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倩怡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试论如何科学构建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邹倩怡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如何科学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素质教育理念推行以来的一个重要课题。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综合素质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优化的策略。
初中;班主任;学生;和谐关系
伴随着素质化教育的开展,科学构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成为教育界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一线的任课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在小学以及中学阶段与学生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多,对学生在校学习及生活状况起着关键的引领、陪伴作用。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强度和时间相较于小学阶段有着显著的增加。基于此,协调好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发展状况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也为学生未来深入开展学习做了铺垫和引导工作。
尽管近些年来教育者们在想方设法协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初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班主任相对于其他各专业的任课老师担任更繁杂的工作。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管理和照看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再加上通常一个班的人数不在少数,这就导致了班主任在开展工作时容易分身乏术。老师难以权衡照顾到每个学生,自然也就拉开了老师与部分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班主任更注重学生的课业成绩和平常的学习状况,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综合方面缺少关注。这就导致了班主任对部分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够。最后,初中部分学生受到“以师为尊”思想的过度束缚,对老师怀有畏惧心理,不论是在日常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愿意接近老师,这也是导致师生相处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1.树立正确的师生相处观念
想要优化初中班主任与学生日常的相处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师生相处观念。对于老师来说,首先班主任要明确自身的教师角色与定位。班主任不同于其他专业科目的任课老师。班主任不仅要完成本科目的教学工作,还要对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发展状况负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应当将自己看作是学生的“大家长”。习惯性深入学生的日常,关注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习和生活是班主任应当坚持的思想。对于部分学生存在怕老师的状况,老师更应当以一种亲和的态度进行循循善诱的教导,让学生逐渐消除内心的惧怕,使得学生能够发自内心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2.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
想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一步。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老师不应当只是将成绩与学习作为衡量学生表现的唯一标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才是学生今后成人成才的重要特征。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时要注重努力去发掘学生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对于这些闪光点,班主任应当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对于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加以指正和引导。通过这样循循教导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被肯定的满足感,也能客观地认识到自身需要改进之处。鼓励加引导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更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自然也就更能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3.注重培养沟通技巧
采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对于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着积极的作用。从以往的教学疏导方法来看,班主任总是习惯于在办公室或是教室,采用相对严肃、居高临下的口吻与学生进行谈话。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心中同样也会采用对待上级的心态来面对与班主任的谈话。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内心容易产生压抑和惧怕的心理,结果自然也就很难与班主任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因而,班主任可以摒弃这种传统的固式谈话方式,转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例如,交谈的地点可以避开办公室这类较为严肃的环境。交谈可以以一种自然的谈心方式导入而非直入主题的方式。在这种自然不显压抑的状态下,学生也能与老师有一个更深入的交流。
初中阶段是小学阶段的深入,又是高中阶段的铺垫过程。完善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对于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在开展初中教学引导中,应当充分注重协调好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努力缩小彼此之间存在的心理距离,同时也为了促进学生能达到一种更好的学习状态。
[1]王惠元.初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现状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6.
[2]周世杰.班主任与班级管理[D].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卢宁莉.初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调查与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