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洪伟
(吉林省农安县德彪小学 吉林农安 130200)
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鲁洪伟
(吉林省农安县德彪小学 吉林农安 130200)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教学 小学生 兴趣培养 疏导
1. 小学生的生理特点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为7一12岁,这个时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骨骼生长的初级阶段,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在初级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身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型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提高,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2.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心理普遍不成熟,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同时,他们注意力难以集中,表现欲望强烈。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意志力却相对较差。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小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和疏导。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比较容易对游戏和娱乐性的节目产生兴趣。体育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对小学体育课堂进行设计,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体育课堂的形式和教学内容都要契合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让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以后的学习。[1]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体育活动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兴趣。但是,天性使然,他们很难将同一种兴趣长久地保持。很多人认为,体育兴趣是小学生的天性,不用过多地进行培养和引导。笔者则认为,小学生对这个世界处于僧懂的阶段,他们还没有形成固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体育项目适合自己,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一般小学生对一些新奇的体育项目和团队性的体育项目比较感兴趣。如果教师和家长不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将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对他们的体育兴趣进行培养和疏导,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根本上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促进他们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 语言诱导法
由于年龄和心理的限制,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是模糊且懵懂的。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诱导,让小学生对体育运动具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列举优秀体育人物的事迹,帮助小学生培养体育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相关调查表明,小学生们对体育活动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诱导和鼓励,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
2. 教师榜样法
教师是小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其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体育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并通过相关体育运动,在学生心里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讲述体育明星和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愿,以引导他们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
3. 教学革新法
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小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发展小学生的体育习惯,进而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目的。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小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4. 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单调与枯燥。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应用到体育教学过程中,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同时,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认知特性,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对其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单一的体育项目中,得到多样化的体育锻炼。[2]
1.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学气氛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和疏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注重师生关系形式的多样化,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整体体育教学效果。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2. 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主动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小学生普遍对体育课堂缺乏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自身的角色,认识到小学生才是体育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结合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兴趣的培养和疏导,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 2]殷超.小学体育兴趣教学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01.