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教法

2016-03-03 22:50:32周丹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案文言文新课改

周丹贺

(吉林省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浅谈高中语文新课改之教法

周丹贺

(吉林省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农安 130200)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实行新课改。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角色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师教法的转变。

高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方法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以来枯燥、乏味的现状及单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式,语文新课改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提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学生真正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那么教师也由课堂的主演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导演要做的就是设计课堂,组织学生通过诸多的环节、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课改以来,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的路途,浅谈如下。

一、课前编写学案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采用学案导学的新模式。编写学案就是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将课程内容有目的、有层次的编写成一份试题。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或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这种方式很受欢迎,也取得很好的成果。学案编写需要注意:

1. 学案内容的层次性

班内学生良莠不齐,知识目标有轻重主次之分,因此学案编写也得分层次。A 级为最基础的,如字词、作者及背景信息、文体常识、借助课后注释疏通并理解文章大意等,所有学生必须掌握;B级:如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理解的重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紧扣“独”字抒情写怀以及诗中作者的情感。这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能掌握即可;C 级为课外拓展性阅读题目,供有能力的学生做。

2. 学案编写需集体合作、集思广益。所有问题先由一人拟写,再经过教研组集体讨论,确保每一个问题都三思、三讨而后定,学案是教研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教研是最好的方式。二、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杜威指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好学,更乐学。下面是我尝试过的几种方法。

1. 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因时代久远,疏通困难,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有不少学生甚至害怕文言文。可是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很大的比重。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找到文言文中的“趣点”呢?比如《兰亭集序》,我认为,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书法成就——“行书第一”。在讲解文本时,可以先展示《兰亭集序》的书法帖图片,介绍这篇字贴在书法史上的价值,进而引导学生欣赏字贴中的向背、偃仰、牵丝、萦带以及枯与淡之妙,并让学生用毛笔试着摹写,这样短时间之内就可让学生对书法产生一些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文章的渴望了。再如,学《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时,可先让学生看影视作品《鸿门宴》,使其先对其中人物及故事情节有个大致的了解,再引导其读文本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2. 诗歌教学

在学习《再别康桥》《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播放配乐配画面的朗诵,让其边欣赏优美的画面,边聆听悦耳的音乐,使其沉醉于诗歌的美好氛围中。当他们被这种美所吸引时,就会主动走进诗歌,去理解、去剖析、去赏读。遇到困惑时,或小组合作,或教师引导,帮其解惑。如学习柳永的《雨霖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词中的“借景抒情”,课前可让学生对比聆听《离别的车站》(赵薇)和《走西口》民歌,这两者都是“直抒胸臆”,通过对比,学生很好理解。而且学生跟着唱,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

3. 小说戏剧教学

对于小说戏剧教学,可以用表演作为“趣点”,很受学生欢迎。如我们班的短句《鸿门宴》《祝福》《雷雨》《林黛玉进贾府》等,都是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学生很喜欢表演,或许他们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我们只需给他们一个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而在一演一评中,故事情节清楚了,人物形象鲜明了,主题点拨一下理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兴趣。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使人思路开阔,擅于创新。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使其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中;作为学生,也只有在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主动地探索、轻松地获取新知。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展示课给学生提供了平台。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展现自我,在同学心目中留下很好的印象。如若教师能适当地鼓励、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或者对表现好的小组以小小的物质奖励,可极大提高参与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视野,注重积累

阅读,对任何人来说,不是必要,而是要养成一种终身的习惯。光读也不行,还得摘抄,注重积累。中学生,由于快节奏的学习生活的压力,很少有时间阅读。但是他们很期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在喧嚣浮躁的环境中找寻一点属于自己的静谧。因此,阅读课的安排至为重要。庆幸的是,我们学校有全省一流的图书馆,拥有上万册的图书,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当然,阅读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督促;学生的摘抄、积累。课余可举办一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作文评比赛”“主题幻灯片展播”等活 动,这样可检验其阅读成果,更促其阅读。

四、多练习,勤巩固,抓落实,提高成绩

抓紧时间,充实自己,使自己多才多能,适应新课改大环境下的角色转变,由课堂上的主演变成导演,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猜你喜欢
学案文言文新课改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38
乡愁导学案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09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2:54
“比例尺(一)”导学案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2:00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