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在“读”中出彩

2016-03-03 06:13杨晓蓉
现代语文 2016年35期
关键词:语文味文本语文

◎杨晓蓉

“语文味”在“读”中出彩

◎杨晓蓉

我们不能让当前的语文课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中,应该引领学生感悟文本,细读文本,品读文本,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实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回归,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有许多学者提出语文味即动情美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划评注、抄摘点评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感悟,认为“语文味”应该重在美读涵咏的读味。读了方能品得其意,抒写心声,方能让浓浓的语文味盈溢着课堂,盈溢着每个学生的心田。

一、初读感知,嗅出语文味

初读,我们理解为首次接触一篇新的文章时的总体性感知性的阅读。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要做到三点:一是确保读的正确性。借助书中注解、工具书等,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后要检查落实。二是把握读的目的性。在初读课文之前,应该使学生知道朗读的目的和要求,带着问题去读,提问题一个最好,两个为适度,并且要循序渐进,切勿问题多而繁杂,否则无效。三是讲究灵活性。初读课文可因文而异,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散文诗歌的朗读,小说说明文的默读,唐诗宋词的齐读,抒情散文诗的范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读得有致。

通过初读,便把写在纸上“死”的语言生动地“复现”,化文字符号为具体的事物,将一句句、一段段文字转化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如电影似的在脑海中闪过,形成了全景式的整体感知,更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文字里所蕴含的趣味、气味、情味等均因读而生成了。那么,学生对文本的主要内容的感知便油然而生了。

如果教师忽视初读这一环节,舍不得时间让学生阅读,感受事物的光辉,那么,学生便会对文本的内容深感迷惘甚至是一无所知。而若教师此时就直接介入到文本的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中,硬是将所谓的标准的权威的理解,灌输给思维活跃的有主见却少了主动权的学生。那么,这样没有初读的语文课是毫无成效的,学生也将收效甚微。所以,我们不能小看或忽视初读这一环节,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为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只能说是在初读之后的第一感受,要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必须要强化朗读。

二、口诵心惟,细品语文味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有云“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所谓“口诵心惟”,口里念诵,心里思考,即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在阅读时,让学生走进文本,边读边思,这样才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旧知,调动学生潜在的经验,进行设疑问难,发散思维,真正达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的目的,再通过课堂生本(学生与文本)互动、师生(教师与学生)互动、生生(学生与学生)互动,把语文课学得更透彻、更深广。这犹如一坛陈年好酒,酿制时间久了,再加以细细地品味斟酌,方可发散出浓郁醇烈的芳香,而对文本中精美的词句段落的品尝玩味,不就犹如品酒吗?

(一)预习探路,读在设疑问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授一篇新课前,我们就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完成两个任务,一是静心美读课文,二是每人至少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提出疑问是关键,学生为了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了让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被采纳讨论,为了能博得大众的赏识,学生都会殚精竭力地去读文本,在阅读文本中仔细揣摩、美读,然后挖掘问题,做得很用心,很专心。当然,我们也要指导学生提问的技巧技艺,如大则从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入手提问,从题目着手设疑问难,从文眼、关键句着手提问;小则还从遣词用句、标点上提问,引导学生巧用什么、为什么、怎么等疑问词进行提问。这些问题或是学生自己已懂,却很有探讨价值的;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或是文本的主要疑问等。有些时候我们会惊叹于学生的奇异思维,惊叹于学生的奇妙发现,折服于学生的理性探究。事实上,只要是学生用心“口诵心惟”而来的疑问,有许多正是老师在备课时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也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的疑问。

例如预习《香菱学诗》,要求学生围绕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提出疑问。学生在自主朗读后产生了诸多疑问,大大小小的问题,异彩纷呈,有围绕题目生成的以下疑问:她是个怎样的女子,课文是怎样刻画的?她为什么要学诗,是如何学诗的,学得怎样?也有学生提出了香菱的家境、身世如何?是为何来此的?最终的命运如何呢?

深读文本后生成了诸如以下问题:香菱学诗的苦体现在哪里,你从中读到了什么?黛玉、宝玉、宝钗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呢?黛玉、宝玉、宝钗等人对香菱学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宝钗对香菱学诗是如何评价的等等。

精品细读后,学生在字词句方面也进行了大胆质疑,如文章中出现了很多“笑”,每次都是一样吗?如从第2节中的“尽读了”,第3节中的“逼”、“央”等词中,读到了什么?第8节中的“至晚间……至三更……直到”等时间词,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一些细微的问题。

许多学生都能提出迥乎不同的问题来,足见其读之深。学生唯有静心美读了,专心思考了,独立设疑问难了,才能为下一环节的品得文本真正的韵味奠定基础。

当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设疑问难的技巧方法的指导,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唯有此,学生才会仔细阅读,用心思考,耐心质疑,才会自然地品尝到语文课的滋味。

(二)文本对话,读后豁然开朗

仅有自主设疑,远远不能尝得语文味,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浸润”在文本中。学生带着自主设疑的有价值的问题,“口诵心惟”一个个鲜活的词语,一个个生动的句子,实现文本、作者、学生、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和经验的共识,以此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也才能真正地品赏到“语文味”儿。

而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自主精读细品,深入对文本的品赏。面对着精美的文章,优美的语言,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中,学生便心若止水,心无旁骛,安静地读,细细地品,他们的想象、联想完全融入文本的物景中,倾听其声音,辨识其色彩,掂量其分量,触摸其“体温”,陶醉着情思,人、文融合为一体了。这是学生品读文章的最高境界。而且这种在脑海里升腾的语境如余音缭绕,经久不释。这更是一笔极为珍贵的知识财富,就要求学生们动笔墨,流泻下那些弥足珍贵的精神感悟,若再细细玩味,便可提升对文本的认识了。

可见,只有学生潜心“入”文,咀嚼品味文字背后的情义、神思和韵味,才能真正把握文本的核心和要旨,触碰到作者那颗凝聚着人生阅历、智慧和才情的心。例如在执教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让学生自主精读细品,并写出自己的感悟。学生们不仅读到了文本的语言之美,更读到了作者的语言风格、人格魅力。

生:文中“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的使用,好像拉家常,让我感觉不是在欣赏作品,而像是聆听一位满腹掌故的长者唠嗑。所“唠”的内容虽是俗事俗物,听起来却亲切备至,乐趣无穷。

学生从这方言词语的运用中,品读到了作者的亲切之感。多么真切的赏读啊!

生:我品读了这句:“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的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句文言词语和口语相映成趣,既有书面语,又有口语,两者相融合,显得既典雅又平实,可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

学生读出了汪曾祺作品善于运用古汉语点缀其中,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作品的典雅之美的特点。多么难能可贵的赏读啊!

生:我读到了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他写吃咸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太让我垂涎欲滴了,写得绘声绘色,就一个“吱”字活灵活现地勾画出那份感动,乃至快感。

学生能从作品中的一个字,品味到事物的特色神韵。实在是非用心而未能得的啊!

生:品读《端午的鸭蛋》,领略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风格,感受汪曾祺先生的人格魅力,使我们不仅得到了艺术享受,而且在生活态度方面亦能获得有益的启迪。

……

语文犹如一杯茶,愈品愈有味道。学生在口诵心惟中,悟一种意象,品一道风景,嚼一份情意,赏一抹才思。这样,不仅积累了词语的字面含义,也积淀了文化层面的含义、情感与意韵,更品赏到了语文课堂真正的语文味。

三、激情美读,遍品语文味

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反复吟咏中,进入了文本,感悟了作者的情思,援疑质理,便顺理成章了。

美读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任何无味的分析所不能取代的。美读代问,美读代讲,美读传情,美读启思,美读悟理,美读赏美……借助美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语文能力,提升包括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在内的综合语文素养。而学生们在多样化的美读形式中,自然会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读文有所感悟和体会,有所深思质疑,有所理解体验,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到美的乐趣。真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何惧不能理解文本,何惧不可酿制出语文味呢?然在美读吟咏中也要讲究技巧方法。

(一)活用形式,读出个性的理解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琅琅书声的课堂,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吟诵涵咏中自主感悟文本。朗读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活用之。初次接触文本时的自由朗读、默读,说出震撼心灵的一缕情思;教师范读或录音的听读,享受其美妙的语言韵律和情感的共鸣;同桌或小组的互读、分角色朗读,或指名朗读,说出印象最深刻的感悟;自主品读,深入文本,与作品沟通,与作者对话,深得哲思意念;跳读、速读等多形式的朗读亦可迅速地捕获信息。例如执教《苏州园林》时,笔者采用了不同的美读形式来感悟苏州园林“如在画中”的特点。

(二)授以技巧,读出文本的韵味

美读吟咏必须要掌握其要领,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技巧。即要指导学生读时字音要准确、清晰,不丢字,不添字,以达到读的准确。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笔做适当的记号,标记出高低快慢、断连疏密的地方,以及朗读停顿的地方,借助语气的处理,促进“流畅”的朗读。要指导学生靠语调的抑扬顿挫,靠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长短音等技巧来表达感情,尤其要指导学生认识文中感叹句、疑问句等句式的不同的朗读技巧来传情达意。因为同样感情的句子,不同的人也会有自己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学生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朗读技巧。学生掌握了这些技巧,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从而能更深刻地读出语文的韵味来。例如在教授《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美读出一点文言味,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来:

教师尽情读,学生仔细听,注意有哪些字音节需要适当拉长,并将情味蕴含其中。教师范读后,请学生说出哪几个字音节拉长,是“念、盖、但”。

教师再边吟咏边解释:“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有一点感慨之情。只要把这三个字的音节稍微拖长些,就读出文言的味道了。

再请学生模仿着读,自然比没指导前读得有味儿。

要想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来——你们认为,哪些地方或者哪几个字词要读得快乐一点呢?……

生1:我认为“相与步于中庭”这句应该读出一些夜游的兴致来,因为作者见到了好朋友,心情自然会高兴。

师:请示范读。

生1:(生读)要读出轻快的语调来,“步”字可拉长音。

生2:“怀民亦未寝”这一句,写作者去找张怀民,并且发现张怀民也没有睡觉,就觉得怀民与自己是一样的心情。

师:句子的“亦”字该怎么读?

生3:读出重音来,要读出心有灵犀的喜悦之情来。

生4:我认为“盖竹柏影也”也能表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高兴的情致。

师:大家注意这个“盖”字,带有点欣喜的味道,建议在朗读时延长音调。“盖——竹柏影也。”

学生便在教师的指导下,赏读玩味起来了,体悟到这篇写月神品的语言魅力,更读出了作者的心情。

通过反复美读,教师应该巧妙地引领学生,并且点化学生,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实践中,完成对文字符号所承载的思想内容,文字材料的组织方式以及所渗透的情感、韵味的感知和领悟。这样的美读才是有效的,学生也能从中习得方法,并终身受用。

总之,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首先必须明确任务,要紧抓文本之关键,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区域,不可盲目布置任务;二是要有充裕的时间保障,唯有给予了朗读加静思的时间,才会出现或摇头晃脑,吟诵哼唱;或合上书本,闭目冥想;或思接千载,激动感奋;或联及自身,伤悲流泪等境界,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飘逸出浓郁的“语文味”!

[1]陈驰科.读出语文味——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1).

[2]李圣杰.语文朗读指导途径与方法的探究[J].文学教育,2014,(5).

[3]蒋洪兴.实实在在上出“语文味”[J].语文知识,2016,(5).

(杨晓蓉 浙江省临海市大石中学 317034)

猜你喜欢
语文味文本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