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的着力点

2016-03-04 00:58:56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内容思维课堂教学

李 春 华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31)

课堂教学提问的着力点

李 春 华

(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吉林 长春 130031)

当前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当前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内容不够丰富,教师提问形式比较单一,教师提问节奏过快,不利于学生思考。因此,我们认为课堂提问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应有明确的目标性

提问是衔接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并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容,因此提问是课堂不可或缺的手段。美国教育家弗兰克尔从教会学生思维的角度把问题大致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回忆性问题、描述性问题、说明性问题、综合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和自由询问式问题。提问应当有明确的目的性,提问的形式可以根据提问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很多教师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学生无法明确问题,甚至误导了学生,使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问题,不仅不能加深学生对一些问题的印象,使学生无法清晰地区分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还会使学生混淆相关概念,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是检查、巩固已学的知识,还是引导学生接受新知识,或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如果教师提问缺乏目的性,无的放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1]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课本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快速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提问内容注重衔接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性关乎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要注意不可随意提出问题,或者在教学环节中采用跳跃式的提问方式,这样会打乱教学步骤,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根据新旧知识所含相同因素的多少,巧设问题,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可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选择。课堂提问内容的衔接性越强,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越有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内容就越容易,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提问表述要清晰,具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以简明、学生容易理解为准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表述清晰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要正确、简明地表述所要提出的问题。如果教师都不能准确理解、正确表达自身提出的问题,学生更无法理解,也无法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回答。其次,前后提出的问题在具有衔接性的基础上要有层次性,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表述出来;也可在关键问题出现之前,提出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为铺垫、引导。对于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经过详细地分析和缜密地思考,提出的问题只有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才会参与其中,并亲身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才能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

四、问题要有启发性和引导性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发挥其启发性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美国作家奥利弗·温德尔·霍尔姆斯在散文《早餐桌上的诗人》中把人的才能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简单地、无目的地收集事实资料;第二层次则能利用收集的事实比较、推理和归纳;第三层次被命名为“带天窗”,意思是这个层次能进一步理想化、想象和预测——思维的光芒来自于天窗之上。[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如此,学生的思维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处于不同的状态。教师提出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也引导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不同状态中。教师提出回忆性问题、描述性问题、说明性问题,学生则处于收集事实资料阶段;教师提出综合性问题、判断性问题,学生则处于归纳整理阶段;当问题属于自由询问式问题时,学生思维有可能处于想象和预测阶段。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浅入深、逐层递进,有梯度性,促使学生由收集资料到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归纳整理,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最终找寻到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孙淑丽.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J].吉林教育,2011(6):58.

[2] 任辉.高效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9.

论点精编[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6.06.033

猜你喜欢
内容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