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创新意识

2016-03-03 16:37刘丽莉
关键词:凡卡爷爷意识

刘丽莉

(吉林省延吉市梨花小学 吉林延吉 133000)

浅谈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创新意识

刘丽莉

(吉林省延吉市梨花小学 吉林延吉 133000)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辩证推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民族需要创新精神,儿童具备创新潜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教师应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则是点燃学生兴趣的火炬。”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于设置问题情境,将引人入胜的故事,饶有兴趣的顺口溜,美好动听的音乐,直观形象的简笔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每一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可以结合儿歌来教学。如教学“i、u、ü”时可教学儿歌“小企鹅,美滋滋,旅游穿件黑褂子,出门忘了系扣子,露着白白大肚子。”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加强了汉语拼音与识字、阅读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作用。再如,教学“上、中、下”时,教师可编儿歌“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空气”。这样,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有利于学生了解“上、中、下”的位置关系。课前还可以组织学生玩玩滑滑梯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上、中、下”位置的变化。

二、营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激情澎湃地讴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固然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但如果不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的创新机遇,那么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按照心理学的研究,人的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要求有相应的环境。总的来看,适宜于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应该宽松、民主、自由,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容忍甚至鼓励多样性、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独特性和个性,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才敢于甚至乐于想象、批判和创造。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主动活动,自由地探索知识和交流体验。还包括创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即以民主平等型的师生关系代替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尤其是对与己不同、与众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强制、苟求、压制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创新能力才能充分展现。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节课时,我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与学生共读、共讲、共议,只有学生他们有困难时,我才适当地进行点拨和指导,让他们在我身上获取平等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巧设疑问,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因为,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因而问题就是创新起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提出一些创造性问题,指导学生自行解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获得知识,又能提高能力。古人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就没有学生的探索。“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层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善于有针对性地设计疑难,恰当地提高设问,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全体学生都积极思考共同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产生疑问,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希望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从正面引导,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同时教师也要把握住学生提出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地探究。这样,就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

让学生在讲故事、看图画、演小剧等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还能发展语言,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了《凡卡》后,大家都知道凡卡的爷爷收不到这封信,凡卡的命运是不会改变的。我打破定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爷爷收到了信,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吗?大部分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只有少数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不会改变。我就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给凡卡设计命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一场辩论赛。正方认为凡卡的命运会改变的,理由是凡卡回到乡下会干活,如擦皮鞋、放羊;凡卡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比如去山林打猎、去河里钓鱼,等爷爷老了干不动活了他甚至可以做爷爷的接班人;凡卡与其在城里挨打挨饿活受罪,不如回到爷爷那里,即使同样挨饿,至少不用被挨打……反方同学认为凡卡的命运不会改变。因为爷爷年老体衰,又没有钱买车票,只能步行到城里,再加上天气寒冷,他这把老骨头一定会撑不住的;就是去了,凡卡的老板也不会让他带走凡卡的,还会把爷爷也痛打一顿;当时沙皇统治的俄罗斯社会到处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个鞋店小老板就手段如此残酷,乡下的大老爷就更不用说了,凡卡回到乡下也不会比城里好;爷爷只有一个人的粮食,他自己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要是分给两个人吃,两个人都要饿死;爷爷带了凡卡回来,很可能被狠心的老板嫌弃而下岗…….通过开这样的辩论会,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凡卡爷爷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凡卡》续写
冬爷爷
站着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爷爷说
意识不会死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