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策略及启示①

2016-03-04 21:02:57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业4.0德国工业

胡茂波,王运转,朱梦玫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2.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培训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策略及启示①

胡茂波1,王运转1,朱梦玫2

(1.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2.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培训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工业4.0”是德国实现制造业智能化,巩固制造业强国地位的国家战略,其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考评标准都提出新的要求。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人才短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人才考评机制不健全是德国“工业4.0”发展的主要掣肘因素,通过吸收国内辍学人口和国外移民人口、开展有效的学生潜力分析与就业指导、拓宽双证课程的学科范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体系,以及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来契合“工业4.0”的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中国应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公益性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倡导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体系,开展双向流通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德国;职业教育;“工业4.0”;教育模式;普职等值

2010年7月,为提高本国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德国内阁通过了由联邦教研部制订的《高科技战略2020》报告,“工业4.0”是其中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1]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确立了“工业4.0”的国家战略地位。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旨在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促使中国全面实现工业化,成为制造业强国。本文基于“工业4.0”的内涵,厘清“工业4.0”对职业教育的意蕴,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掣肘因素及应对策略,对中国职业教育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工业4.0”的内涵及对职业教育的意蕴

(一)“工业4.0”的内涵

“工业4.0”意在通过结合信息通信技术(ICT)和信息物理系统(CPS),从根本上改变工业生产方式和制造技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将集中式控制转变为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基本模式,最终建立高度灵活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模式。“工业4.0”凸显“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的特征。“智能工厂”意寓为工厂的设备和工件将逐步智能化,并被归入统一的智能化网络中。企业工厂的机器设备在此发展转变下可以自主控制生产过程,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工业4.0”战略的实施能够在5年内平均提高工厂生产效率近18%,有效减少工厂资源浪费达14%。[2]“智能生产”是指产品的生产模式将从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的生产。在定制化生产模式下,每个产品将会有自己的标签,其生产目的会被预先确定,其相关部件的信息会储存在网络大数据之中。该模式的实现有赖于ICT技术和CPS技术的运用。这两类技术通过嵌入式的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把设备、产品、原材料、软件联系在一起,使得产品和不同的生产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并交换命令,触发相应动作并控制生产。部分机器设备甚至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自主决定后续的生产步骤,从而形成网络化分布式、高效灵活的立体生产系统,最终实现“智能生产”。

(二)“工业4.0”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工业4.0”战略是德国强化制造业强国地位,引领世界制造发展方向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大批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工业4.0”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化特点将引起企业人才结构和生产特征的新变化。2015年12月,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发布的《工业4.0及其带来的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报告预计,到2025年,“工业4.0”将创造43万个新的生产岗位,同时有超过49万个传统工作岗位将会消失。[3]因此,“工业4.0”将决定德国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方向,也将开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为此,联邦职教所(BIBB)正在起草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契合“工业4.0”战略的方案措施,从而使员工能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获得更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成为与“工业4.0”发展相契合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支撑“工业4.0”并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步骤,适应“工业4.0”也成为改革职业教育的新契机。

(三)“工业4.0”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要求企业员工不仅要拥有分析处理问题的管理能力,还应具备以信息化素养为首的综合能力。“工业4.0”打破了原有固定生产线,新增工作岗位产生的业务流程,推动劳动力素质要求的高移。未来“工业4.0”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对数学、信息、科学和工程方面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制造业的转变必然会对德国职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需要职业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一是加强在数字化环境中工作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二是转变职业教育人才职业角色意识,由工作流程的操作者转变为工作过程的设计者、监管者和评估者;三是职业教育专业紧密跟随市场需求变动,推动职业资格系统凸显信息处理能力的变革;四是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突出收集、整理、分析、处理数字信息的内容和能力;五是加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二、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掣肘因素

(一)生源数量与“工业4.0”需求契合度不够

“工业4.0”拉动了德国人力资源市场对于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现行德国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数量无法满足。2014年,思略特咨询公司(Strategy&)、普华永道(PwC)和市场研究机构TNS Emnid。在调查德国235家涉及制造和工程、电子和电气系统、信息与通信、汽车与流程等行业的公司后,发布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显示,“工业4.0”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企业对于经费投入与效益产出的担忧,人才数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等。其中,调查的公司中有30%的企业认为目前人才数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4]报告预计,2012-2030年间,将有约1046万接受过“完整职业培训”的人才离开劳动力市场,而补充进来的人才数量仅为755万,劳动力缺口达到了290万人。[5]

与此同时,从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15年职业教育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2014年,德国职业教育新增学生数略有下降,但均在50万人上下浮动;普通高等教育新增学生数则有所增加。其中,2005-2010年,职业教育新增学生数量明显大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新增数量,但该情况自2012年起开始产生变化。2012-2013年,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新增学生数量首次持平。2014年,普通高等教育新增学生数量明显超过职业教育新增人数。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报告《2060年,德国人口》预计,2060年德国总人口数将下降至6.5千万-7千万,主要劳动力(20-64岁)人口数将下降至总人口数的一半。[6]由此可知,德国人口负增长、老龄化趋势以及职业教育新增学生数量的逐渐减少,导致的劳动力总数下降,共同加剧了职业教育生源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现状。

(二)培养目标与“工业4.0”需求契合度不高

“工业4.0”的实施带来了ICT技术和CPS技术的广泛应用,令劳动力市场急需大量机械、电子、通讯、软件、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的实现使以往各企业的一线员工需要从原来的操作者转变为设计者和管理者。他们不仅要懂得制造技术,而且具备调试高端、精密、智能化设备的能力,并能够灵活处理相关各类问题。德国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3年,德国企业空缺岗位数量从1.96万增加至3.37万,未安置的工作申请人数从1.2万人增至2万多人。同期,人才市场的流动速度也在加剧。2013年,提前终止的合同数量达14.89万,占2012年新签劳动合同数量的25%,比2009年高出2.9%。提前中止合同的原因主要包括员工无法胜任岗位、企业破产、人才流动等。[7]2014年,登记注册申请培训岗位的8.12万人中,除了有2万多人是没有培训岗位外,余下的6万多人是对自己当前的培训岗位不满意,从而有意申请新的培训岗位。[8]据此可以看出,在人力供应数量处于上升状态时,企业空缺岗位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三)培训岗位数量与“工业4.0”需求契合度不够

“工业4.0”战略使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为使新入职员工素质的提高速度紧跟时代变化,企业应当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培训岗位。然而,2014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关于德国职业教育统计的数据情况表明,当前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正在逐年降低。2010-2011年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重为23.6%。该比例在2011年、2012年持续减少至22.1%、21.0%。近年来,德国新增企业数量持续增加,2012年新增企业数量达到了8200所,比2011年增加了0.4%。然而,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数量不增反减。2012年,德国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数量比2011年减少了7300个,降低了1.6%。[9]由此可见,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降低,造成了企业提供培训岗位的锐减,掣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耦合“工业4.0”发展对于员工素质的要求。

(四)人才考评机制与“工业4.0”需求契合度不够

“工业4.0”战略背景下,企业员工工作的去分工化使得德国劳动力市场人才的需求结构、类型将呈现出扁平化发展趋势,亟需建立新的人才考评标准,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5年发布的《工业4.0:工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报告显示,有26%的企业认为德国职业教育人才考评标准尚需完善。[10]然而,目前德国还未建立新的考评机制,依旧按照原有中期考试、结业考试的模式进行人才考评,无法保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工业4.0”战略的新要求。因此,需尽量推动职业教育人才考评机制改革,使该标准契合“工业4.0”战略需求。

三、德国职业教育契合“工业4.0”发展的策略

(一)拓宽职业教育的教育范围

近年来,德国移民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1-2015年,该数据从6342.4万人增长至7722.4万人,其占德国总人口的比例从7.9%增加到9.5%。[11]与此同时,2014年德国普通大学的辍学率高达33%,远远高于应用科技大学。为吸收移民人口和辍学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德国政府在2004-2014年间颁布了三项针对青年的联邦协议,将为包括移民青年在内的德国青年提供职业教育。[12]2014年颁布的《关于初始培训和继续培训的盟约2015-2018》(Alliance for Initial and Further Training 2015-2018)提出,德国将在2015-2018年间减少青年人的辍学率、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培训岗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人才“不匹配”等问题,力图到2018年为青年人建立一个稳固的劳动力市场。[13]在此政策指引下,2015年联邦政府已建立了针对辍学者的“职业教育咨询服务网络平台”,以及针对移民的“移民办公室”和“青年事务所”,从而帮助移民青年及其父母接受职业教育。联邦政府通过对移民人口、辍学人口进行职业教育,不断开发国内人力资源,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工业4.0”期间德国劳动力市场人才数量短缺、人才质量欠缺的困境。

(二)对学生进行潜力分析和职业规划指导

为支持更多的青年人进入职业教育系统学习,德国联邦政府自2008年4月开始,至今已连续投入34.5亿欧元,用于帮助75.5多万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方向选择。[14]2014年联邦教研所和就业局还联合开展了“保障和扩大职业教育开展”项目,对学生进行“潜力分析”和“职业规划指导”。此外,联邦政府、就业局和欧盟科学基金会经费支持的“教育链(Education Chains)”项目也将在2015-2018年间,为2550所学校50万名学生进行潜力分析,对约11.5万名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该项目作为联邦和州协议的内容之一,正在各州的教育与培训体系中逐步落实。联邦政府通过开展各种项目,以“潜力分析”和“职业规划指导”的方式对学生职业道路的选择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才“扎堆”现象,避免了教育资源浪费,为“工业4.0”培养了符合要求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

(三)拓宽双证课程的学科范围

为培养符合“工业4.0”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开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双学位课程。近年来,该课程的提供范围一直在不断拓宽,目前已形成包含经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学科的课程体系。完成课程的学生除了可以获得该学科的学位和专业资格之外,还能够获得工匠师傅头衔及相应的高级培训资格。在德国7个地区、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学生经4年或4年半学习合格后,可以获得三个公认资格,即熟练工人、工匠师傅和本科毕业证书。[15]为了培养更多该类型的人才,德国教育研究所出资、职教研究所开展的“职业培训+”项目(Ausbildung Plus),建立了资格课程及证书信息的官方数据库。该数据库为企业、应用科技大学等职业教育的提供者发布双证培训信息提供了免费平台,为受教育者提供了更多职业教育选择路径。2015年,该平台已注册的双证课程高达1500多种,学生人数达到了9.5万人。[16]

(四)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

制造业和互联网的深度结合,对企业产品的生产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员工在该环境的发展变化下,也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为此,德国联邦政府陆续出台了“升级援助计划”、“继续教育津贴”、“继续教育政府奖助”、“升级奖学金”等项目,为职业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其中,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于2014年分别投资1.82亿欧元和5.1千万欧元到“升级援助计划”项目中。该项目设立了职业继续教育在线咨询平台和国家信息服务热线,使受教育者能够获取职业教育信息及相关政策,更加便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课程。同时为了提高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契合度,联邦政府还实施了“终身学习资格框架”项目和“地方学习”资金项目,进一步完善了职业资格标准。此外,“提升读写能力的国家战略”项目和“针对成年人的基础教育”等项目的出台,将终身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上,促进了受教育者教育机会公平。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下,2014年参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中,18-64岁年龄段的人数占总参与人数的比例高达51%,超出了联邦政府预期的职业教育参与率的目标。[17]

(五)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值性资格体系

“工业4.0”战略下“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带来了现代企业组织内部生产和管理的深刻变革,提高了企业对员工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企业员工不仅要具备生产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还要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实践多种学科知识,灵活地分析和处理问题。为培养更多该类型的人才,职业教育需要建立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值的人才考核标准。当前,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虽然有着畅通的转换渠道,但这两类教育的地位依旧悬殊。通过比较2005-2014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新增学生数量就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参与率近年来不断下降。为此,2014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邦就业局、工业商业协会共同签署了战略性合作协议,明确了保障职业教育人才质量提升的目标,强调进一步完善国家资格框架(DQR),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体系。据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值的资格体系、人才考评标准和制度将被纳入国家资格框架。这些措施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拓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转换通道,促进职业教育向更高层级发展。

(六)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

2013年起,德国联邦教研部每年召开12次“圆桌会议(Roundtable)”,以期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战略的顺利实施。该会议由来自德国不同主管部门、联邦州、社会团体、职业教育机构、商会机构的代表参加,会上代表们将共同确定德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政策,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2015年3月,“圆桌会议”通过了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一体化行动计划。该计划决定加强与印度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并将与国际职业教育领域相关者共同参与制定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发展战略。[18]2013年至今,德国与其他国家开展了多种职业教育合作项目。2015年,德国与部分欧盟国家开展了“工具箱”合作项目,用于交流“双元制”教育原则和人才标准制订经验;同年,德国与中国、美国、印度、南非、俄罗斯、土耳其等非欧盟国家开展了“同行学习(PeerLearning)”项目,用以加强成员国之间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经验交流。[19]这些项目有助于促进德国“双元制”的不断完善,构建新型战略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方针,提高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吸引世界各国受教育者参与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更多契合“工业4.0”战略发展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

四、启示

(一)构建基于资源整合的公益性职业教育信息网络平台

为确保“工业4.0”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契合,德国联邦政府创设的职业教育信息互通共享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科技优势,让职业教育的提供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及时地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以及相关的政策,更加便捷地参与其中。在中国,现有的职业教育网络信息平台大多是由私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创设的。这类网络平台数据库中提供的职业教育信息和网络课程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而在由企业或私人创设的职业教育信息平台中,提供的职业教育信息和课程缺乏整合性和统一性。同时,这类平台提供的职业教育的内容较为落后,无法与企业机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匹配,没有发挥出网络平台的优势。因此,中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的良好趋势,建立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网络信息平台数据库,及时发布职业教育的政策新闻,充分整合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为受教育者提供获得职业教育信息的有效渠道和选择职业教育课程的权威平台。

(二)倡导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工业4.0”智能化、自动化和去体力劳动等特点促使德国联邦政府及时调整了人才培养的类型和结构,拓宽了原有双证课程的学科涵盖范围,令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合“工业4.0”战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中国工业4.0”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企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新型生产方式的出现要求职业教育及时更新教育课程设置方式。借鉴德国经验,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单学科划分,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因此,中国的职业教育应重视多学科合作的教育方式,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从而对接“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人才需求,令“中国工业4.0”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具备机械、电子、软件、过程管理及其专业的综合性知识背景和跨专业的问题处理能力。

(三)建立普职等值性资格框架体系

为契合“工业4.0”战略的大量高技能人才需求,德国联邦政府从政策标准出发,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等值性的资格体系。“中国制造2025”战略在推动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对智能网络的高度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跨学科知识能力。然而,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不高,生源数量不足、学生质量良莠不齐,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政府一方面要进行宣传和引导,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学习氛围,逐步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另一方面,应努力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性资格体系,从制度层面上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平等,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吸引更多受教育者参与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双向流通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校企双元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契合“工业4.0”发展的创新战略思维、多渠道的国际合作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中国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以国际合作的方式加强与德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经验交流。中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扩大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切实提高人才质量。中国职业教育在借鉴他国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同时,可积极开展中外职业院校合作办学项目,逐步完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院校、行业、企业各方优势,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让职业教育为国家和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1]William MacDougall,Senior Manager,Marketing,Communications,Germany Trade&Invest. Industrie 4.0-Smart Manufacturing For the Future[R]Germany:Asmuth Druck&Crossmedia GmbH&Co. KG,Cologne,2014:4.

[2][4][10]Volkmar Koch,Simon Kuge,Dr. Reinhard Geissbauer,Stefan Schrauf.Industry 4.0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ndustrial Internet[R].Germany:Strategy&,PWC,2014:3、37、37.

[3]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Industry 4.0 and The Consequences For Labour Market and Economy[R].Germany: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2015:8.

[5][7][9]Federal Institut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BIBB).VET Data Report Germany 2014[R].Germany:Bundesinstitut für Berufsbildung,2015:33-34、31、35.

[6]Olga Pötzsch,Dr.Felix Rößger.GERMANY’S PUPULATION BY 2060,Results of the 13th Coordinated Population Projection[R].Wiesbaden: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2015:5-6.

[8][12][17]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BMBF).Repor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15[R].Germany: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2015:33、50、7.

[11]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of Germany.Key Figures[EB/OL].https://www.destatis.de/EN/Homepage.html,2016.

[13]Sigma Gabr,Andrea Nahlet,Reiner Hoffmann,ect.Alliance for Initial and Further Training 2015-2018[EB/OL].www.bmwi.de/DE/Themen/Ausbildungund-Beruf/allianz-fuer-aus-und-weiterbildung.html,2014.

[14][15][16]BIBB.Dual Degree Courses:Plenty of Dynamics[EB/OL].www.bibb.de/en/pressemitteilung_2 5832.php,2015.

[18]BIBB.Round Table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VET[EB/OL].www.bibb.de/en/govet_2353.php,2015.

[19]BIBB.Cooperation and Advisory Services of Bilateral Working Groups and International VET Cooperation[EB/OL].www.bibb.de/de/govet_2910.php,2015.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杨玉)

The Revelations and Enlightenment on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Fitting with“Industry 4.0”

HU Maobo1,WANG Yunzhuan1,ZHU Mengmei2
(1.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68;2.State Grid Hube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Technical Training Center,Wuhan Hubei 430079)

“Industry 4.0”is a sort of German national strategy to realize its manufacturing automation and consolidate its position as a successful manufacturing nation.The strategy puts forward new demands upon the quantity,the quality and the appraisal standard of the skilled talents.Some problems should be handled in order to f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Industry 4.0”,such as the shrinking of population,shortage of talents,enterprises’not high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unsound assess systems for the relevant talent.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cruits domestic school dropouts and foreign immigrants,carries out effec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potential and employment guidance,broadens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 of double certificate course,constructs lifelong educational system,establishes an 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 general education and advances th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Therefore,at the background of“Made in China 2025”,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advocate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2025 development need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establish the framework of general an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and carry out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je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way of two-way circulation.

Genmany;vocational education;Industry 4.0;education model;equivalent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G710

A

1674-5485(2016)10-0092-06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湖北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转型协调发展的宏观结构研究”(15Q074)。

胡茂波(1975-),男,湖北鹤峰人,湖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王运转(1990-),女,河南南阳人,湖北工业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朱梦玫(1990-),女,湖北武汉人,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技术培训中心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工业4.0德国工业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军事文摘(2023年3期)2023-02-21 13:09:26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30
工业人
黄河之声(2018年5期)2018-05-17 11:30:01
德国弃煤的烦恼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1
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4.0”
环球时报(2016-04-25)2016-04-25 09:39:02
中小型工业制造企业在“工业4.0”时代如何生存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49:51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2:51:50
“工业4.0”之思考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