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东湖第二小学(163411)王宏雁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黑龙江大庆市东湖第二小学(163411)王宏雁
[摘要]问题意识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设法解决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1.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第一幅图片,并提问:“纸板遮住的有可能是什么图形?”很多学生回答说可能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教师再次提问:“为什么不能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呢?”学生说:“这两种图形的角都是直角,因此可以排除在外。”接着,教师又出示第二幅图片,让学生猜猜被纸板遮住的是什么图形,一定不会是什么图形。这时,学生的认识产生了分歧。教师针对学生的结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是梯形,有的同学认为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我们不能肯定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因为这了两者之间有着一些共同点,那么你能否找出来呢?这样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兴趣中对知识的探究进一步加深了,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建构的问题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使学生的思维、表达和知识的应用得到完善,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教师让学生猜一猜她有多大,有的学生说27,有的说32,有的说40。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377,学生当时都很惊讶,都认为不可能。接着,教师在377后面写了一个“月”字,学生这才恍然大悟。教师继续让学生估一估她几岁,学生马上说出三十来岁。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刚才猜年龄的时候用的单位是岁,也就是年。年、月、日都是表示时间的单位,这三者之间的换算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非常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已有的认知和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使学生从固有的知识结构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并经过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索、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认识”时,开展“物品交流会”展示我们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的例子。通过展示,我们发现学生收集了很多百分数的例子,并且有的例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据此,教师创设了相关的问题情境,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探索性问题。如生活中人们为什么喜欢用百分数而很少用分数?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是干什么用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将有价值的问题归纳整理成如下:(1)我们在什么情况下用百分数?(2)你知道百分数的含义吗?(3)和分数相比,百分数有什么不同?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最后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还要教会他们质疑的方法与技巧,而这种方法与技巧的形成,往往需要教师技巧性的引导和启发。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我把量角器放到学生面前,学生通过对量角器的仔细观察有了自己的发现,此时可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对量角器有什么发现?请说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量角器怎么使用呢?”“量角器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呢?”“是不是两个刻度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呢?”“量角器的中心为什么有一个点呢?”这时,教师要对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加以鼓励、表扬。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包办回答,应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进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贵有疑”,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课堂学习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有了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大脑,才能够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责编黄春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