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中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王荣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中学校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磨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成三维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课堂。新课程教学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形式,旨在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用新课程理念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
新课程 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要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个体心理特点,使历史课充满情趣与活力,使学生在课堂上人人有事做,人人会做事。让学生在更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学习北方民族南迁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常规课的教学与学习方法。一上课,首先问学生徐州属于哪一个省?再问在古代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迁移到这个地方?迁移过程苦不苦?学生踊跃发言,教师进行归纳:生活不习惯,一开始语言不通是其不便之处;长期与当地居民、民族生活在一起,取长补短,学习对方优点,这些是其好处。当然,迁移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到此,学生对于人口迁移有了最基本的感性认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升华。抓住机会,请学生翻开课文,自己阅读北方人口南迁一目,并思考:北方人口南迁的背景、经过、作用。课前就做好了铺垫,学生回答问题就显得很轻松。[1]
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充当“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一个“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这种角色的教师对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关心甚于对他们掌握知识结果的关心,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方法的关心,甚于他们掌握知识量的关心。这种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阐释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再加上新课程把“自主探究学习”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的目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式学习,在主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知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2]
在学《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这课时,我尝试使用这两种教学方法。学生很是兴奋,看完这课后,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有的学生问“鉴真去日本的理由是什么?他是不是有点傻?”有的学生问“玄奘西去取经有什么用?”等等。课后我是给学生这样总结的:今天,我们从这两个人身上学到了什么?老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后,可以直接作答,也可以作为学生进一步讨论学习的依据。问题解决后评出“最有价值问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应该说:只有在课堂教学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并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大脑中主动地进行建构而形成。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来源,超文本计算机教学软件和互联网信息系统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和与其相伴随的学习环境必然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命,信息时代的教与学的方法将产生根本的变革。 所以新课程要求我们“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优化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在上初一《张骞通西域》这课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途中的故事片段,让学生目睹他当时历尽艰辛、艰难跋涉的场面、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气氛中去。接着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并布置思考题:1、西域是指什么地方?那个地方的人是如何生活的?2、看《张骞向汉武帝跪别》这张图片,掌握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和结果。3、根据相关材料,查出他出使西域的第一次路线。4、看《西汉茂陵鎏金铜马》这张图片,想想张骞的出使西域的意义。这样,学生阅读相关文字段落的积极性特别高,讨论气氛很活跃,学生发言时,急于表达心中的想法、十分积极。整个课堂秩序宽松而和谐。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从张骞身上学到什么?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感觉都很轻松。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充分地感觉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能力。[3]
总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教师的责任,但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应该具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更要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书本和超越教师,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并以此为荣,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更丰硕的果实,实现教是为了学、教服务于学、教落实到学、“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使教学风格朴实一点,教学方式灵巧一点,双基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快乐轻松中主动学习历史。[4]
[1]鲍坚勇.中学历史教育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J].考试周刊,2009(14).
[2]叶翔.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9(10).
[3]赵宗海.对中学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8(4).
[4]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