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学审视

2016-03-03 08:33丰子义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学人力资本

丰子义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人学审视

丰子义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100871)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直接的原因是经济发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矛盾与问题,深层的原因则是人的生存发展面临新的困境。以往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危机,实质上是人的发展危机。要把握“新常态”,应当对“常”有一个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在汉语的语境中,“常”主要有“正常”、“规律”、“规范”、“长久”等意思,相应地,“新常态”的发展也就表现出为合理的发展、合乎规律的发展、合乎规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新常态与旧常态的区别,最主要的是人本与物本的区别。要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确立新的观念行为,提高人的素质,突出人力资本。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人学;人的发展;人的素质;人力资本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提出,不仅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社会历史意义,而且具有深刻的人文意蕴。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当对这种新常态予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从人学的视角来看待新常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增强理论自觉。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和战略部署。新常态虽然是从经济领域提出的,并且主要是针对经济发展而言的,但由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成离不开其他领域的协调与发展,而且新常态发展所及,必然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引发和要求社会发展新常态。就此而言,“新常态”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带有总体性的社会范畴。对于新常态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固然是重要的,而加以多角度的审视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其他相关学科关注的对象。不同学科都应从自己的角度对新常态作出相应的考察与探讨,以为新常态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作为研究人的观念、行为的人学,自然需要对新常态问题予以高度关注,提供有益的思考。

从人学的视角看待新常态,对于深刻理解、把握新常态及其发展,意义重大。“新常态”是怎么提出来的?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经济发展日益暴露出严重的矛盾、问题,面临着一个重大转折,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将会遇到危机;深层的原因则是长期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诸多实惠的同时,又使人的生存发展逐渐面临许多新的困境,迫切需要校正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发展方式。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长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积累和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从经济发展的取向来看,过多追求的是GDP增长,而对经济协调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则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以致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从增长动力来看,以往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如2008年之前,我国经济主要以出口拉动为主,从2009年开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转到以投资拉动为主,而对人力资本、创新等要素的作用重视和发挥不够,没有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发展潜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发展方式看,以往的发展基本上奉行的是粗放型、外延式的增长方式,拼资源、拼消耗,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以致经济发展遇到了资源、环境的极限,同时也使人的生存家园受到严重威胁,把人的生存发展推向危险的边缘;从资源配置来看,过去我们通过充分发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红利,但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发展,仅靠这样的配置方式难以为继,而且也不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发展的风险来看,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虽然有各种机遇可以利用,但相伴而生的各种风险也在加剧,如果缺乏有效的防范与管控,风险将会降临,以致严重损害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上述这些问题和矛盾,虽然发生在经济领域,但其带来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进而直接危及人的正常生存发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旧常态下经济发展所遇到的危机,实质上是人的发展危机。从经济发展的旧常态转向新常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化解这种危机,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就此而言,新常态的提出是非常适时和重要的,其意义远非经济所能涵盖得了的。

走向新常态,同时也是由人的需要的转变引起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满足生存的基本需要,又有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往往是发展变化的,其满足需要的方式也要求发展变化。如果说在过去几十年中,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的贫困状况、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加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经历高速发展、开始摆脱贫穷落后之后,依然沿用这样的增长方式则是片面的。它已不适应新时期人们的新需求,也不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需要。而要满足这样的需要,不能仅仅靠经济数量的增长,必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的“供给”与协调。这就客观上提出了一种要求,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真正步入与人的需要发展相一致的轨道。有鉴于此,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旧常态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应当有一个合理的认识。新常态固然不同于旧常态,但它又不是对旧常态的简单否定与替代,而是一种合理的扬弃。在旧常态下,经济快速发展有其必然性,这是人的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人的生存发展便是一句空话;而且,没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新常态的推进也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长时期经济发展所积累的问题与矛盾又确实对人的生存发展形成了一种制约,这就必然要求旧常态转向新常态。因此,新常态既是由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阶段性特征决定的,也是由人的发展需要规律决定的。

要深刻认识新常态,应当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关系作出更为全面、准确的理解。一般说来,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谈得上发展;生存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在更高层次上求得生存。然而,人如何生存?这就涉及到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是靠消极地适应自然来本能地求得生存,而人则是在改造自然并在与自然的协调中来满足需要、求得生存。简言之,人是以发展求生存。人的生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发展,就很难保持正常的生存。这样一来,发展就成了保存和再生的条件。既然只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那就事实上突出了发展的价值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因为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存的水平和质量。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强经济发展内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提高发展的文明程度。只有通过这样的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人的正常生存。所以,走向新常态,这是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相协调的必然要求。

什么叫“新常态”?目前从经济学的角度已经对其有比较具体的解释和描述,但进一步从总体上、实质上加以理解和把握也还是非常必要的。要把握“新常态”,重要的是对“常”应有一个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我们知道,在汉语的语境中,“常”大致上主要有这样几种理解,“新常态”随之也就具有了相应的内涵:一是“正常”的意思。它是相对于非正常而言的,意即合理。所谓正常的状态,就是合理的状态;正常的发展,就是合理的发展。二是“规律”的意思。中国古人有时讲“常”指的就是“规律”。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日月以为常”,就是这个意思。坚持常态的发展,就是指符合规律的发展。三是“规范”的意思。像中国古代讲的伦常、纲常就是如此,所谓“五常”(仁、义、礼、智、信)即为典型表现,其含义主要是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加以理解和诠释的。具体到发展,就是要求发展符合一定的价值规范、服从一定的价值准则。四是“长久”的意思。这是从时间上来说的,讲的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保持经常、恒久、连续不断。坚持常态的发展,就是要使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保持经济能够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无论是上述哪一种含义、哪一种含义上的发展,实际上都同人及其发展直接相关。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不妨分别作一解读。

就第一种含义来说,发展的正常不正常、合理不合理,总是要有一定的评价尺度,这种尺度既是一个“事实尺度”, 又是一个“人的发展尺度”。 所谓“事实尺度”,主要指经济发展速度是否适当、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经济发展各种要素和资源配置是否协调等。这些参数和指标是完全可以量化测定的,是可以从经济发展的波动状况反映出来的。所谓“人的发展尺度”,旨在说明经济发展是否正常、合理,关键是看其能否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能否保证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假如经济是高速增长了,但由此给人们带来的问题与压力也大大扩展了,以致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这样的经济发展很难称得上合理的发展。完整意义上的发展,不仅是以经济增长的程度来界定的,更重要的是以发展的结果对人的发展的关系来确定的,离开了人的发展,很难透彻地讲清楚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正常性。对于前一种尺度,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化解各种不协调、不合理;而对于后一种尺度,更要引起特别的警觉与关注,真正改变见物不见人的思维方式,善于从人的发展来思考和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

就第二种含义来说,符合“规律”地发展,这是由人的发展需要决定的。发展为什么必须符合规律?原因很简单,违背规律就要碰壁,就要受到惩罚,其结果是给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至人的发展带来惨重的损失。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所作为,应当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但这种发挥并不是随意背离客观规律,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是完全一致的。盲目的发展可以使人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但也会使人的生存和发展遭受巨大灾难。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过沉痛的教训,尤其是近些年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等,教训更为深刻。现实已经向我们敲起了警钟!因此,新常态的发展,必须是合乎规律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既有长期的趋势又有阶段性的特征,因而在其具体发展上,既要遵循发展的长期演进规律,即按照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推进现代化的进程,又要遵循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体现阶段性的特征。超越了阶段性要求来盲目地推进,只能是咎由自取,最终损害的是人的发展。由此说来,合乎规律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合乎人的发展规律来发展。

就第三种含义来说,符合“规范”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伦理、价值要求。就经济发展而言,“规范”一方面指的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准则,即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遵守市场规则,不能破坏市场秩序;另一方面暗含的是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要求和价值准则,即发展的推进应当符合一定的价值规范。这就意味着,发展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客观的经济增长,同时必须看到它是一种具有价值追求、价值指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也就是说,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既是一个人的能动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价值实现过程。人正是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创造了财富,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身,创造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种追求和创造活动便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此,发展应当是规范性的发展,不损害人的尊严、不侵犯人的正当权益、不压抑人的自由和个性,是其规范的基本要求。这就客观上要求发展必须注意公平正义,防止以牺牲社会公正来换取经济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先后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发展的公正性上出了问题,以致酿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局面,严重影响到人的生活秩序。

就第四种含义来说,“长久”意味着持续,而持续的发展同样是与人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之所以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就其直接原因来看,当然是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在要求,因为非此经济发展的链条就会中断,经济就会面临危机。而就其实质来看,则是直接涉及到人的生存发展,因为经济发展一旦不可持续,最后伤害的不仅仅是经济本身,更重要的是社会民众。危机的出现,不只是打断了原有的发展进程,而且使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严重侵害,使其难以为继。特别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出现,使得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尤为凸显。假如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人的发展确实会陷入严重困境。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现实!要是真的走上这样的发展之路、出现这样的困境与结局,发展还有何意义?因此,我们今天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命运的关切。反思生态问题、确立生态意识,其要义不是纯粹关于“生态”的意识,而是关于人与生态“关系”的意识,中心是考虑人的生存发展。反思这种“关系”,目的是唤起人们的生存意识、发展意识,进而通过改变人与生态的不合理关系,谋求更好的发展。

总的说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尽管表现在方方面面,但其实质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符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使人的发展得以顺利地实现。新常态的目标和价值指向就是人的发展,新常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这一宗旨,谈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新常态有其深刻的人学内涵,应当给予人学的高度关注。

新常态与我们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它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上的具体贯彻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按照科学发展观,发展无疑是主题,是第一要务,但发展又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富裕人民、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各种具体内容、要求都是从“以人为本”引申出来的。何以要全面发展?就是因为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自然也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何以要协调发展?就是因为没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与国外之间发展的协调,发展将会面临各种掣肘与制约,人的发展也就没有正常条件和基本保障;何以要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没有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仅人的正常生活会面临灾难性的影响,而且当代人与后代人的永续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威胁。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统筹兼顾,就是为了排除人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障碍,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具体落实。而“新常态”的提出完全持守的是这一理念,恰好是从“以人为本”这一核心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与发展并不是变得无足轻重了,而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既定目标,从根本上说只能要靠发展。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发展,而在于如何发展。发展必须从实际状况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到人的生活承受能力。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的确定,还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都应当以不影响和妨碍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为前提。如果经济发展以牺牲人的发展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状态根本无法称得上“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是能够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与旧常态的区别,最主要的是人本与物本的区别。

新常态与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经济和社会越是快速发展,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尤其是长时间经济高速增长所积累下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随着发展的推进也逐渐暴露出来。能否有效地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到发展能否健康、稳步地进行。这就迫切要求社会和谐建设。而要进行社会和谐建设,最主要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这些重大关系的和谐都有赖于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就人与自然的和谐来看,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人均资源有限,长期以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使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接近承载能力的上限,能源资源供需矛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加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力度,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发展真正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发展,确实依靠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推动“双中高”。就人与社会的和谐来看,重要的是要全面深化改革,在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加强社会治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障碍,促进平等竞争,激发主体活力。在当前发展阶段,特别要注意民生的改善、增进民生福祉。要增进民生福祉,重要的是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目前我国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仍然不足,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等与群众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人均设施水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更为薄弱。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既能惠民生、补短板,又能扩需求、促发展,拉动经济发展。就人与自我的和谐来看,重点是调整人们的“心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需要人们的心态也要步入新常态。长时间的经济扩张性发展,既使许多经济主体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们的浮躁情绪与心理。急于求成、急于致富、不切实际地投资上项目等,逐渐形成并助长了这种浮躁情绪。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合理的发展必须是理性的发展,防止非理性的过度膨胀与驱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表面上看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实际上背后是由全社会消费心态的膨胀引起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使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应当使人们的心态走上理性的轨道,避免非理性的冲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尽量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总的说来,无论何种关系的社会和谐,都离不开新常态的发展。

如果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是人的发展,那么,新常态的推进和建设又离不开人的发展。在新常态面前,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新常态的出现,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经济演进过程,而是一个人的自觉创造过程,是人们积极活动的产物。现在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只是开始了“转向”,而非成为“现实”。要使经济发展真正步入新常态,需要通过各种努力切实推进。有鉴于此,新常态的建设也对人的问题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要确立新的观念、行为。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正确认识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关键是要明确经济发展的理念。这就是要进一步明确这样的认识:经济发展不只是经济量的增长,同时是经济结构的改变、经济质量与效益的提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不能离开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孤立地看待经济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承受能力,考虑人的生存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和可能条件,以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为此,对于领导者来说,重点是确立新思维,改变以往的“GDP崇拜”、“速度情结”,确实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这并不意味着轻视经济增长速度,更不意味着速度越低越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比较复杂,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矛盾。如果把增长速度适当降下来,效益相应地提高了,这是比较理想的结果;如果增长速度下降过快、增速过低,导致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下降,企业经营和发展将会面临困难,效益更是难以企及,这又是很危险的。因此,在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张力,寻求适当的平衡。新常态就是要使速度与效益相协调,重在提高质量、效益。作为领导干部,应有这样的明确意识。对于民众来讲,也需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新常态的建设中来。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新常态的形成和发展并不只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事情,同时必须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这就要求民众相应地树立一种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改变原有的一些观念,并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行为。如要转变长期以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需要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意识、环境意识,使其认识上真正转向生态文明。又如,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消费也会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以往那种“排浪式”消费已不合时宜,需要在全社会树立新的消费观,以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作为基本消费原则,用合理的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可以说,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重大转变,都要求人的观念、行为加以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形成新形态发展的“合力”。所以,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有一个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问题。

其次是提高人的素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其显著特征是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经济运行从以出口、投资拉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等。所有这些,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些具体内容都无从落实。因为要落实这些转变,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主体自身的能力,而主体能力恰恰是以素质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能力,能力不外是素质的具体体现。就新常态的发展而言,提高人的素质,关键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在新常态下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要使教育的发展适应新常态,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在这方面,要切实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的基本条件;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适用性人才;加大教育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教育内涵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找准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再次是突出人力资本。以往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资源和投资,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再走原来的老路了,根本不可能继续承受过去那样的粗放增长,必须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这就是要依靠创新,走创新发展的新路。而要实现创新发展,必然要求突出人力资本。只有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重大作用,才有技术上的进步,才有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和新动力。应当看到,我国是世界人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但人力资源大国并不等于人力资本强国。要使前者变为后者,核心是使人力资源中所蕴藏着的智慧和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有13亿多人口、9亿多劳动力,这些资源潜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如果将这些资源中的每个细胞都激活,整个经济机体和社会机体就会充满生机活力,就会汇聚成发展的巨大能量。因此,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必然趋势。只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这样的创业创新局面,自然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内在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到实处,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推进。应通过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障碍,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现公平有序的竞争;应营造创新文化,鼓励创新,使创业创新成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和普遍的生活方式;应搭建创业创新的公共平台,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完善创业创新的政策和支持方式,解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新常态的发展不仅强烈呼唤创业创新,而且也为创业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变动、发展方式的转换、新业态的开辟、新动力的组合等等,都为创业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可谓恰逢其时。创业创新的结果,既适应了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也推动了人自身的发展,因而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其展示的人学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责任编辑:周文升)

·“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问题”专题讨论(学术主持人:丰子义)·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1-0005-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发展”(项目编号:08JJD71001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15-10-01

猜你喜欢
人学人力资本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花农精神:教育学就是人学——李保均长篇小说《花农》简评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