这就说明群众不买账。原因是犹如文艺方针,没有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往往是上面领导来了,或是来了宾客议程中有了参观博物馆一项例行公事。博物馆好象是为这些人准备的,与人民群众没有多大的关系,这是公立博物馆的弊病之一。

再就是博物建馆和展出由博物馆行业之外的公司来运作完成。在资金的投入上,二千多平方的博物馆舍和布展,人民币可达八位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品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是外行无法操作的,必须由博物馆专业人员承担主要责任,按博物馆的专业规律办事。尤其是少数民族博物馆,必须深刻地了解这个民族人和事,充分了解这个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本质,才有可能用形象思维来描绘出一个民族从整体到局部的完整形象。无论什么高端的公司,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缺乏了解,都不会交出合格的对得起人民群众的答卷。

民族博物馆要接近群众,具有亲和力。群众愿意参观、乐与参与,把博物馆看成是自己身边的博物馆。村级博物馆更要接近群众,土一点 儿,俗一点儿,群众更喜欢。因为民族民俗就是来自民间的俗人文化。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展出的那件文物是我家的,那张照片里还有你呢!人民群众同博物馆心息相连,在群众心目中这是我们的博物馆。

村级民族博物馆,方兴未艾,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我们有机会从实际出发,创建一个独具特色的村级民族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达斡尔族
鄂铁柱: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从题材角度看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
社会发展中新疆塔城达斡尔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
达斡尔族民间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达斡尔族曲棍球学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达斡尔族族名含义分析
关于达斡尔族多神信仰及相关价值观念探析
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