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华
(重庆市酉阳县酉州中学 重庆 409800)
将健康教育融入生物教学中
周文华
(重庆市酉阳县酉州中学 重庆 409800)
生物学科的特殊性,使得生物和人息息相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生物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兴趣,同时也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意识,不能获得动力。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建立生物意识呢?只有让学生从健康理念的引导做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作息,才能做到对生命负责,对健康负责。
健康 生物意识 生命意识 生物教学
新课标要求,生物课的设立,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关生命体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身体,另一方面发展并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命意识。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进入青春期以来,对自己的身体开始有了好奇心,男女生也都有了羞涩的表现,对自己身体的变化不但恐惧而且害怕,此时的生物课正好能够解答学生的身体困惑。如在教学《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变化,可以列一个生长单,并搜集自己每一个年龄段的照片,看看自己的体重、身高有了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后,有哪些身体的变化?初潮和遗精是在哪一年开始?当时是告诉父母还是朋友的?
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有了科学的认识。而后我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如何穿着才能符合青春期的发育需要?如何和异性交往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如何饮食才能供给日常发育所需?学生在讨论中,建立了正确的生命观,能够处理自己的周遭问题,并对自身也有了保健意识,有利于学习和生活的有序发展。
生物教学从基础入手,阐释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学习,能够系统地了解到生命细胞发展为生命个体的全过程。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建立起学生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关注自身健康。如在教学《消化系统》时,针对学生暴饮暴食,挑食爱吃零食的问题,我从消化系统的知识讲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渗透:要想科学营养,就离不开营养物质,而食物究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物质呢?学生经过学习了解到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共六大类,其中水、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均衡的营养呢?如何进行食物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证身体各个器官所需的营养物质呢?我让学生根据人体消化吸收的流程,画出相应的图表,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直观的概念。
这样学生就有了基本的身体消化意识,对吃什么、如何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能够据此建立生命保健意识,从根本上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
从广义的生物学来看,我们一旦有了生物意识的建立,就能够从生命的角度,把握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生活,从而释放生命的力量,延长生命,而这也正是生物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学中,我不断进行生物学的意识渗透,让学生梳理良好的作息制度,饮食习惯。如在引导学生戒除不良嗜好的过程中,针对《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这一节,让学生对血液及血液循环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学生了解到心脏的动力功能,同时也对血液的流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再根据《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了解到整个呼吸系统的运作过程:新鲜空气被吸入肺后,肺泡中的氧气含量高于血液里的氧气含量,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结果,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进入血液后,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则在血浆中运输;在组织细胞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又要进行气体交换,同肺泡气体交换一样,组织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这样学生就从生物学的角度透视了整个不良嗜好的过程:抽烟影响了身体内的气体交换,造成肺细胞的阻塞并出现病变,导致肺泡不能完成气体交换,导致身体缺氧而引来严重的后果。那么喝酒或者是其他的不良嗜好,也都是改变身体系统内的原有内环境,破坏内环境的平衡,导致病变的发生。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物教学是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学科。虽然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轻,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却是实用而又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能够树立生命意识,热爱一切生命,同时利用自己的生物知识,能够保健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就是生物教学能够达到的目标所在。
[1] 王北生.论教育的健康意识及健康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研究,2014(5):37-38.
[2] 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14(4):69-72.
[3] 刘志军.健康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程实践[J].教育研究,2014(5):39-40.
生物研究的对象是以生命为体征的一切生物体,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教学中,生物所处的地位并不乐观,学生往往因为考试不做主要科目而忽略其存在,在学习生物时大多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缺乏生物学的意识。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生物意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从生命健康的概念入手,引导学生建立对生命的关注和热爱,借此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