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深圳路小学(223005) 胡宝珠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江苏淮安市深圳路小学(223005) 胡宝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还能让课堂充满灵动。在英语课堂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可为英语教学注入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合作学习 应用
将合作教学引进英语课堂,可以有效变革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往的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如下问题:合作过于形式化、表面化;学生不会合作,教师疏于指导,学生难以真正在合作学习中受益;合作任务单一,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基于此,教师要优化英语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乐学英语。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合作。一般而言,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萌生出合作解决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点,结合英语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中的Unit 8《At Christmas》这一单元时,教师以问题情境带动学生合作,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主要学习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为了形成对比,教师首先引出中国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让学生互动讨论。教师提问:“我们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Spring festival.”学生高兴地回答。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交流我们中国人是如何庆祝春节的。在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再将话题转向“Christmas”,询问学生:“Can you share any information about Christmas?”很多学生只知道这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外国人喜欢举办party。由此,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圣诞节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现在你们对圣诞节有了初步的感知。请问,外国人是如何庆祝圣诞节的?他们吃些什么?节日的来源是什么?请大家分组讨论。”于是,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内容,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以春节这一学生熟悉的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出圣诞节情境,并提出问题,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学习。
任务的有效性与否能够影响学生的合作情绪以及合作的积极性。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设计有效的任务,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那么,何为有效的任务呢?笔者认为,有效的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需求,并能够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英语教师要按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等,优化任务设计。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的Unit 7《How much?》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了如何利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如询问价钱:“How much is it?It is...”为了促进学生交流表达,教师设计购物情境,引导学生俩俩合作对话。要求:请结合自己的购物经历,设计简单的购物情景对话,利用英文展示出来。这一合作任务较为开放,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句型设计对话,分别扮演“顾客”“售货员”角色。学生还可以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促进自我发展。
在学生展示对话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以驱动学生更强的合作学习动力。由于情境任务非常符合学生的“胃口”,因而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大胆交际。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合作学习了解得并不深刻,也没有学会如何高效合作。如果教师仅仅是设计任务,引导学生合作,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运用调控策略。如此一来,学生慢慢地就学会了如何高效合作。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 7《Protect the earth》时,教师利用视频加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球的现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在这个环节之后,教师引出合作任务:A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how to protect the earth?学生根据之前的分组,展开合作。一开始,学生还比较有秩序地交流,可是后来,学生的声音越来越大,场面甚至有点失控。原来是各组学生都急着表达观点,不倾听他人的想法。此时,教师介入学生的合作学习中,进行调控:“老师知道你们都有很多点子,都想挽救‘地球母亲’。可是,在合作时,我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倾听别人的想法,并安排人把别人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得出更多、更好的点子哦!”经过教师的调控,学生重新合作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交流、表达、倾听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教师要注重合作技能的渗透,并及时调控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
总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广为应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优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编钟伟芳)
G623.31
A
1007-9068(2016)2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