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庆权
(四川资中县银山镇中心学校 四川资中 641200)
初中思品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要点分析
向庆权
(四川资中县银山镇中心学校 四川资中 641200)
小组合作学习是适合初中生且行之有效的政治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政治教育的现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几点战略性的意见,望对从事初中政治教育者有所启示。
初中思想品德课 合作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初中教学当中,被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当中,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广大初中生中已经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不仅仅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高效率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是一种满足教书育人两全其美的教学方法。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持续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通过实际考察,改革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很大一部分学生或者是教师眼里,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辅助课程,没有必要像对待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那样全力以赴,许多老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课照本宣科,课后大量的习题,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比较满意的卷面分数,但是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和这门课还是有抵触情绪的,因此,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更不要说对政治课的兴趣。初中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是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设置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是符合初中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的,学生对该课程是有好奇心和兴趣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合适引导学生,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1.教师和学生在传统课堂角色依然没有转变,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负责将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没有注意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初中生则是只满足于思想品德课基础知识上,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意义和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程认识不清,知识构架不完整,因此,学习效率较低。2.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太过单一,“只有考出高的卷面成绩才是硬道理”的观念已经深入骨髓,这样的教学观念已经偏离了初中生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终极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专注于概念的讲述,习题的练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的培养和提高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三人以上)为学习单位,按照学习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讨论,最终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同伴之间的认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事实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行之有效切效果显著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式主要适用于初中生,是心理学家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就教学方式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种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实际调研发现,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大的好感。这种教学模式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思维方式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初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教师必须认识到初中身个性比较鲜明,自主性强,教师要努力的搞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融洽的学习气氛,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之上不断革新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习小组成员能够相互配合,最终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或者其他成员存在的问题和优点,优点可以被学生学习,模仿;不足之处可以加以改正,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成长。
3.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中,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看似每个学生都积极活跃,但毕竟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加强学生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
在课堂结束或者吓阻讨论结束后,教师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对之前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学生的反馈中及时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要给予及时的纠正,对发言中产生的亮点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总之,一切要以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要目的。对讨论的过程要把控好,让讨论有序地进行。教学的对象是初中生,初中生自控能力差,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变,要灵活应对课堂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注意力集中。
教师在课堂引入或者讲授过程中,要将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比如说“七年级上册”遭遇险情如何应对这个问题上,教师可以举例说明某个地方近期发生过什么危险事件,让学生身临其境,思考自己在面临这个问题时如何应对,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问题的设置上要把控好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思考的空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如果问题太难,学生就无从下手,无法深入。问题的设置应该把握由易到难的原则,循序渐进。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仍处于健全时期,思想品德课程设置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教师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学生要配合老师的教育,思想品德课要本着“育人”的教育目的来教授,这样才能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设置的初心。
[1]朱怀东,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中学教学,2015(05)
[2] 王松民,初中英语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