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岚 陶 涛 严 弋
DOI:10.16750/j.adge.2016.10.013
师生关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基于过程的博士生培养质量
徐 岚 陶 涛 严 弋
导师指导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指导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导师指导的有效性。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跨文化比较,从对导师、师生关系的概念界定及相应的导师角色定位出发,分析了师生关系类型、指导要素和指导有效性、师生关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在厦门大学进行的问卷调查预研究,对外国学者发展的一套可资借鉴的师生关系量化研究工具进行了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修订。
博士生;培养质量;导师;师生关系
在全球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性研究对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高等教育要“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博士作为最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其培养质量关系到一流大学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我国的博士生招生规模在1999年至2003年间经历了迅猛增长,此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08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然而学界和社会对博士培养质量也产生了很多质疑,如“中国成为博士工厂:盛产博士却不生产大师”;在学术就业市场日渐饱和的状态下,我国究竟需要多少博士以及培养的博士怎样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等。为解决生均教育资源紧张问题并限制滥招,2006年国家开始试点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2009年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属院校。罗向阳等研究了研究生资助制度改革的影响,认为随着研究生的科研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日益依赖导师的科研经费,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1]。许多调查也发现扩招带来师生关系冲突的增加是明显的,冲突原因可归结为导师缺乏指导能力、导师太忙、学生数量过多、资源不足等,但已有研究很少关注这些表层现象背后对研究生指导的行动逻辑以及师生关系的本质。
随着国家政策转向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生师比已不再是主要问题,但对导师资格、指导方式、资助方式、淘汰制等方面的制度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2]。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特别强调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突出人才培养质量。已有研究表明:影响博士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导师指导起着最关键的作用[3];导师的学术水平是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和学术产出影响最显著的因素[4]。美国研究生院协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也把指导关系列为影响博士培养计划完成质量的六大因素之一[5]。Gallagher认为政府经费使用效率、资源充足程度、学生满意度、指导有效性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6]。尽管目前已形成了导师的指导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很重要的共识,但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对博士生应进行怎样的专业指导、而在指导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指导的有效性等的研究并不多。尽管对博士生进行科研训练及其在训练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进行研究是一件具有较高难度的事情,因为对博士生的指导是一个高度精制化、专业化的活动,依赖于学生和导师之间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它也是一个相对私密的、个人化的交流过程,大家的学术经验各异,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界定导师的概念与角色定位、分析指导要素、划分关系类型、了解学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等来衡量培养过程中培养质量的好坏。
在国外的研究中,指导教师(Supervisor)和导师(Mentor)是两个相对不同的概念,分别对应学术指导(Supervision)和辅导(Mentoring),前者主要是一种专业(Professional)关系,后者主要是一种个人(Personal)关系。导师(Mentor)常被理解为人生导师,这与英国的导师制传统有关,重“榜样”“朋友”的定位。现代研究型大学对师生关系的看法起源于德国的师徒制,即学生从指导教师处习得专业上的技艺,其他方面的发展通常不在视野之内。指导教师的角色是以专业水准支持学生研究技能的提升并培养研究态度。在欧洲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英法系的北欧国家),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业的决定权很大,个人的培养方案由指导教师主导,博士论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指导教师把关[7]。而美国的研究多是把两者混用,有些主张以专业关系为主,主要对学生完成学业的各种要求提供支持,也发展适当的个人关系[8];有些主张辅导责任是教师教学责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9]。这个辅导主要是在社会心理层面,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效能感等。在美国,导师多把博士生当作年轻的同事看待,较倾向合作伙伴关系[10]。美国研究生院协会总结了导师的多重角色:顾问/咨询者,有着丰富的经验并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支持者,能给予情感支持和精神鼓励;辅导者/引导者,能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给出具体的反馈;师傅,带着学徒掌握职业所需技能;赞助者,能够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帮助学生获取发展机会;模范,通过身份认同形成学术上成功的榜样;他们同时是好的聆听者、观察者以及问题解决者,会试图去了解、接受和尊重学生的目标和兴趣[11]。导师不仅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并促进学生社会化。
国内的研究通常笼统使用导师一词(师生关系中的“师”特指“导师”),其作用一般来说被认为是涵盖专业指导(教书)和非专业关怀(育人)两个方面。关于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性质较早和较普遍的提法是导学关系,定义为以学会做学问和学会做人而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12];另一种提法是和谐关系,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多维结构的,包含导学关系、人际心理关系、管理关系和伦理关系等在内的有机关系体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和谐的关键在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形成双向的“互为主客体”的师生关系[13]。将师生关系发展到亲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较体现中国特色的,与中国传统的师承文化有关。总之,国内的研究认为导师的作用主要包括学术引导、生涯规划、心理辅导、人格塑造、学术规范等,涵盖学术、生活和道德各个方面。
相对来说,国外对导师职责的要求注重专业能力。Lee提供了一个分析导师和学生指导关系的概念框架,认为个人亲密关系和情感支持不是研究生专业和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却会影响专业指导的效果[14]。一些国外研究也试图建立起导师和学生交往的道德行为守则,规定合适的指导行为界限[15]。中国式导师职责则强调师德,这一概念因有师道的价值诉求和对个人内在品德的重视,含义比只强调准则规范的学术道德要广泛,与学术责任观的构建相联结,强调建立自我反思的内部监督机制[16]。周光礼的研究也发现在学生看来导师治学态度和道德修养的影响大过专业知识[17]。因此,导师需要协调作为学术人的专业化人格与私人化身份之间的张力。
在国内,高鹏等将师生关系划分成普通师生型、良师益友型、家长子女型和老板员工型四类[18];许克毅则将师生关系分为权威型、和谐型、松散型、功利型[19];笔者通过质性研究并根据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角色认同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试图超脱市场和官场的清高者、信奉适者生存的现实主义者、视大学如官场的操控者[20];林伟连等提出师生关系中两种异化的现象,即从属型/雇佣型师生关系和放羊型师生关系[12]。国外对师生关系的分类多是按导师角色划分的。例如Taylor等划分了四种指导类型:放任型、放养型、导演型和契约型[21];Holland通过质性研究发现有五种博士生师生关系类型,即正式的学术顾问型(formal academic advising)、学术指导型(academic guidance)、学术导师型(academic mentoring)、准学徒制型(quasi-apprenticeship)以及职业辅导型(career mentoring)[22];Bartlett等从导师和博士生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出发,对导师的指导角色和风格提出三种有趣的隐喻,即厨中烹饪、花园挖掘和丛林漫步[23],认为师生之间只有开放的、真诚平等的交流才能避免失败,并特别强调家长式、操控式的关系模型是有问题的。
总体来说,国外对雇佣关系的提法较少,博士生数量处于相对的供需稳定状态,没有剥削劳动力或放羊的问题,导师多把博士生当作年轻的同事看待,倾向于合作伙伴关系或一种契约式关系;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师生关系不对等的问题较为显著,因而容易表现出从属性过强(老板员工型)或过于强调亲密关系(家长子女型)的偏差。
一些研究还探究了师生关系的发展模式,以提升指导的效率和有效性为目标,认为这是理解导师指导行为及其原因的基础。许多研究者指出,导师的指导除了学术上,至少还应包括其他两个方面:即职业方面和社会心理方面[24]。Lunsford的量化研究发现社会心理指导与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职业指导与学生的学术出版和学位取得显著正相关,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指导有效性[25]。总体上看,多数研究者倾向通过考察博士生的成果指标,如满意度、学术产出、研究兴趣以及获得学位的时间等来衡量指导的有效性。还有一些研究试图探讨博士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或通过给博士生和导师提供手册来说明什么是“专业研究者”的能力[26]。此外,知识生产方式转型推动了博士生教育功能和性质的转型,对博士生提出了诸多专业能力之外的通用能力要求,如反思批判和问题解决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27]。博士阶段的训练只以学术研究生涯为目的已然不现实,学生的职业选择日益多样化,未来导师指导的趋势是注重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和学习过程体验,强调对培养质量的形成性评价和能力为本的评价。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课程体系、培养机制和学术环境等外源变量,其中不利条件在于研究生扩招、培养机制和质量评估制度不完善、科研经费的学科差异等;主观因素包括导师的素养、态度、科研能力、指导风格和指导水平,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能力等。抛开个人无法改变的环境因素,已有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师生个人角度去分析师生关系的三因素理论框架。第一个影响因素是导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Heath发现:学生对导师指导的满意度和他们与导师正式会面的频率高度正相关,见面频率高,学生受到导师指导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发表文章、进行课堂报告的机会就会增多[28]。第二个影响因素是导师指导能力和态度。Denicoli提出:除了在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导师的情绪正向积极,能给予学生支持、鼓励和理解是优良导师的重要特质[29]。国内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如罗英姿等认为导师的学术人格、学术造诣、学术能力和学术指导是影响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支配性变量[30]。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学生个人因素。Abdullah等的调查发现:学生的满意度除了与导师指导的质量有关外,还会受到其个人心理属性的影响,如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独立学习能力等[31]。以上的研究发现与Paglis等的追踪研究发现非常一致,即学术指导的效果与博士生的学术生产力和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32]。
为了帮助导师提升对博士生的指导质量,很有必要给予反馈,让导师知道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期待和对现有指导的满意度。以往在私密性的师生关系中,反馈通常仅来自于学生个人,但碍于关系不对等,事实上很少有充分的交流让导师了解学生的看法和需求,导师之间也少有渠道来沟通指导经验。如果能够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取得大量一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展现师生关系的全貌,对于导师了解指导要素和不同互动类型的指导成效等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发展适当的量化研究工具就成为非基于个人经验的师生关系研究的核心,并能够在量化模型的基础上设计访谈提纲,通过进一步的质性研究来探讨不同类型导师的具体指导经验及其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
在国内的相关研究中,除了一些学位论文有呈现自行编制的导师指导和师生关系方面的问卷,期刊上发表的量化研究论文基本上没有详细阐述所使用的问卷,调查也比较笼统,如不区分硕士、博士研究生群体和高校类型等,在师生关系模型建构上的理论贡献也不足;一些高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内部的师生关系调查,则缺乏有理论框架、有信效度的共同工具基础,常常只做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也没有公开调查结果,对于实际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效果有限。相较而言,国外的研究非常重视方法和工具,以量化研究为主,发展出一些各有侧重、较为成熟的调查问卷。例如Marsh等开发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经验问卷(post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PREQ),旨在调查学生对导师指导、自身技能发展、学术氛围、设施条件、论文考查和研究进程明晰度的体验[33];Mainhard等设计了一个导师和博士生互动关系的问卷(questionnaire on supervisordoctoral student interaction,QSDI),以接近(Proximity)和影响(Influence)程度作为横、纵坐标轴,分为八种互动类型,即为领导型、友善型、理解型、放任型、迷茫型、不满型、责备型和严厉型,旨在了解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方式[7]。以上两个和问卷发展成熟,信效度高,在国际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
笔者设计的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问卷除基本信息外,其余题项主要是基于以上两个问卷发展而来的:根据PREQ问卷设计指导过程、氛围和条件部分的题项,根据QSDI问卷设计互动模式/指导风格部分的题项。另外,应中国式师生关系注重师德和师承文化的特点,设计了导师角色、导师人格和道德伦理部分的题项,共计78题。预测试以厦门大学2015年7月的应届博士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25份,每一位调查对象都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以询问其对问卷的看法。各部分题项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导师人格0.903,指导过程0.966,氛围条件0.774,伦理道德0.680。后两者信度比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基于本文前述分析的中外文化背景的不同,因此在中国大学的情境中师生关系模型的适用性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中国学生对“隐私”和“私事”(个人生活干预程度)的态度与国外学生非常不同,倾向于认为私人场所约见、担任个人秘书、参与导师课题或接待任务等是亲密关系的体现,更加期待家长/兄长式的师生关系等;另外,由于奖学金制度与国外不同,中国研究生的“生活质量改善”更依赖于导师发放的助研津贴,因而更可能导致“老板主宰式”或功利型的师生关系,间接导致学生对性骚扰、论文署名等涉及学术道德的问题常采取回避式或服从式的回应。在支持条件上,院系层级提供的资源有限,而导师来自课题经费等的资源在学科差异和个体差异方面非常明显。为此,我们着重调整了氛围条件和伦理道德部分的题项,以使问题适应本土环境和减少理解偏差。经过重新试测,氛围条件和伦理道德的内部一致性分别提升到0.798、0.768。另外,QSDI问卷划分的师生交往方式的八个类型过于繁杂,预研究结果认为可将八个类型统整为四个,即把原问卷中领导型和友善型作为一组,迷茫型和不满型作为一组,理解型和放任型作为一组,责备型和严厉型作为一组,它们彼此在原问卷中都是正相关的。通过对国外的师生关系实证研究工具进行修正,笔者最终设计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问卷。调查结果将另文论述。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训练,尤其是在博士层面,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直接影响科研训练的成效,因而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将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展开调查,探究在博士生指导过程中,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从导师人格、师生互动关系、学术规范和伦理道德、具体的研究指导、学习经验、外部环境等六个维度来分析指导过程,期望不仅能够在理论上对国外研究提出的师生关系模型作为补充,并且能够对提升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实践价值的建议。
[1]罗向阳,支希哲.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的制度困境及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16-20.
[2]陈洪捷,赵世奎,沈文钦,等.中国博士培养质量:成就、问题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40-45.
[3]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中国博士质量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李艳,马陆亭.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78-84.
[5]CGS.PhD completion and attrition:analysis of baseline program data from the Ph.D.completion project[R].Washington D.C.: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2008.
[6]GALLAGHER M.The challenges fac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raining[C]//KILEYM,MULLINSG.Quality in postgraduate research:making ends meet.Proceedings of the 2000 Quality in Postgraduate Research Conference.Adelaide:Advisory Centre for University Education,University of Adelaide,2000:9-13.
[7]MAINHARD T,VAN DER RIJST R,VAN TARTWIJK J,et al.A model for the supervisor—doctoral student relationship [J].Higher Education,2009(58):359-373.
[8]PEARSON M,BREW A.Research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development[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2,27(2):135-150.
[9]KENNEDY D.Academic dut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0]CLARK B R.Places of inquiry[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5.
[11]CGS.A conversation about mentoring:trends and models[R]. Washington,D.C.: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1995.
[12]林伟连,吴克象.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要突出“导学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6-28.
[13]张静.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和谐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19-22.
[14]LEE A.How are doctoral students supervised?Concepts of doctoral research supervision[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8,33(3):267-281.
[15]SULLIVAN L E,OGLOFF J R P.Appropriate supervisorgraduate student relationships[J].Ethics&Behaviour,1998,8:229-248.
[16]徐岚,卢乃桂.研究型大学师德建设的途径[J].教育研究,2010(7):88-94.
[17]周光礼,等.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基于U/H大学的案例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8]高鹏,李媛,张伟倩.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调查和实证分析[J].高教管理,2007(4):144-147.
[19]许克毅,叶城,唐玲.导师与研究生关系透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59-62.
[20]徐岚.师父、师傅还是老板?——从教师角色看研究型大学师生关系[J].高校教育管理,2013(3):33-40.
[21]TAYLOR S,BEASLEY N.A handbook for doctoral supervisors[M].London:Rutledge,2005.
[22]HOLLAND J W.Mentoring and the faculty development of African-American doctoral students[C]//FRIERSON H T,Jr. 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vol.2.Stamford CT:JAI Press,1998:17-40.
[23]BARTLETT A,MERCER G.Reconceptualising discourses of power in postgraduate pedagogies[J].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0,5(2):195-204.
[24]MERTZ N T.What’s a mentor,anyway?[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2004,40(4):541-560.
[25]LUNSFORD L.Doctoral advising or mentoring?Effects on student outcomes[J].Mentoring and Tutoring:Partnership in Learning,2012,20(2):251-270.
[26]PHILLIPS M P,PUGH D S.How to get a PhD: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2ndedition)[M].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4.
[27]MOWBRAY S,HALSE C.The purpose of the PhD:Theorising the skills acquired by students[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2010,29(6):653-664.
[28]HEATH 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D students’views of supervision[J].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Development,2002,21:41-53.
[29]DENICOLI P.Doctoral supervision of colleagues:peeling off the veneer of satisfaction and competence[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04,29(6):693-707.
[30]罗英姿,吕红艳.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5):16-21.
[31]ABDULLAH M N L Y,EVANS T.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stgraduate research students’psychological attributes and their supervisors’supervision training[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1):788-973.
[32]PAGLIS L L,GREEN S,BAUER T.Does advisor mentoring add value?A longitudinal study of mentoring and doctoral student outcom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6,47(4):451-476.
[33]MARSH H W,ROWE K J,MARTIN A.PhD students’evaluations of research supervision[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2,73(3),313-348.
(责任编辑 赵清华)
徐岚,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厦门 361005;陶涛,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厦门361005;严弋,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办公室,厦门3610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师生关系视角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编号:CIA15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